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8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元首你门外一个多时辰,以大宋第一人的身份给你来了一个程门立雪。等他这位山主出来迎客的时候,人家元首还是笑面以对。
  这已经是给了他一张大门那么大的脸了,他现在就算是热情一些,那也是应有之义!
  “元首到此,明轩简慢无礼,恕罪恕罪!”这时的廖明轩赶紧上前,先赔礼再说。
  就见沈墨一边回礼一边笑着说道:“应天书院果然是书冠华夏,我还没进门就觉得气旷神清,廖山主何罪之有?”
  廖明轩听闻之下,立刻就是一阵苦笑。
  这“书冠华夏”四个字,人家元首就是信口说说而已,不然的话他为什么不在刚才送的那副楹联里,加上这四个字?
  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知道,这位大宋元首是带着善意而来,可是人家心里对于儒家的定位却是不容动摇。
  想到这里时,廖明轩一边延请沈墨入内,一边心中却是暗自心惊。
  而这时,他身边的廖明亭看着这位元首,心里却是大为折服。
  说实话今天沈墨在雪夜里伫立良久,以他的身份能做到这一步,已是难能可贵之极。
  更何况,这份静气更是天下少有,难得元首年纪不大,却有如此深湛的修养!
  此时他一边走,一边心中暗自想道:今夜之后,“沈郎雪夜访应天”这事不但会传得天下皆知。千秋之下,只怕也是青史留名!
  这会儿沈墨走进应天书院之际,他身边伺候的人也都赶了过来。这里李凌杰李凌豪两兄弟,一左一右雷打不动。安俊率领炎黄壁垒作为护卫紧随其后,小蹦蹦李响充作小厮,在旁边伺候着。
  以一国元首而言,沈墨这一番进入应天书院,已经算得上是轻车简从了。
  此时,廖丹琪姑娘早就在明伦堂内熏香打扫,一见沈墨进来,他们才分宾主坐定,廖姑娘就亲自端着茶盘上茶。
  ……
  此时的沈墨,见到绕着红泥小火炉烹茶的廖丹琪,转头笑着对廖明轩道:
  “方才在外面站着,得了一句诗,倒是还没有下半句。正好抛砖引玉,请山主指点。”
  “哦?元首大才,必是好诗。”这时的廖明轩坐稳了之后,连忙接着沈墨的话问了出来。
  “雪静天欲晓……”此刻的沈墨说完这一句,大家等了一下没听到下文,才知道元首说的其实只有半句。
  不过这“雪静天欲晓”五个字无一字用典,画面却是如在眼前。诗句中透着清冷寂寥之意,倒是让大家耳目一新。
  这边的廖明轩还在想着,这诗句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什么隐喻。却听到旁边的廖明亭居然信口接了一句:
  “……能饮一杯无?”
  这一下,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失声笑了出来,沈墨也忍不住笑容满面。


第3327章:儒学千载任纵横、天下相从、至此而终
  话说廖明亭的这句诗,原本并非是他做的,而是出自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若是以诗句而言,廖明亭这种做法几近无赖。因为吟诗联句怎么也应该是出自本人之手,没有上人白居易家里去借的道理。
  不过大家这么一想,其实廖明亭这一句虽然看似跳脱,接得却也不错。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家伙明显是故意的!
  若是沈墨这位元首一进来,就要和廖明轩谈正事,那此刻的氛围未免有些沉郁紧张。
  倒是这节骨眼上,被廖明亭这么插科打诨的一句,弄得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一见到元首此时的心情,也被廖明亭一句诗弄得明朗了许多,这时山主廖明轩连忙示意自家女儿温了酒端上来。
  在这之后,廖丹琪和小厮李响全都到外面伺候,明伦堂里就剩下了沈墨和廖家兄弟。
  这时的廖明轩,顺势提起了数月之前在白鹿书院发生的事。这位山主不免要替天下儒生向元首致谢。
  毕竟人家不但救了白鹿书院数百条性命,还有一位弟子因此牺牲。
  结果沈墨听到了之后,脸上倒是异常平静,只见他开诚布公地说道:
  “世人都以为我倡导新学,准备摒弃儒家。山主之前只怕也有这样的顾虑,其实却并非如此。”
  “我那个弟子雷子滽,就是因为平日见到我的言行。知道我并不打算将儒家弃之不顾,所以才有当日之举。”
  “因为我那些新学里,有很多都是工程技术、算术历法、材料研究方面的事,用儒学观念来指导学习并不合适。”
  “不过这却不妨碍儒家,作为我们华夏百姓修心养德的宗旨。”
  “曾经汉王姜俞馨,就在我征伐西夏时,在汉水舟中向我说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他说我从根子里秉承的,就是儒家思想。”
  沈墨说到这里时,廖明轩的心中也是暗暗激动。
  因为他从沈墨的话中听得出来,这位元首对儒家的感观,甚至比自己最乐观的判断还要好一些。
  沈墨又接着说道:“儒家学说是我华夏瑰宝。‘天不生孔仲尼,万古如长夜’句话,我是承认的。”
  等到沈墨说到此处时,廖明亭不免欢欣鼓舞的抬起头来。可是他却看到自己的兄长明轩,正全神贯注地探着头,等元首接着往下说。
  此刻的廖明亭,心里才陡然往下一沉……可不是嘛!元首说了这么多儒家的好话,接下来他就该说“可是”了。
  往往这世间的话,基本上在“可是”之后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就见沈墨沉声说道:“可是……我不能让整个天下,都掌握在儒生手里!”
  “可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如此啊。”这时的廖明轩在沉思许久之后,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他这句话里,包含着抗争和不甘之意。显然在这位山主的心里,儒家学子治国平天下的权利,他还是不愿放弃的。
  这时的沈墨摇了摇头道:“先秦之前百花齐放,当时有墨家,有法家,有兵家,有纵横家,有阴阳家……还有你们儒家。”
  “从汉代董仲舒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儒生几乎占据了千年以来的历史舞台。别告诉我你们认为儒学,是最适合治理国家的学问!”
  此时的沈墨见到廖家兄弟腰杆一挺,正要出言反驳,他摆了摆手笑道:
  “其实你我心里都清楚,儒家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对朝廷和皇权而言,都是最好的学说。”
  “因为它维护封建统治,神化专制王权。”
  “当时的董仲舒和汉武帝一个为了学术地位,一个为了巩固王权,两人一拍即合。可是现在,大宋皇帝都已经不再参政了。”
  只见沈墨笑着向着廖家兄弟说道:“我也不打算当一个受命于天的天子,元首之位也不会再世袭。”
  “甚至就连新朝廷服务的目标,也从赵家江山变成了大宋百姓……以后的儒家可以宣扬学说、钻研学问、甚至也可以坐上政坛!”
  “但是不好意思,你们不能再做规则的制定者,也不能用学术的理由,去排挤禁绝其他的学问和学派……这就是我今天来的目的。”
  说到这里时,沈墨看了看面前的廖家兄弟。只见他们两个人面如土色,无疑已经明白了沈墨的意思!
  沈墨方才就是明确向着他们俩说:在这之前,儒家弟子负责神话皇权,讲求忠君为国,巩固王朝统治。
  而历代天子则是帮助儒家清除其他学说,不但让儒学成就了学界霸权。而且治理天下的时候,依靠的也全是儒家这帮人。
  那位宋太祖赵匡胤身为一名武夫,就是因为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立下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誓言,因此才成就了这煌煌大宋!
  可是现在,新朝廷已经不需要儒家为皇权鼓吹了!
  所以对沈墨的新朝廷而言,儒家在失去了作用的同时,还在不知死活的上蹿下跳,要求他们旧日的特权!
  这个时候要是再不识相,估计就该挨揍了!
  ……
  沈墨一看就知道,这廖家两兄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们心里一定清楚,即便是天下儒生真的汇聚在一起,也无法和沈墨相抗……因为沈墨和新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儒生!
  于是沈墨笑着说道:“因为我们的服务目标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我的新朝堂之中,绝对不会把自己放在牧守黎民的位置上。”
  “我要得是服务于百姓的官员,像汉代那样‘州牧’的官职,是绝不会再出现的了。”
  “而且从新政官员到我这个元首,也没人想着要千秋万代,而是谁行谁上。这里面判断一个官员是好是坏,说了算的人也是百姓。”
  “其实大宋各地的儒生,都有很好的素质,他们识文断字、写字算数、行政能力都很强,我也很想在新政府中任用他们。”
  “只要他们愿意承认一点。”这时就见沈墨竖起了一根手指,笑着向廖家兄弟说道:
  “你们和我一样,都是天下百姓的雇工……绝不是主人!”


第3328章:明伦堂上千载夜、郎心如铁、一言而决
  沈墨说到这里,廖明轩才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位大宋元首的来意。
  自始至终,这位元首虽然表现得极为客气礼貌,也并没有以权势压迫他这位儒学宗师。甚至在说话的时候也是轻言细语,连一点凌厉的语气都听不到。
  但是这终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个元首此行绝不是为了阐述自己的理念,或是说服他们这两位大儒,而是为了给他们下最后通牒来的!
  整个话语中,廖明轩甚至没有机会辩解或者询问,这位统帅意志坚定,看起来也并没有打算做丝毫的退步。
  廖明轩的心里清楚,如果不打算退步的话,那就算不上谈判!
  所以今天这场程门立雪,看似出自元首对他的尊重,实际上不过是沈墨给他的最后一个台阶罢了。
  作为学界宗师,他今天若是向元首让步,那么今天元首对他的尊重,就可以成为他下台阶的理由。
  反过来说,如果他非要一意孤行,带领天下儒生和元首新政对着干……
  廖明轩心中惊惧万分的想道:当初董仲舒可以罢除百家,将诸多学说一扫而空,如今的沈墨难道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招数,用在他儒家身上吗?
  正当廖明轩被沈默说的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应对之际,旁边他的弟弟廖明亭心里也是犹如惊涛骇浪一般。
  廖明亭的心里很清楚,在这位沈郎君的治理下,儒学即将成为百花齐放中的其中一支学说。而且元首也曾经明言,儒学或许可以成为华夏国人的思想和品德规范,却不能拿来治理国家。
  照这样说的话……廖明亭心里沮丧地想到:这世上再也不可能出现范仲淹、王安石那样从学界大儒晋身宰相的事。儒学一统天下,成为天下幕后之主的局面,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最可怕的是:这位沈云从元首看来是心意已决,无法更改了!
  ……
  跟他的兄长廖明轩不一样,廖明亭这个人更加聪明,思想也更加激进。他兄长想的是儒家的千秋道统,而廖明亭此刻却在思虑着能不能打、能不能赢的问题。
  可是这廖明婷心中稍一思虑,就知道他们儒家根本赢不了。
  以他们儒家的行为模式,如果真要是跟当朝统治者弄成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也不会直接起兵造反。因为他们不是不想那么干,而是没那本事。
  所以在历史上的每朝每代,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