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幕1925-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种比较实际上没有意义,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远比甘军先进,而且各型火炮的数量比甘军最少多出两倍,再加上坦克,还有即将投入兰州战场的战机,这样的武器配置,即便比起列强军队也差不到哪里。可见,兵力的多少并不能直接和战力划上等号。

    现在的情况是,榆中离兰州只有不到一天路程,而从陇西北上兰州大概要走三天。如果对兰州的攻击,由在榆中的三个师**完成,那么与甘军的兵力差距就接近四倍,而且兰州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这样一来,即便最终成功攻占兰州,解放军的伤亡也必定不小,所以,在陇西的解放军三个师还是需要加入战场。

    通过军用电台的联系,吴安平等人就兰州作战问题进行了商讨,最后决定将总攻时间定在6月27日。无论榆中方面的军队,还是陇西方面的军队,都必须在6月27日中午之前,赶到兰州附近地带,对张兆钾、孔繁锦的甘军发动最后攻击。

    榆中的解放军三个师将暂停西进,就地休整两天。而这段时间,陇西三个师的解放军必须接连攻克渭源、狄道,赶到兰州南面的黄花岭。这样解放军才能聚集三万大军,同步攻击兰州。

    这时候,吴安平还没有意识到,其实有许多势力在关注解放军与甘军的交战,他这个总司令和各师旅指挥官,已经再不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小卒了。

    最关注战事的当然是裴逮准、吴桐仁、回镇四马这六位镇守使,毕竟无论战争胜败结果如何,都将直接或间接对他们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如果解放军是胜利者,那甘肃局势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能否继续割据一方,答案或许在这场战事中就能找到。

    除了这些镇守使之外,西北军及北洋联军也将目光投向了兰州。对于解放军这支突然冒起的军队,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都已经在甘肃崛起,而这支军队秉持什么宗旨、政治倾向如何,这类问题他们亟待了解。

    西北军与北洋联军僵持已有段时间,这时候,任何一支新生力量的加入,都将撼动整个战局,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很可能使敌对一方在上千里长的战线上全面溃败。而且张兆钾算是吴佩孚支持的,甘肃本是西北军控制的,这两方对解放军的心思都有些复杂。

    吴安平想不到很多,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作战准备上,其他如左纯庵等人也是如此。所有人都明白,只有攻占兰州,解放军才算真正在西北大地站稳了脚跟。

    兰州,是甘、宁、青、新四省的枢纽要地,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高原重镇。其北濒黄河,三面依山,扼山河要隘,势险城坚,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环抱城垣的皋兰山,峰峦高耸,成为古城的天然屏障。

    唐代久居河西的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有诗赞兰州及其城南屏障皋兰山:“古城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尽道其重险之势。

    兰州及其外围工事很多。山上有历任甘督修筑的永久性工事,刘郁芬入甘后又不断加固,日夜扩展,工事如蛛网蛇窟遍及整个山体,坚固异常。如果不是刘郁芬兵力捉襟见肘,凭借这些工事,张兆钾要打下兰州还真是痴人说梦。

    现在,与当初刘郁芬处境一样,张兆钾、孔繁锦也将在兰州背水一战,其胜败关系着他们的生死存亡。因此,张兆钾和孔繁锦反复商议之后,几经更改,最终才形成一份堪称周密的临战部署方案,妄图依据兰州天险及外围的强固工事,挫败解放军的攻势。

    如果能大量杀伤解放军,进而将其歼灭在兰州一代,那自然更好。不过张兆钾、孔繁锦自知凭借手中的几万甘军难以做到,只能寄望将战局拖入僵持后,裴逮准、吴桐仁及回镇四马能加入战局,甚至刘镇华的镇嵩军能进攻西峰,这样不但盘活整个甘肃战局,还真有可能将解放军围歼吃掉。

    兰州只有十几万人,各部甘军却有六万人,可以说整座城就是一座军营。

    大战在即,张兆钾、孔繁锦都有些心慌意乱。为防万一,两人提前联系了肃州镇守使吴桐仁,以备战事不利之时,能将残军带出东逃肃州,一来有个落脚之地,二来也有卷土重来之望。吴桐仁几经考虑,觉得就算解放军打下兰州,一时半刻也不至进兵河西,就顺带提了几个条件,应下了两人。

    解放军行军迅速,或许转眼战斗就会打响,张兆钾令各部日夜加强工事,做好开战准备。

    黄河北面,沿河布满了工事,架起机枪和火炮,机枪手和炮手日夜守在旁边,连吃饭也是送到工事里。甘军士兵们穿着肮脏的衣服,头发像破毡片一样卷在一起,活像一批流放的囚徒。

    他们在军官的呵斥逼赶下,日夜不停地沿河挖工事,垒沙袋,一个个脸色灰黑,面无血色,精疲力尽,一边干活一边打盹,处于半醒半睡的状态之中。军官们手里抢着马鞭,看到打吨的士兵,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抽打,直打得遍体鳞伤,血流不止方才住手。

    他们一边打骂,一边威胁说:“你们这群懒鬼!不赶快修工事,解放军来了,把你们抓住全扔到黄河里去!”

    巡逻的马队日夜沿黄河奔跑,这一群刚过,那一群又来,穿梭往返,使战前的紧张气氛更加浓重。

    兰州城里的官僚绅士们,一见这种形势,就知道这场大战的规模更在先前张孔联军攻打刘郁芬之上。战险兵危,为躲兵灾战火,他们便用马匹车辆将家中金银细软一应运往黄河北面,准备向新疆奔命。

    黄河穿兰州古城而过,连接南北两岸的只有一座铁桥。弹药粮草,士兵马队,南来北往,一座本来并不宽的大铁桥已经拥挤不堪,加上地方绅士搬运家当,使得铁桥上经常发生堵塞,动刀动枪的械斗时有发生。仗未打响,铁桥上已是血迹斑斑了。

    铁桥堵塞之事传到张兆钾耳中,为了不至影响作战行动,他当即传下一道命令:“把铁桥封锁起来,实行军事管制!除了部队行动而外,谁都不准过!如果有人敢胡来,格杀勿论!”于是,铁桥便被军事管制起来。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官吏绅士们毫无办法,只得花钱雇用筏客,用羊皮筏子和大小船只搬运物品。

    黄河河面上,登时一片混乱。沿河上下,士兵们趁机抢劫掠夺,大发横财。

    张兆钾得到消息,气得大发雷霆,下令沿河部队把黄河封锁起来,发现船只和羊皮筏子,一律击沉!于是,黄河也被封锁了。

    官吏绅士们无奈,又到处挖地窖,把金银财宝埋在土里。

    兰州城内更是一片混乱,大街小巷挤满了士兵、商贩和市民。人们互相打探消息,一个个惊慌失措,想跑无处跑,想躲无处躲,顾了身家性命又怕丢下妻子儿女,一时乱挤乱窜,不知如何是好。

    一些知道解放军出自西峰的百姓,表面上也很紧张,内心里却为解放军即将攻打兰州暗暗叫好,他们盼望着战斗赶快打响,好让兰州百姓早日脱离苦难,也像西峰人一样有活干、有书读、有财发。

    6月27日上午,9时以后,解放军的部队终于陆续出现在兰州西南一带。

………………………………

第九十六章 兵入兰州(2)

    

    兰州南面的东岗坡、皋兰山、沈家岭和狗娃山一线阵地上,张兆钾的嫡系部队进驻这一带阵地后,比黄河北岸的甘军更加紧张。这里是解放军进攻的第一线阵地,因此张兆钾更加注重城南山地防御工事的进一步加固。他一面令守山头阵地的部队加固工事,一面派后勤部队首先保证南山一线阵地的军火物资供应。

    张兆钾、孔繁锦知道已是生死关头,根本没什么顾忌,不但强行征用了兰州城内的汽车、马车,还征用了大量的劳力。虽然无论官绅百姓都怨声载道,但还是抵不过枪杆子有力,车辆及劳力顺利编入了后勤部队。沿南面的山坡,汽车载,马车拉,人扛马驮,满山坡的大路小道挤满了负重的人马和车辆,粮草弹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南山工事里。

    进入南山阵地的甘军士兵,尽管知道山上工事很坚固,但心里仍然不踏实。眼见得解放军一路西进,兵锋所指,攻城拔寨无有不克,现在直逼兰州城下,已经知道这支突然冒起的军队实难对付。因此,他们仍不停加固工事,除了原有的工事外,还漫山遍野新挖新修了各式各样的堑壕和掩体。东起东岗坡,西至狗娃山,几十里长的山岭上,被数万甘军挖得沟沟坎坎,千疮百孔。

    甘军士兵虽然表面上凶猛强悍,摆出一副坚守阵地、与解放军拼死一战的架式,其实内心十分恐慌,人人都担心阵地失守,落得个葬身土丘的下场。如果不是张兆钾、孔繁锦控制严密,逃兵早就会出现了。

    解放军抵达兰州西南地带后,也在进行着攻击前的最后准备。第一师、第三师及警备师在榆中有过短暂休整,但余大成、李章、安柄朝率领第二师、第四师、第五师,昼夜兼程,一路攻克渭源、狄道,只有在与榆中方面解放军汇合后,才休息了短短几个小时,可以说,战士们仍然十分疲累。

    不过,从吴安平到普通战士,所有人都明白,兰州之战意义重大,绝对松懈不得。而且,此次战役,甘军与解放军即便不是势均力敌,攻防之间双方战斗的激烈程度,与战事的艰苦程度,也远非此前任何一场战斗或战事可比。

    不管有意无意,既然战场设在兰州,张兆钾、孔繁锦都将自己逼入了死角,其背水一战的决心不必问,可想而知将有多大。对解放军来说,兰州战役或许只是一场异常辛苦的攻坚战,而对张兆钾、孔繁锦来说,却是一场非生即死的阻击战。

    甘军北依黄河天险,南据东岗坡、皋兰山、沈家岭、狗娃山一线的高山峻岭,又有坚固的工事居高临下,再加其弹药充足,以逸待劳,解放军要从山下攻上去,拿下这一线数十里长的山地工事,扫清兰州南面外围的障碍,为攻入兰州抵定甘肃打通道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真的,对于攻下南山阵地,吴安平等人有十分把握,但究竟要为此付出多大伤亡,却谁也预料不到。从董志塬誓师起兵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但解放军的几个头头已经不自觉养成一种习惯,对自己士兵的生死格外看重,敌人死多少那就全看其运气。战士们虽然依旧勇猛顽强,吴安平他们却越来越学会了计较。

    吴安平观察了甘军的南山阵地后,脸上神情立刻严肃起来。他将望远镜递给左纯庵,略有些忧虑地说:“这里地势太险要,火力发挥受到限制,我们要攻破甘军的南山防御阵线,不会像想象那么容易。”

    左纯庵仔细观察了各处山梁峰岭,也跟着说道:“不得不说,张兆钾、孔繁锦选在兰州决战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他们不是将军队一步拉回兰州,在会宁、定西、榆中、陇西、通渭、狄道这些地方,我们就能消灭大部甘军,再打兰州就简单多了。现在就有些麻烦,从东岗坡到狗娃山,甘军倚仗山险人多,将工事修得密密麻麻,使我们进攻面临很大阻力。”

    余铁鹏道:“这要看我们决心有多大,如果不计较伤亡,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