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8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往在他们蒙军兵锋威逼之下,吃不好睡不着的一直是敌军。可是对面的这支宋军,以极其弱势的兵力被十万大军包围,却还在那儿毫无畏惧的连吃带喝。
  ……味道还这么香!这时所有的蒙军心里,都恨得咬牙切齿地想道。
  等到天色黑透,戈壁滩上的风也渐渐寒冷了下来。
  ……
  特战团使用的陆军帐篷是一个班分发一顶,基本上就是厚重的帆布上面涂敷了一层橡胶。
  这种军用帐篷防潮隔湿,而且很挡风,一个班十个人用的帐篷并没有多大,卷起来一个人就能背得动。
  除此之外在不适合搭帐篷的地点宿营,每一个战士背包里的雨衣,也都可以在地面上用几根树枝临时搭建起一个小小的隐蔽所。
  这种宽大的雨布还能在下雨天遮盖弹药,保护弹药不被雨水打湿,也可以在丛林战中绑成一个吊床,供战士钻进去睡觉。
  这玩意儿是统帅沈墨设计的,直接参照了北方某大国的军用雨衣设计,虽然略显厚重,但是结实耐用功能也多。
  如今战士们钻到各自的帐篷里,随即就打开睡袋钻了进去,抓紧时间休息。
  现在虽然已经进入了冬季,但在宁夏郡这里还没有达到冬天最冷时,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所以战士们的睡袋中并没有放上鸭绒衬里,而是由毛皮朝内的羊毛皮板制成。
  这样的睡袋防风又抗湿,睡熟的战士在里边感觉暖乎乎的,不会觉得一丝寒冷。与之相比外边蒙军的皮被褥可就差得多了。
  小向导尕小子到底还是得到了大师兄沈小虎那包椰枣,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子把椰枣藏在怀里,躺在一个睡袋里,一会儿就忍不住嘴里塞上一颗。
  虽然外边包围的千军万马,还是让他们觉得有些心惊肉跳。但是经过黄昏这场战斗和晚饭,这两位向导不知怎么的心里却是安定了不少,似乎对自己的性命也不再那么担心了。
  其实真正让他们放下心的,还是身边那些战士的态度。
  虽然面临大战,他们却没有一个露出了紧张失态的神色。这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老羊骨头的心里,也是暗自佩服。
  其实他们西夏人跟蒙军作战数十年,从老羊骨头年轻的时候,他们就经常碰到几千大军被一两百蒙军缠上,远远的用骑射折磨的场面。那真是跑也跑不了,打也打不着!
  可是现在,这样的蒙军在面前是如山如海,可那些宋军战士却毫不畏惧。相比之下过去的西夏军队,真是拍马都赶不上!
  就在老羊骨头心潮起伏,辗转反侧了好一阵子,终于昏昏沉沉地睡去时。就听到外面陡然响起了哨声……蒙军攻上来了。
  ……
  当老羊骨头从帐篷里爬出时,一眼就看到了满天的繁星。
  夜风清冷,呼啸盘旋。身边成排的帐篷里,正有无数身影轻巧灵活的爬出来,跑到各自的防守位置上。
  随即他就看到一片蜡烛般的火苗,犹如星光般在阵地上闪耀起来。
  ……
  特战营战士全都点着了自己的军用打火机,用火苗熏烤着步枪上的照门和准星。很快照门上被轻微磨损,露出了钢铁色泽的地方,就盖上了一层纯黑色的烟灰。
  一般在黑夜里瞄准时,照门上钢铁反射出来的微光,会极大影响战士的视力。这样用烟火熏黑反光部位,可以让他们的步枪在黑夜里射击时越发精准。
  之后工兵营的战士压下了起爆器的开关,在老羊骨头目光的远处“轰”的一声,闪耀起了一片火光!
  在四百米之外,蒙军在黄昏时留下的那片尸体上,猛然间爆出了燃烧弹的亮光!在火光映衬之下,无数蒙军骑兵冲来的身影,暴露在了明亮的火光中。
  旋即所有的宋军步枪都开始喷射火焰,对面那些拎着万人敌的绳子,准备冲到近距离投掷过来的蒙军,立刻被打得一片人仰马翻!
  此时从高空中向下看去,土山上的三层阵地上,正向着四面八方喷射枪弹。枪口上一闪一闪的火光不计其数的闪耀着,宛如夜空中的繁星。
  而他们的外围,是一个半径四百多米的硕大火圈,这里就是蒙军骑兵的葬身之所。
  ……
  在戈壁滩上都是粗大的沙粒,如果燃烧瓶就这样扔过去。不但扔得不够远,而且里面的凝固汽油会迅速渗透到地下,被沙土吸收,燃烧的时间会大打折扣。
  所以经验丰富的特战队工兵,干脆就把燃烧瓶放在了人马尸体堆中间。这样一来马和人尸体上的脂肪都会被凝固汽油引燃,在他们彻底被烧成焦炭之前,火光是不会熄灭的。
  这场夜战对于蒙古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他们前方的那个不高的小山包上,时时刻刻都在喷吐着致命的枪火。
  成片冲锋的蒙军一排排齐刷刷地倒下,又被后继狂奔而来的骑兵填满。
  可是对于经验丰富的特战队员来说,这种夜战的情形,他们已经经历过不知多少次了。所以他们手持步枪稳稳地开枪,所有人心中都是不慌不忙。
  敌人即使再冲过来一截,他们手里还有杀伤力巨大的掷弹筒,足够那些蒙军骑兵喝一壶的。更何况再往内圈里还有早就埋伏好的杀伤地雷,和战士们手上暴雨一般的霰弹枪!
  所以这些特战营士兵们打得毫无压力,轻松得就像在靶场上练习射击。他们只要扣下扳机,就可以看到火光中的骑兵,被自己枪弹撂倒的场面。
  ……
  这一场夜战打的异常惨烈,从最开始蒙军大量用骑兵冲锋。一直到后来蒙军骑兵握着燧发枪,拎着万人敌跳下战马,在地上推着自己人的尸体前进。
  整整一夜的时间,蒙军都没有一刻停下进攻。


第3395章:强虏灰飞笑谈中、敌军十万、恰如烩饼
  防守山包的特战营战士,用步枪接连不断地射击。对于爬过来的敌军,他们用掷弹筒一次次的覆盖过去,炸得敌人血肉横飞。使得蒙军留下了无数尸体,却依然无法前进一步。
  其中也有侥幸爬到燧发枪枪射程的蒙军,可是他们的火枪一开火,在明亮的枪口焰闪动的一刹那,就会被十几发子弹集火射击,将他们撂倒在地。
  至于这些蒙军手中的万人敌,甚至没有一颗能接近到宋军阵地的百米之内!
  ……
  清晨的太阳升起之后,西北风短暂的停了一阵,又猛烈的刮了起来。
  此刻防守阵地的外圈,蒙军的尸体已经摞满了一层又一层。
  鲜血染红了沙土和碎石,烧焦的尸体升腾起来的烟雾,使得战场上充满了蛋白质烧焦的味道。
  敌军的攻击短暂停止了一阵,老羊骨头和尕小子从掩体后面探出了头,这才看到了战场的全貌。
  “……这么多死人!”
  此刻的老羊骨头,看着远处柴禾垛一样摞得一层层的蒙军尸体,心里就是一哆嗦!
  这就是数十年纵横西夏,把他们大夏国打得只剩下窄窄一条的蒙军铁骑?为什么他们在大宋军人的枪口下,死的这么容易?
  这片惨烈的战场,把个老羊骨头看得心神恍惚,又是激动万分!
  ……
  没过多久,他就闻到了阵地上烹煮早餐的味道。
  特战营士兵们都在趁着这个时间擦拭武器、清点弹药,使自己的步枪保持在最好的状态。
  每一个班的炊事兵,都把自己带来的猪油罐头打开了三四盒,然后他们就在灶台里,捡出了几小把昨天烧剩下的细柴枝。
  经过了昨天的砍伐之后,不大的土山包上所有的荆棘灌木都被烧光了,战士们做早饭时需要另找燃料来生火。
  这时的老羊骨头和尕小子,惊讶的看着那些罐头打开之后,凝固成雪白的猪油里面,被一把把地塞上了焦黑的柴枝。
  之后这几个罐头就被塞到灶台下用火点燃,随即战场上就飘起了燃烧猪油的味道。
  炊事员把锅坐在灶台上,开始为大家熬煮菜汤。
  这次没时间烤面饼了,他们用脱水蔬菜和红烧肉罐头煮成了汤,直接把面饼掰成块往里一扔。
  然后等锅里的汤水滚开之后,直接就被盛到战士的饭盒里。这顿肉汤烩饼,让打了一夜的战士们吃得满头是汗。
  这时的老羊骨头,已经被这支队伍奢侈到败家的烹饪方式弄到心疼得不行!那一罐罐雪白的猪油就被他们这样当做燃料烧了?这得是多有钱的队伍,才能做到这个份上啊!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元首沈墨为陆军制定的战时条例。
  ……
  来自于后世的沈墨知道,战场上的士兵最大的敌人有两个,就是脱水和胃病。
  在这样的高寒地区,如果士兵连续吃几顿冷食,再加上作战时的紧张,会让他们的胃留下一生的病根。而且肠胃不适也会极大影响他们作战时的发挥。
  为了这些士兵们良好的状态,沈墨是从来不会心疼钱的!
  这顿早饭吃完之后,战士们索性把帐篷里的睡袋提出来放在各自的阵地上,钻进去睡觉。
  哪怕只有十分钟时间,他们也要赶紧休息,即使让自己的状态能强上一点点,那也是极为有利的。
  可是根据昨天蒙军的表现来看,他们在后半夜的时候明知道攻不上来,还要派人向前拼死突击。这些战士们不用长官说,心里就猜到了八九分,弄不好这些蒙军打得就是疲劳战术的主意。
  果然他们才躺下才没多久,蒙军经过短暂的休休息调整了战术之后,再次猛扑了上来。
  又是一阵激烈的战斗,在清晨打响了。
  ……
  十万对一千,看起来这个数字对比极其惊人。但是推敲起来就知道,其实和两三万人打一千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首先就是一千特战营守卫的这个山包,面积原本就不大,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一点的空间。
  所以在敌人的士兵从外围包抄过来的时候,他们的骑兵数量是有上限的,有再多的人你挤不下也没用。
  敌我接触面充其量只有足球场外圈那么大的范围,蒙军是不可能把十万人都挤进这个圈子里的。
  举个例子,两军在只有一人宽的窄巷子里遭遇,实际上只有双方最前面的那个人在战斗,你后面有一百人也得等最前面那个倒下了才能补上去。
  更何况这一次特战营执行任务时,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所以他们带来的弹药数量是足够的。
  步枪手携带的子弹五十发是一小盒,体积大概和一盒粉笔差不多,所以战士们每个人带上两盒一百发子弹,总数量就等于十万。
  在这种情况下每人带上两三百颗子弹,就已经足够应对面前的战事,更何况他们还有大量的杀伤地雷和手榴弹。
  而且蒙军也绝不可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估计现在他们已经被阵地上的特战营杀的胆寒了。
  现在之所以他们还在继续进攻,就是寄希望于将阵地上的宋军耗到弹尽粮绝,现在的蒙军大帅阔端其实打得就是这个主意。
  ……
  阔端一边揪着心看着前方宋军进攻的情形,一边在心里暗自计算着宋军的破绽。
  现在他要是想攻破宋军阵地,只能寄希望于三个方面,就是耗尽宋军他们手里的给养,包括弹药,粮食和水。
  眼下的宋军防守的阵地虽然坚固,但是对阔端而言最大的优势……实际上是他自以为的优势。就是将这支宋军千人队包围之后,已经把宋军和后方之间的联系切断了。
  所以对于贺兰山以东的大股宋军而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