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你们各自回去办差吧!”
  “臣等告退!”
  众人随即退出大殿,议了一上午的事,出了大殿他们才能喘口气儿。
  出了大殿,四位大臣之间并无多言,只是急匆匆往外走去。
  刚才议事内容很多,他们得赶紧回去梳理自己的任务,然后才好向下分配任务。
  关和泰走到周承平身边,压低声音道:“老周,你这脾性还真改不了了!”
  似乎有默契一般,两人脚下速度减慢了些,与成文光和陈安明拉开了距离。
  按道理说,作为王府最高级别的官员,相互之间不应该有真心话。
  可对曾经的老搭档,关和泰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
  周承平脾性耿直,但他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他知道关和泰说的是什么。
  “为民请命,为官之职责,我只做该做的事!”
  “做事也要讲策略,方法……你在大殿上直言,扰乱殿下思路,未免有携民要挟之嫌!”
  周承平反问道:“此事堂堂正正,难道不该在大殿上说?”
  紧接着他更是直言道:“你们不说,总得有人来说!”
  关和泰一脸苦笑,随即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是多此一举。
  两人之间无人再开口,当他二人走出永安门分即将分别时,却听周承平突然道:“关兄,多谢了!”
  还是那句话,周承平懂人情世故。
  “殿下有包含宇宙之怀,不会因言降罪!”
  关和泰点了点头,这一点他倒是认可。
  像周承平这样的异类,蹦哒这么久还能身处高位,本就很能说明问题。
  点了点头,关和泰沉声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说到此处,关和泰突然露出笑容:“日后殿下光复大晋,你定是一代贤臣,史书上会有你的名字!”
  “若真有那一天,我也当不了贤臣,无非是犯颜直谏的直臣罢了!”
  “你不愿当贤臣,那我来当好了!”
  “你也当不了贤臣!”
  “那我是什么臣?”
  “治世能臣!”周承平郑重道。
  关和泰一时愣住,若真能在史书上,留下个治世能臣的美名,那可比虚头巴脑的贤臣好多了。
  “老关,这世上离得开我这样的直臣,却离不开你这班能任事的能臣!”
  沉默了几秒钟,关和泰不由叹息道:“我一直以为,在你眼里我是奸邪幸佞之徒,原来是我看错了你!”
  谁知周承平答道:“瑕不掩瑜!”
  关和泰不由失笑。
  如此说来,自己还是奸邪之徒了,会做事的奸邪之徒。
  “这话可别再让我听见!”
  “那你也别再来教我做事!”
  “一言为定!”
  两人相顾一笑,随即分别各自离去。
  在王府议定大事,正要准备大干一场之时,一艘客船正在灞河上行进,距离元阳码头已经不远。
  一名身着青袍的男子,此刻正站在船首凭栏而立。
  说是男子其实并不准确,此人乃是由京城返回的太监刘德。


第396章 来报信者
  这次返回,刘德可谓轻车简从,只带了十名护卫返回陇右。
  端妃是绝不服输的性格,她在皇帝那边吃瘪之后,也丝毫没有放弃折腾的想法。
  既然得知儿子还活着,那么之前愿意去庙里养老的想法,就直接被她踩到了脚底下。
  在由陶阳伯府简单安排后,端妃给刘德安排了这艘客船,直接把他派上了返回陇右的征途。
  好在这次,他们轻车简从,再加上之前赶路积攒了经验,只用了五十多天,就从京城赶到了陇右。
  客船停在元阳码头,在此驻扎的士兵立刻上前查看。
  “什么人?”这艘船他们不认识。
  刘德并不慌乱,而是看向了身旁站着的小旗官。
  赵延洵派出的三十来号人,只有十一人跟随护卫,其他人还在陶阳伯府的庄子里。
  带队的小旗官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了腰牌。
  “我们是王爷派去京城的逝者,今日前来复命!”
  经过核对身份,刘德一行才被放行。
  返回熟悉的元阳,士兵们倍感亲切,这里是他们的家乡,这里有他们的亲人和崇敬的雍王。
  一路畅行,顺利进入城门,很快来到了雍王府外。
  “公公……您看我们……”小旗官欲言又止。
  刘德知道他们的想法,很是大方道:“准你们两天假,各自回家去团聚吧,别忘了替其他兄弟报平安!”
  “公公放心……那我们这就去了!”
  “去吧!”
  待这些人离开后,刘德迈步走向了王府侧门,并拿出了自己的身份符牌。
  ………………
  王府后宅,飞雨轩内。
  斜躺在软榻上,赵延洵还生着闷气。
  “这个周承平,此人毫无为臣之礼……”
  此刻,林静玉正坐在对面,手里拿着书正读着。
  从软榻上坐直身体,赵延洵越发不爽:“难道我不知道解救百姓,就他一个人心里念着?”
  “本王起头说北伐,其他大臣都群策群力,就他一人标新立异,非要提什么解百姓生死之急!”
  说到这里,赵延洵直接从软榻上站起,更显得恼怒道:“搞得他一个人是好人,唯独本王是穷兵黩武的暴君一般!”
  赵延洵说得生气,林静玉却没啥反应,这让他感觉更为憋屈。
  正当赵延洵要接着数落,却见林静玉放下书本,徐徐说道:“王爷在飞雨轩抱怨此人,若非臣妾没记错的话,少说也有十次了!”
  “臣妾就奇怪了,此等目无尊长,毫无为臣之礼的臣子,殿下为何不罢免了他?”
  林静玉这一番话,直接把赵延洵噎住了。
  几息之后,赵延洵苦笑道:“有时候,我还真想把他赶走,让他去偏远的地方做个知县!”
  林静玉站起身,慢慢走向赵延洵道:“可王爷却没这么做,足见王爷胸怀宽广!”
  这话听着舒服,赵延洵心中暗道。
  “臣妾素来喜欢读书,史书也翻看了一些,当年太宗皇帝时,也有一个犯颜直谏的大臣,就差指着太宗皇帝骂了……”
  林静玉一边说着话,一边端起茶杯递向赵延洵
  “当年太宗皇帝,不但没把那大臣贬黜,反倒给他升了官封了侯!”
  “太宗皇帝一代雄主,王爷亦是天降圣主,当不弱于太宗皇帝才是!”
  林静玉一番话,让赵延洵哭笑不得,自己未免被她捧得太高了。
  大晋大宗皇帝赵洪章,称得上是绝世猛人,其功其德彪炳千古,堪称千古一帝。
  就自己取得这点儿小陈旧,被林静玉拿来比肩太宗,听得赵延洵有些羞耻。
  但不管怎么说,此刻赵延洵对周承平的怒意消了,于是他打趣问道:“当年太宗皇帝身边,可有如爱妃这般伶牙俐齿的女子?”
  “臣妾只是粗略翻过史书,对太宗皇帝的妃嫔却无了解,等日后看到了再答王爷吧!”
  事实上,赵洪章当年身边确实有这么位女子,乃是被世人传颂的一代贤后。
  对此林静玉当然知道,可惜她不是王妃,所以不好与贤后媲美。
  不然传了出去,别人还说她觊觎王妃之位,为此引来永福宫的嫉恨就不好了。
  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霍安禀告声:“启禀王爷,刘德回来了!”
  刘德回来了?这个消息让赵延洵深感意外,但同时又让他极为期待。
  “传他进来!”
  刘德是宦官,可以在内宅接见。
  赵延洵找了张椅子坐下,林静玉又返回了窗边位置,拿起书本继续阅读起来。
  没一会儿,太监刘德走进了大殿,来到了偏厅之内。
  “奴婢刘德叩见王爷,娘娘!”
  刚才还与林静玉说笑,此刻赵延洵已换上了威严的面孔,只听他徐徐道:“一路赶来,辛苦你了!”
  “为端妃娘娘和王爷做事,是奴婢的福分!”
  “起来吧!”
  “是!”
  “谁派你来的?”
  “端妃娘娘派奴婢来的,还让奴婢给王爷带了一封信!”
  说到这里,刘德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信封,小心翼翼递到了赵延洵手中。
  这时赵延洵也不多问,而是径直打开了信封,上面是端妃娟秀的字迹。
  “延洵吾儿,为娘甚想念你……”
  当先来的这一句,就让赵延洵感受到了浓厚的母爱,前面几大段都是些关怀的话。
  而信的后半段,则向赵延洵讲述了朝中的情况。
  “父皇追封我为太子?”
  信里是这样说的,但赵延洵还是问了出来。
  “回禀王爷,当时娘娘以为您……已遇难,所以奏请皇上追封您为太子!”
  “太子死了,他儿子被册封太损了?”这个消息,无疑让赵延洵更惊讶。
  “正是!”
  赵延洵没再发问,而是继续阅读信件。
  “京中大事已定,皇上一意孤行,娘亦无法改变,若想夺取帝位,吾儿可效仿太宗故事……”
  “起西北之强兵,入关以夺大位……”
  把信看完,赵延洵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静玉才以太宗为例让自己效仿,千里之外的母亲也让自己学太宗。
  “待我儿挥师东进京畿,为娘便可为内应……”
  看到这里,赵延洵更是有些啼笑皆非。
  便宜老妈一个女人,如果没了皇帝的支持,她在京城折腾不等于找死?


第397章 疫情
  未来该怎么做,赵延洵心里是有数的,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教他。
  将信件收起,赵延洵平静问道:“说说那位皇太孙!”
  这个问题很宽泛,刘德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皇太孙赵惟隆,今年将满十六岁,是故太子长子……”
  从个人情况开始,刘德客观的将赵惟隆介绍了一遍,让赵延洵其有了一些了解。
  将信件装进信封,赵延洵沉声道:“如此说来,我这个大侄子……倒也不是一般人!”
  这话刘德就不好接了,所以他保持了沉默。
  紧接着赵延洵问道:“父皇身体如何?”
  “据娘娘所说,皇上已经卧床不起,恐怕已是行将就木,很难……撑过今年了!”
  点了点头,赵延洵没有多说什么,但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这位老父亲待他不薄,而且还听信了他的“风言风语”,最大程度控制了丧尸蔓延,所以赵延洵对他观感不错。
  可惜,自己应该是见不到他了……赵延洵无可奈何。
  轻叹一声,赵延洵徐徐道:“还得辛苦你再跑一趟,替我带封信给母妃!”
  言罢,赵延洵走向了林静玉。
  她看书的地方有纸和笔,赵延洵正好借来一用。
  林静玉随即起身,把书桌让了出来,并顺手为赵延洵研墨。
  吸饱墨汁,赵延洵提起笔书写起来。
  他的信有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问候端妃,告诉她自己过得很好;二是告诫端妃,在京城不要瞎折腾,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当赵延洵书写之际,研墨的林静玉也没闲着,向刘德问起了京城的情形,尤其是林家的情况。
  没过一会儿,赵延洵书写完毕,此时自有太监拿来了信封。
  将其密封装好,赵延洵将其交给了刘德。
  “不着急动身,先修整几天再说,后面还有信件要交给你!”
  一时之间,赵延洵也只能想到这么多,后面他想到了什么还会继续写。
  “去休息吧!”
  “奴婢告退!”
  得知了京城的情况,赵延洵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