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人是?”高永发满是疑惑。
  张子明答道:“这些是战死着家属的代表,来王府接受王妃赏赐,想必此刻仪式结束出来了!”
  高永发恍然大悟,这件事他有所耳闻,却不知已发生在眼前。
  “看来王爷对抚恤烈属极为上心!”
  张子明答道:“这是自然,除了年终的赏赐,只要过节各府县也有慰问,烈属们至少都能活下去!”
  “如此,将士们便可安心在前线杀敌了!”
  时间逐渐过去,一刻钟时间很快到了,与亲人道别的士兵全部返回。
  “上马!”
  众人纷纷上马之后,张子明回望了王府大门上的匾额,而后下令道:“出发!”


第613章 慰问
  回到永福宫,薛宝筠坐在镜子前,玉竹正替她取下凤冠。
  “还别说……这差事可真不好干,顶着凤冠半个时辰,本宫脖子都酸了!”
  看着镜子里蟒袍凤冠的自己,薛宝筠嘴里虽抱怨着,但脸上却带着笑意。
  只听玉竹说道:“娘娘可别急着叫苦,接下来还有的忙呢!”
  薛宝筠敛去笑容道:“所以啊……这凤冠也不是这么好戴的,偏偏总有些人眼热得紧!”
  玉竹答道:“娘娘,位份已定,皆为皇命……可不是谁眼热就能变的!”
  “你却是比旁人看得明白!”
  这时,只见一侍女端来衣物,那是一件银灰色加绒袄裙。
  看着侍女端来的衣物,玉竹问道:“娘娘,这衣服委实旧了些,要不要换一件?”
  薛宝筠淡然道:“旧些无妨,只要恰当就好!”
  虽说是旧衣物,其实也就裁剪出来两年,只是薛宝筠少穿压在箱底而已。
  但这衣服的做工和用料,依然是上上等之选,寻常权贵家难得一见。
  在赏赐完烈属之后,薛宝筠还要去慰问生活格外困难的烈属,这是她自己向赵延洵提出的。
  因是去寻常百姓家,因要突出自己亲和一面,薛宝筠才没穿蟒袍霞帔,穿“旧衣物”只为更亲民些。
  更换衣物时,薛宝筠问道:“仪仗可都准备好了?”
  玉竹答道:“回禀娘娘,早就准备好了,已在东便门外后者,要去的那地方,也派了人过去了!”
  “嗯!”
  穿戴完毕,薛宝筠走出了大殿,坐着辇轿出了永福宫宫门。
  一里来到东便门外,在几名侍女陪同下,薛宝筠上了停在门外的马车。
  作为王妃,薛宝筠很少出门去,活动范围基本在内禁宫。
  她对外面的了解,基本来源于侍女们口中。
  马车开动,这次薛宝筠出行,仪仗侍卫加起来有一百多号人,整个队伍看起来气势不凡。
  从东便门往外,队伍直接往南,又走了几百米出了道大门,才算真正离开王府区域。
  今日他们的目的地,是在东城的永定坊,距离还是有些远。
  街道上本就少有行人,再加上有元阳卫士兵戒严,所以此刻周围很是安静,只有整个队伍行进发出的声音。
  当然了,薛宝筠对外面仍很感兴趣,让人撩起窗帘缝隙足足瞧了十几分钟。
  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薛宝筠便道:“传下去,让侍卫们不要驱赶百姓,我们是去慰问的……不是去打仗!”
  “是!”
  这时马车内侍奉的玉竹说道:“娘娘……侍卫们也是为了您安危着想!”
  “本宫知道……但你别忘了,我们出来就是要让人看到,让所有人知道王府记挂着每一个烈属!”
  薛宝筠压低嗓音道:“如今若把人百姓拦住,我们做这些给谁看?”
  倒也是这么个道理,玉竹连忙说道:“娘娘说得有理!”
  让玉竹把帘子放下,薛宝筠问道:“对了,让你去问霍安,王爷几时回来,你可去问清楚了?”
  玉竹答道:“奴婢问了霍安,他说这次王爷出去,恐怕至少也得七八天……甚至更长时间,也不是没可能!”
  “要去这么久?”薛宝筠有些惊讶。
  时间陆续过去,马车来到了永定坊外。
  此刻坊门处,已聚集了大批妇孺,除了元阳卫和殿前卫的人,根本看不到一个男丁。
  王妃要来,提前两天元阳府衙就打了招呼,今天一早所有男丁都被请出了家门,去城内其他地方闲逛去了。
  马车来到坊门处停下,在玉竹的搀扶下,薛宝筠走出了马车。
  街道两侧,几百名妇人看了过来,所有人都想目睹王妃风采。
  虽衣着“朴素”,但薛宝筠亮相的那一刻,依然惊艳了在场所有人。
  紧接着,有七八名衣着较好的妇人迎上前来,叩拜道:“叩见王妃娘娘……”
  她们这些人,是元阳府衙官吏的内室,此刻是来陪同薛宝筠慰问的。
  随着她们几人参拜,坊内街道左右七八百号人,跟着跪在地上叩拜,让薛宝筠身处人声鼎沸中。
  见此情形,薛宝筠也不免心感震撼,说到底她还是个不满十八的姑娘。
  努力平复心情,薛宝筠在几名侍女搀扶下,徐徐走下了马车。
  薛宝筠看向四周,对面前几位官员之妻道:“免礼!”
  紧接着薛宝筠又对玉竹吩咐:“让她们也都起来,地上怪凉的!”
  玉竹毕竟老成许多,此刻也不大怯场,往前走了几步对四周喊道:“娘娘说地上凉,让你们都起来,莫要跪坏了身子!”
  玉竹添油加醋一番,更让现场众人感受到了王妃的关怀。
  “娘娘真是菩萨心肠……”
  “也这样菩萨一样的娘娘,与王爷才是好姻缘……”
  “老天爷保佑娘娘长命百岁……”
  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声音,虽然其中不乏粗鄙之语,但众人的祝福却是真心的。
  走在街道上,左右是随行的侍女太监,薛宝筠左右张望着,脸上表情随和而慈爱。
  “必要时,你还可以向百姓招手,说两句家常也可以!”
  四下张望时,薛宝筠耳边回想起赵延洵的话。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薛宝筠还是鼓足勇气,对街道两侧翘首观望的妇人挥手。
  “王妃……王妃娘娘向我招手了!”
  “胡说……娘娘明明是跟我招手……”
  仅是挥了挥手,现场众人就激动得不行,这是薛宝筠没想到的,却也让她长了见识。
  “王妃万福……”
  “娘娘新年好……”
  “娘娘长命百岁……”
  在这连绵不断的祝福声中,薛宝筠停到了一处巷口。
  玉竹在一旁提醒道:“娘娘……徐家就在里边!”
  这个徐家,一家两个男丁都已战死,留下连个遗孀带着五个孩子,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娘。
  虽然有衙门抚恤,但日子一样过得艰苦,作为典型薛宝筠才来慰问。
  她这次来,带了几石粮和其他吃用之物,足以改善徐家的生活。
  巷子里的路狭窄许多,只有士兵守卫两侧,路边并无妇孺围观。
  巷子里的积雪已被清扫干净,但地面有些凹凸不平,薛宝筠的绣花鞋走在上面有些硌脚。
  好在距离不远,前后不过五十米,薛宝筠就来到了徐家门口。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院子,里面两名妇人已在等候,背上各自背着一个孩童,另有三个孩子跟在母亲身后站着。
  院子门口,也站着两名妇人,见薛宝筠到来她们也都迎上,这两位也是府衙官员的妻子。
  行礼之后,其中一人指着小院道:“娘娘……这就是徐家了!”
  “左边是徐家老大的媳妇,右边是徐家老二的媳妇,徐家的老母亲,我病在床难以起身,还请娘娘多担待!”
  院子里的妇人孩童,衣服上打着补丁,个个此刻都紧张得不行,就跟木头一样杵在原地。
  门口另一妇人冲院子里提醒道:“娘娘到了,你们还站着干什么?”
  按照昨日官府的教导,两名妇人连忙跪下磕头:“叩见娘娘……”
  走进院子,看着这简陋至极的住宅,薛宝筠想起了王府的马棚。
  此刻她不由泛起一丝怀疑,这真是人能住的地方?
  院子里虽洒扫过,可依旧布满了泥土灰尘,连个可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当然了,眼下薛宝筠也只能忍着不适,走进了这平民的院子。
  来到院内妇孺面前,薛宝筠本想将这二人扶起,但迟疑一霎后说道:“免礼……平身吧!”
  眼见这些人还跪着,薛宝筠又心感疑惑,难道这些人没听到?
  这时站在后方的妇人提醒道:“娘娘叫你们起来,还不赶紧谢恩?”
  一听这话,地上妇人再度叩头,说道:“谢娘娘!”
  薛宝筠面露微笑,语气和煦道:“今日本宫待王爷过来,就是看看你们过得如何,有什么不如意之处,你们尽可向本宫直言!”
  徐家俩媳妇此时慌得不行,那还能说得出话来,都支支吾吾说不出囫囵话。
  薛宝筠又问道:“家中可缺粮食?”
  这时玉竹端来锦凳,放在了薛宝筠身后,说道:“娘娘请坐!”
  锦凳和院子里的陈设显得格格不入,而薛宝筠主仆出现在此,更是显得突兀。
  面对薛宝筠的问话,徐家长媳磕磕绊绊答道:“近些日子有吃喝,只是家中没有劳力……所以饥一顿饱一顿!”
  她这一句话,让薛宝筠身后十名官太太脸色大变。


第614章 延峰县
  饥一顿饱一顿,这等于是说府衙没有照顾好他们。
  这要是传回王府去,那还得了?
  “娘娘,其实……”
  眼见这些官太太要出言打断,薛宝筠回过头去,表情平静道:“本宫没问你们!”
  “是……臣妾多嘴!”说话那妇人连连告罪。
  薛宝筠这才转过头去,面带微笑对徐家媳妇道:“你们接着说……”
  然后,徐家媳妇就接着说了起来。
  在薛宝筠来之前,官太太们给徐家媳妇上过课,但现在一紧张后者全忘了,所以一切只能照实说。
  听着徐家媳妇讲述,薛宝筠心下震惊无比。
  她是万万没想到,这一家人住的差穿得差也就罢了,哪知道吃的也是如此“清贫”。
  一边听着,薛宝筠也没闲着,在玉竹等人陪同下,来到了徐家的厨房。
  厨房内环境极差,而且透着一股子怪味儿,但薛宝筠忍住了逃走的冲动。
  “把盖子揭开!”
  听到这话,玉竹对一旁的侍女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揭开了灶台上的锅盖。
  锅里放着白面馒头。
  这时徐家长媳道:“娘娘……这是昨天官府送来的!”
  听到这话,薛宝筠转过身问道:“昨天送来的?本宫记得,府衙的新年慰问在年前就该派完,为何昨日才送?”
  这只能说明,要么是年前没办完差事,要么是为应付今日慰问,府衙的人做了临时补救措施。
  看来这慰问,自己体察不到什么……薛宝筠暗暗道。
  而面对她的质问,厨房门口的一众官太太,一个个都尴尬无比。
  徐家孩子多劳动力少,虽有抚恤也会过得很差,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要搁在正常年景,这一家人根本没法儿过活,眼下其实已经算很不错了。
  可王妃要来慰问,府衙的人为展现太平,所以才临时做了些“修饰”,但这些话是不好明说的。
  薛宝筠也知道,这些事挑明了没意思,所以此刻也就没多问。
  接下来,她又是看了米缸,又看了徐家的其他情形。
  即便是已经“修饰”过的情形,依然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