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上前去,孙有成蹲下身查看一番后,略有所思道:“也不是中暑!”
  而此刻,地上挣扎的汉子已经晕死过去,嘴角也流出了黑鞋。
  孙有成拍了拍地上这人的脸,后者毫无反应后,他才伸手去探了对方鼻息。
  “死了!”
  当孙有成给出这一结果,在场所有人都懵了,好端端的人就死了?
  “孙小旗,真不是中了尸毒?”
  此刻孙有成也不确定了,于是站起身来对左右部下道:“准备好,真要是变成了怪物,直接砍了!”
  “是!”
  接下来,周遭干活儿百姓,全都被隔开了老远,怕的就是一会儿造成混乱。
  下面人没干活儿,山坡上驻足观看的两位文武大员,便忍不住过来查看情况。
  见谭鲁二人过来,孙有成连忙上前行礼。
  “怎么回事?”
  “回大人,有人不知是何原因,倒地上死了……卑职以为可能是中了尸毒,所以将此地隔离了出来!”
  “朱知县,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走!”
  朱安才虽是读书人,可他在静东主政这大半年,也练就了一身铁胆。
  “走……”
  当这二人仔细查看之后,谭鲁说道:“应该不是尸毒!”
  朱安才也点了点头。
  经过良医所太医反复实验观察,对中尸毒之人的人特征,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
  既然不是尸毒,看样子又不像是中毒,那么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正当众人思索之际,旁边又有人高呼道:“大人……又倒……倒了两个!”


第394章 大事开小会1
  谨身殿外,四位大臣沿着台阶,往大门口徐徐移动着。
  离议事的时间还有半刻,所以他们一点儿都不着急,甚至还有闲工夫聊天。
  “昨天在南城校场,实验那个什么……手雷,不得不说这东西真是个宝贝!”陈安明忍不住赞叹。
  周承平不由接话道:“莫非就是……五天前,在王府引起爆炸的东西?”
  “正是此物!”陈安明点了点头。
  “这东西有什么用?”周承平问道。
  “此物点火之后,便可如天雷一般发出巨响,威力无穷啊,拿来对付那些怪物正合适!”
  “就这么大个一个,要是点燃扔进了尸群之中,炸死几十个不成问题!”
  一边说着,陈安明还一边比划着。
  “如此说来,只要有了此物,普通人也可以轻易击杀怪物!”成文光忍不住问道。
  “这是自然,日后收复河山,王府又多了一件利器!”关和泰接过话道。
  正当众人议论时,只见霍安从大殿内走出,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几位大人,王爷已在殿内等候!”
  议事时间是定好了的,所以他们才会不慌不忙走着,那知今日赵延洵却提前就位了。
  此刻被霍安提醒,众人也就不在多言,自觉加快了脚步进了大殿。
  “诸位大人这边请!”霍安的手指向了东边。
  一般来说,赵延洵召集议事,地点都是在西偏厅内。
  东偏厅又称武厅,一般为战时才启用。
  众人走过殿内通道,走到了东偏厅大门外。
  只见赵延洵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红色圆领蟒袍,背负双手站在大厅中央沙盘前。
  一般来说,在偏厅议事赵延洵都穿较为朴素的常服,如今天这般穿蟒袍的情况并不多见。
  只从这些情况,几位大臣就能推断出,今天要议的事应该很重大。
  四人小心进入大殿,而后行礼道:“臣等参见殿下!”
  赵延洵这才抬起头,看向几位大臣道:“诸位爱卿免礼!”
  待众人起身后,赵延洵找想他们招了招手:“几位爱卿过来看看!”
  几位大臣走近些后,才发现沙盘已被更换,上面显示着陇右北部的情况。
  元阳府、辽平府、天金府,以及莱宣府部分,都显示在沙盘上。
  几位大臣正看着沙盘,赵延洵则返回了王位上坐下,偏偏就在此时
  “如今春耕已结束,后面三个月……诸位以为,王府该如何行事?”
  都已在西偏厅议事了,而且沙盘内显示的还是陇右北部,这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但这个问题,只能由两位枢密院来回答,否则就是乱了规矩。
  几息之后,只见关和泰躬身道:“殿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臣以为……王府首要目的,乃是集中兵力,攻伐盘踞于辽平府的发反贼!”
  在陇右这片土地上,赵延洵代表了朝廷,那么朱晋璋自然就是反贼。
  “妄杀皇亲,蛊惑人心,举兵造反,其行天怒人怨……”
  言及于此,关和泰肃然道:“此等逆贼,不杀不足以正纲纪,不杀不足以抚民心!”
  一番慷慨陈词,关和泰道明了北伐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赵延洵看向其他三位大臣:“诸位爱卿以为何如?”
  “回禀殿下,关枢使所言有理!”成文光第一个应答。
  紧接着陈安明说道:“臣也赞成关枢使的意思!”
  在场四位大臣,只有周承平还未开口。
  “周卿?”
  被赵延洵点到,周承平上前一步,躬身答道:“殿下,陇右七府,除了辽平府的反贼,余下还有五府被怪物盘踞,百姓水深火热,生死一线!”
  “反贼虽恶,不过癣疥之疾,百姓生死,才为十万火急!”
  说到此处,周承平屈膝跪地,而后叩首道:“殿下承天之命,解救万民……请殿下以黎庶生死为重!”
  大殿内一片死寂,站着的三位大臣都低下了头。
  他们完全没想到,周承平会来这么一手。
  可一想他的脾气,在场众人也就释然了,这家伙就是这么个秉性。
  赵延洵一言不发,给殿内众人带来了极大压力,跪在地上的周承平也不例外。
  可为了解救百姓,他愿意来发声,圣人之言要求他必须这样做,他本就是个真正的君子。
  今天这种情况,这赵延洵十分尴尬。
  对外宣传自己承天之命,也就必然会被这句话绑架,解救百姓自然是第一要务。
  客观来讲,周承平的话是很正确的,只是和赵延洵的想法相左。
  这让赵延洵很不爽,偏偏他也不好直接反驳对方。
  但要说赵延洵讨厌周承平,其实也不大说得上,毕竟此人也有其难能可贵的地方。
  正当赵延洵思索,该如何应对周承平之言时,只听成文光开口道:“殿下,周长史之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臣不敢苟同!”
  “你且说来!”赵延洵淡然道。
  “殿下承天应人,代天牧民,解救百姓自是应该……”
  “可陇右七府百姓,都是王爷子民……事情总得一步一步来做!”
  “相较之下,辽平府的百姓,不但遭受怪物袭击之苦,更有反贼残害之难,他们难道不更应该被解救?”
  成文光这一手,可谓是借力打力,一时间让周承平无法反驳。
  但他这番话偷换了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相较于其他各府,辽平府的百姓根本没那么苦。
  毕竟他们有反贼军队保护,住在城内吃喝不愁,可比其他各府好过多了。
  此时关和泰开口道:“殿下,成长史所言极是!”
  “北伐辽平,其一诛杀反贼,其二解救百姓,可谓一举两得!”
  在四人当中,陈安明是学问最低的,只能躬身道:“臣附议!”
  都不需要赵延洵开口,一对三的情形,轻易就将周承平打败。
  终于,赵延洵开口道:“诸卿所言,都有道理……”
  “北伐……只是今日议事的第一项,本来孤王想着,议了北伐再议解救百姓之事!”
  说到这里,赵延洵不由笑道:“却没想到,周卿先一步提出了解救百姓!”
  “周卿是个厚道人呐!”


第395章 大事开小会2
  周卿是个厚道人……这是不是说的反话,在场众人无法判断。
  君心难测,今天究竟是只议北伐,还是北伐和救百姓都要议,几位大臣也不清楚。
  “既然周卿已经提起,那咱们就先议解救百姓的事!”
  “你们……都有何想法?”
  当赵延洵抛出问题后,在场众人没一个答话。
  北伐是赵延洵想要的,所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但这解救百姓是否真心……他们就摸不准了。
  所以,他们干脆都不说话。
  赵延洵从王位上站起身,徐徐走向大厅中央,来到了周承平的面前。
  “周卿……你既提及此事,对此有何高见?”
  此刻周承平还跪着,在赵延洵问话后,他很淡定答道:“殿下,臣以为可照旧例,王府派出军队四下搜索即可!”
  瞅了一眼地上的周承平,赵延洵平静道:“起来吧!”
  随即他绕着沙盘一边走一边说道:“诚如诸卿所言,解救百姓和北伐并不冲突!”
  “本王的打算是,王府将人手分做两部,一部往南一部往北!”
  “往南者四下搜索,遇有百姓立即解救,遇有城池当即收复,一切就如……周卿所说之故例!”
  往南开拓,确实是赵延洵的想法,他说的是真心话。
  也正因为往南可照故例,所以没什么可多说的,赵延洵才把他放在后面商议。
  “往北者,也如成卿所言,可直将辽平逆贼荡平!”
  赵延洵这番表态,算是一锤定了音。
  “往南往北,说起来容易,可要实施却纷繁复杂……”
  “军队调派,粮草转运,赏功罚过……这些都要你们详加商议!”
  坐回王位上,赵延洵简单整理了衣袍,随即说道:“周卿说的对,王府之重当在百姓,今日就先议南向事宜吧!”
  “臣替百姓,叩谢王爷天恩!”
  言罢,刚刚起身的周承平,再度向赵延洵行五体投地大礼。
  “本王膺天之命,解救百姓本属分内之事,何足言谢……周卿请起!”
  议事最容易发生矛盾的地方,便是道路和理念难以统一,眼下这一阶段过去了,自然该进入具体事务的讨论。
  具体事务,正如赵延洵所说,是极为纷繁复杂之事。
  不管南向还是北向,都要牵涉到用兵,除了军队的作战压力,还有后勤方面的巨大压力。
  除了这两样,还有解救百姓的安置,收复城池的管理等问题,这些都要提前做好预案,绝不是一句照故例就能结局的。
  当然了,接下来的议事主要是大臣们提意见,然后相互讨论,最后由赵延洵拍板。
  这个关乎陇右未来的会议,就由他们五人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将所有过程逐一议定。
  即使到了这一步,接下来更为具体的安排依旧复杂,但这些赵延洵已可以当甩手掌柜,只需要最后验收结果。
  两样大事,一番议论下来,时间已到了中午。
  眼见众人已是口干舌燥,赵延洵对身侧的霍安吩咐道:“霍安……再上几盏茶来!”
  “是!”
  又是一杯茶下肚,众人才觉得好受了些。
  “诸位,方才所议之事,下去之后要尽快落实,两天之内粮食调拨启运,五天只能大军要开拔!”
  把时间期限提出来,等于是给长史司和枢密院压担子。
  “是!”
  “好了,你们各自回去办差吧!”
  “臣等告退!”
  众人随即退出大殿,议了一上午的事,出了大殿他们才能喘口气儿。
  出了大殿,四位大臣之间并无多言,只是急匆匆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