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圆阵吧?”赵煦指向校场中央。
    士兵这时突然围成一圈,盾牌前出,长矛手将长矛从盾上伸出。
    “是。”吕昌应了声。
    接着士兵的阵型陡变,又如片片鱼鳞,前段突出。
    “鱼鳞阵,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赵煦念了句。
    吕昌闻言,诧异地看了眼赵煦。
    这时阵型又变,士兵忽然极为分散,彼此间距离变大,阵中士兵竖起旌旗。,
    “这是疏阵,乃是虚则实之阵,以少量兵力故做大军之态。”赵煦笑道。
    在古代,打仗不是一窝蜂冲上去没有章法的乱砍。
    而是依靠士兵结成阵型。
    将领指挥作战,往往会根据敌人的阵型做出自己的阵型应对。
    在进攻过程中还会因为对手的队形不断做出改变。
    所以,战争的胜负往往看己方的阵型有没有乱。
    一旦乱了,几乎则必败。
    接下来,士兵又变化了几个阵型,赵煦一一点出。
    吕昌诧异道:“殿下竟也懂得行军打仗?”
    他原以为在燕郡,除了常威,自己绝对是军中第一人。
    现在赵煦如此轻飘飘就将所有军阵说出,并连其作用都了解,他不禁郁闷了。
    “殿下英明神武,自然懂得。”刘福立刻发扬马屁精神。
    吕昌挠了挠头,“末将佩服。”
    赵煦笑了笑,刘福这马屁拍的很是时机。
    除掉杜黄两家,制冰酿酒,人都道燕王有谋断。
    军中士兵言燕王仁慈,但行军作战上,将领们怕是自傲的很。
    有必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不是什么都不懂。
    “这是常威传授的战阵吗?”赵煦上了高高的点将台,这样看的更清楚。
    “是,将军出发前,让末将暂时监督训练。”吕昌回答。
    赵煦有所耳闻,常威对吕昌很欣赏,据说这小子力气很大,武艺也不错,无论郡兵还是亲军中都难有敌手。
    “常威说你很能打,徐烈,你和他练练。”赵煦有心见识下。
    目前来说,他严重缺乏人才,无论是军中还是府衙里。
    而想要稳固燕郡,让燕郡变得富庶强大,他需要合适的手下帮衬。
    毕竟身为燕王,他深知政务繁多,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
    尤其是军中,常威这一去便没了主心骨,还得让掌管郡兵的吕昌来帮衬。
    所以,他打算把郡兵并入亲军。
    一来无需分两个系统,二来便于他直接管辖。
    免得出现像以前那样郡兵不受他控制的情况。
    至于燕郡治安,由专门负责缉捕的武侯司管辖即可。
    吕昌听了,斗鸡一样兴奋起来。
    他第一次见徐烈便想和他交手,现在终于得偿所愿。
    “徐统领,请!”
    从京师来的侍卫中,徐烈的武艺仅次于常威。
    吕昌每次见他都无意间露出挑衅的眼神,他心中早就不爽。
    今日又被小女子斥责,正没处撒气。
    一见吕昌直勾勾盯着他,他森然一笑,“请。”
    “……有戏看了。”
    “我赌吕校尉赢,你们是没见过,今早吕校尉单手就按住了那只逃走的猪。”
    “将军让徐统领保护殿下,徐统领必然武艺过人,人家可是禁卫军,以前那是保护皇上的。”
    “……”
    军中最是无聊,平日除了训练再无别事。
    吕昌和徐烈下场,在校场中央清楚一块位置。
    士兵围坐一圈看戏,个个头伸着。
    赵煦安坐点将台,刘福侍立一侧,“殿下,下官赌徐统领赢。”
    关键时刻,他还是本能对吕昌这些豪族出身的子弟有偏见。
    “我赌吕昌。”赵煦看向场中。
    他之所以把吕昌放入郡兵,对他加以信任不是没有来由的。
    在此之前,他了解过吕昌。
    燕城百姓口中,吕昌从未欺压过无辜百姓。
    虽然也常打架,但大都是打抱不平,算是仗义之人。
    正考虑到这点,他才决定用吕昌。
    而不是完全在考虑拉拢吕家。
    当然,三家在燕郡也有族人作恶。
    但正如他处理黄杜两家一样,没有一棍子打死。
    毕竟,既是大族,有恶徒,也有良官能将。
    “这点恕下官不敢苟同,下官愿意全部身家赌徐烈赢。”刘福信誓旦旦。
    赵煦微笑不语。


第四十二章 收揽
    “打,打,打……”
    起哄声中,徐烈和吕昌已拉开架势。
    两人都是空手,只凭拳脚分胜负。
    “得罪了。”相对行礼,吕昌猛的发力,探手抓向徐烈。
    徐烈一惊,偏身闪躲不及,肩上衣服被吕昌抓住,竟挣脱不开。
    目光一凌,他反手拿住吕昌的胳膊,却发现吕昌力气极大,动不了。
    这时他才想起常威说过吕昌蛮力胜于常人。
    一念及此,他抬脚便攻吕昌下盘。
    吕昌未反应过来,腿弯一折,差点倒下。
    徐烈趁机一拳打在吕昌臂弯,挣脱了吕昌。
    “好!”军中响起一阵喝彩之声。
    点将台上,刘福的嘴几乎笑开了花。
    场中,吕昌嘿嘿笑了两声,并不以为意。
    一对牛眼盯着徐烈寻找时机。
    徐烈此时不敢再轻敌,小心应对。
    场中两人又打了十余个回合,双方都没占到多少便宜。
    又一次缠斗中,吕昌突然大吼一声扑向徐烈,双臂紧勒徐烈腰间。
    徐烈以肘猛击吕昌背部,但吕昌像是没有感觉一般。
    大吼一声,他双臂猛地用力,突然就将徐烈举上头顶。
    台上,赵煦看到这一幕,道:“好了。”
    听到赵煦的声音,吕昌将徐烈放下,正色道:“得罪了。”
    徐烈落地而立,并不恼怒,反倒有几分欣赏,笑道,“吕校尉好力气。”
    说罢,两人回到赵煦面前。
    刘福垂头丧气,“徐统领,你害我输了十两银子。”
    徐烈讥笑道:“我可没让你赌。”
    赵煦将目光投向吕昌,“果然适合做一员猛将,今日起,郡兵并入亲军,你今后就在亲军做事吧。”
    吕昌大喜,“谢殿下,如此末将便可同常将军杀北狄人了。”
    对他而言,郡兵不过看城门的,平日负责缉拿些匪寇。
    王府亲军才是真正的军队。
    赵煦点了点头,“不过也不要得意,如果徐烈带了弓箭和匕首,你未必能赢。”
    在他看来,吕昌更像个冲锋在前的肉盾,适合战场。
    而徐烈则是偏向全能,的确适合护卫他。
    吕昌并不愚蠢,他高举徐烈时,徐烈一拳打在他的脖颈。
    若是拿着匕首,他就死了,于是点了点头。
    赵煦此行更多是为了和士兵亲近,收揽军心。
    他可不想自己养出来的兵连自己的样貌都不知道。
    下了点将台,赵煦走入士兵中间。
    捏了捏一个士兵的胳膊,他问:“早上吃的什么?”
    士兵有些激动,说话都走音了,“回殿下,吃了一碗米粥,三个馒头和一些咸菜。”
    “吃饱了吗?”
    “吃饱了,现在军中管够,在家都没吃这么饱过。”士兵大声道。
    “嘿嘿……”士兵们都笑起来,脸上的表情都很满意。
    显然,他们和这个士兵一样,参军后吃的穿的都比以前好了。
    “嗯,吃饱只是基本的,本王已经要求了,以后尽量保证你们都吃点荤腥,比如说早上粥里加些鸡蛋,中午吃点肉之类的。”赵煦言辞恳切。
    尽管士兵训练认真,但他还是看出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就是士兵里瘦子比较多,这和士兵们以前吃不饱,穿不暖有关。
    这样的士兵身体素质肯定是比不过草原上吃牛羊肉,喝牛羊奶的北狄士兵的。
    所以真正华丽只是其次,抵挡不住冲击是没有的。
    士兵要有力量才行。
    而力量训练则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否则身体会因为训练强度大而垮掉。
    再者,他对自己亲军的要求不仅仅是复原一只古代标准军队,而是要从各方面向近代军队进化。
    而近代军队的标准不是武器,是身体素质,纪律,思想方面的加强,这样才能承受更多的战损而不崩溃。
    不像古代军队头战损一两成就会溃散。
    当下,受到大颂律法的制约,他只能招募两万亲军。
    更是要走精兵路线。
    “这得多少鸡蛋啊,燕郡的鸡加起来也下不了这么多蛋。”一个士兵流着口水露出期盼的眼神。
    不说士兵,就是将领们都觉得有些不靠谱。
    常威回来说时,他们只是笑笑,没当回事。
    毕竟以前就是将领也吃不了这么好。
    赵煦的眼睛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你们只管等着,本王不会食言。”
    士兵们不管是真话还是假话,但赵煦以燕王之尊能这么对他们承诺,他们就很高兴了。
    “谢殿下。”士兵们齐声呼喊。
    赵煦又和士兵们闲侃了会儿,又去检查了营房。
    大颂军队,十人一队,设十将一名,百人一旗,设旗长一名,五百人一营,设校尉,五千人一都,设都尉一名,都尉之上便由将军统领。
    为了便于管理,北大营按营分营区管辖。
    巡视了一圈,直到傍晚,他才离去。
    望着燕王一行离开,士兵们悸动的心情稍微平复。
    对他们而言,燕王能亲自来大营与他们亲密接触简直是无上的荣耀。
    毕竟,平日燕郡的豪族都一副高傲的嘴脸,视他们如粪土。
    “燕王年纪轻轻,却令人可亲。”
    “可不是,我激动的手心都冒汗。”
    被赵煦握了手的士兵目光呆滞,“我一个月都不洗手了。”
    苍穹洒下黑色的帷幕,北大营逐渐被掩盖其中。
    而今夜亲军士兵们口中唯一的话题将是——燕王。
    另一边,金陵的生意也传来了令人意料的消息。


第四十三章 金陵
    金陵城。
    自大颂立国起,便是皇都所在。
    二百余年间受益于江南富庶,又加之为大颂权利中心,让这里繁华之极,人口逾百万。
    号称富甲天下者,江南,富甲江南者,金陵。
    此时,正值炎夏,金陵酷热。
    同往年一样,民间去年冬季从北方运来的冰深受欢迎。
    但又是同样。
    因冰运输不易,且不易得,仅仅供应了部分城中权贵后,金陵城便陷入无冰可卖的窘境。
    即便皇宫,因去年冬日不甚寒冷,也未能从北方运来足够的冰,只能节省使用。
    无法像往年大肆给大臣们封赏冰块,这更让金陵城一冰难求。
    只是,就在冰价高昂之际,金陵城内忽然出现一家商行,大肆卖冰。
    一时间,被炎热折磨的金陵权贵趋之若鹜。
    “燕郡商行,倒是从未见听说过。”
    商行对面的酒楼中,众多酒客一面饮酒,一面谈论。
    望着商行门口挤成一堆的买冰人,他们唏嘘不已。
    “时下,正值冰贵,这商行真是要发财了。”
    “可不是,燕郡,这不是燕州下面的一个郡吗?”
    “嗯,是燕州的,不过从燕州运冰来买,还卖这么便宜,这商行的东家不怕折本吗?”
    “……”
    众人议论纷纷。
    在他们看来,从燕州到金陵两千余里,只是漕运的花的银子就要比冰赚钱了。
    实在想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