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怨声载道?”
  听了张怡茹的话,就见沈墨笑着说道:“那些织户的群体看起来虽然数目庞大,但是也没什么可怕的。”
  “要知道江南的那些大织造工坊,一直都和官府绸缎商勾结在一起。他们这么多年赚了不少百姓的血汗钱,也该挣够了。”
  “如果这些人够聪明,他们在停工一年不纺织之后,在第二年乖乖的重新回到正轨上来。织造丝绸卖给咱们的商人,那么他们就还有救。”
  “如果他们死活就是不肯按照市场规律来,那就让他们永远这么关着好了,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
  就见这时的沈墨笑着说道:“反正我的通州纺织厂和缫丝厂一旦有了大量的蚕茧的货源之后,也需要大批的工人。”
  “大不了那些没有了织造收入的贫苦百姓雇工,也就是给江南大型丝织房打工的那些人。咱们把他们招到通州来,让这些织户来当咱们的产业工人。”
  “还有那些百姓自己苦苦操持的小作坊……”当沈墨说到这里时,他又回头看向了张九泰:
  “那些小作坊应该都在张老的心里,张老先生手里有这么多年发放贷款的名单呢,那些小作坊他应该全都掌握。”
  “到时张老先生可以继续给他们发放贷款,甚至还可以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包括把所有的贷款目标,扩大到粉丝娘子的家里那种,一家一户的贫苦养蚕户身上。”
  “然后再加上咱们大力收购蚕茧和生丝,到时候整个行业的天,就要变了!”
  ……
  沈墨笑着说道:“然后再配合张九泰老先生的淮扬财团,用咱们收茶业一样的手段,到各地去收购成品丝绸。这样就可以保住蚕户和小织户,同时彻底干掉那些丝绸垄断商!”
  “这样一来,除了桑园之外,另外两个蛀虫就被连根拔起了。”只见沈墨说到这里时,他又看了看温四娘:
  “至于说那些桑园主,他们其实能做的反击手段也是非常有限。”
  “因为他们每年经营桑园,都要购买大量的肥料和人手去照顾桑树,所以桑树这种经济作物,也是需要很大成本的。”
  “他们既然花了资金,就不可能让那些桑叶在树上发黄脱落,忍住不将桑叶卖成银钱。所以那些桑园主也不足为虑。”
  “至于说那些丝绸商人,他们要是敢出什么损招,在民间煽动民心搞风搞雨……”
  当沈墨说到这里时,就见他的眼神慢慢凌厉了起来。他一边环顾着会场上的众人,一边淡淡地说道:
  “到时候我就让通州的一百一十万匹价廉质优的丝绸,直接冲进他们的终端市场!”
  “到时候不但那些丝绸商人手里,囤积的丝绸会立刻大幅度贬值。而且天下所有的丝绸商铺,也会那对那些垄断商人恨之入骨。”
  “真要是把事情搞到了那个程度,丝绸行业就永远也不会再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了。他们即便想老老实实的按照咱们的规矩做生意,也不可能了!”
  ……
  等沈墨说到这里时,他的整个计划已经完整清晰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其中取消蚕农税赋,用丝绸商业税取而代之,这一手基本就已经将那些贪官污吏敛财的手段,彻底挖了个干净。
  而利用淮扬商团的人手和资金奔赴江南各地,亲自去收购丝绸,也足以把那些垄断市场的大丝绸商一棒子撂倒。
  在这之后,那些敌对的顽固势力,他们将会采取的反击手段,沈墨也做了详细的预判,并且还提前准备了解决方案。
  甚至沈墨连对他们的报复方案,都已经想好了!
  ……
  这时的崇福侯杨峻、江南丝王张九泰连同沈墨的两位弟子,都在仔细想着统帅的这个计划。
  他们从头到尾把他盘算了一遍之后,每个人的眼中都开始渐渐闪耀起了兴奋的光芒!
  按照这个计划,自始至终百姓的利益都没有受到影响。而江南丝绸业的垄断也终将被统帅这凌厉的一击打破……这个计划完全可行!
  这时的张九泰老爷子,还喃喃自语地说道:“直接收购蚕茧这一招,确实是绝妙!”
  “这样一来江南蚕户的茧子有了出路,而且在咱们报复那些丝绸商,用通州机制丝绸冲击他们的终端市场时,却压根就不会对百姓造成影响!真是妙计!”
  ……
  此刻坐在会议桌边的粉丝娘子,也是目瞪口呆的愣着,想着统帅刚才的话。
  这里边有多一半的内容,这位温四娘根本就没听懂,但是她也好歹听明白了一点:
  “以后身丁税和绢税不用交了,也再没有和买这回事儿了!要是真的那样,这普天下的蚕农该有多高兴啊!”
  这时的温四娘只觉得自己心中酸楚,泪水一个劲儿的想要夺眶而出。她却拼命的忍着,却连娇躯都不由得因此微微颤动起来。
  她见证了这个辉煌无比的时刻,也亲眼看着这个即将被数百万蚕农奉为万家生佛的统帅,一手作出了这样的计划。
  更让人激动的是,她这个小小的江南蚕娘,竟然也为这个计划贡献了力量!
  “老天爷!这可是……天大的功德啊!”此刻,粉丝娘子的唇间,忍不住这样喃喃自语地说道。


第2530章:汗青功罪有何惧、与民争利、为民夺利
  这时沈墨向着龙璃儿笑道:“命令工业部门,加快缫丝机和纺织机的生产速度。”
  “毕竟利用十几天的时间抢运蚕茧,像这样的事最多这一季也就够了。”
  “等到明年春蚕季到来之前,我要在每一个桑蚕产业集中的州府里,都树立起一座缫丝工厂!”
  “哎呀我的天!这还了得!”
  沈墨这句话一出,大家的眼前已经浮现出了一片让人惊奇的情景。
  要是在大宋每个桑蚕产出的地方,都有通州的缫丝工厂甚至是丝绸纺织厂。到那时只怕整个丝绸行业,再也不会有任何不公正和压榨百姓的情况发生了!
  到了那时,每一家工厂里恐怖的加工生产能力和由此带来的巨大效益,只怕会让所有的蚕农喜笑颜开。
  那时他们就不是被官府用绢税硬逼着养蚕了,而是欢天喜地的要飞快的扩大蚕业生产。
  在短期之内,被那些贪官污吏和垄断丝绸商占据的红利,就会飞快的流入养蚕户的手中。
  等那些织造工坊的织户进入通州工厂,变成工人之后,他们也将会是第二批利益的获得者。
  在这之后市场运转开来,大量的丝绸就可以成为更多百姓都消费得起的产品。
  而且广阔庞大的海外市场,那不断吞噬着丝绸、却也永远也难以填满的大嘴,最终将被华夏丝绸塞得满满!
  到时寰宇之内的财富,都会飞速向着大宋的丝织行业集中。而在这其中不但百姓得利,国家的赋税增收,而且淮扬财团乃至于整个通州工业,都会因此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当大家想到这里的时候,都已经被他们统帅的胸怀和眼界深深震撼了。
  在这次涉及到桑蚕行业的翻天巨变中,沈墨居然同时兼顾了百姓、国家和自己财团的利益。他在干掉了无数蛀虫的同时,也让整个大宋的变革如同翻天覆地一般,走得越来越快!
  ……
  在这之后,沈墨就在会场上制定了这次行动的详细计划和时间表。
  这里面,以中秋蚕上市的时间为节点,调动起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庞大资源。
  这次的行动,发挥了沈墨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依靠着淮扬财团雄厚的财力。再加上泰山商社恐怖的转运能力,还有沈墨最为自信的先进工业生产力!
  这个庞大的计划随即就在沈墨的布置下飞快的展开。没过多久,也同时在大宋的朝堂和民间,掀起了一场狂波巨澜!
  ……
  当沈墨的奏本送到临安,他上奏天子赵与芮。请求天子取消蚕农身上的苛捐杂税,改为收取丝绸商税的时候。这封奏本随即就在朝堂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可是朝堂上的那些大佬虽然极为愤怒,在道理上却根本没有办法对沈墨的计划加以辩驳。
  因为沈墨上奏时说得清清楚楚,所有在百姓身上免除的赋税,都将在税关那边翻成三倍的收取回来。
  沈墨还和朝堂上的天子约定,如果要是沈墨所说的与事实不符。并没有收到那么多的银子,导致朝廷的收入降低。
  那样一年之后,沈墨将会在扣除自己的那六成的税款之际,将不足的部分用银钱给朝廷补上。
  并且在一年之后,朝廷可以自动将变革后的商税,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可是到时如果真像沈墨所预料的那样,朝廷能收到三倍以上的商业税。那么这次革新后的税制,就将作为永久性政策,在大宋境内开始实行。
  人家都拍胸脯保证了,而且还愿意拿自己的钱来跟你对赌,这些文武百官又能拿出什么来,跟沈墨唇枪舌剑的对决?
  ……
  可是在这些人哑口无言的同时,却有另一些人张牙舞爪的跳了出来,明目张胆的跟沈墨对抗。
  首先就是那份由文官集团和儒家学界合作创办的报纸《儒林要闻》。
  他们在沈墨上奏了革新税制的奏折之后,第二天反驳和诋毁沈墨的文章,就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
  当临安的百姓拿到这份《儒林要闻》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一连串拳头大小的黑体字:
  “妄改税制、与民争利!”
  接下来报纸的内容就是连篇累牍的诉说着,沈墨手下的走狗淮扬商团,开始要利用他们主子的势力盘剥百姓了!
  他们妄图改变大宋祖宗旧制,打算把天下所有养蚕缫丝的人家全都逼得家破人亡,等等这一类的谣言和诋毁。
  期间尽是穿凿附会和无耻的污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
  可是创办儒林要闻的大宋学界大儒,还有朝廷中的那些反对沈墨的大臣,却万万没想到。当临安人见到了这张报纸上所说的内容之后,他们做出的反应,竟然跟自己想象的截然不同!
  他们没有义愤填膺,也没有对沈墨的行径加以指责和声讨。当这些报纸一经发售之后,最明显的反应就是……临安城内所有的绸缎,几乎都没人买了!
  ……
  之所以造成了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原因就是所有百姓一看到报纸,就知道通州沈郎又开始向着丝绸业动手了。
  于是他们脑海里第一件反映出来的事就是,这件事儿跟茶业风潮出现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丝绸要降价了!
  现在临安茶叶价格,跟去年相比一斤还低了一百七八十文呢!
  这些临安百姓们立刻就意识到,只要自己忍住这几天不买丝绸,说不定没过多久,丝绸价位就能跌到原本的五六成!
  至于说百姓们心怀愤怒,或者是误解了沈墨的行动,这样的人可真是不多。
  ……
  在这之后还没等到当天中午,临安日报就随即加发了号外。
  这一次的临安日报社主编张天如动作极其快速,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定稿和印刷。
  在这之后,当临安日报的号外铺天盖地的在大街小巷上开始售卖时。百姓们一拿到这张报纸,随即就看见了上面的大字标题:
  “与民争利,还是为民夺利?”
  “大宋桑蚕业百姓生存现状调查——不忍目睹!”
  “我们买丝绸时多花的那些钱,都养肥了谁?”


第2531章:雷霆雨露江南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