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他们放开!”
  在杨青吩咐后,士兵们才松开了地上两人,退开后仍处于戒备之中。
  从地上爬起来,马上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满是尴尬笑道:“自己人,都是自己人!”
  可是在场没有一个人理他,这让马上更尴尬了。
  “你说你从城德来的,如今城德什么情况?”杨青开口问道。
  “被怪物占据了,桐昌县也一样!”
  “县城都被占了?那县城外如何了?可有幸存百姓?”
  “百姓有活下来的,但都被困在村子里,最多一年内便回断粮而死亡!”
  杨青点了点头,然后就没有再多问。
  “你们是元阳驻军?”除了这个可能的,孟海想不到其他。
  “以前是!”
  杨青的回答,让孟海更加疑惑了,于是他接着问道:“现在你们是那个卫所统领?”
  “雍王府!”
  杨青话音才落,一旁有士兵提醒道:“杨哥,面熟了!”
  他们出城后,带的粮食是固定的,所以每一点粮食都不能浪费。
  “赶紧回去看着!”杨青对说话那人道。
  于是便有两人脱离队伍,快速走向了锅灶处,今日便是由这两人做饭。
  “雍王府?为何会归属于雍王府?这没道理!”孟海终于忍不住道。
  他对雍王府的情况知道一些,这位藩王初来乍到,就算怪物大爆发了,凭什么就能掌握兵权?
  难道元阳驻防千户,还有都司那帮人都是傻的?
  “你既然来了元阳,就该明白王爷的至高无上,若非他的英明领导,整个元阳也会陷落!”
  “所以我警告你,对王爷要尊敬,否则我必杀你!”
  听杨青说得严肃,孟海便觉得更没道理了,自己不过说了句没道理,都没直接提到这位雍王,眼前这人用得着如此警告自己?
  能在丧尸堆中活下来,孟海绝对是聪明人,所以他知道关键在于这位雍王。
  或许这位真有本事,带领元阳军民成功抵抗怪物,得到下面人尊崇就很正常。
  于是孟海连连致歉道:“在下唐突了,兄弟见谅!”
  但紧接着他又说道:“还请兄台说说,这位雍王殿下是何等人物,也好让我二人敬仰!”
  “杨哥,面好了!”
  听到兵车处传来的吆喝,杨青便招呼手下人道:“走,吃饭去!”
  一众兵卒们便往兵车赶去,孟海虽被无视,但还是带着马山跟了过去。
  出现在眼前的兵车,让孟海二人心生好奇,但很快他们就想明白了用处。
  有了这东西,在野外值守的话,即便遭遇了怪物,也能安然无恙……孟海暗暗道。
  端起面条,杨青便开始呼啦吃了起来,看得一旁的马上都馋了,可惜没有他的份儿。
  “兄台,我们来元阳逃难,还请指一条明路!”孟海极为郑重道。
  “元阳距离此地不过五里,你们可以直接前去,说自己是逃难来的,自会有人领你们进城安置!”杨青答道。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那边什么情况自己都不清楚,孟海便道:“兄台何时回城,我二人与你们一道回去便可!”
  杨青不由笑了起来,答道:“我们在此地还要驻扎九天,你难道要等?”
  孟海不由苦笑,看来元阳确实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制度和规矩。
  “既然如此,那我兄弟二人还是自己去元阳吧,只是我们的兵器,可否还给我们!”
  生怕杨青误会,孟海紧接着道:“路上说不定有危险,我们也好用作防身!”
  “你们放心,绝不会有危险,元阳方圆二十里内,所有怪物已被全部清除!”
  说到这里,杨青吸了一口面条,才接着说道:“而且王府有令,除了下辖军队外,任何人不得持有兵器!”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孟海便也无话可说。
  “那好,我们这就去元阳!”
  马山虽心有不怠,但在孟海的凝视的目光下,便只能把心中不满压住。
  当他们走出了七八步,才听身后传来杨青的声音:“记住了,去了元阳什么话都可以说,但绝不能妄议王爷!”
  如果对方不是军中袍泽,杨青绝不会多加提醒。
  “谢了!”孟海转过身抱拳道。
  随后他二人便往元阳方向赶去,而杨青则和手下人继续吃东西。
  “杨哥,这两个家伙还挺有本事的,居然能从城德来到元阳!”一旁有士兵赞许道。
  杨青喝了一口面汤,徐徐道:“看得出来,这两人必是历经艰险而来,所以我才让他们管好自己嘴巴,否则必给自己招祸!”
  再说孟海二人,在远离码头之后,他们看见了大片已被收割的麦地。
  果然这一路走来,他们一个丧尸都没遇到,反倒被巡逻的兵卒拦下过一次,经盘问后才给予放行。
  他二人走了约莫十几分钟,才最终来到了元阳北门。
  此刻北门处,有马车载着一车的粮食往城里去,而城内则由空马车出来。
  城墙之上是戍守的士兵,在高大城墙的保护下,城内必然是安全的。
  “大哥,咱果然来着了,元阳城还在!”马山十分激动道。
  孟海压住心中喜悦,朗声道:“走,咱们入城去!”


第207章 作坊
  元阳北城一处作坊外,附近两条街都已被戒严,几顶轿子此刻正停在外面。
  最前面的轿子是规制最高的,足足有十六个人来抬,其余四顶都只是四人抬的。
  轿子被压下,霍安在一旁掀起了帘子,便见赵延洵从里面走了出来。
  而其后的四顶轿子,则分别是两位长史和两位枢密使。
  作坊大门外,一批官吏正等候在外面,见赵延洵出现后全都跪拜行礼。
  “参见殿下!”
  “免礼!”赵延洵平静道。
  众人这才起身,然后分别让到了两边,将通往作坊内的道路让了出来。
  林大贵下辖的殿前卫士兵,则已经早早守在大门处。
  “走吧,进去看看!”
  说完这话,赵延洵直接迈步往前走去,其身后的四人则快步跟上。
  这次过来视察,除了身后的这四人,赵延洵没有带更多的官员。
  如今收成忙,官署各部都事务繁多,多数都脱不开身。
  “成卿,这是你的地方,还是你来带路吧!”赵延洵停下脚步道。
  成文光上任右长史,工正所便在他的麾下,而此地便是工正所下的作坊之一。
  虽是新官上任,但成文光却也准备充分,对这处作坊了解全面。
  “殿下有命,臣岂敢不从……殿下请往这边!”
  说完这话,成文光便让到了一侧,邀请赵延洵往前赶去。
  首先赵延洵被带到的,还是作坊里的甲胄生产处。
  犹豫城外丧尸被扫清,外面的竹子大批量被送进城内,让竹甲的产量有了提升。
  赵延洵现阶段的目标,就是保证所有兵卒甲胄供应,这对工正所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和之前一样,赵延洵先是观摩了作坊制作,然后被请到了仓库。
  只见仓库里面,已经存有四五百副竹甲,就在这两天便将交付枢密院,然后配发到全军去。
  看完了甲胄生产,赵延洵下一站到了兵车制作地,这里同样也紧锣密鼓忙着。
  同样的,在城外木材供应充足之际,兵车的制造也全速展开。
  “殿下,如今每日最快可以组装两辆车,唯一制约其速的……便是木材供应!”
  制作兵车的这些木头,对木材外形要求较高,必须要长直粗三样俱全才行。
  “只要全力制作即可!”赵延洵淡然道。
  如今往城外派出的兵车,已经足足有四十多辆,分布在元阳周边关键节点。
  只不过,越往外想要扩大地盘就越难,因为战线给拉得太长了。
  丧尸今天被清干净,明天便又冒出一样多的,所以这活儿已经非常不好干。
  在看完了兵车后,赵延洵便来到了另一处作坊,他今日其实是专程为这地方来的。
  因为这处作坊生产的,乃是最为欠缺的弓和箭。
  也正是在打出城后,可以从城外获得更多丰富物资,制作弓箭才能被提上日程。
  当初他离开京城时,带来的工匠之中就有会制弓技术的,而且还是一顶一的大师人物。
  可惜再好的大师,没有好的材料也做不出优秀的弓。
  所以现在作坊内的弓,射程上表现比较一般,比不得匠造局制作精弓。
  此刻赵延洵手上,便拿着一把新做成的弓,正听工正黄忠长细心讲解着。
  弓身是有木头和竹子制成,弓弦则是由麻绳顶替,按照黄忠长的讲述,这玩意儿有效射程近三十丈。
  赵延洵轻轻拉了拉弓弦,他对三十丈的有效距离表示怀疑,所以他便让一旁的林大贵来试试。
  于是众人来到了两处院子间的巷子里,这里距离足够长。
  巷子一侧被摆上了靶位,相距三十丈处,林大贵已张弓搭箭。
  虽然他不是专业的弓箭兵,但对射箭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此刻倒也有模有样。
  而此刻,一旁的黄忠长显得有些紧张。
  虽然他确信射程能达标,但事情就怕万一,所以他在心里祈求不要出意外。
  “嗖”的一声,箭矢如电光般射出,下一刻直接命中了靶子。
  虽然不是正中靶心,但箭矢颤颤巍巍钉在靶子上,对工正所的人来说就是成功。
  很快,两名侍卫将靶子抬到了赵延洵面前。
  上前一把,赵延洵亲手将箭矢拔了出来,箭矢入木足有一寸深。
  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让赵延洵满意,往后总算可以升级弓箭兵了。
  “不错!”赵延洵赞了一句。
  然后他紧接着问道:“这些弓弩,一批可以做多少?”
  工正黄忠长便答道:“回禀殿下,弓箭要求技艺较高,所以其产量不高,每一批最多三十张!”
  “多长时间可以制作一批?”
  “大概半个月,其间有多道技艺,务必精益求精!”
  如此说来,这简简单单的弓,也不是看起来那般简单。
  “让工匠们认认真真做,也不必急于求成!”赵延洵淡然道。
  弓虽重要,但也不是那么紧迫,但这东西必须要有。
  “再去里面看看,都有那些工艺!”赵延洵笑着说道,看得出他心情很好。
  然后在场官员们,全都跟着他进了作坊内。
  里面的工艺种类繁多,赵延洵要全部过一遍,中间要花费大量时间。
  站在稍远一些位置,成文光看了一眼身旁的黄忠长,便道:“本官说过不会有意外,你算是白担心一场了!”
  “大人,卑职这个位置,说是王府最提心吊胆的也不为过!”
  “每日都有各类生产要督促,而且还要保质保量……难啊!”黄忠长忍不住倒苦水。
  他说的确有道理,在长史司诸部门中,工正所的任务量是最大的。
  “你也别太憋自己,有什么事都要说出来,本官这个做上司的,都会体谅!”成文光笑着说道。
  这话有拉拢之意,对这位新上司抛来的橄榄枝,黄忠长毫不犹豫的把握住。
  “多谢大人!”
  关和泰从未对他说过这些,如今能有一个体谅自己的上司,黄忠长求之不得。
  都是为王府办差,为什么不让自己轻松一点呢!
  “今天可谓大开眼界,小小一张弓竟有如此工艺,你们都很能干!”
  听到赵延洵总结式发言,成文光与黄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