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如今……如今朕刚继位……”
  说到这里,赵维隆扶着脑袋,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外人看来好像是犯了什么病。
  看着赵维隆这个样子,附近几名太监靠了过来,目光中满是担忧之色。
  “皇上?”陈长河小心询问。
  摆了摆手,赵维隆示意近侍退开,然后扶着龙椅站起身道:“如今怪物为……祸,朝野……不靖,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说完这个“议”字,赵维隆直接瘫坐了回去,整个人闭上了眼睛。
  现场顿时大乱,朝臣们纷纷上前,却被太监们挡在御阶前。
  “快传太医,传太医……”
  皇帝晕倒了,现场可以说乱成了一锅粥。
  “几位阁老,如今殿内混乱纷扰,还请几位约束朝臣,让他们全都退出大殿,以免惊扰圣驾!”
  这个时候,陈长河老成持重的作用就体现出了,对此赵维隆亦听在耳中。
  没错,他是装晕,唯有如此才可对抗尊太皇太后之议。
  对他来说,尊李氏为太皇太后很危险,至少现在不是时候。
  只有当他稳固君位,剪除李氏羽翼之后,他才能安心给予李氏尊位。
  事实上,赵维隆是在装晕,大殿内至少有十几号人猜到。
  其他人没猜到也只是暂时,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他们太担心皇帝,所以没往装晕的方向想。
  有了陈长河这句话,三位那个大臣便招呼着朝臣,陆陆续续退出了大殿。
  而陈长河则指挥着太监们,将赵维隆抬下了龙椅,直接往乾安宫赶了去。
  返回乾安宫后,赵维隆就睁开了眼睛,此刻他脸色铁青。
  “陈公公……”
  “老奴在……”
  “让辑事监查,查这个江科祯是受谁指使,又和谁有勾结!”
  “老奴遵旨!”
  说完这话,陈长河目光扫视殿内一众太监,语气严厉道:“今日殿内之事,谁若是传了出去,诛九族!”
  有了陈长河安排,赵维隆更安心了许多。
  今日这次事件,也让赵维隆内心生出紧迫感,他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
  为消除威胁,他的第一目标,便是除掉赵伟恒,以及还留在京城的几个叔叔。
  …………
  皇极殿外,宫道之上。
  曹嘉盛加快脚步,来到了元平侯薛景彦身旁。
  薛景彦是雍王妃薛宝筠之父,有了这层关系在,陶阳伯府和元平侯府关系走得很近。
  脚步趋于一致后,曹嘉盛低声道:“薛兄,风起长林……这往后,咱们可得小心了!”
  今日大朝会,在曹嘉盛看来,将是“改朝换代”真正开始,派系倾轧将陆续上演。
  他们这些人,作为太安帝时期的“失败者”,未来将处于凶险境地。
  “是啊……”薛景彦叹了口气。
  列朝二十年,薛景彦看多了起落沉浮,对朝局有着很清晰的认知。
  他们这些勋贵,如今多数都已没了实权,在政治倾轧中缺乏抵抗力,所以一般不会掺和进去。
  可元平侯府,和雍王府扯上了关系,却也难说不会受到波及,仅靠自己躲是不行的。
  曹嘉盛沉声道:“薛兄好自珍重,即便风浪袭来,也要勉力求生,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这话其实有深意,可惜薛景彦听不明白。
  瞅了一眼曹嘉盛,薛景彦不由觉得好笑。
  曹嘉盛作为端妃的亲兄弟,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真正该担心的是他才对,此人却劝上了自己。
  薛景彦淡定道:“曹贤弟,你也要好自珍重!”
  实际上,他已经有考虑过,该如何应对极端情况。
  所谓的极端情况,就是朝廷清算端妃一系的势力,这几乎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虽然端妃有恩于赵维隆,但其身后的势力与朝中主流势不两立,所以必然会受到清算。
  若在清算过程中,连他元平侯府都被波及,为保全族人薛景彦会行非常之举,与端妃一系做切割。
  他二人在聊未来身家性命,而其他退朝的大臣们,则在讨论朝会上发生的事。
  而主流的意见都认为,该尊李氏为太皇太后。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从今日皇帝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对李氏为太皇太后这件并不热心。
  那么作为大臣,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抓住机会为君分忧呢?


第510章 延寿宫
  皇陵一侧,长守斋内,青烟飘摇。
  入住此处已近三月,端妃已经习惯了在此居住,每天过着极为简单的生活。
  当然了,端妃本人并不想过得如此简单,只是此地有人严加监视,让她没办法做其他事。
  但这种监视,只能阻止她不挑事,但并不妨碍她了解外界消息。
  比如三日前大朝会的事,此刻就传进了她的耳朵里。
  跪在佛像前,端妃低声道:“李氏想做太皇太后,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
  在她身后跪着的是灵素,此刻房间内只有她们两人。
  “若是李氏做不成太皇太后,娘娘您说不定……”
  端妃放下佛经,睁开眼问道:“说下去!”
  “娘娘,您对皇上有大恩,李氏若是失势,娘娘或许有重回皇宫之日!”
  听到这里,端妃脸上露出笑意:“你的意思是,皇帝会接我回宫去?”
  “正是!”灵素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所以娘娘要耐心等待,日子终归是有盼头!”
  端妃不由怔住,她本想说灵素过于天真,但人家这些话也是为求她宽心,便让端妃无法再取笑她。
  “但愿你说的是真的,未来我还有重返皇宫那一天!”端妃浅笑道。
  但她此刻所想,却非由赵维隆接她入宫,而是她的亲儿子雍王赵延洵。
  自从接到赵延洵信件后,一直以来端妃都忍着,没有召见刘德过来问话。
  当然了,她也是在等待时机,时间合适了她会主动出手。
  眼见端妃露出笑容,灵素也跟着笑了起来。
  灵素自小与端妃一起长大,虽是主仆却胜过姐妹,心里自然惦念着端妃。
  “灵素,你走吧……”
  “是!”灵素答了一句。
  可下一秒她就愣住了,于是她停下脚步。
  “娘娘……去哪儿?”
  端妃翻动经书,徐徐说道:“离开这里,离开长守斋!”
  灵素一脸苦涩,说道:“娘娘……就别跟奴婢说笑了!”
  “我没跟你说笑,离开这里吧!”
  扑通一身,灵素直接跪在地上,爬到端妃面前叩头道:“奴婢做错了什么,娘娘责罚便是,何故要赶奴婢离开!”
  这件事端妃已经考虑许久,今日选择把话说出来,就猜到灵素会是这个反应。
  “我身边现在就是火坑,跟着我……你不会有好下场!”
  “走吧……走得远远的!”端妃语重心长。
  一向对端妃顺服的灵素,此刻却目光坚毅道:“娘娘,就是死,奴婢也不走!”
  “你……”端妃气急:“你何故如此!”
  却听灵素反问道:“娘娘何故如此?”
  灵素以“死”明志,也让端妃消去了赶走她的心思,因为对方是赶不走的。
  “什么我何故如此?”端妃反问。
  “奴婢跟了娘娘这么多年,忠心耿耿……难道在娘娘心中,奴婢是不能共患难的人?”
  一句话,反将端妃给问住了。
  却见端妃拿起念珠,闭眼沉声道:“沏茶去!”
  灵素面带笑容,从地上徐徐起身后,这才开口道:“奴婢遵命!”
  待灵素走出房门,背对着门外的端妃,嘴角挂起了一缕笑容。
  …………
  禁宫之内,延寿宫。
  延寿宫,历来是太后所居之处,如今李氏便住在此处。
  而她原先居住的长春宫被腾了出来,待赵维隆大婚后便有新皇后入住。
  坐在偏殿内,先皇后李氏正在品茶。
  宫殿金碧辉煌,比之长守斋的清冷,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娘娘,听说已有不少大臣上奏,请尊娘娘为太皇太后……看来这一天不远了!”
  听到心腹嬷嬷这话,李氏脸上带着笑容。
  皇帝一直不尊她为太皇太后,起的是什么心思李氏清楚。
  对此她并不十分着急,因为拖得越久,皇帝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而他迟早有承受不住那天,到时候还是得老老实实,给她上太皇太后的尊号。
  太皇太后,大晋朝廷自开国以来,到李氏这里还是第二位,这是何等的尊崇与荣耀。
  到时候,即便与皇帝翻脸,李氏也怡然不惧了。
  一旁又有嬷嬷说道:“皇帝以为他装晕,就能把这件事搁置下去,结果自己却成了笑话!”
  房间内只有他们这三人,而且整个延寿宫都是李氏心腹,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消息走漏。
  李氏放下茶杯,语气冷冽道:“皇帝不是你们该议论的!”
  “是!”
  “别再有下次了!”
  “是!”
  房间内安静了几息后,才听李氏问道:“姓曹那贱人,如今过得如何?每天都做什么?和那些人见面?”
  监视端妃的人很多,其中出力最多的便是李氏。
  她与端妃不共戴天,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出端妃的失当和破绽,将其置于死地。
  “那贱人如今一心念佛,倒是没有再见外人,只是时常派人外出探听消息!”
  听到这话,李氏冷笑道:“我还以为,她真的一心吃斋念佛了,看来还是贼心不死……”
  一旁的嬷嬷问道:“娘娘……要不要给她找点儿麻烦?”
  李氏放下茶杯道:“算了,让他再过几天安生日子,后面有的是时间收拾她!”
  眼下是她进位太皇太后关键之时,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横生事端。
  “娘娘英明……”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了禀告声音:“启禀娘娘,李选侍求见!”
  “她来做什么?不见,让她回去!”
  这个时候见李素欣,只会加剧皇帝的猜忌,给自己进位太皇太后增添麻烦。
  “是!”
  再说宫门之外,当自己觐见被拒绝后,李素欣是一肚子火。
  说来也是可笑,赵维隆都已经登基了,李素欣还住在东宫内,连名分问题都没解决。
  今日她来见自己姑姑,为的是给自己要个名分。
  赵维隆要追尊生父为皇帝,给她一个太妃的位份,便是可以争取的事。
  李素欣身后不远处,站着的是他的儿子,如今也处于“无名无分”的尴尬境地。
  眼看着李素欣回来,赵伟恒低声问道:“母亲……姑祖母不远见我们?”
  李素欣没有回答,而是恶狠狠说道:“走……咱们回去!”


第511章 小朝会
  太安二十五年十月初五,秋风萧瑟,元阳街道上的行人更少了。
  而此刻在谨身殿正殿内,赵延洵与王府几位主要大臣,正商议着接下来的主要事务。
  坐在龙椅上,赵延洵听着几位大臣议论,但心思却未放在上面,此刻他想到了京城。
  刘德是五月离开的元阳,可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都没有人从京城带回消息。
  这让他几乎可以确认,京城那边一定是出了变故。
  之前他就听刘德说过,皇帝老爹身体不太好,很可能撑不过今年。
  如果是皇帝老爹驾崩,导致京城局面混乱的话,倒是能解释刘德为何不来传讯。
  很有可能,便宜老妈和刘德都被控制了!
  若不是从系统中,可以看到派去京城那队人手安然无恙,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