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世从封王开始-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陈安吉说完这些话,靠近他周围的十几名官员,紧接着高呼道:“请殿下承天意顺人心,继皇帝位!”
  劝进之功,现场众人不是没人想到,可还是被陈安吉等人抢了先。
  要说此刻最气恼的,自然是王世伟王兆林等人,这些话本该他们先说才对。
  眼下被陈安吉抢了先,这些降官们在生气的同时,也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态度,跟着喊道:“请殿下承天意顺人心,继皇帝位!”
  接连有两批人喊这话,给余下几百号人形成了示范效应。
  以至于此刻他不仅想到,如果自己不跟着喊,是不是也会遭遇刚才的屠杀。
  和雍王作对,必死无疑啊!
  于是乎,越来也多的人,都在此时跟着大喊,请求赵延洵承继帝位。
  劝进这种事,完全不需赵延洵吩咐,底下人很自觉就替他办了,这让他很是高兴。
  当然了,他也不会表现得太猴急,毕竟皇位已在掌握,不可能自己飞走了。
  如今大局刚定,各方面的事情还没理清,南方和西南各郡还未臣服,称帝着实早了一些。
  再说了,不做足三劝三辞的戏码,总让赵延洵觉得不对劲。
  以前他还觉得是那些皇帝矫情,现在想来该矫情还是得矫情。
  “肃静,肃静!”
  在胡大彪的呵斥下,现场众人陆续安静下来。
  然后,赵延洵才说道:“诸位臣工所请,本王惶恐不已!”
  “本王起兵,只为诛杀逆贼,平靖国难……”
  “如今事成,本王也该急流勇退,以让诸位另请贤者为君!”
  好家伙,你从陇右打到京城,把自己侄子踹下皇位,却说自己不想当皇帝……
  这他娘的谁信?在场官员皆是如此作想。


第747章 殿下圣明
  赵延洵的谦逊,在场所有人都不会当真。
  立马有人回奏:“殿下有大功于国家,受文武官员,天下黎庶敬仰,殿下继位,万众归心也!”
  这人话音落下,立马有人接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应百官所请,万民所期!”
  一时间,现场又喧闹起来,全都是马屁味儿十足的劝进之语。
  看着赵延洵这位反贼,竟比赵维隆继位时还受拥戴,差点儿没把林观海给气死。
  而他越愤怒,黄万安等人手里的力气就越大,以防止他发出不该有的声音。
  对赵延洵来说,西南和南方还未拿下,当前称帝着实不是时候,所以他再次制止了众人。
  从龙椅上起身,赵延洵缓缓走下台阶,同时说道:“诸位,当下西南反叛,南方未定,京畿河内两郡秩序丧乱,这些才是当下的要紧事!”
  虽然拒绝当皇帝,但眼下赵延洵却以皇帝的姿态,向在场几百名官员讲话。
  “本王靖难,只诛逆贼从犯,如今逆贼及其从犯已死,剩下的几名……就都是大晋的忠臣了!”
  说这话时,赵延洵走下了台阶,站在了血泊中。
  尸体虽已全部拖走,但现场血迹到处都是,让人不得不落脚在上面。
  继续往官员们所在方向走去,赵延洵接着说道:“所以,你们不必诚惶诚恐,更不必觉得朝不保夕,本王不是滥杀之人,更不会记仇!”
  他口中的记仇二字,让在场许多人心头一颤,他这一句点出了很多人的恐惧根源。
  三年前赵延洵夺嫡失败,现场许多人都出了力,弹劾进谏各种花样被他们玩遍了。
  所以,他们都害怕被清算,自然个个心有疑虑。
  众人思绪乱飞时,赵延洵已靠近了官员们,恰好站在了王庭鹤与谢孝方二人面前。
  两个老头此刻跪伏于地,他俩身体着实有些吃不消了,可为了生存还是拼老命挺着。
  赵延洵微微弯腰,看着二位阁臣说道:“就说这两位阁老,当年为了让本王出京,那可是费尽了心思!”
  “殿下,是老臣糊涂,不识真龙,恳求殿下治罪!”王庭鹤连忙请罪。
  按赵延洵只诛首恶的说法,他王庭鹤就是害赵延洵离京的首恶,那自然也是该被诛杀的。
  而在一旁,次辅谢孝方跟着说道:“臣亦有罪,请殿下惩处!”
  两个老狐狸,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直接要求治罪,可见有胆识也有智慧。
  赵延洵微微一笑,而后直起了身,目光扫向了在场所有官员。
  “本王说过了,不是记仇的人,连先帝都同意了你们的请求,难道他也是错了?”
  赵延洵这句话,让现场众人更是胆寒。
  当初他们是逼迫的方式,让太安帝不得不送走儿子,套个大不敬的罪名毫不夸张。
  前前后后,赵延洵说的每句话,都是在揭这些人的皮。
  但他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敲打他们,要让这些人为自己所用。
  偌大的国家,需要人来治理,若是将这些人都罢黜了,他会落到无人可用的境地,那样又会造成更大混乱。
  至于之前的仇恨,在赵延洵未得胜前,他其实有过复仇的心思。
  可当他拿下京城,当昔日“仇人”都跪在他面前,他的格局已经不同,所谓的仇恨也被冲淡了。
  走过王庭鹤二人,赵延洵来到了官员之中,地上留下了一串血脚印,让人触目惊心。
  “本王说了,不会滥杀,也不会记仇,你们可以把心放肚子里!”
  “只要你们愿意做大晋的忠臣,愿意帮本王治理好天下,本王绝不会吝惜褒奖!”
  在场众人都很聪明,自然听得懂赵延洵的意思。
  以前的仇我都记着,只要你们给我好好干活儿,那前面的仇就可以一笔勾销。
  站在原地,赵延洵背负双手,问道:“你们,可明白孤的心意?”
  众人沉默,几息之后,有人带着哭腔,高呼道:“殿下圣明啊!”
  “殿下圣明!”
  “殿下圣明啊!”
  事实上,许多人都带有哭腔,这是喜极而泣的感动。
  赵延洵这般严肃表态,让所有人都吃了定心丸儿,一家老小的命总算保住了,他们又岂能不高兴。
  接下来,他们就要以十二分的真心,坐雍王殿下的忠犬,执行他的意志。
  返回御阶之上,赵延洵俯瞰现场众人,而后说道:“都起来吧!”
  当众人起身,许多身体较差的人,只能让旁边人扶着。
  “从即日起,各部照常办公,两位阁臣依旧总理政务!”
  “当前朝廷的任务,是确保京畿河内两郡秩序恢复,并完成秋收!”
  如今已到七月,秋收就在个把月后,这件事着实很重要。
  京城这么多人,还有赵延洵的军队都要吃饭,系统兑换的粮食根本撑不住。
  “谨遵殿下之命!”
  众人齐心回复时,心头却冒出了疑惑,难道西南和南边就不管了?
  这两件事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不但关系到国家的完整性,更关系着赵延洵称帝的时间。
  也正因为这两件事重要,所以他才要亲自督办,靠一帮文官是收拾不了这些人的。
  “今日事毕,孤就不留你们了,你们都各归其位吧!”
  听到这话,众人心里松了口气,在赵延洵跟前总让他们觉得压抑。
  而此刻他们也明白,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像以往那种,靠着文官集团报团,就能压制皇权的情况,在这位死之前绝不会有了。
  而这位新皇帝还很年轻,而且看起来极为康健,这意味着现场所有人,都等不到“好日子”来临了。
  再度向赵延洵行礼后,一众官员陆续离开。
  遵赵延洵的意思,他们各自往衙门赶去,打算先恢复京城内的秩序。
  “殿下不计前嫌,当真仁德!”
  “是啊,如今天降灾祸,得遇如此明主,真天下苍生之幸也!”
  离开的官员,哪怕是走在路上,多数也以闲聊的方式,拍着赵延洵的马屁。
  看他们此刻这放松的样子,完全不似刚刚经历了亡国之祸,就好像是某个平常日子下早朝一样。
  听到耳边的谄媚之言,被黄万安死死拉住的林观海,此刻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
  有个词叫心灰意冷,形容林观海的心情很恰当。
  赵延洵造反成功,忠良被屠杀他,这些都打不倒他。
  毫无气节的百官,对反贼称颂,视圣人教诲,祖宗制度为无物……才真正打倒了林观海。
  他没有指责谁,在众人冷眼斜视中,大踏步走出了承天门。
  “林兄,林兄……”
  生怕他出事了,黄万安连忙追了上去。
  而原地其他众人,丝毫未受此影响,只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办好差事,在新朝能占据有利位置。
  至于靖平一朝被推翻,靖平帝赵维隆尸骨未寒,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众人陆续离开,走在后方的薛景彦,此刻心里安定了许多。
  按雍王的意思,他们薛家算是保住了。
  可现在,他又有了新的担忧。
  自己家名声坏了,会不会对女儿的地位有影响?会不会导致不能封后?
  他有担忧,但却有人比他更担忧。
  “薛兄,今日这一关算是过了,往后……我家就得靠你多多照应了!”
  听到甄家家主的话,薛景彦叹了口气,而后说道:“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748章 哟~
  处置了这些官员,赵延洵的事还有很多。
  第一件事,他得让城内军队陆续撤出。
  如今城内军队十几万,全挤在里面只会生事,撤出大部分到城外休整,对回复秩序是有益处的。
  各处仓禀他都得去看看,各处衙门也得去走一走,把所有条条框框都理顺了。
  对赵延洵而言,仗在打胜之后,才到了他忙碌的时候。
  随着官府陆续恢复运转,城内的秩序也在逐渐恢复,至少人心是安定了下来。
  京城南城某坊内,一处非常普通的小院外,外围驻守着大批士兵,远些则有大批百姓围观。
  破败的院子门口,摆放着一顶格外华丽的娇子,明黄色的外包锦缎上,刺绣着龙凤花纹。
  院子里面,苏楚云和曹云辉二人,极为恭敬站在房门处,看着一个小屁孩儿来回跑动。
  而此刻,端妃本人坐在屋内,从房门望着远处巷子口。
  “姑姑,咱们还是先走吧,这小孩子侄儿会命人看管好,把他交到他奶奶手上!”
  这个时候,也只有曹云辉才敢开口。
  端妃叹了口气,明面上她是在栓子的奶奶刘氏,实际上她是在等自己亲儿子。
  可惜到了现在,时间已近中午,端妃都没能等到人,她这份儿心也就淡了。
  三年前,赵延洵主动请求就藩,便让端妃觉得母子关系出了问题。
  通过她这段时间的分析,端妃觉得之所以与儿子关系变差,是因为她这位母亲太过强势,从没有在乎儿子的真正想法。
  事实上,作为一个“古人”,在亲子关系中,端妃能想到这一层,着实是前无古人。
  但她还是分析错了,所谓的关系差,不是因为她这个当妈的怎么样,而是因为儿子的灵魂变了。
  此刻,听到曹云辉的劝解,端妃也没了再等下去的心思,于是她向栓子招了招手。
  小孩子立马跑到端妃面前,清澈的眼睛盯着她看。
  “栓子,看来是等不到你奶奶了!”端妃叹息道。
  这两天城内大乱,刘氏半夜悄悄出去打探消息,直到现在还没回来,实在让端妃感到担心。
  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