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颂与北狄的交锋中罕有占便宜的时候。
    不说燕州,即便在朝堂上也弥漫着一股对北狄的恐惧情绪。
    十年前。
    宁锦都司三十万禁军惨败于北狄,几乎葬送了大颂禁军当时所有的精锐。
    也是那时起,大颂皇家实力锐减,导致势族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所以,他很清楚,燕王这番功劳定会让他父皇很高兴。
    他出言反对不会有任何作用,反倒会令他父皇不悦。
    “二哥此言差矣,我舅舅今年三月斩杀了五千北狄士兵,人头俱都送到了京师,功劳可比燕王大多了,也不见父皇如此高兴,父皇分明就是对我舅舅不放心。”赵坊反驳。
    赵渠冷笑一声,“行了,父皇虽然喜好享乐,但又不蠢,没有追究袁州牧杀良冒功的罪行,便已经对袁家格外开恩了。”
    “你……”六皇子一窒,随即狠狠一甩衣袖。
    那五千颗人头的确不是北狄人,而是燕郡百姓的头颅。
    另一边,三皇子赵幕也在注视着六皇子和二皇子。
    他身边是五皇子赵奢,七皇子赵吉。
    “三哥,你如何看父皇赐燕王扩军?”赵奢望向城头,此时他的父皇已经出现在城楼上。
    在赵恒的身边是窦皇后。
    “父皇最恐惧的便是北狄,所以才会把墨翟将军派往燕关,也因为恐惧,当年宁锦都司大败,父皇才重用袁家,令袁家募兵扼守燕州。”赵幕说道。
    看了眼六皇子,他继续道:“谁想如今的袁家兵强马壮,不但不出力围剿每年入寇燕州的北狄人,还试图控制燕关。
    现在,燕王在燕郡站稳了脚跟,第一个功劳便是斩杀两千北狄士兵,父皇岂能不高兴?令燕王扩军,也是在意料之中了,总要有人来制衡袁家。”
    赵奢点了点头,“这么说,父皇是有意重用燕王了。”
    “这还用说,多个棋子遏制袁家总归是好事。”七皇子赵吉打了个哈欠,“还是三哥聪明,早早就派人去给燕王送礼了。”
    赵幕闻言得意地笑了笑,“不管有没有用,落个棋子在燕州总归是好的,父皇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他的话音落下,忽然隆隆鼓声遽然响起,如天上滚雷。
    接着一百个战俘被押送到了午门。
    见到这些俘虏的面貌,众官员和勋贵纷纷点头。
    这些俘虏的容貌和大颂人又明显的区别,一看就知道是北狄的仆从军。
    据他们所知,北狄可汗一统草原后,南征北战,将疆域拓展到了极西,极北,占领了诸多国度,甚至原本向大颂称臣的高丽如今也投了北狄。
    这些仆从军就是从这些国度而来。
    “看来燕王斩杀两千北狄士兵不是作假。”一个大臣说道。
    “难怪皇上如此高兴。”
    “比袁家强多了,都说袁家的士兵遇到百姓是虎,遇到北狄人就成了鼠了。”
    “燕王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北狄人呲牙必报,他赢了这把,怕要因此丢了性命。”
    “……”
    众人窃窃私语时,赵恒的声音在城头响起。
    众人立刻躬身静听。
    “北狄边夷,类比畜类,近年屡屡寇边,犯我大颂……得俘上百,今于午门斩首,以儆效尤!”赵恒念毕,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北狄俘虏。
    早已等待的刀斧手挥刀而下,百颗人头落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和勋贵纷纷高呼。
    在午门外观礼的百姓这时也纷纷跪下,山呼万岁。
    城墙上,赵恒露出满意的笑容,心中甚至满足。
    “皇上,听说你要让醇王去燕郡,刚儿左右也是闲着,倒不如让他去。”窦皇后目不斜视,脸上维持礼貌式的微笑,这是给大臣们看的。
    “还是醇王合适,免得他去了燕郡管不住自己,反倒适得其反。”赵恒懒懒说道。
    让醇王去,一个是为了燕关的军需,一个则他不想皇子又为此事和他吵。
    窦皇后笑容僵了一下,不再开口。
    ……
    “徐烈,来,砍我!”
    燕城,北大营。
    吕昌穿着一副新式盔甲,和鳞甲不同,这套盔甲如同一件完整的衣服套在身上,全身各处所有的位置都被金属覆盖。
    这就是兵仗司送来不久的板甲。
    赵煦此时也在,正坐在椅子上观看两人搏斗的效果。
    自袁立走后,燕郡又再次安宁祥和起来。
    不过祥和的表象下,王府的麾下的机构没有一个在闲着,都在积极备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北狄秋狩。
    其中兵仗司也第一次交割了一千套板甲。
    见到这幅奇怪的盔甲,北大营的将领都被吸引了过来。
    为了让将士对板甲有直观的感受,他下令吕昌和徐烈穿上盔甲比斗一番。
    “叮,咚……”
    两人动手,众人只见对方的刀剑在对方身上砍来砍去,不断发出铁桶被敲击的声音。
    不过,两人除了被各自的气力打的倒退或摔倒外,依旧生龙活虎。
    刀剑的劈砍根本伤不到他们,这让他们如同在游戏一般。
    打到最后,两人都累了,吕昌直接把剑一丢,扑了过去,用蛮力把徐烈压在地上。
    “哈哈哈……”士兵们见状都大笑起来。
    笑的同时,他们也看出来,穿上这玩意,那简直就等于把自己装在铁桶里,身体每个地方都不怕刀剑了。
    常威眼睛发亮,对赵煦道:“殿下,这盔甲厉害啊,不过就是有点重。”
    “所以说,这盔甲是给重步兵和重骑兵的。”赵煦笑道。
    冷兵器时代,重骑兵和重步兵是战争的中坚力量。
    对于骑兵而言,重步兵方阵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冲击重步兵几乎如同冲击一堵墙。
    而对于步兵来说,重骑兵同样一噩梦。
    冲锋的重骑兵砸在他们身上无异于一块一吨的石头飞过来。
    不过,因为重甲制造难,成本高,任何军队中这两个兵种都是只能维持小部份。
    而他的兵仗司现在拥有了水力锻锤技术,却能够批量制造这种盔甲。
    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意味着只要训练得当,他能轻松批量制造精锐。
    真可谓,生产也是战斗力了。


第八十四章 滑轮弩
    “殿下,还要试试弓箭吗?”
    徐烈和吕昌这时候走了过来,两人都把头盔摘了下来,满头是汗。
    “当然。”赵煦点了点头,他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盔甲的性能,更多的让士兵对穿在自己身上的东西有个了解。
    如此一来,未来在战场上,他们才能估算自己能够承受什么样的伤害。
    “直接向我射箭。”吕昌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无所畏惧的样子。
    士兵们闻言,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这可真和实战没有区别了。
    徐烈嘴角扬了扬,也不多说,直接三十米外弯弓搭箭。
    “嗖“的一声破空之声响起,箭矢撞击在吕昌身上。
    和鳞甲一样,弓箭在板甲上留下一个凹陷,掉落地上。
    士兵们见了,顿时兴奋的欢呼雀跃,恨不得立刻领了盔甲穿上。
    “嗯,殿下传授给兵仗司的制甲技艺真是一绝,有此精良的盔甲,定然让他北狄今年秋狩头破血流。”常威称赞道。
    不得不说,燕王让他们敬佩的地方太多了。
    “这还不算什么,以后让你开眼界的东西多着呢。”赵煦笑道。
    常威心顿时痒痒起来,“殿下,是何物?”
    赵煦微笑不语,买起关子,“过不了多久你就知道了。”
    说罢,他站起来,对常威道:“把盔甲都分发下去吧。”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转身离去。
    赵煦的目光这时投向了在校场上的士兵们。
    王府亲军满员是两万人,在加上以前的郡兵,现在他可调用的人马是两万三千人。
    按照他当前的计划,他要建立一只五千人的骑兵,不过因为马匹的缺乏,目前只能有一千五百人。
    但后面会随着马匹的购买,不断增加人员。
    扣掉骑兵数量后,剩下的就全是步兵了。
    其中有重装长矛兵四千,轻装长矛兵两千,重装刀盾手八千,轻装刀盾手四千。
    扣除这些士兵后,还有三千五百人。
    “骑兵,长矛兵,刀盾手。”赵煦嘟囔了一句。
    对他而言,军中还缺乏一个关键的兵种,那就是弓箭手。
    不过对他而言,现在培养弓箭手实在太晚了。
    因为在古代,一个专业弓箭手的训练往往需要五年的时间。
    毕竟弓箭很难拉,能够拉开再射准就更难了。
    所以他思来想去,决定给自己的弓手装备一种弩。
    这种弩叫滑轮弩。
    在古代,弩同样很难拉,所以有时候士兵需要一只手拽,一只脚蹬才能把弩弦拉到位置。
    但来自现代,赵煦懂的,当代军中同样会准备一些弩。
    为了让弩更容易使用,同时又不会削弱威力,会利用滑轮来减少拉弦时的气力。
    这种弩,在弩臂的两端各有一个滑轮,弩弦绕过滑轮一圈。
    如今,兵仗司已经能够炼制各种强度的钢。
    完全能够制作坚固的滑轮,让滑轮承受弦的力而不变形。
    这几日,他画的东西便是这种滑轮弩。
    在古代,弩的工艺本就是成熟的,只需加个滑轮即可。
    更重要的是,相比弓箭,弩的优点还是很多的。
    比如精度高,比如威力大,比如射程远。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不能马上灵活使用,填装的速度也相对较慢。
    不过他的滑轮弩在填装速度上至少能提升一倍有余。
    以前若是一分钟三发弩,现在应该能做到六发。
    这样一只装备了滑轮弩的远程步兵,绝对能给北狄骑兵一个大惊喜。
    想到这,他和徐烈去了兵仗司。
    “嘿嘿,下官正觉的清闲,现在终于有事做了。”
    兵仗司署衙,王应见到赵煦的图纸立刻兴奋起来。
    现在匠人熟练掌握了冶炼技术,制甲技术,他平日只需监督即可。
    这几天,他总觉得比以前无聊了许多。
    说罢,他仔细看向图纸,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
    “妙啊,真是妙啊。”王应边看叹。
    赵煦则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其实古代已经有滑轮的一些初级应用,比如滚木。
    所以赵煦把这份设计拿出来后,以王应对各类技术的熟悉,立刻懂了这种弩的妙处。
    “能制造出来吗?”赵煦吐出一片茶叶,问道。
    “没问题,殿下,兵仗司有专门制弩的匠人,下官再把这小轮子铸成就行了。”王应头也不抬,还在看着图纸。
    赵煦点了点头,滑轮弩的工艺并不复杂,他相信王应。
    “盔甲,弩箭,长刀,刀盾都要快一些,时间不多了。”赵煦给王应提了个醒。
    “是,殿下,下官已按照殿下说的,让匠人三班倒了。“王应说道。
    自这样做以来,兵仗司的效率提升了许多。
    起身来到署衙门外,赵煦望着忙忙碌碌的匠人,安心了一些。
    在燕郡,几乎所有人见他都觉的他对此次秋狩成竹在胸。
    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很慌。
    虽说秋狩不是北狄人的大举进攻。
    但这几年,每年进入燕州劫掠的北狄军队是越来越多。
    更坑爹的是,当前的形势,一旦北狄秋狩,袁家怕只会看着他被北狄人殴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