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幕1925-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解放军各部在攻占县市之后,都会这样换出一连士兵驻防。对于吴安平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短时间内,解放军控制区域内的行政人才肯定极为短缺,而且各地换过政府,骤遭大变,不但要防止那些新上位的政要把经念歪,使好政策带不来好结果,还要警惕那些被镇压的势力,严防其寻隙报复扰乱治安。

    李章将庆阳县城的事情简单处理后,便率第六师奔赴西峰,而行至半途,正与自庆北县城开出的安柄朝第五师相遇。此时的李章与安柄朝也算初经战事,彼此一聊顿时生出许多感慨。

    安柄朝第五师对庆北县城的攻击进行得更为利落。庆北县是三等县,县城很小,几乎还比不上原来的西峰老城,以第五师数千兵力进攻庆北,就相当于拿铁锤砸鸡蛋,根本称不上什么战斗。果然,当第六师的行军队伍离庆北县城还有数里之遥时,城内的保安队就已逃散一空,空荡荡的城门洞前,除了关卡木障,再也见不到一个人。

    风声是由几个跑单线的马帮那里泄露的,这些人本是要由庆北赶往其他地方,见前方道路烟尘遮天蔽日,便停下观察,等先导部队从沟岭之上露出身形,他们惊恐之下便快马加鞭返回了县城。

    保安队的人跑就跑了,县城的政要头目却做不到这样干脆逃亡。一些人家宅就在庆北县城,当然不能说舍就舍,另外,按以往的经验来说,无论军阀怎样打来打去,总是需要人出来做官,区别只不过是今天吃张大帅的粮,改天或许要拿吴大帅的俸禄,换过一张皮,县长还是县长,局长还是局长,钱景依然光明。

    他们没想到安柄朝这位长官居然不按套路出牌,进城后不但在那些贱民、泥腿子的指认下,将他们关进大牢,连他们的家产都没放过,除了留给了家人一些生活必须钱物,里里外外竟被那些大头兵抄了个干干净净,数十年积聚搜刮就此一朝丧尽。但顾不上恨,因为此时此刻没人对他们表示友善,越来越深的恐惧占据了这些人的思维。

    尚纪元的西北**旅也在同天向西进军,与其他五个师相比,这支部队兵员成分复杂,有很深的草莽习气。与萨都刺经过一番商量,尚纪元决定将部队分为两部,一部由萨都刺率领负责进攻华池,一部由自己带队,以徐天佐的一团为主力,越过华池,长途奔袭环县。

    华池县和环县也没有军队驻防,都是保安团或商团武装负责治安,人数以环县多一些,但也没超过三百。在没投奔吴安平之前,虽然尚纪元号称陇东悍匪,但子午岭山寨能冲能打的人也就一百多个,遇到严密防守的保安队都要退避三舍,并不敢硬拼。如今却大不相同,不但兵力有数千之多,武器也从步枪、机枪到迫击炮、野战炮应有尽有,不要说保安队和商团武装,即便遇上同样兵力的陇东军,也能战而胜之。

    当下午一点,萨都刺发起华池攻城战时,城内绿林、刀客顺势鼓噪,保安队顾此失彼,只听过第一轮炮响,便放弃了抵抗。下午六点,尚纪元、徐天佐抵达环县,根本没有给城墙上及关卡前的商团武装任何反应时间,战士们便自南城门一拥而入,然后城内零零落落响了一阵枪声,也就安静下来。

………………………………

第六十四章 陇东初演兵(4)

    

    按照誓师前制定的进攻计划,余大成的第二师并不参加对甘军的直接作战,这支部队将先攻占长武,切断平凉至西安的交通,然后再由长武向西过灵台进攻陇县,控制老兰西公路,关闭由甘东南入陕的通路。

    长武县不但是古丝绸之路陆地通道必经之地,在历史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公檀父因戍狄逼迁于歧下,唐太宗与薛家父子酣战于“浅水塬”,郭子仪长武驻军防守,范仲淹派宋良驻兵长武,正是因历史上是“常常用武之地”才得名“长武”。

    余大成派几十名战士入长武侦察,发现这里的局势正有些紧张。

    长武县先是由刘镇华部杨凤仪和姜宏谋两个团交替驻防,后刘镇华被西北军击败逃入山西,长武县便改由西北军序列中孙岳的国民三军控制。而等到北洋联军讨赤,与西北军在上千里战线展开激战,后方很多部队被调往前线,长武也是如此,防务立时空虚起来。

    1926年春,也就是今年4月,长武知县陈兆丽勾结国民三军收编的一个杂牌连驻扎县城,负责地方防务。在西北军序列中,国民军第一军是冯玉祥的嫡系,虽然胡景翼的第二军和孙岳的第三军实力都不算弱,但控制力、军纪相比第一军都比较差。当时西北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一军私、二军滥、三军贪。驻扎长武的这个国民三军的杂牌连,连长叫逯韬,当真将“三军贪“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

    逯韬这个杂牌连本就是兵匪,被国民三军韩廷芳部收编后,挂上西北军的金字招牌,所作所为更无忌惮,日渐猖獗。此次逯韬与陈兆丽勾结,打着“扶武兴岐凤游击第二连”的旗号驻扎长武,不但纠集兵痞游民,虚设十连扩充势力自称为团,更预征田赋,肆意搜刮,纵兵为匪,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因其军队帽口有红带,长武百姓恨之入骨,便蔑称其为红头匪军。

    一个预先入长武侦察的战士讲述了这样一件事迹。

    逯韬派兵与陈兆丽控制的厘金局,在方庄设卡,硬逼用手推车贩椽、贩炭和拉牲畜挂坡的农民交纳“套儿税”,逼杀猪后上市卖猪肉的农民缴纳“血税”。百姓苦不堪言。

    前日县城肉集,逯韬匪兵和厘金局突然将“血税”提高至每半片猪肉征税银5角,引发百姓抗议,人声鼎沸,市场一片混乱。当时,一个农户挺身而出,振臂高呼:“不交,就是不交!百姓成年累月血一点汗一点,喂头肥猪舍不得吃,这才卖几个钱,贪官污吏就眼红了!”这人从东街一直喊到西门口:“卖肉的乡党,心放齐,血税不交!”群情激愤,一呼百应。征税的匪兵恼羞成怒,当场将这农户毒打一阵,并押进了县署大牢。

    第二日,陈兆丽装模作样要开审“抗税案”,公署衙门布下一番大阵仗,数十红头匪军持**核弹,刺刀冷森。那农户在监牢再遭毒打,浑身上下伤痕累累,被拖上公堂后,见陈兆丽人模狗样,被匪兵及随从簇拥高坐其上,顿时怒从心头起,喷着血沫骂道:“啥东西!仓麦仓谷不算账,光知道搜刮钱财,耀武扬威欺压百姓!”

    陈兆丽本就怀恨在心,这时更恼羞成怒,喝令:“把这个刁民给我狠狠地打!”那农户毫不示弱,骂不绝口。陈兆丽凶相毕露,亲手执棍行刑,把那农户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立毙公堂。围观者哗然,奔走呼喊,轰动全城,纷纷要为死难者伸冤,要向赃官及匪兵复仇。

    另有一位战士回第二师汇报长武县政情、民情时,带了几个人回来。

    其中一个叫赵树勋,二十六七岁,进贤区南宫村人,曾投军在杨虎城部创办于耀县的三民军官学校受训,今年初脱离队伍回家。还有一个叫李贵林,进贤区丰头村人,求学时曾在火神庙国语学堂与赵树勋同学,后辍学务农,粗通拳术。另一个叫胡积海,进贤区胡家河村人。这三人是长武民间“反贪官污吏,打红头匪军”风潮中的代表人物。

    为给乡民报仇雪恨,赵树勋、李贵林、胡积海秘密串联景天申、胡振藩、胡占彪、张宝山、赵志云、景青山、景举、黎如林、高云锦等乡勇,并赴耀州邀请武术拳师,在景家河成立了红**会,一面焚香敬神,吞符诵咒,习棒练武,一面筹集刀矛,打探敌情,以便待机举事。

    这三人有胆有识智勇过人,余大成很欣赏,不过对他们期望自己立刻进军消灭逯韬兵匪及处置陈兆丽之事,余大成却还有些顾虑。

    对解放军来说,陈兆丽这样的狗官和逯韬这样的兵匪,当然是剿灭及镇压的对象,而战士们也是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为长武百姓剪除毒瘤。但余大成心中却有些犹疑不定,倒不为别的,而是逯韬这个杂牌连毕竟属西北军下的正规编制,消灭逯韬容易,如何应付西北军却需要先有一个态度。余大成想来想去,觉得这问题最好还是吴安平拿主意,便将长武之事及自己的考虑通过军用电台,向西峰方面做了通报。

    对于西北军,吴安平的看法也很复杂。

    当前直系、奉系、鲁系、晋系等北洋军阀,正联合讨伐冯玉祥及其统帅的西北军。而自北京政变之后,冯玉祥便与**及苏联走得很近,虽然这一点成为北洋联军发起“讨赤”之战的借口,但正因此,冯玉祥和西北军的旧军阀、旧军队形象得到扭转,逐渐趋向正面,

    民国已有人将之视为广东之外最具有革命性质的力量。

    其实西北军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

    当时袁世凯决定编练新的军队,命名为备补军,分前后左中右五路,任命他的亲信陆建章为左路统领。陆建章起用他的内侄女婿冯玉祥任前营营长,而冯玉祥上任后,立刻到河北景县招了一营兵,这个营就是后来庞大西北军的最初班底。

    第二年,左路备补军改称警卫军并扩编,冯玉祥升为团长,由于朝中有人做官,没多久,冯玉祥又升为一师左一旅旅长,不久又改称七师十四旅旅长。1914年,十四旅改为十六混成旅,辖十营。

    1917年,冯玉祥率部进驻湖南常德出任湘西镇守使。在此期间,他一面招募士兵、网**部,一面将陆建章安插的人陆续排挤出部队。当时冯部拥有步兵四团,炮兵一团及骑兵、工兵各一营,并以李鸣钟为步兵第一团团长,张之江为第二团团长,张树声为第三团团长,张维玺为第四团团长,鹿钟麟为炮兵团团长,刘郁芬为参谋长。至此第十六混成旅全体军官均为冯玉祥亲信,这便是西北军集团形成的开始。

    1921年,北洋政府撤换皖系陕西督军陈树藩,并以直系第二十师师长阎相文继任。陈树藩抗命,阎相文决心以武力解决,因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在战斗中表现非常卖力,为表示感激,阎相文电请曹锟将冯玉祥所部扩编为师,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遂扩编为第十一师。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出任直军后方总司令,战争结束后,直军论功行赏,冯玉祥出任河南督军。冯玉祥扩充整顿部队,新编练两个补充团和一个学兵团,并在当年十月,将其扩编为三个混成旅。冯玉祥势力迅速扩张,引起了吴佩孚的忌惮,为压制冯玉祥,吴佩孚胁迫时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其河南督军职务,调任陆军检阅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前,冯玉祥又扩编三个补充旅,战争爆发后,他出任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却与胡景翼、孙岳联手发动了北京政变。

    后来冯、胡、孙在北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国民军,冯玉祥出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出任国民二军军长,孙岳为国民三军军长。后奉系郭松龄兵败后,其残部由魏益三率领加入国民军,成立国民第四军。后又有方振武部脱离张宗昌,加入国民军,成立国民第五军。

    国民第一军至第五军,其实就是当前西北军的编制序列,而之所以有西北军这个称呼,是因为1925年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