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1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大宋,主要的经济产品排名前三的,毫无疑问就是茶叶、瓷器和丝绸。
如今茶叶已经在四海商社的打点下,做得有声有色。阿普需要攻克的定窑瓷器,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折。
因为瓷器跟茶叶不一样,瓷器的生产因为需要合适的土质,所以产地十分集中。这次阿普亲自带着精兵强将前去,还带着沈墨之前大胜而回的威慑力。估计此行一定会非常顺利。
至于说第三项产业丝绸,这里边却涉及到了沈墨的一位老丈人……张九泰老爷子。
因为张老爷子对沈墨的帮助良多,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沈墨又即将迎娶他的独生爱女。况且这位老爷子有“江南丝王”之称,所以面对丝绸行业的时候,沈墨才会异常慎重。
因为在这里面涉及到自己的老丈人,他手下的人要是稍一不慎就会弄得自己十分难堪。说实话他派谁去都不合适,于是只好自己亲身前往。
至于这位张九泰老爷子,在丝织行业里虽然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场。但是张老爷子却并不属于垄断寡头那一面的人。不然的话沈墨也就不用去了,直接在家里边跟老丈人商量一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张九泰这个江南丝王,他主要做的就是织造业,也就是丝绸产品加工这一环节。而这一次沈墨想要解决的,却是养蚕缫丝这个行业中的问题。
这回沈墨依然是化妆前往,他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把所有的家眷全都遣回了通州。自己则是带领着这个小分队,直奔桑蚕业最集中的平江而去。
……
苏州,古称姑苏、平江。
它东临华亭(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鱼米丰足,堪称天下膏腴之地。
别的不说,就看它周边的这一圈州县:无锡、常熟、嘉兴、华亭,大家就知道这里一定是个富足丰美的所在。
苏州园林冠于天下,山温水软人物俊秀。尤其是从这里走出的美女,真是堪称下无双。
西施、虞姬、董小宛、柳如是、陈圆圆、林黛玉,这一个个流传千古的名字,都是苏州美人!
正所谓:“阖庐城外木兰舟,朝泛横塘暮虎丘。三万六千容易过,人生只合住苏州!”
……
所以在这个时代,古人到了苏州就像后世到了巴黎一样。那真是连空气中都飘荡着浪漫的味道。
等沈墨一路到了平江府之后告别了阿普,然后就向着苏州城外的偏僻之地而去。
这一次他所挑选的考察地点,叫做“木渎”。
木渎这个地方在后世也是颇为有名,素有“吴中第一镇,锦绣冠江南”之称。
这里曾经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用家蚕丝制作的丝带和织物……要知道那可是四千多年前啊!
由此可见,这个地方缫丝养蚕的历史由来已久,而且桑蚕业也是本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要知道在后世明清两朝的“四大织造”里面,苏州织造也是举足轻重。在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苏州织造的产品供应的数量远超全国的总和。
所以沈墨一瞄准了丝织业,就来到了平江府,然后他就一头扎向了桑蚕业的根源之地,也就是这木渎县。
当沈墨来到木渎的时候,他们一行人已经全部换了装。如今他们这俩保镖一位少爷,一个小厮一个账房,全都化妆成了外地的财主模样。
本地人一看到他们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一伙“丝客人”……也就是过来收购蚕丝茧子的商人。
在这之后,沈墨随即就在木渎县里,和他的一位情报人员汇合到了一起。
沈墨在见到这个人的时候,他们两个还在街市上相隔得很远。不过他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之后他们默契的走到了一间茶楼里,在相邻的桌子上坐下。
这时候的沈墨转身一拱手,向着旁边那个人说道:“哎哟!这不是顾兄吗?”
“哦?”
这时,这位顾兄也回过头“惊讶”的看了沈墨一眼,他也是面露惊喜之色。
之后这两个装作他乡遇故知的人随即凑到了一起,在一张桌子上吃喝起来。
……
话说这个人名字叫做顾宇哲,正是这一次来策应沈墨的情报人员。他是通州谍王武毅文的手下,当年在沈墨攻克蜀中时,曾经立下奇功的“毒牙三奇士”之一。
说起这毒牙三奇士,可能大家都不记得了,他们曾经在沈墨和宋慈当年的交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
其中那个装扮成花花公子的年轻人叫做李继,就是被宋慈抓去之后,在监牢里唱船工号子的那位。
那位李继后来还在沈墨的撮合下,跟那个扮演风流女裁缝的萧凌玥结成了一对夫妇。
至于今天来的这位顾宇哲,就是当年那个装作卖豆腐脑小贩的年轻人。
如今当沈墨再看到他时,就觉得他身上的气质圆融顺畅,眉宇间早就没有了当年略显青涩的感觉。
很显然,这个年轻人已经成了谍报战线上,一位成熟稳重的战士。
顾宇哲这次来,就是提前给他们的统帅侦查情况、打前站的。所以他趁着四下没人,就很快的小声把他侦查到的情况,向沈墨简要的汇报了一遍。
就在沈墨在常熟和鲁家大打出手那时候开始到现在,顾宇哲已经在这里活动了一个月了。
第2499章:织成锦绣满江南、此身褴褛、困守桑蚕
他装成了收购蚕茧的牙人,一路到四处的乡村里去走访养蚕农户。同时也帮沈墨选定好了下一步侦查的目标。
在江南一带的养蚕区里,像顾宇哲这样来往于乡村的牙人也是为数不少,所以他的行动并未引人注目。
像这种牙人,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四处查看哪里的蚕茧质量过硬、价格合适。然后他们就会把这些资料记下来,带领着过来收购蚕茧的“丝客人”,到蚕户的手中去购买蚕茧生丝。
当然,每当一笔买卖成交之际,他这样的牙人也会随即得到一定比例的份子钱。
所以顾宇哲这个行当,实际上就相当于后市的中介。只不过他是靠着一个人到处收集蚕茧的消息,来完成串联买卖商双方这件事的。
至于沈墨扮演的角色,则是收生丝和茧子的丝客人。加上顾宇哲这个牙人一个月的努力,已经对本地的风土人情异常熟悉。所以他们这支队伍在外人眼中看来,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破绽。
在这之后,他们在木渎县城里歇了下来。第二天早上就出发向着他们的目标而去。
在这期间,顾宇哲趁着休息的时候和行路之际,已经向着沈墨做了深入全面的汇报。由此也让这位统帅,终于把本地的蚕丝产业彻底的作了一番了解。
在平江这里,整个蚕丝的产业结构是这样的:所有的丝织行业一般可以分为大小两条线。
其中小的那条线,就从农户自家养蚕开始。
他们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养蚕的,在这期间购买桑叶的费用和蚕种烧炭之类,一切的花销都由自己垫付。
在这之后,他们通常售卖了自己养出来的蚕茧,就算是完成了整个产销过程。
当然了,在这期间他们也可以自己“作丝”,也就是以家庭作坊的方式,将茧子缫丝变成生丝,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
在这之后,它们的蚕茧被卖到城里,然后就会有缫丝娘子将这些蚕茧变成洁白的蚕丝,之后就将生丝卖到“机户”的手中。
所谓机户就是家庭织造作坊。他们用来织成丝绸的束综提花机从宋代开始就没变过,一直用到了1911年才被纹版提花机所取代,所以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先进的工艺设备。
这些机户一般都会把蚕丝购买过来自行印染,之后就将它织成光亮闪烁的丝绸。在这之后他们只要售卖了自己织出来的丝织品,就算是完成了他们的这一段工作。
这就是小门小户的线路,如果要说到大的一面。就有点复杂了。
首先从蚕茧的生产那里,就不是一家一户的养蚕了,而是所谓的“蚕庄”养蚕。
这种蚕庄就相当于后世的集约化农场,通常都是由一家豪门大户出资建成的一个庄园。
在那里边的养蚕女其实都是雇工,她们赚取的也都是出卖劳动所得到的报酬。
因为这些大户根本不愁资金,可以购买品质优良的桑叶和蚕种。而且通常会雇用精于养蚕技能的“蚕娘子”来养蚕。所以蚕庄的茧子质量一般都比较好。
非但如此,而且蚕庄售卖茧子的数量也比一家一户要多很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就占有一定优势。
蚕庄通常将自己养出来的蚕茧,卖给本地的织造工坊。当然这些工坊也是相对规模比较大的,里面有很多织机。
在这之后,这些大工坊制造出来的丝绸,就和那些小门小户的机户织出来的绸缎一样,同时流入了丝绸商的手中。
但是之前说得简单,这里面其实分工却是异常细致。
光是桑蚕业,就可以分成:桑蚕户、桑圃户、蚕丝户几种。在织造印染方面更是有专业纺纱的纺纱户,和机工、织工、染户等等分别,真是复杂异常。
总之,在这以后汇聚到一起的丝绸,就会被这里的丝绸商卖到全国各地去……基本上整个产业链就是这样。
……
沈墨他们在这一路上谈谈说说,他一边听着顾宇哲向他汇报的整个蚕丝产业的情况,一边走入了一家家蚕户,观察着他们的生活状态。
此时正值养蚕季,这些养蚕户家家都是关门闭户。若不是他这位丝客人来,蚕户几乎完全没有任何跟外界的交往。
其实这是为了在养蚕时,尽量避免外界的病菌感染才这么做的。在古代虽然没有病菌这个概念,但是蚕娘子们也知道跟外界的人接触越少,蚕宝宝就会越健康。
等到沈墨观察了一路,却发现桑蚕作为经济产物原本价值极高,可是他却并没有在蚕户们家里看到安宁富足的景象。
那些养蚕娘子们身上都带着山水间的灵秀之气,由于手上常年接触蚕丝,皮肤更是细滑粉嫩异常。
不过看得出来,她们身上的衣衫虽然异常干净,却是陈旧中带着补丁。家里的环境也显示出她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一见她们的样子,沈墨就知道这些“蚕娘子”,也是处在常年被压榨的环境之中。那些衣被天下,给无数人带来财富的丝绸,却并没有让她们得到应有的报偿!
沈墨暗自想道,这就说明江南的桑蚕业,果然还是处在一个封闭和垄断的状态里!
……
一路看来,沈墨见到了木渎天下驰名的景色,也为这里勤劳而美丽的蚕娘子所震惊,可是他的心情却好不起来。
而沈墨一边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边想着顾宇哲向他汇报的桑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他现在最想要知道的就是,到底是谁、在用什么的方法,让这些养蚕户的生活困苦而无助?
应该不是张九泰老爷子,他是丝客人出身。而且人品厚重仁义,他绝没有这么狠的心肠。
这时的沈墨心里想着,看着天色将晚,随即也就开始回程。
当他们重新回到了木渎镇,虽然安俊把本地的一些名产小吃买来给他老师品尝,可是沈墨的心情却依然没有恢复。
等到入夜时分,安俊看到沈墨依然坐在院子里独自静思,于是这位年轻人也走了过去,静静的坐在沈墨的不远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