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6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子万万不可!”
  这时就近上前救援的安俊,一边跟赵与芮撕扯在一起,一边向着下面大声喊道:“你们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还不快走?难道非要逼死天子不成?”
  听到了安俊喊出的这句话,这时的太学生们才恍然大悟!
  就见他们忙不迭的原地向后转,各自找了一个方向,就像一群苍蝇一般“嗡”的一声,一哄而散。
  这时的姜俞馨见到那些白衣士子跑了个干净,前方道路畅通无阻。随即挥手下令让御驾继续前行,直奔太庙而去。
  而御辇上的天子跟安俊,也终于分出了胜负。
  赵与芮的武功如何能跟安俊相比?刚才他俩相持不下的样子,不过是安俊故意留手罢了。
  在这之后,安俊轻轻巧巧的从赵与芮手中夺过了天子剑。不过安俊明显感觉到这位皇上,手上的力道给得十足……他还真是奔着抹脖子去的!
  这时的安俊不由得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他把天子剑收了,向着赵与芮说道:“圣上仁德厚重,深明大义……日后必有福报!”
  ……
  听到了安俊的话,赵与芮也是一愣。
  这些年来他身为天子,歌功颂德的话听得还少了?至于皇上洪福齐天这样的言辞,他更是每天不知要听上多少次。
  不过安俊说出的这句话,显然是发自内心。赵与芮假话听得太多了,如今听安俊说得情真意切,却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习惯呢?
  ……
  在这之后,圣驾一行终于成功到达了太庙。
  赵与芮进到太庙里面哭祭祖先,焚黄裱升香烟,把他今天要举行禅让大典,将天下交给沈墨的事向着祖宗告祭了一番。
  在这之后当赵与芮走出太庙时,他忍不住向着身后宏伟的建筑看了一眼。
  过了今天,这座太庙也要改换门庭了,因为他赵家再也不是什么皇族了!
  这时,禅让大典的准备工作算是全部完成了。赵与芮的圣驾出了太庙,随后就向着临安城南的栖霞山方向而去。
  在那里正是刚刚搭建好的祭坛,禅让大连余下的礼仪全部要在那边完成。
  要说这个地点也不是随便选的,在古代拜地在城北,祭天在城南,这是向来的规矩。
  像是国君禅让这样的典礼,因为不经常举行,以至于礼仪缺失,步骤也很难和古礼一模一样。但是皇权受命于天,出城之后向南七里修筑祭坛举行仪式,这一点却是错不了的。
  不过这临安的地势,修筑祭坛的时候也确实够麻烦。因为它城北是钱塘江,城南则是西湖。
  好在出城七里正好跨越了西湖水面,位置在栖霞山附近。所以这个祭坛修筑得也算是中规中矩,不过天子要过去的时候,难免要绕路而行。
  就在日上中天之际,天子赵与芮的圣驾终于来到栖霞山下的祭坛,沈墨也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
  在这之后禅让大典随即开始举行,由姜俞馨布置的这场典礼虽然尽量遵循了古代的礼仪,但还是有些通州军特有的风格在里面。
  首先就是祭坛附近数百面军鼓隆隆敲响,声势震天。祭坛下百官罗列得整整齐齐,人全都身穿着冠冕朝服,一个个脸上表情各异。
  在这之后赵与芮登上祭坛,由他手下的大宋礼部官员开始宣读天子禅位诏书。
  这封诏书写的真是奇长无比,沈墨在台下穿着一身军服铠甲,顶着太阳一边听着,一边心中难免是百味杂陈。
  ……
  “尧舜之事复存于今,允皇代之上仪,帝者之高致也。皇帝体乾刚之懿姿,绍有虞之黄裔,九德既该,钦明文塞,齐光日月,材兼三极……”
  “因有沈氏,禹汤之质,尧舜之姿也。孜孜业业,迈德济民,睿智神武,用兵如神。殷汤之略,周发之明也。仁广配天地,茂德苞众圣。鸿恩洽于区夏,仁声播于八荒……”
  “沈氏谦退,让德不嗣,至于再,至于三。于是群公卿士佥曰:陛下圣德,懿侔两仪。皇苻照晰,受命咸宜。”
  “且有熊之兴,地出大蝼;夏后承统,木荣冬敷;殷汤革命,白狼衔钩;大统不可以久旷,万国不可以乏主。宜顺民神,速承天序……”
  “听见没?把你夸得不赖呀!”这时的汉王姜俞馨在台下,听到禅让诏书里长篇大套,全是夸赞沈墨的言语,她笑着向自己的夫君看了一眼。
  沈墨站在台下,一边好笑的看了看姜俞馨,一边淡然说道:“咱最好还是别把这事儿当真。”
  “因为我现在要是接受了他们的赞颂,将来就得接受他们的指责……所以这样的文章,我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带信的!”
  姜俞馨听了之后便是一乐,如今在通州的教育体系里,已经有了标点符号。而且还是她这位沈郎一手推广的,所以此刻姜元帅听了也是暗自好笑。
  等到史官终于读完了这一篇诏书,随后便堆积香木,将禅让文表放在上面焚化。
  随着香木上燃起了熊熊烈焰,这封诏书焚烧后的灰烬随即冲霄而上。这是用书面的形式,将禅让的事告知了昊天上帝。
  之后坛上的礼官奉请沈墨上台,随即赵与芮解下天子玺绶,由朝中的太尉奉策、太保奉天子玺绶,与百官劝进。
  原本的禅让大典进行到这里,应是新皇沈墨接受策书玺绶,表示接过了上天赋予天子牧守万民之权。之后当众宣读诏书,再次柴燎告天。
  之后大家齐称万岁,禅让礼进行到这里,赵与芮就算是正式退位,新任天子也就此诞生了。
  然后还要更换讳榜,也就是把过去大宋朝需要避讳的那些字(一般都是历任皇帝的名字)正式撤下去,然后换上沈墨这一朝的新讳榜。再由新任天子宣布新朝的国号年号,这一次禅让大典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可是没想到,就在沈墨接过天子玺绶的时候,到底还是出事儿了!
  这一次弄出了突发事件的,正是接过了天子玺绶,刚刚完成了皇权移交的沈墨、沈云从!


第3050章:天听民视古今同、皇权之重、视如轻鸿
  此时春风和暖,万物萌发。四面青山,花木如茵。
  当沈墨正要从太保手中接过天子印绶的一刻,此时的赵与芮把头上冕旒冠的黄绫带子一拉,就解了开来。
  之后他就要把这面象征天子的冠冕摘下来,他这位大宋皇帝也就正式退位了。
  沈墨看了看面前朱漆托盘上的天子印绶,就见他居然一伸手……把那枚玉玺拿了起来!
  这一下,可把台上台下的众人吓得不轻。要知道在这禅让大典上,任何一项礼仪都是要按照规矩进行的。
  一般来说,新任天子沈墨接过印绶之后就要交给身边的官员。在这之后就该赵与芮除去冠冕,两位新旧天子同时退场了。
  在坛下净室里,赵与芮要换上臣子服饰,再出来以子民的身份对新皇叩拜,而沈墨也要换上自己的天子袍服。
  话说新旧两朝所“尚”的颜色不一样,所以龙袍这东西是根本不能通用的。要等到沈墨换上自己的龙袍之后,他才会再次踏上祭坛,由百官向他朝拜道贺。
  可是这个时候,这位沈郎君居然一把抄起了天子御玺……他这是要干啥?
  台下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全都惊呆了,而沈墨手下的文臣武将,则是一个个兴致勃勃的看着他们的统帅。
  在这中间有姜宝山和师宝瑛这样的老臣子,有汉王姜俞馨、齐王杨妙真这样的一方元帅。有他门人弟子充任的各级官员,有他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战将!
  他们这些人看着自己的统帅,一见沈墨脸上的神色,就知道要出大事!
  ……
  果然就见沈墨翻过御玺来,看了看下面的印文,然后笑着说道: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终于还是被我等到了这一天!”
  就在大家惊讶的目光当中,就见沈墨信手一抛,把这颗美玉雕成、象征着天子权柄的传国御玺,扔在了烈烈燃烧的香木火堆之中!
  这一下,几乎在场的所有人全都失声惊呼了起来!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在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揉眼睛,而另外的那些人则是在拼命的掐着自己的大腿,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这位新登基的天子,居然把传国玉玺给烧了……他这是要干啥?
  而祭天台上的史官以及礼部官员,还有站在沈墨身旁的赵与芮全都惊讶的看着沈墨。赵与芮脸上带着惊愕的表情,他张大的嘴里塞进一枚传国御玺保证还能晃荡。
  就在万千人众目睽睽之下,沈墨背着双手信步走到了祭天台前。他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通州众将、以及周围各国前来观礼的使者,还有那些负责卫护的通州军将士。
  就见他伸开双臂,大声说道:“你们可知道天子二字,是为何意?”
  “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此刻祭天台周围鸦雀无声,只剩下沈墨雄浑的嗓音回荡在群山之中。
  在所有人众目瞪口呆之时,沈墨脸上带着微笑大声说道:“上天赋予天子牧守黎民之权,可上天是谁?”
  “自秦皇始有皇帝之称,距今一千五百年矣。若论三皇五帝也有数千年之久。在这期间万民之望集于天子一身,王朝兴衰皆由一人一言而决!”
  子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故君命顺则臣有顺命;君命逆则臣有逆命!”
  “是以今日禅让,我代天下万民接过天子牧守黎民之权,重新还政于天!”
  ……
  当沈墨这句话在祭坛周围传开的时候,就听下面“嗡”的一声!
  在那些文武百官的队伍中,顿时就乱套了。
  大家也不知道沈墨是什么意思,但是台下的百官本能地感觉到,这天下只怕是要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变革!
  姜俞馨元帅见台下乱成一团,她柳眉一皱,随即大声喊道:“传统帅令!”
  “三军将士举枪……放!”
  “轰”的一声!
  周遭的数万名将士同时向天鸣枪,刹那间无数枪弹射向了天空。在群山中引起的轰鸣声如同惊雷一般回荡在四周,一瞬间就让周围安静了下来。
  “请统帅训示!”
  这时的姜俞馨随即让台上的沈墨,继续说下去。
  沈墨笑了笑道:“圣人有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既然百姓黎民代表天意,这天下权柄,也理应还政于民。”
  “我沈墨自当率领大宋文官武将,重新组建朝廷,任免贤能、选拔官员、为天下百姓谋取安宁。”
  “现在我宣布,自此之后我沈墨亲任国家元首,这一职位并非天授。在我卸任或是身故之后,下一任元首由朝廷众人选出。”
  “今日我接受天子权柄,并奉还于天。至此之后天下再不是一家之天下,而是天下黎民之天下。”
  “至于赵宋皇族……”说到这里就见沈墨一转身,看向了身边一脸惊愕的赵与芮。
  “天子并无失德,深明大义,至此之后,理应世代为大宋皇帝!”
  “天子为天下至尊,从此之后并无牧守黎民之权。之后一世两世,乃至千秋万世,永为天下皇家正溯……”
  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台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下面那些朝廷官员脑海里,全都是一阵“嗡嗡”作响。他们心中想的是:原来沈墨焚烧玉玺,是要将皇权重新奉于苍天!
  他要行使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度,从此以后,就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