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理说敢在皇宫内院呕吐,这罪名可不轻,不过现在赵与芮都懒得去看他们这些人。他现在也是看开了,反正皇宫已经成了这样,也不差他们吐的这几摊!
  ……
  等赵与芮来到了奉天殿门前时,他终于看到了赵金锭给他特意布置的那一幕。
  这位天子索性摇了摇头,干脆自己走上门去,亲手推开了奉天殿的大门。
  随着大门徐徐打开,那个金军士兵死尸身上正在拼死推门的手,也终于无力的垂落到了地上。
  一路走过了金砖墁地的大殿,赵与芮缓缓的走上丹樨。
  他神情复杂的看着面前金碧辉煌的龙椅,然后慢慢的转身,坐在了上面。
  此时在他的面前,空旷的大殿里一尘不染,而门槛外就是成片的金军死尸。
  再往远处看,是这座美轮美奂的大内皇宫。再往前,就是花团锦簇的临安城!
  此刻,赵与芮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别看眼下有这么多死人,可是若没有鲜血浸染,他赵与芮怎么可能重回这里?他又如何能再次拥有这一切?


第2150章:千劫难尽胡尘里、人间自有沈云从
  这时的赵与芮终于慢慢明白过来。在敌寇入侵的时刻,唯有让他们流尽了鲜血,将他们炸得粉碎,才能最终保住这些美好的东西!
  也只有沈云从……只有他才能做到这一切!
  ……
  在奉天大殿外,一个两个大臣开始吐之后,随即就在文武群臣中产生了奇妙的连锁反应。
  见贤思齐之下,效仿他们的人竟然越来越多。
  此刻二百多文武臣属,其中倒有一半儿被同伴欢畅淋漓的喷涌所感染,忍不住加入其中,给这片皇宫内院的残局添砖加瓦。
  而跟在他们后面,准备随时打扫擦洗的太监们看到这壮丽的情景,他们恶心得都快哭了!
  ……
  次日,临安城的所有防务,都顺利的被赵与芮收编的禁军逐渐接管。城内的通州军也开始撤出临安城。
  这时的临安城依旧还是千头攒动,百姓们都在送别这些拯救临安的英雄们。
  离别之际,大家自然是依依不舍,百姓和通州军自然是洒泪而别。
  与此同时还有几件事,在临安城内的各个角落里暗自发生着。
  ……
  余九郎顺利的完成了求亲的壮举,他已经和众安桥下的常如冰姑娘成功订婚,就等着这场大战之后择日完婚。
  余九郎本人也和赵金锭一起返回了自己的海军陆战队序列,准备执行下一阶段的任务。
  在临安城外,钱湖门阻击阵地上。
  临安百姓自发捐款修建的一座建筑正在完成奠基,期间张天如亲自撰写了纪念英烈的碑文,在奠基仪式上大声诵读。
  原本百姓们捐款,想要为牺牲在钱湖门一带的通州军战士修建一座英烈祠。但是在张天如的倡导之下,这座祖宗祠堂一样的建筑,还是被一座雕塑取代了。
  虽然这座雕塑现在还处在筹备阶段,但是基本被确定下来,它的外观就是那个牺牲之前双手向天,双臂想要拥抱临安城的小战士的形象。
  ……
  就在奠基仪式完成之后,在这片昨天还是血火纷飞的战场上,姜姑娘设下的征兵点也开始正式招兵。
  在姜姑娘的授意下,这次招兵活动进行的已经是尽量低调了,甚至没有在临安城内进行。
  可是即便如此,通州军招兵的这个消息,还是在临安城内掀起了一股从军的风潮。
  如今临安城中的百姓,已经亲眼看到了通州军的英姿。他们作战时的勇猛顽强和英雄气概,已经彻底吸引住了临安城中的年轻人。
  更何况,促成他们去应征士兵的原因还有很多。一些临安的年轻人走投无路,并没有什么生计可言,正想趁着这个机会加入军中,搏一个终身富贵的前程。
  有的人则是一腔热血,满腹豪情,一心想要做个英雄。
  还有些没有家室的汉子,见到临安的姑娘们看到通州士兵时,两眼都往外喷火的样子,于是毫不犹豫的也来报名了。
  甚至还有人看到蜀山军战士兜里,有着花不完的银钱。更有甚者,有不少人竟然是单纯喜欢上了通州军帅气之极的军装……
  总而言之,大批临安男儿成千上万的涌出了临安城,没过多久就淹没了招兵报名点。
  这其中,当然还有大量的禁军将士。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他们经过了这次通州军城下的一场血战,总算是知道了当兵的应该是副什么样子。
  所以即便在新皇赵与芮的招揽拉拢之下,禁军里面的大量精英还是出城应征通州军去了。
  而通州军的筛选和审查制度,则是极为严格。
  为了防止应征的人里面有敌国密谍混入,姜姑娘命令凡是招收从军者,最基本的一条要求就是,必须是在临安出生,在这里长大的本地人,还要参军的人提供相应的证明。
  就仅仅这一条手段,几乎就把所有来历不明的人排除在外,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这支新军的纯洁。
  ……
  与此同时,另一个人也在临安城里上蹿下跳的忙活,这个人就是咱们那位单启东。
  要说售卖房产,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吗?
  眼下两百多新朝大臣一起涌入了临安,这些人都要在临安置办房产,好把自己的家属接过来。
  而且要说起来,新宋后面还会有不少的文臣武将即将陆续涌来。弄得此时的临安房价比大战之前不降反升,正是行情最好的时候。
  如今的单启东可是抖起来了,他直接在御街上包下了一座店铺,把自己所有的房产一一写明了各种详细资料,像布告一样在墙上贴得满满当当,引来了一大群人围观。
  单启东早已得到了姜姑娘的指示,对于这些买房的人,绝对要下刀狠宰,万万不能轻饶了他们!
  按照姜姑娘的说法,现在急着买宅院的人,都是新宋的官员。
  他们被沈墨救到新宋之前,一个个都是身无长物、两袖清风,几乎是孑然一身。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现在能拿出几十万两银子来买房产的。全都是在这两年之内,快速积聚了大笔财物的家伙。那么他们的银子来自何处,也就不问可知了。
  对于这样的蛀虫,怎么可能让他们占去了便宜?所以单启东现在就像是一只大蜘蛛一样坐在蛛网中间,就等着那些冤大头把滚滚的银钱送上门来。
  本来那些想要买房的官员生怕挨宰,还想竞相压价或是等待观望。没想到单启东这家伙只是略施小计,就迅速击溃了他们的信心。
  当那些官员们正带着家丁,围在店铺前面冷言冷语,准备打压房价的时候。一群穿着豪富的人已经围了过来,在布告墙上瞄准了自己合适的房产,开始动手购买了。
  当然了,这些人都是龙玉陵的手下,实际上他们的身份就是买房的房托儿。
  只见这些人出手豪爽之极,没过多久就预定了购买房产的价格,随即就付了房款,把外面布告一大张大张的往下撕……没过多久,眼看着最好的一片房舍豪宅,就被人纷纷买走了!
  这一下,那帮风言风语的官员哪里还能坐得住?


第2151章:百舸争流江南雨、千山暮雪塞上风
  这些新宋官员看这样子,估计没多久就连挑选的余地都没了。弄不好在这临安城里,他们有钱都买不着宅子!
  于是这些人立刻开始疯狂的进去抢购,新宋福州府四海钱庄里开具的银票就像流水一般,涌入了单启东手里九六。
  然后,单启东偷偷的把那些房托刚刚购买的宅院消息,又重新贴回了墙上面……很快他手中的房产就越来越少,而那些购房者也是越来越疯狂!
  等到最后,所有的豪宅全都销售一空之后,单启东桌子抽屉里的银票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甚至在他身后还摞起了一尺多高的银票。
  这位单先生只好请来了镖局的人过来帮助押运,才把这些银票转移到了安全地点。
  当单启东拿着这些银票去交账的时候,他整颗心都是哆嗦的。
  ……
  这位曾经的户部官员,也兼职过密谍的单先生,平生自诩学识智慧都是人上之人。可是就在这一天之间,他却是大开眼界!
  如今他才意识到,这世上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上次他被俘的事件中,那位通州统帅沈郎算无遗策,将他搓磨玩弄于股掌之中,那也就罢了。
  谁想到沈郎的这位红颜知己姜姑娘,竟然信口提点,随手出招,也比他单启东强上百倍。
  以至于单启东现在面对姜姑娘时,都觉得这个女孩宛如云岭雪山一般,让人高山仰止、不敢直视!
  ……
  姜姑娘处理完了临安的事务,随即就领军出发,离开了临安。
  如果大家之前注意到的话,应该看得出来。在这场大战中,姜姑娘的手上自始至终,只有一支万人蜀山军团。
  至于沈墨交给她的另外一支巴山军,此时却是不知去向。
  ……
  完颜守绪离开临安之后,先是向西,然后转道向南。兵锋直指大宋最为繁华富裕的东南沿海膏腴之地。
  完颜守绪中路军的二十五万兵力,如今只剩下十八万出头。但是这头恶狼却因为被姜姑娘渐渐赶入穷巷,所以越发的凶狠残暴。
  在接下来的这场江南大战之中,局势想必会更为复杂困难。
  ……
  沈墨在临洮路密切注视着蒙古大军的动向,如今蒙古人一直压着金国北部打的战略形势,陡然之间开始放松下来。
  但是这个迹象却并不意味着局势缓解,反而更加紧张!
  沈墨知道,蒙古人的异动代表着,他们已经察觉到了金国举国南侵,国内极度空虚的情况。
  所以蒙古人应该正在收缩兵力汇聚人马,筹备着一个庞大的军事行动。
  成吉思汗在战略上极为老练精明,经常在战术上用巧妙的手段欺骗和诱导对手。这样的人即便是对方没有破绽,也会引诱敌人露出死穴。
  所以当铁木真知道金国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他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且他的胃口也一定不只是一口吞下金国那么简单。
  铁木真要是知道,在大宋境内,完颜守绪正在跟宋国军队打成一团时,他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两虎相争的绝佳战机?
  所以在金国的北部边境,如今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蒙古这支天下强军即将大军压境的征兆,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而这时的沈墨一边厉兵秣马,从临洮路一路向着凤翔腹地进发。一面却还在猎猎的北风中驱策着战马,心里遥想着江南的战事。
  ……
  其实沈墨的心里也知道,以姜姑娘的本事来说,从金军手上夺下临安并不难。
  因为临安靠近海边,钱塘江宽阔浩荡,临安城周围又是水道纵横。正是海军最适宜发挥实力的地形。
  所以姜姑娘无论是以运兵的速度来讲,还是舰炮支援的火力强度来说,都可以使得姜姑娘在临安附近作战如鱼得水。
  更何况姜姑娘从水路上岸,她一定会看准了金军和赵与莒之间一进一出的空挡动手,在战略上形成先手优势。
  这种突然性绝对会让金国人措手不及,以至于方寸大乱。
  沈墨经营临安已非一日,那里面不论是谍报系统还是民心所向,全都对姜姑娘极为有利。所以这场战斗,姜姑娘赢下来应该是毫无悬念的。
  不过在这之后,他这位红颜知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