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军的战斗力对上御林军,自己的禁军差了多少那就不用再提了。赵与莒每次想起来的时候,眼睛里都是含着一泡眼泪。
  可是人家鞑官营才五百人,就能把数万人的金军打退!
  再往深处想……沈墨当年可是凭借着五百墨字营,就能将三万这样的铁鹞子打得全军覆没!
  甚至面前的这五百鞑官营也是沈墨当年抓来的俘虏,是那三万铁鹞子中的一部分!
  要是这么说起来,通州沈墨的军力和大宋的禁军比起来,这是究竟差多少啊?还能比吗?
  一想到这里,赵与莒就觉得自己这回算计沈墨,不就是活脱脱的找死么?
  ……
  没过多久,后面的金军果然又追了上来。宋玉鳞在找到了一个险要的地形之后,再一次返身杀退了敌军,然后追上了队伍。
  到了这个时候,赵与莒心中已经对宋玉鳞和他这支勇猛无敌的鞑官营,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毫无疑问,宋玉鳞这家伙飞扬跋扈,就连赵与莒自己的性命现在都捏在人家的手里。这让天子赵与莒的心中极为警惕,已经对这位宋玉鳞无比忌惮。
  可是与此同时,这支军队却接连从敌军手上救下他们的性命,已经整整三回了!
  如果不是宋玉鳞的话,赵与莒丝毫都不怀疑,自己就算有多少条命也被敌军的马蹄踩成泥了。他现在还能气喘吁吁的向着绍兴的方向跑,可以说完全是这位宋玉鳞的功劳!
  ……
  原本他们以为,敌军还会锲而不舍的追来。
  可是就在金军骑兵再一次接近他们队伍的后方时,当宋玉鳞想要第三次返回身去冲杀之际。他们却听到敌军的阵营之内,陡然间传出了一声悠长的牛角号。
  就见身后的万千金军,就如同退潮的洪水一般转身向北,没用多长时间就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内——金军居然撤退了!
  这一下,整个队伍里的人同时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大家这时才纷纷热泪盈眶的感谢上苍,他们都意识到,自己的这条小命很有可能是保住了。
  赵与莒也是心中如释重负,就好像是自己重新托生了一回人一般。
  此刻他身边的那些文臣立刻围拢过来,不失时机的大拍马屁,说是敌军兵退是因为天子的洪福所致。
  赵与莒在一危险退去之后,脾气也好了许多。他一边含笑跟着那些群臣们敷衍,一边偷眼打量着队伍前方,那个为他开道的宋玉鳞。
  看着这个背影,赵与莒的眼中,一道阴晦的寒光一闪而过!
  ……
  与此同时,在文臣队伍里。
  史弥远坐在马上,一边不顾形象的用袖子擦着自己额头上的冷汗,他的目光也在看着宋玉鳞那边。
  “史相您看这……”这时候,在史弥远的身边的梁成大,见到史弥远的眼神不住的向着宋玉鳞那边飘,于是他也不失时机的向这着位恩相问计。
  “等着吧,他蹦哒不了多长时间了。”就见史弥远傲然一笑之后,轻蔑的摇了摇头。
  “哦?恩相此言,这是何意?”就见梁成大在旁边,还是不解的问道。
  “那还用问吗?”史弥远一边缓缓的策马前行,一边向着梁成大笑了笑。
  “等咱们到了绍兴之后,那里的十二万军队就会和天子会合。”就见史弥远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笑得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一般。
  “所以一旦咱们到了绍兴,宋玉鳞这只区区五百人的军队,又能管得什么用?”
  “要知道,咱们那位天子可从来不是个宽厚仁慈的主儿。”史弥远笑着对梁成大说道:
  “只要天子到了绍兴,然后命令当地的军队作为天子近卫,贴身保护圣上的安全。这支铁骑和那个宋玉鳞就会失去在天子身边的优势。在这之后,他们还不是在天子的手上,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你别看他现在飞扬跋扈,到了绍兴后,不管是要杀要剐都是天子一念之间的事。让他蹦哒吧!”史弥远看着前方宋玉鳞的背影,阴恻恻的笑了笑说道:
  “这个小子带兵打仗或许有一套,可是要说到权谋诡计……别说他比不上隐忍狠辣的天子,就是咱们这支队伍里,随便拿一个人出来都比他强!”
  “小小年纪就学人家做权臣……那有那么容易?很容易死的我跟你讲!”
  “对对对!恩相所言极是!哈哈哈!”这时的梁成大闻言也是眉开眼笑,跟着心情不错的史弥远凑趣的笑了起来。
  就在他们各怀鬼胎之间,这支队伍慢慢的向着朝这南方而去。眼看着大约明日午时左右,他们就将抵达绍兴府的辖地了。
  离他们的目的地绍兴越近,这支队伍里的氛围也开始渐渐奇怪起来。
  此时的赵与莒,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前面率军而行的宋玉鳞。和他身边的那些文武百官一样,他们脸上皮里阳秋的笑意,已经是再怎么遮掩也掩饰不住。
  而这时的宋玉鳞,却似毫无知觉一般,只顾着头也不回的带队前行。
  ……
  到了傍晚时分,新宋天子赵与芮的船队,也开进了临安城。
  在这一路上,他们有意捡着御街旁边的河道前进。天子船队从清波门进城,一路上十余只大船经过了仁美坊和清河坊,然后又顺着朝天门和望仙桥一路转道向南。
  在路上,他们先去太庙祭拜了祖先,之后这支队伍就开始浩浩荡荡的开向了皇宫。


第2147章:一街彩衣迎天子、满楼红袖歌舞声
  眼前是熟悉的临安胜景,到处都是一片欢乐沸腾的场面。此时的赵与莒和新宋朝廷的文武群臣看着面前的情形,一个个晕晕乎乎的就像是漂浮在云端一般。
  这一切不知为什么让人觉得如此的不真切,就像是在梦里似的九六。赵与芮他们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双眼贪婪的看着面前的情景。
  满城繁花似锦,四下欢声雷动!
  ……
  满大街的人们都歌唱着欢快的戏词儿,在街上欢欣鼓舞的相互庆祝。就连行院里的姑娘们都像节日到来一般,拿出了乐器演奏歌唱,弄得街上热闹非凡。
  临安百姓见到天子船队过来,也纷纷向着这位旧日的大宋天子发出欢呼声。街道上时不时有维持秩序的部队来回巡城,他们的脸上也满带着笑容。
  时不时有通州军的战士在临安城中赏花逛景,他们看中了什么,就掏出怀里的大把银钱买下。有的时慷慨的店家不跟他们要钱他们还不高兴,还把银钱硬塞到商家的手里。
  在这期间,临安的百姓看到这些战士在方才作战的时候,那真是勇猛坚决,犹如虎狼一般。可是现在再看他们,这些年轻人脸上亲切和蔼、满带着笑意,一个个就像自己家里的子侄一般随和。
  而且在他们的身上,还深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的底蕴,更是显得英武非常。
  临安城的姑娘们,见到这一个个一身英武之气的年轻战士,发现他们彬彬有礼,见到自己火辣的眼神还会脸红。姑娘们的心里也不由得备受鼓舞。有一些大胆的已经忍不住开始跃跃欲试了。
  那些商户们不久之后就意识到,这些战士们的消费能力时实在是惊人!
  没过多久,他们的钱笸箩里,大片的通州银币就开始闪耀着摄人的光芒。使得他们再看这些士兵的时候,甚至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像是微服私访的大官一样,怎么腰里面会揣了这么多钱?
  一街彩衣歌舞,满楼红袖相招。
  天子回来了,临安城安然无恙,金军被击退,沈郎依旧所向无敌。
  一切好像是从未变过,但是此时临安城中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有些东西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的变了,而且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
  赵与芮一进城,立刻就想召见这次解救临安的大军统帅姜瑜馨,可是姜姑娘却并没来见他。
  要是姜姑娘来了,她就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赵与芮行叩拜之礼,咱们那位姑娘心里却并愿意干这种事儿。她可不像沈墨,能厚着脸皮在众人面前说跪就跪。
  另外君臣相见,皇帝难免有些场面上的勉励之言,姜姑娘为了礼貌怎么也得说几句誓死效忠之类的话。
  这种场面对于姜姑娘而言也是能免则免,能不去就不去了才好。
  于是过来向姜姑娘传旨的太监统领,很快就得到了姜姑娘的当面回复。
  就见这位年轻美艳得不像话的大军统帅,笑着向这位传旨太监说道:
  “眼下末将虽然收复临安,但是金军数十万尚在天子卧榻之侧。我蜀山军团负责镇守临安,巴山军团还在率领骑兵军贴近金国大队,防止他们去而复返。”
  “眼下军情如火,似安实危。还请贵使回复天子,恕妾身军务繁忙,难以伏阙拜谒。”
  这时的这个传旨太监听到了姜姑娘的话,脸上难免也露出了错愕之色。
  说实话,姜姑娘就在临安城内,和天子只有咫尺之遥。人家皇帝降旨相召她竟然敢不去,这也真是胆大之极!
  姜姑娘看见了这位太监统领的神色,随即也笑着拿出了一封信道:“请贵使将这封信转交天子,圣上一看便知。”
  这个传旨太监接过了信,见到这位姜姑娘确实不肯领旨。他也没招儿,只好悻悻然的回去了。
  ……
  赵与芮接到了消息,听到姜姑娘不肯来见他,他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此刻这位天子正好走到皇宫门口,眼看着巍峨的皇城就在他的眼前,等着他故地重游。赵与芮接过了那封信,也是叹息了一声。
  在他旁边有位新宋臣子,则是阴沉着脸嘀咕道:“天子相召,那姜瑜馨竟然不肯奉诏?说什么军务繁忙,这分明是有意怠慢!此女……”
  “住口!”
  这时的赵与芮一回头,就是一道凌厉的目光向着身后看去!
  “谁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马上就把你弄回家种地去!”赵与芮也不管是谁说的,劈头盖脸就向着身后的群臣来了这么一句!
  大家一见天子如此维护通州将帅,也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再不说话了。
  ……
  这时的赵与芮一边打开信封,一边心里苦笑着想道:“这回姜姑娘不来也是正好,省得到时候还尴尬。”
  “人家立下了这般大功,我却拿不出来什么赏赐。这收复临安的功劳,我别说口头勉励了,就是给的稍微少了点儿,都显得我这个天子没面子!”
  “更何况真要论起来,人家还是我嫂子……倒还真是不见更好。”
  想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拿出了信纸,倒想要看看姜姑娘在信里向他说些什么。
  可是没想到,他一打开信签就见到了满纸熟悉的字体。这哪里是什么姜姑娘的信,分明是出自沈墨的手笔。
  赵与芮站在宫门前,便将这封信仔细的看下去,就见上面写着:
  “臣沈墨向南遥拜,具禀吾皇:”
  “想天子悉闻此书之时,圣驾已归临安,一应行程谅必安好。近日之战,金虏入寇大军自有臣分兵击之,必取全胜,还望天子勿忧。”
  看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暗自点了点头。
  这时他这才知道,这是沈墨早就写好的一封信。就等着手下将士收复临安之后,见到自己的时候转交给他。
  眼见得敌军数十万汹汹而来,沈墨却有如此把握,赵与芮也不禁为之动容。之后他又接着向下看道:
  “唯今之战,我朝大患不在金虏而在蒙古。金虏虽强却被蒙古所败,接连丧师失地。是贼酋完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