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第一卧底-第9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架退式火炮,可以在开炮产生巨大后坐力的时候。用火炮本身的炮架后坐,减轻冲击的势头。
  同时,炮架下方的轮子再从轨道上向后滑动一段,就可以完全吸收火炮的后坐力。
  沈墨一看见这样的设计,就知道这准是神工营火神组帮小子弄出来的!
  果然,等他回头向后一看,一眼就看到了唐天玑那个小白胖子。
  ……
  “你给我过来!”沈墨一见又是那个满脑袋都是脑洞的唐天玑搞的鬼,就见他没好气的喊了一声。
  只见这个宣腾腾的小白胖子听到老师叫他,他脸上带着恬不知耻的微笑,几个轻盈的纵跃就来到了沈墨的身边。
  “老师……”一见到沈墨的脸色不善,只见这个胖子立刻就“刷”的收起了笑容,小脸一下子变得更白了。
  “解释,”
  沈墨面沉如水,指了一下旁边那门奇形怪状的大炮。
  “这不是……我……就是……”唐天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口中语无伦次。他这副狼狈的样子,倒是把旁边的杨妙真几个人都给逗笑了。
  等到唐天玑终于缓过神儿来,就见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才说道:“我是接到面瓜……就就就是李慕渊,在倚天要塞发来的火炮使用报告,这才有了这个想法。”
  随后,就在这位唐天玑激赤白脸的解释之下,沈墨这才明白了整件事的经过。
  原来就在倚天要塞保卫战的时候,由于火炮大量集中使用,密集发射的炮弹使得身管寿命急剧缩短。
  在不断用双倍装药发射的情况下,当时的铸钢火炮纷纷出现了裂纹。
  于是倚天要塞的炮兵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出现裂纹的地方用浸泡了煤油的绳子燃烧退火。之后再将即将崩裂的炮管段锯下来,就此无意中改造出了十二门短臼炮。
  结果这种武器,在要塞实战中使用的时候,效果果然跟改造它的工匠想象得差不多。
  火炮的射程当然是急剧缩短,而且弹道弯曲的令人发指。倚天要塞的炮兵只能把炮口调高,才能用它轰击攻城的金军。
  所以在这份倚天要塞的火炮使用报告,被送到了神工营之后,这个唐天玑却是一下子豁然开朗!
  在这之前,神工营的火炮研制小组里,原本就汇集了沈墨的一群得意门生。这些火炮狂人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增加大炮的射程和威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火炮越想射得远,越想威力巨大,就需要越大的口径。而这种大口径长身管的火炮,自重却是沉重得难以想象!
  所以他们设计出来的大口径火炮是既难以加工,又不便于运输和使用。动辄好几吨的重量,在这个时代全凭骡马在泥土地上拖拽,根本就不可能移动得起来!
  所以这份报告一下就让唐天玑想到:如果要是把大口径火炮的炮身急剧缩短,使得它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那就可以很大的减轻重量,使得大口径重炮的移动性能立刻提高几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门大口径火炮就在专门研制的火神小组成员手上,被设计了出来。
  沈墨在山东的这段时间,当然不可能把通州的事管得面面俱到,试验性武器这样的事,更是不可能把文件送到山东去让他签署。
  更何况现在神工营的孩子们,也有了很高的专业素质。最起码在实验中发生人员伤亡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这个离奇古怪的火炮实验就这样进行了下来,并且还生产出了这样一门怪里怪气的火炮。
  沈墨一看见这东西,就知道这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口径臼炮!
  这种火炮既然在历史上曾经出现,并且大行其道很长时间,就说明确实有它存在的理由。
  首先,由于臼炮的身管并不长,所以火炮的口径可以做得很大。另外这种火炮同样由于身管短,所以它发射的炮弹弹道非常弯曲,必须要向天发射才可以打到敌人。
  可是正是这么个原因,使得臼炮因此获得了一项绝技……它可以打到障碍物或者战壕后面的敌人!
  所以,实际臼炮在历史上,根本就是迫击炮的原始模型。
  ……
  但是沈墨看到了这帮神工营孩子们制作出来的样炮,他还是大大的摇头……因为这东西毕竟还是太重了!
  在沈墨的建军思想里面,军队的移动速度,一直是被他作为最主要的战斗力计算在内的。
  所以这种大口径火炮,受限于南宋时代的道路环境,它依然难以跟随军队做快速机动。
  要想知道道路对一支军队、乃至于一个国家有多重要。这里可以用一个具体事例来证明。
  在罗马时代,当时的马车双轮之间的宽度,实际上取决于那个时期马匹的身躯宽度。所以两匹马能够在车辕间并排行走的宽度,就成了马车两轮之间的距离。
  而这样的马车一旦上路之后,他的轮子轧出的深深车辙,就会使得其他宽于车辙的车轮,或者窄于车辙的车轮,在这样两条深沟一样的道路上完全无法行走。
  就这样,罗马时代的车轮间距,就一直在后世的欧洲,沿用到了蒸汽火车时代。
  随后因为这样的马车轮距给人们造成的习惯,在后世的欧洲修建铁路的时候,又约定俗成的采用了这样的宽度。
  再到后来,以至于美国宇航局制造大推力火箭的时候,为了方便让火箭引擎在铁路上运输,就要它设计得不能宽过火车车厢的极限。
  就这样,要是严格说起来。当今最先进的登月火箭引擎直径,其实是取决于罗马时代马屁股的宽度!
  这种极度匪夷所思的因果关系,就这样离奇的形成了!


第1797章:水远山遥重难推、天机一念、铸成巨锤
  由此大家也可以知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颁行的“车同轨”这件事。大家在历史书上读起来的时候,好像觉得并没什么。但是这条律令却是影响了后世的一个重大事件。
  所以现在对于沈墨而言,在确保了部队机动性的情况下,所有的火器设计都要服从于这个机动性的标准,这也就一点儿都不稀奇了。
  ……
  等到沈墨听到了唐天玑向他汇报的火炮设计思路以后,他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说实话,这些孩子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在设计武器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还是会偶尔出现一些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错误,以至于将武器设计得越来越重。
  随后,沈墨就给唐天玑和杨妙真她们介绍了一下。因为岁数的关系,杨妙真依然是师姐。
  要说中国的古代,师兄弟关系也很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范例,当然大部分都是先入门者为先。
  但是其中却也有着“学无先后,达者为先”的说法。甚至像星宿老怪那样,谁马屁拍的好谁当大师兄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杨妙真姑娘虽然入门很晚,但是她的年龄今年是二十四岁。让她对跟那些十六七的孩子们叫师兄师姐,也实在是有些不便。所以沈墨就把这个“师姐”的名号,扣在了杨妙真的头上。
  等到他们介绍完毕之后,红袄军这几名将领自然是围着这门样貌极为威猛的大炮,啧啧称奇的看个不休。
  当他们看见那么粗的大炮筒子,还有堆在火炮远处那一堆比人头还大的圆球形铁炮弹,那些大家伙每一颗都有六七十斤重,这些红袄军将领自然是咋舌不已。
  在这之后沈墨和唐天玑聊了几句,让他不用管自己这边,继续大炮的试射。
  随即唐天玑他们调整了炮口角度,检查了缓冲装置之后。装完了药包,就把一颗硕大无比的开花弹放进了炮膛。
  这种臼炮,由于弹道极高,所以炮弹往往是从天上向下砸的。实心弹和霰弹用在这种火炮上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只有开花弹,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它大口径的优势。
  沈墨早在观察火炮的时候,就看到了炮筒里有曾经发射过的痕迹。知道这门火炮已经经过了实心弹试射。实际上这门火炮的试射工作已经进行到了中段,现在已经可以发射开花弹了。
  于是,就在他们参观团远远的躲开之后,随后就见炮组的战士装上了炮发火管之后,在唐天玑的命令下,用力拉动了炮绳!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
  大家就觉得脚下的土地突突乱颤,在这门臼炮发射的周围,炮口焰造成的巨大冲击波让火炮周围的十余米范围内,地面上的灰尘全都被剧烈的震动,激荡得沸腾了起来!
  沈墨看着这门火炮的炮弹出膛而出,在炮身呈45度角,最远射击角度的情况下,炮弹呼啸着飞过了一千五六百米远,之后便以万钧之势,猛然间砸在了靶场对面的地上!
  随后,就听一声惊天裂地的大爆炸!
  78斤重的炮弹里,装填的四十斤火药发出的爆燃,让大家都觉得就像是身处在一个巨大的铜钟里面一样。
  震动的空气顷刻间就使得这些观看试炮的人,皮肤上都感到一股强大的声浪,飓风一般扑面而来!
  这也太猛了!
  杨妙真她们眼看着靶场的对面,竖立的那些木制假人。还有用来试验炮弹威力的木质盾牌和砖石墙壁,一瞬间就以炸点为圆心,向着四面八方飞射而去!
  这些东西就在炮弹爆炸的刹那,就已经通通被撕成了惨烈不堪的碎片!
  而此时的沈墨,却在观看着炮架的状态。
  就见炮弹发出去的同一时间,火炮剧烈的后座,使得炮架发出了金属撞击引起的沉重轰鸣声。
  这门沉重的臼炮,前轮在扭矩的作用下分明向上跳动了一下,这之后才顺着炮架上的导轨,开始轰隆隆的向后倒退!
  还好!
  弹簧缓冲机构承受住了炮弹的后坐力,看起来这些学生们的计算没有错误,而且设计上也很严谨。
  ……但是他们发展武器的思路,却是问题不小!
  就见沈墨把唐天玑叫过来之后,指着这门大炮说到:“看见这后坐力没有?”
  “看见了,老师!”只见这时的唐天玑眨巴着眼睛说道:“炮架没问题啊!”
  “炮架是没问题,但是火炮的基础有问题!”沈墨听到这里,他向着唐天玑说道:“你可以把它装在马车上行军。但是你计算过没有,在你想要把它卸下来的时候开始,直到火炮进入战斗状态,需要花多长时间?”
  “啊?”听到了沈墨的话之后,只见唐天玑顿时就愣了一下!
  他确实是没想到,火炮从运输过程进入到发射状态,需要的时间问题!
  要是按照老师的说法推演起来,他这个重达四吨的火炮系统,在马车上想要卸下来,可费了老鼻子劲了!
  而且最要命的是,它还不能在马车上发射!
  刚才这一炮的后坐力,要是在车上开炮,任凭什么马车也都是一炮就碎的结果。
  在这之后,这门臼炮就彻底成了一件“坐地炮”。只能原地开炮,想回家都回不去了!
  这个时候,唐天玑就听老师又接着说道:“因为它弹道弯曲,所以即便是装在军舰上,攻击对方舰船的时候,命中的概率也会大幅减小……并且咱们所有军舰的结构,都承载不了它的后坐力。”
  “它离不开道路,拉拽火炮的马车不能在任何没有砸实的地面上行进。它不能碰到雨雪天,一遇到泥泞就会寸步难行。更要命的是,只要是它在行军时遇到一定的坡度或是山区,它就根本过不去!”
  “我的天哪,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