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第一卧底-第5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在他们这一次掌握福建路的过程中,沈墨的一次次出击动如雷霆,一举一动毫不犹豫,堪称是准确高效。
以至于他们在一天之内,就顺利的拿下了东南一路的地盘。这也让大家在心底里,暗自对这位年轻将军佩服已极。
所以会议一开始,赵与芮毫不犹豫的就问沈墨,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沈墨立刻对赵与芮回禀道:“臣会在福州这里,放下三百人的军队,这样就足以维护本地治安和州城的安全。”
“随后,臣请圣驾再次起行,于今日中午出发,直取广州府!”
其实这件事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参加会议的众人听见沈墨的话之后,全都没有任何异议。
如今对他们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兵贵神速。他们一定要趁着这些江南各路的官员,还没接到临安的消息机会,赶紧去接收他们预定好的地盘。
可以想象,如果一旦这些州府得到了临安新任天子登基的消息。到了那个时候,赵与芮即便是举着天子仪仗过去,只怕迎接他的也一定是紧闭的城门,和成千上万的士兵了。
所以沈墨这次带着天子、还有用来掌控广南东路、广州府上下级官员的那些文武群臣,打算再一次快取广州。
当然,这里面范大将军也是不可少的一位。
在这六十来名朝臣当中,沈墨让其中的一半人留下,叫他们分别去掌控福州的各个要害部门。以防官府停止运作以后,引起各方面的骚乱。
当然,这些朝臣们办起这些地方上的事务来,那都是杀鸡用牛刀了。
要知道,大宋的京官要想升到高位,都得有外放为官的资历才行。所以大宋的京官并不是一群不懂得地方事务的大老爷,反而全都是极其精明的老狐狸!
等到这一次,赵与芮顶着中午的烈日跟沈墨再次上船,开赴广州之后。他想起一天以来发生的这些事,这位天子的心里不由得对沈墨产生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这沈郎君,真是算无遗策,把每一点都给想到了!
如果不是沈墨拼死拼活的带出了这么多朝臣,要是只凭着沈墨的军队和他这位孤家寡人的天子。想要这么快的就把一路之地拿到手里,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赵与芮一想到沈墨兵不血刃的,就帮他在这大宋最为繁华富裕的两路建立起了新宋。这位皇帝一时之间,觉得能够得到沈墨这个挚友,真是他此生最大的一件幸事!
随后,沈墨率领船队沿海而下,驶进珠江口,直抵广州城外白鹅潭。
……
又是一个靠着大江修筑的城市,又是一个繁华富裕的锦绣之城!
“广南东路”这个名字,是从大宋开始设立的。同时也是后世“广东”这个地名的由来。而广州城的位置,就在珠江下游。
广州一地的兴旺,正是由于宋室南迁之后,大批北方人到来之后,才让此地的人口增多,也越加的繁华鼎盛。
由于这座城,原本就是面临着天然良港而建,所以这里的交通极为便利。沈墨的舰队可以直抵广州城下。
于是,沈墨依样画葫芦的再来了一次夺城行动。一日之内,将广南东路十四州,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这一次,沈墨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二百墨字营、二百炮兵营和二百掷弹兵都留在了广州,掌控这里的局势。
随后,他把本地的文武官员连同家眷尽数打包,一船送回了福州。
第1006章:囊中奇士锋芒显、平江七策、挺身在前
沈墨把带来的三十多名朝臣留在了这里,让他们控制住军政两处的主要部门。之后他便带着皇帝和这些广州的官员,飞快的返程。
等到沈墨和天子再度回到福州之后,这个政权里所有的人力,都疯狂的运转了起来。
当他们召开第一次政务会议的时候。一位备受瞩目的政治新星,猛然迸发出了眩目的光彩!
这个人,就是卢月卢大人。
在会议上,赵与芮向着群臣问计,问的当然是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将这两路江山变成铁打的营盘,从内到外变成一个稳固的政权。
而这个时候,卢大人手里拿着一份洋洋千言的策论。一开口,就震惊了朝堂上的文武群臣!
在这里面,卢大人一共提出了七条建议,每一条都是振聋发聩,让人觉得一语切中核心。
这里的第一条,就是紧紧抓住当地军政两方面的权利,绝不可以轻易放手,更不能让原本的福广两路官员自行其事。在大事上,一定要以新宋从临安带来的朝臣为主。
因为他们带来的这些大臣,所有人的忠诚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现阶段,已经来不及考验那些新归附的官员了。所以断然不能将重大事务交到他们这些人的手中。
第二条,从福州和广州两地挑选重要的官员、商界巨富人家的闺女,给皇帝赵与芮大面积的广纳嫔妃!
当这一条说出来的时候,把赵与芮弄得都差点从龙椅上掉下来!
这位天子也是万分诧异,怎么才说到第二条,就说到娶媳妇的事儿上来了?
可是等到赵与芮和朝臣们稍稍一想,就立刻明白了卢月大人的意思。
他们要想把福州广州本地的这些地头蛇,拉到自己的这条船上,并且让他们绝无二心。和他们联姻就是最直接最快速的办法!
仅仅才听到这两条,卢月的建议就让大家顿时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随后,当卢月接着往下说的时候,只听这一条条建议,真是字字句句,都如刀剑般锋利!
第三条:在福州城外,新宋政权的力量暂时达不到的周边州县里面,找出一批地主豪强来,下恩旨让他们家中的子弟,组成一支御林军。
新宋可以根据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大小,让他们的子弟一上来,就担任羽林军中高职的军官。
这样一来,新宋政权的手中,就有了一群最基层的拥护者。
那些地方上的地主富户,往往在一州一县的地面上,就像是土皇帝一般呼风唤雨。可是一旦他们的子弟在京城当了官,那就无需担心他们在地方上,暗地里鬼鬼祟祟的做手脚了。
更何况,这些富户子弟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相当于捏住了一大批人质!
随后第四条,整个福建路和广南东路,所有百姓免除土地租税,为期三年。
等到大家听卢月讲到这里,再一想到他前面的几条。此时的文武群臣这才发现,原来卢大人这是从上到下,将他们治下的各个阶层,挨个的梳理了一遍。
最前面的两条,针对的是两地的高官和州府中的大户。而后面的两条,则是把大地主,和那些小门小户的小地主,甚至是农户的心,都牢牢的收在自己的手里。
三年减免租税的消息传下去,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谁会不念叨着这个刚成立的新宋政权,出了个大大的好皇帝?
随后,当卢月接着往下讲的时候,他说出的余下两条,就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第六条:利用福州本地造船业的优势,用沈墨在通州发来的船只订单,使他们的造船业和商业增加收入。而广州的丝绸和瓷器,在沈墨有意的订单倾斜之下,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可是这些订单,却要掌握在新宋皇家这位天子的手上。
赵与芮要御封一批皇商,让他们在得到皇家荣誉的同时,同时也得到这些订单带来的巨额利润。
由此,这两地的商业可以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同时也会在商界培养出一大批,忠于新宋皇室的皇商集团。
然后第七条:尽快立国!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天下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宋政权,而天下人却大多都是不明就里。他们现在也不知道,这大宋忽然一个变成俩,到底是出了什么变故。
所以在这个时候,新宋政权应该及早立国,宣示天下,表明这边才是大宋皇室的正溯。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的才智之士才会望风来投。他们也会因此抢先占领舆论的先手,让大家先入为主的得到结论:这里才是正宗的大宋皇室!
好家伙,这片策论拿出来,立刻就震惊了整个朝堂!
赵与芮想都没想,就马上全都一一照准!
随后,这位卢月卢大人也因为这篇策论,立刻被赵与芮任命为新宋的左相。
他这个决定一说出来,满屋的朝臣没有一个有异议的,全都是心服口服。
且不说这位卢大人,刚才的一篇策论显示出他头脑清晰、年轻睿智,在政务方面有着极为宽阔的视野和强大的行动能力。
就单说,他在临安城登基大典那一次。他第一个站出来,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赵与芮的阵营。就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家就全都比不上他!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这位卢大人当时那一番话,说的实在太过阴损,激起了在座这些老臣们的血性。只怕赵与芮现在身边还是孤家寡人呢!又哪里可能带着这么一个强大的班底出来,迅速的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所以这位卢大人,其实说他立下了底定天下之功,也毫不夸张。
当然了,这个全都是表面上的事。
在座的这些人,从皇上到群臣,可没有一个是傻子!
他们当然知道卢月之前的挺身而出,和今天的这一篇名为《平江七策》的策论,都是出于谁的手笔。
卢月早年间在钱塘县的时候,就和沈墨是故交。他在临安皇宫那一次大义凛然的行为,是不是出于沈墨的授意,那真是只有天知道!
第1007章:惊闻兄弟成新朝、不曾北渡、却向南山
更何况他的《平江七策》里面,条条推陈出新,每一招都是神来之笔。其中有几条,明显带有沈墨平素行事的风格和痕迹。
最起码,在地方富户那里招收青年子弟作为羽林军,顺便把人家当成人质。还有重振商业的那两条,大家一听就知道准是出自沈墨的手笔。
不过现在,沈墨显然不愿意在这个新宋政权里再出什么风头了。他甚至还主动避嫌,露出了不愿意在这个政权里大权独揽的意思。
于是大家也都是看破不说破,各自心领了沈墨这份情,也就罢了。
说实话,沈墨的胸怀着实让这些老臣们敬佩。现在他们心里谁都清楚,他们这个政权真正的基础,就是沈墨带过来的士兵和武装!
而他们看沈墨现在的意图,居然有一种把他们扶稳了之后,就要走的姿态。而不是想要在这个新生的王朝里指手画脚,当一个说一不二的权臣。
所以大家一时间,都对这个年轻人大公无私的做法,暗自感到钦佩。
……
随后,在沈墨的帮助下,这个新生的新宋政权开始竭尽全力的稳住这福广两路的局面。尽力的把它消化掉,成为新宋稳固的国土。
在大家开始忙碌起来之后,他们治下的这个新宋政权,面貌也是一天天的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就在沈墨收复广州,回到福州之后的次日。一艘从通州驶来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福州港。
……
等到得知了这支船队给他们运送来的东西之后,整个新宋政权的文武群臣,一霎时全都激动得欣喜若狂!
三百万两白银,被沈墨无偿赠送给赵与芮,作为新宋政权启动的资金。
除此之外,三千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四千把寒光闪闪的钢臂弩。还有一船一船的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