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6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边的“新恩”两字就是新州和恩州,就在宋无悔的起兵之地广南西路,也就是现在的广西郡!


第3060章:从善如流凭君去、远在天际、四万余里
  这就说明将官员发配到这样的地方,实际上跟弄死他们也没啥区别。可是若论起荒凉贫瘠,那新州恩州又怎么能跟西夏相比?
  所以这张名单要是被元首照方抓药,全都一绳子绑了送到西夏去,这帮人能把事情没办明白的郑清之,活活地给撕了!
  此刻的郑清之连忙鸡赤白脸的分辨道:“刚才在下说的是中原,可不是西夏!元首怎么能把这些人弄到西夏去呢?”
  “哎?你这话就有意思了!”听到这里,就见人群中李慕渊立刻站了起来,指着郑清之的鼻子问道:
  “这不你说的吗?这些临安官员怀着一腔热血,拳拳之心,决定要到大宋最缺官员的地方去。怎么中原去得,西夏就去不得?”
  “难道这一腔报国热血,也要分地方泼洒才行,你们这些人到底是想占便宜啊还是想为国效力?”
  “当然是为国效力!”郑清之连忙大声反驳道:“只是西夏那个地方……元首!要不咱们咱们这么着,除了西夏以外,其他哪里都行!”
  这时的郑清之情急之下,已经顾不得别的了。他真是怕沈墨现在就拍板儿,把这帮人给送到西夏去。
  以郑清之的估计,到那个天高皇帝远,漫天的黄沙遍地石头的地方。这帮人不死在沈墨的狼群手里,也得自己活活憋屈死!
  可是如今郑清之说出这句话来之后,就见李慕渊脸色一变,立刻露出了一脸佩服的神色。
  “好!郑大人手下部下果然都是忠诚之士,这次李某真是误会你了!”
  李慕渊挑起跟大拇指对郑清之说道:“既是如此,相信元首绝不会强迫你们到西夏去。郑大人果然是一心报国,佩服佩服!”
  说到这里,李慕渊已经笑着坐回了椅子上。
  而郑清之看见李慕渊脸上的神情,就觉得头皮上莫名其妙地就是一阵发麻。
  他心中忐忑地想道:自己是不是又错说错什么话了?这沈墨师徒可真不好对付!难道说自己又一脚踩上圈套了?
  果然,这时沈墨站在地图下,笑着一口气往右走了好几步……
  当郑清之往地图上一看,顿时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样,脑子里“嗡”的一声!
  ……
  “美洲!”
  沈墨的手往地图上美洲的地方一拍,笑着说道:
  “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民情彪悍,遍地黄金!它的国土面积是咱们大宋原本淮河以南的十几倍之多!”
  沈墨笑着对郑清之说道:“要说缺大宋官员,哪里也没有这里缺得厉害!”
  “那西夏人虽说不认识字儿,好歹说话还能听得懂。可是在这美洲呢,那就不用说了,满山遍野全是野人!”
  说着就见沈墨把手里的册子往安俊手中一扔,向着安俊说道:“就是这一百二十八个人了!”
  “告诉他们每人官升三级,准备行李带上家眷护卫,多拿刀枪棍棒,即日起就登船去往美洲上任!”
  “还有你郑大人,我任命你为总领美洲事务大臣,这支官员队伍就由你亲自带领!”
  “等过几日船队准备好了,我一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为郑大人送行……”
  当沈墨说到这里时,就听“呯”的一声。
  大家一看,就见郑清之两眼一翻,已经撞倒了椅子躺在地上昏了过去。
  安俊见状连忙招呼下人道:“来人!郑大人欢喜之极,已经昏过去了。赶快把他救醒送回家去,让他早早准备出发!”
  说着就见外人进来了四个侍卫,拽着胳膊腿抬起郑清之就向外走。安俊也挥舞着郑清之刚才拿来的那本册子,兴冲冲地冲出了朝堂。
  ……
  当然,沈墨不可能把郑清之连同这一百多人,一块儿送到美洲去,他们这帮人到哪儿都是祸害。
  而这些家伙也是异常配合,宁死不肯屈服。到那个十万里之外的大海岛去做官,不如让他们去死!
  所以一百多人齐刷刷的告病,在家中将养病体,死活也不肯出门了。
  其实郑清之也没那么脆弱,在朝堂上不过装病而已,不过这回郑清之也被迫告病在家,朝堂中立刻清静了不少。而他手下的各部司,一下就多出了一百多个空置的官位。
  这些高悬的位置正好由通州一系官员填补上,看样子沈墨手上小册子里那帮人,在三两年之内连门都不敢出,他们的官职爵位也是名存实亡了。
  这就相当于郑清之的一手妙棋,一下子终结了他自己,连同一百多手下的仕途!
  ……
  沈墨一出手,那些临安的旧官员们才知道,这位元首在朝堂上也跟他用兵时一样圆熟老辣、手段凶狠,可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对抗的主儿。
  于是这帮人也都是战战兢兢,纷纷地想着对策。有些官员已经完全放弃了对抗,干脆拼命的熟悉起自己手边的政务来。
  再有十来天就是临安官员考试的时候了,现在他们打又打不过,阴谋也玩不过人家。还不老老实实的保住自己的官位,难道还去找沈墨作死不成?
  ……
  而这时,沈墨也派出了大量自己的弟子,到三省六部临安各部司里去熟悉政务。他们身上的职位一般都是副职或者是秘书之类的官衔,被沈墨不由分说的硬塞进了各部司里头。
  这些年轻人一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就打着元首的旗号,开始熟悉各部的文书和工作流程。
  他们这些人虽然职位不高,但能力却都是出类拔萃。学习熟悉起各自的岗位职责来更是飞快。
  一时间临安的各个部司里,充斥着这些白衣学子的身影,弄得经常那些思想陈旧的官员大为警惕。
  这些人心里都很清楚,再过十来天,这些年轻人就会把各个部门的情况摸得精熟。到那时要是有人考试通不过,这些干劲十足的年轻人立刻就会填满那些空缺的位置!
  ……
  而沈墨则是在进行着另一件事的安排,就是将自己汇聚到临安的部队,全都派到各自的军区去。
  要说这件事可谓是十分浩繁,首先就要考虑到各地驻军的作战风格和擅长的作战领域,是不是符合那个地方的要求。
  比如把重骑兵派到山势险峻的地方,或者是将山地步兵派到草原上,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第3061章:神州铁流雄关聚、炼就雄师、金瓯何惧
  其次就是他们所驻扎的地方,生活习惯和风土最好能让本地的部队充分适应。也就是说各支部队最好在原籍原地驻守,才不会造成部队的战斗力锐减。
  而且沈墨还要面对严峻的国防形势,守住跟蒙古接壤的北部防线,所以这件事殊为不易。
  不过沈墨终究还是在开始执政十余天后,做好了各支部队的派驻计划,随后他就将自己的军队派了出去。
  如今沈墨的军队已经改了名字,从通州军改名为国防军,而各支军队也随着沈墨的命令,开始向着自己的驻地调动。
  沈墨对于八大军区的安排,首先就是由李慕渊率领临安军,驻扎在临安。
  这支一万人的部队都是临安子弟,以他们的战斗力而言,可以充分震慑临安这里不肯安分的反对力量。
  第二支是通州军区,由姜宝山带领淮扬军团负责镇守。
  因为通州一带是沈墨的轻重工业、尤其是军火工业的集中地,所以必须派驻大批强军,姜宝山和淮扬军团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除此之外就是山东军区,由王云峰率领红兴军驻守。
  临洮军区由钟与同和常春远,带领巴山军和蜀山两军驻扎在临洮跟西夏。
  中原军区,史天泽率领傲兴军坐镇中原。燕云军区则是完颜陈和尚、杨清岳,还有白慕起、卫慕青、赵慕云,带领山兴军和东兴军两支部队负责燕云防线。
  广西军由宋无悔带领龙骧军镇守,话说这支部队原本就是无悔当年的手下,驻地也是在广西,所以宋无悔一个人就挑起了大宋的整个南部防线。
  最后就是伍朝阳带领成都军,坐镇成都军区,保护那里的川蜀重工业基地。
  除此之外就是临安御林军统领赵锦屏,他除了率领原本的御林军之外。沈墨手下的巨人、波斯、东瀛、泼喜四支卫队,也都由赵锦屏负责带领。
  从之前沈墨的排兵布阵就可以看得出,他将整个国防重心都用在了防御北部蒙古入侵上。
  虽然沈墨将来跟铁木真交战的时候,必定不是一场正常套路的攻防战。但是他将自己的大半部队陈兵北方,也是为了作为藩篱,保护疆土的意思。
  在这里边防守任务最重的两个地段,第一个是由常春远和钟与同负责的西夏临洮,被沈墨称为西部防线。
  在这个战区里,不但有钟与同和常春远两员大将负责镇守,而且沈墨还将自己的党项烈风营一千人、女真暴风营一千人、西夏飓风营一万人全都派给了他们。
  而且在这条西部防线上,临洮实际上是处于西夏的遮蔽之下。所以常春远可以作为钟与同的第二梯队,随时对西夏防线作出增援。
  此外在他们身后,还有沈墨的两大王牌主力之一成都军。以伍朝阳带领成都军构成了防御的第三阶梯,随时可以增兵援助西部防线。
  再加上西夏境内,原本党项族人就是善于骑射,随时可以征召大批部队用作防守。还有钟雨桐灵活机变,作战时从不肯吃亏的性格,这条西部防线必定是坚如磐石。
  在这之后就是东部防线,整个燕云防线由完颜陈和尚率领。
  他带领着山兴军和东兴军两支部队,同时手下还有杨清岳跟利刃三杰这样的骁勇将士,防守住燕云天险可以说毫无问题。
  再加上沈墨在他们的侧后两翼,分别放下了王云峰的红兴军和史天泽的傲兴军。这就使得完颜陈和尚负责的防线上,兵力可以源源不绝的支援,绝不会在敌人大规模的入侵下捉襟见肘。
  而且沈墨还不放心,又把他手上的三大外籍军团:虎贲军(金国人)、鹰扬军(蒙古人)、和飞熊军(色目人)各一万人,分别放在了燕山防线后方的大同、蔚州和中都三镇,在那里驻守训练。
  因为这三支部队都是北方人,而且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术水准也急需提升,所以就被沈墨放在了燕山山脉的南边。
  至此之后,沈墨的兵力调动就已经全部作完了,他让这些弟子们各自带领部队,开去驻地。
  在之前的讲述中,可能大家会注意到,这里面有一个重大的错误!
  ……
  这就是原本契丹飓风营,人数只有五百,他们就是那支去年姜俞馨元帅从通州崇明岛带走,去襄阳防守蒙古人的部队。
  可是在沈墨的序列里,这支东辽士兵组成的军队人数却到达了一万,准确的说是一万零五百……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沈墨弟子陆无惧,也就是那位大辽国无畏王给他老师送来的一万人。
  陆无惧这次派来的,全都是他手上精选出来最为忠贞悍勇,对陆无惧本人也是无比忠诚的一支嫡系部队。
  陆无惧这次派他们来,是要按照沈墨的要求,把陆无惧手上这支极度忠诚和狂热的万人队,变成一支由通州火器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军队。
  到了现在,东辽国所在的位置,在战略上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可以想象它在蒙军的侧翼,对沈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