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光扫视众人,蔡永昆语气严厉呵斥道:“都听清楚没有!”
  “听清楚了!”
  这在警告在场众人,这个时候如果看不清形势,只有死路一条。
  “听清楚了!”
  “分头行动吧!”
  众人退下,各自传达消息去了。
  这一切虽然难消化,但有蔡永昆三人背书,众人还是相信了几分。
  很快士兵被调动起来,陆陆续续来到了庄子南侧。
  好在周围有王府大军包围,以至于此地没有丧尸游荡,让蔡永昆可以安心训话。
  两卫军兵,此刻只有三千余人,不到二十分钟就聚集到了庄子南边儿。
  在军官们的弹压下,即使多数士兵心有疑问,此刻也没有交头接耳讨论,以至于现场非常安静。
  站在搭起的几张桌子上,蔡永昆瞧着周遭众人,大喊道:“弟兄们……我是武骧右卫指挥使蔡永昆……”
  介绍完了自己,蔡永昆指向身侧道:“旁边这两位你们都认识,神武右卫指挥使周清,还有龙腾右卫指挥使庞国兴!”
  为啥要介绍他们三人身份?这是为了增强士兵们的信任,接下来说的话才有人信。
  “各位……此番南下,我们死了很多弟兄,这些兄弟死得冤啊……”
  “我们……被人骗了!”
  蔡永昆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士兵们纷纷扰扰议论起来,花费了好一番功夫,军官们才弹压下了局面。
  于是乎,蔡永昆把刚才说的那番话,又添油加醋讲了一遍。
  事情“真相”摆在面前,又有三位指挥使背书,外加各种事实为佐证,士兵们不得不相信当前了解的真相。
  自己这些人,被徐龙升当成了“造反”的工具,死这么多人毫无意义……
  最关键是,他们攻打的雍王,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贤王。
  即便是被蒙骗,想到这些禁军士兵们也感到羞愧。
  正如蔡永昆所说,他们确实已经铸成大错。
  只听庞国兴做出总结道:“雍王殿下仁义,原谅了我等过失,已给诸位兄弟安排了去处,往后……诸位当尽忠于王事,方才能恕今日之罪!”
  现场一片沉默,三位指挥使话已说完,
  这时,只见刘景辉走上前来,朗声对众人道:“诸位……本官是天金知府刘景辉,受雍王殿下所命前来传诏!”
  三千来人虽多,但此刻围着中间站成了一个院,距离在最远者也不过四五十米。
  现场此刻格外安静,所以刘景辉的话,现场众人都能听清楚。
  “殿下仁义,不但赦免了你们的罪行,而且还会给你们粮食,给你们过冬的衣裳被褥……”
  之前说的再多都比较虚,刘景辉刚刚提出这些,才是在场士兵最关心的。
  只要能让大家伙儿活下来,那雍王本人就是真的仁义,士兵们自然会打心底里爱戴。
  “殿下只让我告诉你们,只要你们继续效忠朝廷,愿意听从王府安排……从今往后,陇右就是你们的家!”
  家……这是已经缺失了两年的概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眼下又将到年关,刘景辉此话一出,确实让众人思念起了家乡。
  “而且……殿下还说了,待来日打通镇西关,他还会带你们回家去,让你们和家人团聚!”
  在满足了基本生活后,在场士兵们自然向回家团圆去,听到这话众人更是激动起来。
  底下顿时有人问道:“这位大人,殿下说的都是真的?”
  “是啊……殿下不会骗我们吧?”
  在刘景辉的示意下,蔡永昆当即示意部下弹压军队。
  “安静……都安静!”
  众人安静下来后,刘景辉满是笃定道:“殿下承天之命,自然不会欺骗汝等!”
  “回家之路困难重重,不只要殿下一人努力,也许尔等追随前行……你们,可愿为殿下效命?”
  “若是殿下真的管咱吃喝,还要带咱回家去……我愿效忠殿下!”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在消除“误会”转移仇恨之后,想让这些禁军士兵效忠,确实已算不得什么难事。
  “一会儿,供给你们的粮食就要送来……这是殿下给你们的恩赐!”
  独自一人走到前方,刘景辉高呼道:“雍王殿下……万岁!”
  一听粮食马上到,那么方才承诺的那些,怕是也会一一实现。
  想到这些,士兵们对未来充满洗希望,立时跟着大吼道:“万岁……”
  “雍王殿下……万岁!”
  看着大吼着的士兵们,蔡永昆三人知道,如今军心算是被雍王府夺走了。
  过不了一些日子,这些士兵只会认雍王府的王命,而不会理会他们这三位指挥使了。
  毕竟,是雍王府的粮食,养活了这些士兵。


第597章 就藩
  太安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京城。
  皇城之内此刻正在大朝会,今日是将是太安年代最后一次大朝会。
  再过几天将会改元,新帝赵维隆将开启他的靖平时代。
  今日大朝会的议程有两个,其一是宣读遵奉太皇太后的诏书,其二是宣布各藩王就藩的诏命。
  这两件大事,都是依照祖制而行,所以无人能够指摘。
  赵维隆与先皇后李氏,可谓是各取所需,互相排除了对方的隐患。
  前面朝会正在宣读诏命,李氏的延寿宫内,此刻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太皇太后,维恒毕竟年少,如今非要让他出京就藩,而且去的还是南阳郡,这可是的凶多吉少啊!”
  说话的是一名妇人,双鬓之间已见斑白,年纪已过五旬之数。
  但见她身着一品蟒袍,显然也是有诰命在身,但在李氏面前却谨小慎微。
  妇人半偏着身子,带着祈求说道:“还请太皇太后怜悯,救维恒这孩子一命!”
  在这妇人述说之时,太皇太后李氏却是眼睛都没抬一下,看着茶杯里缓缓升起的热气。
  “一口一个维恒,一口一个孩子……你要知道,他现在已是我大晋的灵王了!”
  不得不说,赵维隆对自己弟弟很有恶意,竟给封了“灵王”这封号,就差直接骂赵维恒不是东西了。
  “既是宗室子弟,祖宗自有制度,受封就藩本是应有之意,你何故来给哀家说这些?”
  “且此事皇帝已有诏命,祖制后宫不得干政,难道你要叫哀家违背祖宗不成?”说到这里,李氏语气中已有诘问之语。
  “太皇太后,这灵王毕竟是素欣的孩子……”
  这妇人话还没说完,只听“啪”的一声,李氏将茶杯撂在了茶几上。
  妇人吓得一哆嗦,接下来的话直接憋了回去。
  只听李氏语气严厉道:“什么素欣的孩子?灵王是我大晋皇室血脉,若非哀家该称你一声嫂子,依你今日之胡言,哀家非得惩治你不可!”
  原来这妇人是李氏的嫂子吴氏,也是李素欣的生母,今日专门是为外孙赵维恒求情的。
  妇人抬起头来,满脸祈求道:“太皇太后……果真如此决绝?”
  但她这种行为,已算得上是对李氏的逼问,乃是“大不敬”的罪行。
  “放肆……”殿内的太监大声呵斥,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带她出去!”李氏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就离开了。
  “遵旨!”
  李氏离开后,便有几名宫女来到了吴氏面前,其中一人俯首道:“富人……请吧!”
  继续赖在这里亦是无用,吴氏只得离开。
  亲女儿求到帮忙,吴氏已称得上尽力了,接下来她得去安抚自己的女儿。
  另一头,皇极殿的大朝会已经结束。
  朝臣们陆续退出,各自往衙门里去了,并未议论今日朝会的事。
  今日朝会之事实在太过敏感,私下议论容易招来祸事,众人自然对此闭口不言。
  朝臣散去之后,几个谢恩出来的藩王,此刻正从宫门内一道外出。
  光王赵延垣十五岁,衡王赵延菘十四岁,遂王赵延逍十三岁,灵王赵维恒十五岁。
  这四位藩王,全部都没到受封的年纪,偏偏如今却要出去就藩了。
  “大侄子,你这位亲大哥……可真是够狠的!”光王赵延垣冷笑道。
  赵维恒不发一言,此刻他还抱着希望,自己的外祖母能求到太皇太后懿旨。
  一旁老十一拱火道:“十哥,你这做叔叔的不厚道,大侄子也没少受欺负,真要是亲哥还会给他封个灵王?”
  推举储君之位时他俩还是对手,可做为皇子却没干过孙辈的赵维隆。
  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亲兄弟,在没有了利益冲突之后,赵延垣和赵延菘二人又重归旧好了。
  如今挤兑赵维恒,是他俩仅有的乐趣之一。
  此刻赵维恒没心思斗嘴,当然他也斗不过这两人,于是加快脚步离开了。
  赵延菘立刻送出关怀道:“大侄子,走慢点儿,小心还没到封地,自己一跤先摔死了……”
  听着身后传来的嬉笑声,赵维恒脸色变得铁青,却是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十哥十一哥,我看恒儿挺可怜的,你们就别欺负他了……”一直没开口的遂王赵延逍说道。
  他的年纪最小,且从始至终未主动牵涉进权力斗争,所以还是小孩心性。
  赵延垣当即骂道:“你个蠢货,人家都还害死咱了……你还有心思可怜别人!”
  没功夫理会赵延逍,只听赵延菘说道:“十哥,咱俩的封地在河内郡,他这摆明是要咱死……”
  听到这话,赵延垣也没了骂人的心思。
  目光扫向西边,那里是他们即将就藩的方向,那边也有无尽多的丧尸。
  “十一弟,有时候我挺羡慕寻常百姓之家,不会有这么些狗屁倒灶的事儿,说是一家人,却都想着如何置亲人于死地……”
  点了点头,赵延菘接过话说道:“朝廷那些官员,也都是些见利忘义之徒,口口声声朝廷制度祖宗家法,却弄出了现在这些事……”
  “他们?哈哈哈……就是一帮婊子!”
  说到这里,他二人都笑出了声来,却让一旁的赵延逍不明所以。
  叹了口气,赵延洵回望身后皇城,喃喃道:“十一弟……好像再跟小时候一样,跟九哥在皇极殿前放一回风筝!”
  皇极殿乃是大朝会举行的地方,殿前广场宽广无比,却不是能放风筝的地方,偏偏小时候在赵延洵的带领下他们仨干过一回。
  当然了,那一次他们受了惩罚,被太安帝送去宗庙跪了一整天,而这还是端妃求情后的结果。
  少年无忧无虑的时光,着实让人怀念。
  赵延菘点了点头,说道:“九哥……九哥运气比咱好,死得早不用遭眼下这羞辱,还捞了个太子的尊号!”
  却见赵延垣回过头来,压低声音说道:“若九哥没死,恐怕也轮不着他当皇帝!”
  二人一阵沉默后,还是赵延垣先开口道:“走吧……回去收拾一番,多找些防身的东西,去了封地能多熬几天是几天!”
  瞅了一眼懵懂的赵延逍,赵延垣不忍这小老弟不明不白死了,随即问道:“老十二,要不要跟我一去走?”
  他们三个的封地都在河内郡,相隔也就七八十里,可以一起上路。
  这时赵延逍插话道:“真是小气,年都不让我们过……”
  三个难兄难弟,一起走出了皇城,他们还有两天时间准备,到时候禁军将送他们去到河内。
  而另一边的赵维恒,返回府里之后,亦从下人出得知了噩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