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8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将是他们的战利品,天下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应该属于最强的蒙古勇士!
  ……
  看到麾下将士们战意沸腾,血气飞扬,此时此刻的铁木真脸上也充满了坚毅和自信。
  当他望向远处时,就见自己身边的四面八方,无论是东南西北,都是远达天际,一望无边的火把与篝火。
  他的命令正在飞快地向远处传递,无数蒙古勇士在他的感召之下,奋起了凌厉的战意!
  从近至远,风中回荡着蒙军雄壮的军歌。在这一刻铁木真无比确信,这次战争将是他生命中,最为辉煌壮丽的一次决战!
  ……
  那达慕大会三天之后,铁木真率领全军出发,一路向南杀向燕山防线。
  大草原上数十万蒙军将士,百余万色目人军团追随着大汗的大纛。开了一面数百里宽,由无数行军方阵组成的巨大军团。借着烈烈的西风,一路向南急行。
  此刻从高空中向下看去,无数的士兵与战马就像百川集海,兵刃闪亮犹如海面上无尽的银光。
  这支纵横天下二十余载的至强之军,带着他征服土地上的一百二十万色目军团,直奔燕山而来。
  此时的铁木真虽然已是七十五岁高龄,但他依然坐在自己的战马上,犹如一株历经风雪,越发苍劲的古松。
  在他的身边,射雕手组成的卫队保护在周围,战马侧后则是无数的闪亮金盔。
  他身边跟随着察合台、窝阔台、以及拖雷三个儿子。在他诸多儿子中最出色的有四个,其中的老大术赤已死,剩下的三位全都跟随他南征而来。
  除此之外,在他身后那一大片闪耀的金甲里,有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四子忽必烈,幼子阿里布哥……原本还有一个老六旭烈兀。
  大家如果还记得,这个旭烈兀就是当初跟鲁班门那帮家伙一起,被沈墨干掉的蒙古密谍首领。
  除此之外还有察合台的六儿子阿鲁忽,孙子哈剌旭烈和海都。
  原本察合台有一位长子,名叫木阿秃干,大家一看这名字起的这么难听,就知道他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您猜的没错,这个倒霉的木阿秃干,就在早些年死在了玉龙赤杰城之战。
  玉龙赤杰城是花剌子模的都城,大家想必还记得在《射雕英雄传》中,成吉思汗在攻克此城时因为战斗异常惨烈,甚至有一个心爱的孙子都被敌军打死。
  以至于铁木真异常愤恨,说只要谁能先攻下此城,就可以满足他一个要求。后来在书里,郭靖带领勇士是用滑翔翼从山顶飞下去的。当时铁木真死的那个孙子就是木阿秃干。
  至于说前面介绍的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请大家注意了。
  这些人从铁木真到最小的海都,他们全都当过一任大汗!


第3360章:只为一战裂山川、试问九州、碧海千年
  在成吉思汗的孙子里,年纪最大的是贵由,今年三十一岁,拖雷的长子蒙哥今年二十八,其余的全都在二十岁上下,加上铁木真本人在内,十一个人全都先后在草原上成了大汗。
  他们曾分别在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继位大汗。加上铁木真的三个儿子和成吉思汗自己,一共是十一位。
  如果这个时候,让咱们的大宋第一炮手血手刘明,在远处拿三十二磅炮照着这片金盔来上一发。那他很有可能就会破掉沈墨在东瀛,险些达成的屠杀皇帝记录……
  当时的沈墨,是有机会一次性干掉六位东瀛天皇的,不过他当时即便那么做了,记录也会被此刻的血手刘明打破。
  因为假设刘明真的有机会开炮的话,他就会打出一副在历史上再也难以凑出来的中药……十一位帝皇完!
  ……
  此刻,蒙古大军犹如洪流一般向着燕山奔涌之际。铁木真在马上看着远处的天际线,心中也在不住的思量着此行的战略。
  这一次,他手中的一百八十万大军并没有拧成一股,全数奔向燕山防线。而是被他分成了三个巨大的战场。
  其中他本人带领着一百六十万部队奔向燕山,而另外的二十万部队则是分成了两股。
  其中北路军,由二万蒙军和八万色目人军团组成,带兵的将领是窝阔台的次子阔端。
  这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曾经跟随大汗西征,骑兵战术运用的十分成熟,而且他在作战时是少有的那种凶猛酷烈,动作极其迅猛的将领。
  这次成吉思汗派他率领十万军队,直接扑向了大宋的宁夏军区。
  而另外一支中路军同样也是十万人,由二万蒙军和八万色目人军团组成,这支部队的领军大将却是铁木真时起家的将领,他手下的“四獒”之一,大将速不台。
  速不台带领部队去往的方向,正好在西夏和燕山防线之间,他准备带领部队从大同府向南,直接插进入中原腹地。
  一听这两支部队的人数,大家就能知道,这其实是铁木真用来牵制沈墨兵力的偏师。他只要派出部队去往这两个方向,就能逼迫大宋军队在这两个方向上用重兵防守。
  所以实际上,铁木真这两支军队的用意,是要摊薄沈墨用于防守燕山的部队数量。
  当然,如果这两支偏师能够顺利达成战略目标,真的攻入大宋腹地,那就更是意外之喜。
  所以铁木真特意在一片苍茫戈壁,有利于骑兵施展快速机动战术的宁夏郡,派出了行军作战犹如烈火一般的阔端。
  至于中间的那一路,因为大同府附近山脉纵横,大同又是北方重镇,所以沈墨势必会派重兵防守。
  那里属于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到灭顶之灾,同时冲过去之后就是广阔的华北平原,是个机会与危机并存的地方。
  所以在那里,铁木真派出了征战一生的老将速不台,确保这只中路军能应对得了复杂的局面,也能抓住一闪即逝的战机。
  从铁木真派出的两只偏师,和他任用的这两名将领上就可以看得出。铁木真不但是行军作战上的奇才,在作战用人方面,更是世间无人可敌。
  此刻的铁木真一边行军,一边望着遥远的南朝,这位草原英雄暗自想道:这次南征,一定要全胜而回!
  “五年来,我都在准备着这次征战……”
  ……
  “……为了这一战,我已经等待了八百年!”
  此时的沈墨正在千里之外的南方,燕山防线以北,塞外桓州的雷霆要塞城上。远远眺望着西北方向,心中波澜起伏。
  这一次,他带着华夏八百年的智慧和希望而来,终于站在了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
  十四年的血路拼杀,无数次的生死决战,他终于还是走上了这片战场!
  华夏能否一举扭转覆亡的命运,会不会就此走向辉煌的将来,都要凭此一战而决。
  此时的沈墨眺望着远处,正是心潮如海,壮怀激烈!
  ……
  雷霆要塞守将余玠和卜郁成远远的看着元首,都在猜测元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此刻的元首屏退了左右,雷霆要塞向北的城墙上,只有他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呼啸的西风遮天漫地而来,带来了草原上的丝丝寒气。要塞城墙上军旗招展,烈烈飞舞。
  远处的元首就像孩子一样,坐在城墙垛口上,两条腿垂到了城外。大家只能看到一个衣袍被西风漫卷,发丝被烈风吹乱的背影。
  ……
  此刻如果在高空中向下看去,就会发现雷霆要塞的南面正是人马欢腾,一片热闹。
  一排排全副武装,扛着精良步枪的战士,正在进入这个庞大犹如巨兽一般的要塞。一门一门的重炮,正在从城下向着上方吊装。
  准备开进城里的辎重车上装满了炮弹、弹药、军粮、被服、补给。这些满载的大车形成了一支浩荡的车队,正顺着要塞南门蜂拥而入。
  同时数千名建筑工人带着铁丝网、地雷和沉重的水泥预制件,正在要塞周围全力加固城防。
  在城外的广袤大地上,用于挖掘和夯制的蒸汽锅驼机,正冒着白烟,发出怪兽般的“吭吭”叫声。
  这城内城外就像一个喧嚣的工地,又像是一个不断被加强武装,还在越来越强的远古魔神!
  此时在要塞正北,也就是面向草原的方向,只有元首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谁又能知道此刻的沈墨,究竟在想着什么?
  ……
  他心中正在思索着对抗蒙古大军的战略,还是如何击败那位盖世英雄成吉思汗?
  他在想着身后山温水软的江南故国,还是在心里描摹着繁华锦绣的家乡临安?
  他会将大宋带向一场辉煌的胜利,还是沦亡于异族之首,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谁能知道那个一直望向北方的大宋元首,心里是平静如深渊,还是波涛汹涌,犹如沧海?
  万古长夜,九州沉、到今日英雄决。
  碧海千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第3361章:重军合围有何难、虎奔龙缠、要塞军团
  此刻的沈墨,要说他不紧张是假的。
  这一战关系有多巨大,谁的心里都清清楚楚,这已经不是沈墨的个人荣辱,或者是几千几万条性命的事了。而是输了这一战,文明将会倒退,发展将会停滞,最终使得千年之后的华夏民族都会丧失先手,落后一步。
  在这个时代,大宋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十,文化艺术的丰富也是无与伦比。很多方面都是后世人难以企及的,甚至有学者说,这时的南宋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仅仅举一个例子来说,在宋朝时,东瀛的一名高官将手中积攒的三千五百两黄金,带到大宋去修筑佛寺,这之后寺中的僧众回赠了他一个“梅子青”的龙泉窑碗。
  至此之后,这个碗被东瀛历史上的藤原两家争夺,连续数百年被奉为至宝。直到后来因为兵火战乱,这个碗上磕出了一道裂纹。
  那些东瀛人百般不舍,拿着这个碗和一笔重金到当时的华夏来,想要再求一个跟它一样的碗……那个时候正好是明朝。
  结果当时整个大明朝上下,烧制这种梅子青龙泉窑的工艺都已经失传,甚至无法找到一件相同的器物。于是朝廷只好用锔钉把这个碗修补了一下,又给东瀛送了回去。
  由于那就几个锔钉的形状酷似蚂蝗,所以这只碗就被东瀛人称之为“蚂蝗绊”。
  就这样,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这只龙泉窑“蚂蝗绊”碗,被奉为国之至宝。同时也见证了八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缺失和令人痛心的衰变!
  而历史上的这一切,就是从元朝初建、也就是现在的大宋开始的!
  所以此刻沈墨心里想的是,不能让崖山之难重现,不能让民族落于人后,她应该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这个勤劳而善良的民族,绝不能被野蛮人的弓箭征服!
  ……
  所以这件事撂在了沈墨一个人的肩上,他身上的压力真是可想而知。
  幸好咱们这位沈郎,从他当卧底那时就是心理素质过人。虽然现在他面对的压力如山如海,但他还是有想办法去排解。
  此刻的沈墨就坐在城墙上,举着一副陆无惧画给他的铁木真肖像。这张纸上的老人睿智沉厚,犹如大山一般稳重。
  通过画这幅画像的笔法沈墨就知道,铁木真的人格魅力,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弟子。
  不过陆无惧这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