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5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眼中带着一片死灰燃尽之后的灰色,既没有感情,也没有任何一丝生气。即便是包裹自己伤口的时候,他们也像修理刀枪一样有条不紊。
  就在城关上,一面一丈长两丈宽的灰色大旗正迎风飘扬。上面已经被羽箭和刀锋弄得破破烂烂,而且溅满了鲜血。
  这时的阿沙敢不,看到一个身上插着数支羽箭的铁面人向着这边走来……这位老将军不知为什么,居然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退到了赵锦屏的侧面。
  只见这个人揭掉了脸上的面具,露出了一张毫无表情的脸。还有两只犹如石头雕刻一般,漠然死寂的双瞳。
  他见到赵锦屏之后,居然开口第一句就说:“给我三百匹战马,还有足够的弹药。”
  “你要干什么?”赵锦屏闻言,双眉立刻皱成了一个大疙瘩,他劈头盖脸的向着面前的沈独问道。
  “敌军还剩下四五千人。”这时的沈独向着城关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道:“获得了弹药补充后,我就可以带队冲出去杀了他们……”
  “你疯了!”赵锦屏向着沈独大声吼道:“你看看你那些兵!他们都成什么样儿了?”
  “先生的命令是,让死灰营夺下此关,并驻守于此,直到援兵到来。”就见沈独毫无表情地说道:
  “现在你们既然来了,飞狐岭就由你们驻守,接下来的死灰营也可以自主行动了。”
  “还有,我麾下没有兵。”沈独淡淡地说道:“……只有死人。”
  “不行!”这时的赵锦屏还想争辩。
  可是沈独抬眼一看他,却立刻让他把后面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你知道这面旗是什么意思吗?”此时的沈独指着那面死灰营旗,回头向赵锦屏问道。
  见赵锦屏没有说话,沈独接着说道:“只要它一竖起来,就意味着对面的敌军不会被饶恕,也没有一个敌人可以活命。”
  “在这面旗开始飘扬之后,代表着每一个死灰营战士都不会停止进攻,除非对方或我们全部死光为止。”
  “哪怕敌军跑到天涯海角,死灰营也会完成这面旗赋予我们的使命!”
  ……
  赵锦屏听闻此言,咬牙切齿的想了半天,终究还是命人带过了六百匹好马,让死灰营能配上每人双马。同时他还将大量的武器弹药、炸药燃烧弹交给了沈独。
  沈独命人摘下那面死灰营旗,准备冲出城关。这时的阿沙敢不将军想了半天,才向着他嚅嚅问道:
  “刚才你说的这些,是统帅给死灰营定下的规矩?”
  听了他的话,沈独看了一眼阿沙敢不,却把这位老将军看得心头一寒!
  “不,这是我的规矩。”沈独淡淡地说道。
  ……
  这时的沈独已经集结好了所有还能动的死灰营战士,同时赵锦屏也命人将堵塞城门的尸体,全都拽了出来。
  随即三百名灰衣战士冲出城门,在死灰营旗下,向着敌军的方向冲锋而去!
  此刻,阿沙敢不只觉得心中的那股寒颤犹自未消。
  说实话老将军征战一生,却从未看见过如此狂热疯魔的战士。他们跟一群狂暴的疯子的唯一区别就是,他们竟然时刻都处在极度的冷静中!
  像这样的人,如果集群出现在军阵前……一想到自己万一要是有和死灰营对战的一天,阿沙敢不将军就觉得自己的心底,一阵阵的发冷!
  也不知沈墨是如何调教出这些人的?不意天下竟有如此强军!
  ……
  在赵锦屏的命令下,他的部队正在城头上,用攻城火箭向敌军轰击,给冲出城的死灰营做火力支援。
  当阿沙敢不向着赵将军看去时,却见他嘴里正在念念有词。
  “赵将军念叨什么呢?”
  “对面就算有五千人,死灰营这三百人一人二十发子弹,也可以消灭他们了。”这时的赵锦屏转过头,拍了拍阿沙敢不的胳膊说道:
  “老将军不用替他们担心,刚才在城关上打得这么惨,是因为死灰营弹药用尽的缘故。”
  “这一回死灰营冲出去,应该得到同情的,是对面那帮家伙才对!”
  ……
  赵锦屏想得一点儿没错,如今小岭鞍城外的怯烈台,已经快被逼疯了!
  他在刚刚赶到飞狐口时还是志得意满,因为他知道自己如今人强马壮,还有大汗给他的火炮。攻下那只千人队驻守的飞狐口,可谓是易如反掌。
  可是随即他就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就在他用火炮向敌军开始轰击之际,炮弹一开始确实轰得城墙上碎屑乱飞。可是没过多久,城上的防守部队就用精准的步枪射击,将他们的炮手打得抬不起头来。
  然后就是四五十名骑兵从城里冲出来,再次用凶狠的自爆战术杀进了自己的队列,爆炸立刻清空了火炮附近的所有蒙军。
  随即跟上来的灰衣战士,有条不紊地炸毁了自己带来的二十门火炮……他把火炮千辛万苦的运到这里,换来的代价只是对方这三五十人!
  恼羞成怒之下的怯烈台,立刻让部下举着厚重的盾牌向前进攻……之后的他们在弹雨和手榴弹的疯狂扫射下,足足进攻了一天!
  这一战打得城关下血流成河,甚至蒙军的尸体在城墙前方都堆成了一道山岭。眼看着损失惨重,怯烈台也是心生退意,甚至都准备回师不打了。
  可就在这时,他却发现城关上倾泻下来的子弹,开始不像之前的那么密集了,反而是越来越精准!
  他们没子弹了?这一下,怯烈台顿时就来了精神!


第2892章:河山血染怒争锋、两强相遇、方见英雄
  要是对方真的打光了弹药,那时就进了冷兵器肉搏作战的阶段,他们草原勇士又怕过谁?
  于是怯烈台又咬着牙命令士兵,死命地向前进攻!
  城墙上下的争夺战,打得他的蒙古尸体几乎填埋了整整一段城墙。到了后来,怯烈台麾下的蒙军战士心里也爆出了一股狠劲儿!
  这些骄狂的蒙古人此时已经听不到城关上的枪响。现在是肉搏时刻,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战败!
  于是已经伤亡大半的蒙军,横下心来继续向前强攻。直到对方的防守越来越弱,直到守军越来越少,直到他们最终冲上了城墙,开始近距离的交锋!
  当赵锦屏那发信号弹在空中闪耀之时,怯烈台还以为那是城墙上的守军在用这种方法来吓唬自己。
  不过当第一声枪响在城头上响起,随后暴雨般的枪弹向城外泼洒而来之际。怯烈台立刻就知道这是敌方的援军已经到达,这次作战,他是无论如何也没希望取胜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立刻收束军队,准备撤退。
  ……
  可就在这时,怯烈台却被一阵劈头盖脸的攻城火箭冲入了他的军阵,再次对他的部队造成了大量杀伤。
  当怯烈台抬起头时,随即发现那面让他愤恨惊惧的灰色大旗下,正有一群周身血迹斑斑的灰衣战士,策马向这边冲锋而来!
  那支疯魔一般的部队,他们居然只凭着三百人,就从城里杀出来了!
  眼看着这支部队犹如一只带血的刀锋,向他狠狠穿刺而来。怯烈台立刻毫不犹豫的下令全军掉头,向后撤退!
  此刻的怯烈台却没想到,正是在这一瞬。他手下的四千多草原儿郎,已经彻底变成了另外一支部队。
  他们的骄傲和必胜的信心,就在这一刻不复存在。当他们强烈的自信被狠狠践踏时,他们已经永远不再是之前那支无敌之军了!
  所谓强者,是需要对比才能显现出来的。
  就像是三国时的白马之围,在关羽未出场之前纵横无敌的颜良;就像诸葛亮出现之前,用兵如神、所向披靡的谋士徐庶。
  没有对比,就不会有人知道谁更厉害,谁才是当世强者!
  ……
  赵锦屏站在城上,无奈的看着死灰营追击敌人而去。
  也不知道那那些蒙军倒霉蛋儿会被追出多远,才会被死灰营消灭干净。不过现在赵锦屏已经帮不上忙了,因为他还要在这里镇守飞狐口。
  这次赵锦屏带来了四十门火炮,结果到了城关上才发现,飞狐口的宽度根本布置不下这么多火炮。
  于是他不得已将城关重新改造了一番,在城墙上又砌了一道两米高的台子,才正好把这些火炮成上下两排,放置在城墙上。
  其实这也算不上是赵锦屏的发明,而是沈墨的海军现在已经使用了双层甲板军舰,通州军舰上的火炮就是这样上下两层排列的。
  等到火炮就位之后,飞狐口已经是如通铜墙铁壁。只要关城上有足够的炮弹,在远距离开花弹杀伤,近距离霰弹轰击之下。这条四十米宽的通道上,炮弹几乎可以形成一条火流!
  敌军再多也无法攻下飞狐口,如今这里是彻底安全了。
  赵锦屏就在这里驻守飞狐口,同时将此地的战况向着古北口的统帅报告。
  而这时的古北口,已经开始了一场宋蒙之间,史无前例的猛烈炮战!
  ……
  在古北口城下,当蒙军到达的第二天清晨,孛鲁命令所有铁火炮开始进入阵地。
  这时城外的方格短墙已经砌好。这些蒙军火炮呈四方型排列,每一门火炮周围都有石块砌筑的矮墙作为保护。
  按照孛鲁的设想,这样的防护措施,可以将通州开花弹对蒙军操炮人员的杀伤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蒙军在襄阳交战之后,也迅速装备了火炮用的霰弹。因为这玩意儿的工艺实在太简单了,制造起来比实心炮弹不知要简便多少倍。
  蒙军的霰弹是用坚韧的生马皮制成的一个筒子,正好可以放在炮筒里发射出去。在那里边装满了葡萄粒大小的铁弹丸。
  当弹丸数量不足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把破损的箭头,甚至小块的鹅卵石塞到里面充当炮子。
  就和通州军的霰弹一样,这种蒙古霰弹也是用于近距离轰击敌军冲锋队伍的。虽然这些霰弹是仓促制成的,可是仅从蒙军霰弹的弹丸重量来讲,它们已经比金国弹药要先进许多了。
  ……
  其实所有的武器制造,都是一个国家军事理念,和工业能力的延伸。
  这就像是沈墨的后世,苏俄政权制造的武器一向以傻大黑粗著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异常结实抗造。这样的武器无论在多么严酷的环境下,都可以保证他能打得响、用得上。
  这种简单而结实,容易制造而且造价低廉的武器设计风格,就是苏俄从二次大战中,严酷的作战环境和巨大的武器需求中诞生的。
  反观另一面,沈墨的前世,东瀛制造的武器则是另一种风格。
  尤其是在二战阶段,友坂式步枪(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三八大盖儿),变态的追求射击精度,就是因为东瀛的资源贫瘠,难以承受火力覆盖敌军的作战模式造成的大量弹药消耗。
  至于日军的南部式手枪和歪把子机枪,设计理念就更是只见一隅、不见全局。通充分体现了东瀛人死板守旧,擅于在小处精雕细刻,却忽略了大方向的民族性。
  如今蒙古人制造的火炮,却是一出手就明显比金国高了许多,这一点从霰弹上就能体现出来。
  由于金国打到最后已经是国小民贫,所以他们总是想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的事。所以金国人制作的火龙炮看似弹雨密集,但是实际上由于炮身厚度不够,发射出去的霰弹只有米粒大小。
  这样的霰弹在近距离内虽然能造成密集杀伤,但是弹丸的杀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