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19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没那么简单!”这时的姜俞馨姑娘和锦云对视了一眼,苦笑着说道:“在完颜黑河口供里得到了黄龙府的消息之后,我们就把黄龙府的资料调过来了。”
  “这个铁牌上面所说的宝塔,在黄龙府附近只有一座,就在人烟稠密的黄龙府城里!”
  “这下完蛋了,这么明晃晃的一座大城,再加上累赘不堪的一大堆宝物……”此时的沈小虎一听见这话,顿时就是跺着脚哀叹了一声。
  “这要是不用军队把它打下来,怎么在老百姓面前明晃晃地挖呀?”
  “说的就是呢……”在场的众人听到了沈小虎的话,都是同时点头。在大家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有关黄龙府宝塔的情形。
  在那么一个城池里,中间有座宝塔,然后宝塔附近的地底下有一大片宝藏。他们得把它挖出来,还得把它运出去,还得不让人知道,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第3504章:番外篇之黄龙重宝:千里黄龙府、少年任狂侠
  “好了!”这时就听“啪”的一声,姜俞馨姑娘双掌一合,拍了一下巴掌,提醒大家注意。
  这时的众人才把神思从自己内心中抽出来,看向了姜姑娘。
  就见姜姑娘说道:“从现在开始,有关这个宝藏的所有细节都属于绝密,任何人都不许向外透露。”
  “唐天玑,你去执行你的热气球任务,小虎和开阳在通州待命。”
  “我们会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然后再给你们配备一大批精兵强将。到时候一定会为你们营造出一个有利态势,让你们顺利执行任务。”
  姜姑娘脸上带着微笑向着大家说道:“从现在开始,让咱们齐心协力,把这宗重宝牢牢地抓到咱们手里!”
  “就是!等统帅回来,让他看看这一大批宝藏,都是咱们给他们弄来的!”这时的沈小虎闻言,也是眉飞色舞地笑着说道。
  ……
  于是在这天过后,寻宝任务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眼看着统帅沈墨在山东那里的行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经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统帅已经整合了山东的起义军部队,并且收服了杨妙真。如今他正牵着完颜陈和尚十余万大军的鼻子,一路捉迷藏打游击。把山东东西两路和金国河间府乃至于南京附近,闹得一片天翻地覆!
  准备就绪,时机成熟,这次“黄龙重宝”行动,也终于到了实施阶段!
  ……
  黄龙府位于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县城内,为辽金两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国历史名城之一。
  公元1127年,金兵俘虏宋朝徽、钦二帝,曾将他们一度囚禁于此,史称靖康之耻。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曾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
  这座黄龙府城,最早建于公元四世纪中叶,为当时北方扶余国的后期王城。
  由于它地处西部草原与东部丘陵相交地带,扼控着松花江两岸和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在东北古代历史上,一直是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来,这里曾是东胡、鲜卑、秽貊、肃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重要活动舞台。在辽初时,黄龙府统五州三县。到辽圣宗(公元十一世纪)时,该处除设行政长官外,还配备了军事兵马都部司。
  此时辽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交通的发展,黄龙府人口急剧增长。当时的黄龙府一带人烟稠密,村屯密布,城郭相望。
  如今的黄龙府里,不仅住着契丹人、渤海人、汉人、女真人,并有铁骊、兀惹、突厥、党项等族人。
  据《三朝北盟会编》所述,当时黄龙府“杂诸国风俗”,“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通晓,则为汉语以证方能辩之。”
  也就是说,黄龙府由于民族众多,语言甚至不能相通。最终他们还得靠汉语才能相互之间辗转转译。
  辽代在兴建城堡时,通常要大兴寺院和佛塔。黄龙府城内的那座巨大的辽塔,就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修筑成的。
  金国建立以后,曾定都黄龙府,接着便不断派兵进攻北宋政权。也就是说这个看似并不重要的小城,曾经还是金国的都城呢!
  如今的黄龙府,城内人口超过四万,民族杂居,商贸往来十分兴旺。可是与此同时,它在军事上的地位却并不那么重要。
  因为现在的黄龙府,早已经被蒙古人从金国手中夺走,甚至连更北方向千里之外的燕山防线都在蒙古人的手中,所以黄龙府已经成了蒙古人的大后方。
  像黄龙府这样的地方,下辖着数个州县,原本应该设置一个“达鲁花赤”,也就是蒙古人口中的“府尹”才是正常情况。
  可是由于这里并不是军事重地,甚至除了数千人的投降金军作为蒙古人的附庸势力之外,甚至蒙人都没有向这里派驻官员。而是由一个叫做耶律而朵的金国投降官员,暂且治理此地。
  这个耶律而朵原本是辽国贵族,辽国灭亡时投降了金国。在蒙古人打来的时候,他的老爹果断地揭竿而起,迎接蒙古兵进了黄龙府,所以在当时立下了大功。
  没多久老爹死了,这个黄龙府尹的位置也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他的头上。虽然这家伙的才能水平全都很一般,但是这黄龙府里,也没有什么需要他处置的任务。
  反正此地商贸发达,只要他老老实实在这里收税上交,不要造反,蒙古人就对他很满意了。所以耶律而朵最近这些年的小日子,一直过得十分不错。
  不过这几天以来,他却是极其地闹心。就是因为在他的黄龙府内,有几个蒙古人出事了!
  虽然蒙古人对他极为放心,甚至任命为黄龙府的军政长官。但是按照惯例,还是要在他这里放下一些蒙古人,作为对他的监视。
  所以在他治理黄龙府的同时,在府城里还有八个蒙古人,就像太上皇一样监视他的行动。
  大家别觉得这些人少,要知道当时高丽国在投降蒙古时。那么大的一个国家,蒙古人也才派了三十二个人过去监视。
  至于这八个蒙古人,主要的任务就是监视耶律而朵不要造反而已。所以这些蒙古骑兵出身的将领和士兵,整天就在城外策马狂奔,四处乱跑地游玩。
  以他们的口吻,这是出城游猎,顺便磨练骑射技能。但是耶律而朵心里却是清楚,这些蒙古鞑子出城后,不是找到一处富户的庄园,大吃大喝,淫辱人家的女眷。就是找到一些大小村落,用百姓的脑袋锻炼他们的弯刀砍杀技术。
  总而言之,这帮人在外面玩得不亦乐乎,在黄龙府城内的时间反倒不多。
  不过七八天之前,到底还是出了一桩大事!这八个蒙古人出城之后,竟然连续很多天都没回来。
  原本他们三五天不归的事也常有,耶律而朵觉得应该是蒙古人碰到了一个大庄园,在那里玩得不亦乐乎。每日里不是狂饮就是胡闹,早就忘了回家的事。
  可是这些蒙古大爷一连数日未归,却让耶律而朵的心渐渐慌了神!


第3505章:番外篇之黄龙重宝:北国铁蹄下、黄龙泛铁甲
  耶律而朵随即就派兵出城去寻找,结果把方圆数十里之内找了个遍,也没发现那八个蒙古兵的身影!
  这一下他真是彻底急了,要是这几个蒙古人在他手里出了一差二错,他的脑袋怕是要危险!
  于是耶律而朵一边赶忙给蒙古上峰写信汇报这件事。一边派人继续寻找……如今又是七八天过去了,丢失了那八个蒙古人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可是上峰回信的日子也快到了,如果上面的蒙古大爷因为此事大为恼火,派来向他问责。甚至是当场砍了他的脑袋,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些天以来,耶律而朵的心是越悬越高。每天都哭丧着脸,像是死了爹娘一般。
  ……
  与此同时,就在黄龙府西北方向五十里处,正有一个人苦大仇深地坐在地上,气哼哼地看着亲兵往他身上套着蒙军盔甲。
  这个人远远地看去,一个大脑袋亮晃晃的在阳光下触目惊心。一看见这惊人的头围,大家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旁人。
  这是沈墨手下的十二盗火者之一,大脑袋刘烈!
  他奉姜俞馨姑娘的命令,已经在这里埋伏十五天了。原本那八个蒙古人,就是死在他手下的特战队员手里的。
  之后他们守在这条交通要道上,又设下埋伏,把黄龙府尹耶律而朵派出去,向蒙古人传信的亲兵来了个一网打尽。
  在这几天里,他们一共就干了三件事:一是审问那些来自黄龙府的亲兵,把府里的驻军情况,府尹耶律而朵的性情,还有些细碎的情报全都审问了出来。
  同时第二件事,那些陆战队员都把自己的头发剃成了蒙古人的发型,而且每天从阳光出来一直到太阳下山,都坚持在太阳下暴晒。
  这样一连十天过去,这些特战营士兵的脑袋上被剃光了头皮的位置,全都晒得一片黝黑,脸膛也同样是如此。这样一来,他们就和普通的蒙古兵毫无差别了。
  同时刘烈也将获得的情报传送出去,并且继续卡在这条交通要道上,免得耶律而朵再派出第二次信使。
  到了现在,刘烈他们已经接到了上峰的命令,现在大脑袋正穿上一套蒙军的盔甲。
  然后他就将带着自己的八个陆战队员加一个翻译,用仿制的蒙古印信冒充新任监军,赶向黄龙府!
  ……
  刘烈接到的命令是:利用仿造的蒙军印信打入黄龙府,作为内应随时接应寻宝小组。
  于是这些天来,刘烈小组从行为方式到饮食结构全都在向着蒙古人靠拢,并且有意的用奶制品和羊油把自己弄得一身膻臭味,生怕被黄龙府内的守军看出什么破绽。
  不过所谓的破绽还真不少,最起码从他们的几个的语言就通不过。好这一点,大本营给他们做了万全的准备。
  首先就是黄龙府里,蒙古方面的高层派出去的前一批八个人已经被他们杀干净了,所以能跟他们对话的蒙古人实际上是没有的。
  虽然民间也有大量的蒙古人在居住,但是他们这些人高居府内,只要不愿意,他们可以不跟任何一个蒙古人说话。
  至于和那位黄龙府尹交流,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翻译被他们带去,而且还是自己人。
  这个小子外号叫小泥鳅,大号叫王轩,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这家伙据说是统帅派人从川中那边营救过来的,头脑聪慧之极。投靠元首没多久就把蒙语说的滚瓜烂熟,正好用来当做翻译。
  这样一来,刘烈的亲兵大可以大像闷嘴葫芦一样不开口说话,而他自己只要叽里咕噜的说些似是而非的蒙语,再由小泥鳅王轩翻译成大宋话说给黄龙府尹听,就没什么问题了。
  他们这群人收拾停当,骑上了蒙古马,带上了备用的马匹,就和一队真正的蒙古骑兵毫无二致。
  于是他们放开了马缰,向着黄龙府方向疾驰而去!
  ……
  那么大家有可能说了,冒充官员哪有那么简单?这不是很容易被识破吗?
  实际上这在古代来说,还真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如果大家还记得在西游记的开篇,唐僧的爹就曾经被强人杀死,之后用他的官员告身走马上任,冒充官员好久都没被发现。在历史上也真的出现过假冒官员上任的情况,而且还不是一回两回。
  这里边的关键就在于,古代的通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