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曾经跟随随旭烈兀西征印度、沙特阿拉伯、伊朗、叙利亚、埃及,平生作战勇猛,一共为蒙古攻下了七百多座城,人称“西域神人”!
  仅仅看蒙古人派过来的阵容,就能看得出他们对襄阳的志在必得之心。
  这时郭宝玉看着远远的虎头山上,不住晃动的火光,就知道那上面有敌军驻守。郭宝玉狭长细窄的眼睛立刻眯了起来,心中暗自思虑如何拔下这座虎头山。
  ……
  而这时,在江北的樊城,蒙军也在城外扎下了营地。
  这支蒙古大军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十万,即使派出郭宝玉的江南大营六万人,此刻留在樊城以外的依然有十二万之多。
  在这支江南大营里,此时还剩下六万蒙古骑兵和六万色目人仆从军。
  至于率领大军的统帅,按照姜姑娘之前在布下疑兵之计的时候,对他的评价来说:此人头脑极其清楚,是一位老谋深算,同时又果决异常的统帅!
  不过此时的姜姑娘并不知道,这位率领大军来攻击襄阳的蒙军大将,正是铁木真的四子托雷!


第2711章:敌我悬殊怎相争、蒙军火炮、暗夜樊城
  托雷这个人,恐怕在成吉思汗的儿子之中是最被人熟悉的一位,原因就是后世那本很有名的小说《射雕英雄传》。
  在那本书里,作者将托雷塑造成了一个心肠很好、同时又带有纯真质朴性格的年轻人……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托雷却并非如此。
  按照原始上记载,托雷人确实在能力和水准上比他的几位兄长都要强,可是他却英年早逝,死得比较早。
  托雷在率军作战的能力极强,同时也极为凶残,残杀别国百姓时也是异常狠辣。
  根据历史记载,托雷在呼罗珊地区的马鲁城下,曾经率领七万蒙军狂攻此城。在马鲁城的将领提出要投降的时候,托雷果断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结果等到城门打开,蒙军进入城中之后。马鲁城守军刚一放下武器,蒙古兵立刻就开始了对城中军民的大屠杀。
  除了他们特意留下的四百名工匠以外,整个马鲁城七十万人竟然全被托雷屠杀殆尽!
  除此之外,塔里寒、沙不儿、扎兰丁……在无数的欧亚名城被攻陷的时候,只要有人敢于反抗,托雷便动辄下令屠城,以至于死在他手上的百姓不计其数。
  所以对蒙古人来说,这位拖雷四皇子无疑是一位骁勇善战、行事果决的英雄人物。但是对于被他征服那些土地上的人而言,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所以此时樊城中的这些百姓父老,还真得多感谢海慕棠将军及时带兵赶到。不然估计等到明天天亮,这樊城里就剩不下几个活人了!
  今年的托雷三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之际,他领兵作战的经验也极其丰富。
  要知道在二十岁那年,他就曾经领军攻占金国德兴府(今河北省涿鹿县),后来又攻克了金国的雄、霸、莫、河间等河北州郡和山东各州郡。
  所以此时的托雷正是一头年轻力壮,却又狡猾狠毒的壮年头狼!
  只见这位拖雷的面容,并不像是他大哥术赤和二哥察合台那样,长成了一副大方脸、满脸风霜的粗砺样子,也不像三哥窝阔台那样脸上棱角分明,带有凶狠之气。而是长了一张线条柔和,相对文雅的脸。
  拖雷在兄弟里最像他的父亲铁木真,对待自己的族人也确实宽厚。在加上蒙古从来就有幼子继承家业的传统,所以他在蒙古诸部里的声望也一直很高。
  此时这位已过中年拖雷元帅正坐在马上,静静地看着远处的樊城。
  ……
  在托雷军中还有一位大将,名字叫做口温不花。
  此人是成吉思汗同父异母的兄弟别勒古台的儿子,也可以说是蒙军大帅托雷的兄长。
  这位口温不花狡猾而多智,是一位十分难缠的将领。他大概四十岁上下,脸上的皱纹就像刀刻一般深,胡子和头发却已经带上了点点斑白。
  因为血统问题,他虽然年龄更大一些,却还是由皇子托雷做了这一军的统帅。
  蒙军斥候在白天试探樊城的防御时,这两位兄弟都在全神贯注的看着城上的表现。等他们看到通州军火炮发射出来的炮弹如此犀利,一炮下去就可以造成数十名骑兵的伤亡时,两个也立刻心生警惕。
  “大帅,这樊城不好打啊!”
  这时就见口温不花一开口,就是一阵浑厚的膛音:“云梯已经造好了,咱们要不要趁夜来一次突击?”
  “先别着急,再等等吧。”
  只见托雷想了半晌之后,平静地说道:“樊城里有通州军镇守,若是想急切之间拿下来,必定会造成大量伤亡。”
  “去通知南岸大营的郭将军,让他加紧攻击襄阳。至于这边的樊城……等咱们后方的火炮运来时,到时候樊城自然就会瓜熟蒂落。”
  随着拖雷元帅的命令,传令兵立刻向着汉江下游跑去,准备过河向郭宝玉传信。
  ……
  而此时,樊城里的海慕棠将军却干了一件看似和守城无关的事。
  经过了白天的熬战,她布置好了城上的夜间防御,随即赶到了樊城的官府衙门里。在那里带着士兵抄出了一大堆官府文书。
  海慕棠照方抓药,把兵乱发生时,樊城里所有家产田宅没受到损失的富户,全都集中抓捕了起来。
  然后这位女将军果断以通敌罪论处,将这些富户大族家里主人推到街头上,斩杀得干干净净!
  ……
  这位女将军手下虽然狠,但是她提出的理由却是让人无可辩驳——在兵乱时百姓遭到荼毒,被叛军杀伤甚重。但是城里这些大户人家却几乎连根头发的损伤都没有,你说这些人没通敌谁信?
  在这之后,海慕棠照着在官府里登记造册的土地。将之前被乱兵抢掠后,杀得一干二净的富户,和今天晚上被她斩杀那些大户所有的田地数量和位置,全都清查了出来。
  随即海慕棠拿出一大叠官府重新认证土地的地契……这些都是印刷好的空白表格,之前是用来买卖时,给官府过户用的。
  海慕棠拿起自己的通州军将大印,让他的副官一口气盖上了几大叠这样的地契。
  随后海慕棠召集了城中的街坊里长,让他们下去满城喊口号通知城中的百姓。现在通州军守城需要人手,以每人二十两银子、十亩好田的价格,招收精壮汉子作为民夫!
  这一下整个樊城的黑夜,都被激动兴奋的百姓弄得沸腾了起来!
  ……
  二十两银子十亩地,只要跟着大军干活就行,这是多丰厚的报酬!只要帮助将军守住了樊城,就是一个叫花子都可以摇身一变,一辈子衣食无忧!
  于是大片的百姓们奔走相告,一时间无数身强力壮的汉子人海一般向着衙门涌了过去。
  要知道在这之前,通州军在百姓中的口碑一直都是不错的。
  这些樊城百姓不但从来没听说过,通州军有出尔反尔的行径。反而他们还知道这襄阳樊城两地,之所以没有被那位造反的吕将军杀得人头滚滚,烧成一片白地,就是因为他惧怕通州军的缘故。


第2712章:夺尽人间造化工、樊城壕沟、虎头峰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一面是感恩戴德,同时又为银钱田地所引诱,一时间全都汇聚而来。
  才七万多人口的樊城,还没等到半夜时分,就差不多来了一万五千人!
  海慕棠随即发下空白田契,把这一万五千人的民夫组编组起来交给士兵带领。开始连夜在城内城外各处地点施工,改造樊城的城防。
  ……
  首先就是城内,海慕棠令人带着这支民工团砍伐树木,大肆建造改进一批强力的火力支撑点。
  他们在街道上开挖沟壕,樊城四通八达的胡同和小街全部用砖石砌死。
  然后他们拆掉官府衙门和院墙,将城内的钟鼓楼拼命加高加厚,将官衙里那些宏伟的厅堂建筑全部拆毁,用拆下来的房梁柱子制作城防设施。
  通过海慕棠的举措就可以知道,这位女将军一上来就做好了死守樊城的打算。即便是蒙军冲入城内她也打算展开巷战,和那些蒙古血战到底。
  而此时的城外,则是另一副景象。
  ……
  樊城的护城河由于数十年未经疏浚整修,已经淤积得沟满壕平,彻底变成了一片平地。因为河底的淤泥营养丰富和土质疏松的缘故,所以那上面甚至还长成了一片树林子。
  在海慕棠将军的命令下,这条护城河被招收来的民夫拼命挖掘,重新变成了一条深沟。
  毕竟此处的土壤里没有特别大的砂石碎块,而且比没有扰动过的生土要松软的多,所以开挖壕沟的工作其实并不难。
  同时从壕沟里挖出来的土,全部被培到了护城壕的外面一侧,也就是朝北的那一面。
  海慕棠将军让民夫把那一面修成了一个平缓的斜坡,这样一来只要敌军跑在那个斜坡上的时候,角度正好可以让城上的士兵向下射击。
  这样的角度全无死角,而且还由于斜坡的坡度斜斜指向的城头,使得城下的敌军进攻时人员稍一密集,就有可能被城上的步枪子弹一发下去打穿好几个。
  等到敌军冲过了这片斜坡之后,眼前就是一丈深的护城壕外带一丈高的陡坡,组成了一个两丈多深落差的大坑!
  一旦掉到这个坑里,那就落到了城上手榴弹的杀伤范围。到时候困在沟里的蒙军一面是城墙,另一面是两房多高的土坡,他们准保连跑都跑不出去!
  并且这道壕沟还有防止攻城云梯搭上城头的功能,它无形中使得城墙高了一丈。在蒙军攻城的时候,他们跑到城下才会发觉自己的云梯短了一大截。
  到时候他们将不得不加高自己的云梯,而当他们的新云梯长度加长了一丈以后,云梯本身就会越发沉重,当它跨越前边的斜坡大坑时,不知会有多麻烦别扭!
  如果城中的士兵人数够多,原本海慕棠还可以在城下设立工事,形成城上城下立体打击的多层次防御。不过她现在手里只有三千人,基本上铺满城墙都有点困难,所以海慕棠也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海慕棠还让人在樊城的南门,也就是通往城外码头的那条道上,用砖石砌成了两道厚墙,形成了一条犹如胡同般的出城通道。
  樊城的南门距离汉江边只有三十米,在海慕棠砌上了这个砖石胡同以后,城里的人就可以随时冲出城外,在江上坐船退回襄阳。
  至于蒙古敌军想要破坏这两面墙,可就有点麻烦了。因为城墙和汉江中间这条三十米宽的夹道。哪怕守城的是个半大孩子,都能将手榴弹扔到汉江边!
  所以蒙古部队除非脑袋被战马踢了,他们是绝不会没事跑到这条窄道里来的!
  ……
  在樊城外,蒙古大军的托雷大帅正等着后方运过来的火炮,准备用来攻城。而城里的海慕棠则是拼命的想要守住这座樊城。
  与此同时在汉江北岸,郭宝玉接到了托雷大帅的命令之后,他连夜就向着虎头山上发起了进攻!
  ……
  此时的虎头山上,姜俞馨姑娘带领的五百人,正在山顶拼命的构筑防御阵地。
  他们在山顶上挖掘出了环形工事,这座环形工事的范围,大概只覆盖了虎头峰顶上三十米长宽的面积。
  可是在陡峭的山峰附近,这样的环形公事,却被姜姑娘以及其密集的距离修建了三层!
  这三层工事之间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