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兄弟之抗日篇-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锋点点头:“我是这么想的,这次咱来天津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华三这伙人拉到咱们弟兄身边来,这一是钱,这二就是势力,要不这些人整天受气挨饿他能心甘情愿的跟着咱们哥俩混么?对了,有时间咱们还得去一趟沧州那边,我看老柴家挺有钱的,咱们最好能从老柴家榨出点油水来,既能为白先生出气咱们又能捞到实惠,顺便看看华三这些人有没有帮咱们的能力,这叫一箭三雕,不,一箭三雕!”
姚朗笑了起来:“二哥,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你这么多鬼主意呢?”
天黑的时候,华三和他的那些手下陆陆续续来到了早已定下的酒楼门前,可是这些人谁也不敢进去,因为他们个个短衣短裤,而像太白楼这种有背景有势力的大酒楼是根本不会让这种下等人随便出入的。
华三正在犹豫,一身长衫的夏哙从里面走了出来,同时把一个大包袱放在这些人面前。华三打开大包袱一看,原来里面是一些长衣长裤新鞋新袜。夏哙笑了笑:“二哥说了,他不能坏了人家的规矩,可是又不能说了不算,你们要是打算进去吃饭最好把衣服换上,要是谁不愿意吃二哥和四哥这碗饭他可以转身走人,二哥和四哥绝不说二话!”
华三这些人听夏哙这么一说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这些人急急忙忙换上了新衣服进了酒楼,至于那些脱下来的旧衣服干脆丢进附近的一个胡同里。
酒席上杨锋和要姚朗什么也不问,只是和这些人熟悉了一下。天津卫有天津卫男人的规矩,老一辈少一辈都是爷们儿,都是爷,于是华三这些人无论年纪大小一律都改口称为杨锋为二爷,称姚朗为四爷。杨锋和姚朗推辞几番,可是华三和夏哙这些人执意这么称呼,于是杨锋和姚朗也就默认了。酒足饭饱之后杨锋和姚朗又领着这些人进了澡堂子美美的烫了一个澡,等这些人都洗干洗净之后杨锋和姚朗又让这伙人找了一家比较不错的青楼舒服了一回,最后杨锋和姚朗带着这些人住进了一家上好的旅馆。
第一天这么过去了,第二天照旧继续,吃完早餐这些人出去打探消息,而杨锋和姚朗借机到处熟悉地理环境,晚上换了另外一家大酒楼和澡堂子、妓院、旅馆,直到第三天晚上吃完晚饭烫完澡之后杨锋和姚朗把这些人直接带进了一家旅馆,等关好了房门之后姚朗这才笑眯眯的说道:“弟兄们,这几天吃好了没有?”“二爷,我们吃好了!”“那别的滋味怎么样呀?”“二爷,没的说!”“这么说我和老四弟兄们还觉得满意?”“二爷,您和四爷那是没得说!”
杨锋点点头:“既然大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哥俩也就放心了,前天我和老四交代给弟兄们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夏哙第一个站出来:“二爷,你吩咐的事情我已经查清了!”说着,夏哙把掌握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一遍,直到姚朗和杨锋都满意的点点头之后他才得意洋洋的坐了下来。华三咧咧嘴:“二爷,弟兄们查是查出来了,可是对方岔子太硬,就怕二爷和四爷搬不动啊?”姚朗微微一笑:“搬不搬得动是我们哥俩的事情,你只管说就是了!”华三看了看身边的这些弟兄,似乎是狠了狠心才敢说出来,等他小心翼翼的说完,姚朗的脸上还是挂着一丝笑意,不过华三从杨锋的身上忽然感受到了一丝杀气,他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战,然后缩了缩自己的脖子坐在了一边。毕竟华三是在绺子里呆过的,也曾经真刀真枪的杀过人,他对杀气的那种感觉是绝对不会感受错的。
打发走了其余的弟兄,屋子里就只剩下杨锋姚朗夏哙和华三这四个人。
杨锋看了看华三:“三哥,对头不就是个混混么,你当年也是在绺子里待过的人,现在怎么一点儿精气神也没有了呢?”
华三叹了口气:“二爷,我也是快四十的人了,当年打打杀杀的那点能耐早就顺着稀粥喝到肚子里了,再说你看看我手底下这些弟兄,有几个不是拖家带口的,出了事咱们一跑完事,可是弟兄们家里这老老少少怎么办,总不能都让人扔进海河喂鱼吧?”
杨锋点点头:“这才是带头大哥说的话!”
华三摇摇头:“我虽个人,可是我大哥大姐哪一家老少不是五六口人,别看大哥大姐看不起我这个兄弟,可毕竟当年我爹娘死得早,是大哥和大姐把我拉扯大的,我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因为我受什么牵连!”
杨锋又一次点点头:“重情重义,三哥是条汉子!”
华三苦笑:“二爷,您和四爷都是外地人,不知道这天津卫的混混儿和其他地方的混混儿他不一样,这儿的混混儿厉害的很呐!”
杨锋看看姚朗,姚朗微微摇摇头,于是杨锋说道:“那三哥能不能说说,这天津卫的混混儿是怎么个厉害法?”
开山(安窑)立柜:以一地为根据地。
………………………………
第三章
天津卫的“混混儿”是有了名的,和北平的流氓地痞、泼皮无赖不是一个路数。
天津卫的“混混儿”可不是这样,他们也是有帮有派,同样也是打架不要命,但表现形式比较独特,这和天津卫的民风有关,为此史书有明载,方志有专述。明《天津整饬副使毛公德政去思碑,天津三卫(按明代分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风俗不甚纯一,心性少淳朴,官不读书,皆武流;且万灶沿河(南运河而居)日以戈矛乡矢为事”。足见舞刀弄枪,渊源有自。天津且为水陆码头、商业城市,接官迎差,负贩走卒,互相割据,各霸一方。同时,“有等市井无赖游民,同居伙食,称为锅伙。自谓混混,又名混星子”。他们“把持行市,扰害商民,结党成群,借端肇衅”。讲打讲闹的风气,从天津城市发展最快的清代乾隆末年到光绪初年最烈。津门乾嘉时人杨无怪所写的《天津论》上描绘:“小帽歪,衣襟敞,提眉横目,慌里慌张。”绘声绘色,想见其人。清末的天津混混儿讲究“花鞋大辫子,一走一趔趄”,辫子既粗且松,有的每股中还插茉莉花儿一朵;额贴太阳膏;行路时一只手伸入大褂的纽襻下,半提衣襟,一瘸一拐,表示自己身经百战,曾伤筋动骨,落得残疾。
杨锋和姚朗听到华三说到这儿忍不住连连摇头,姚朗随口说道:“这不就是耍光棍儿吗?”
华三听了姚朗这话也是一摇头:“四爷,这可不是耍光棍儿,天津卫的耍光棍儿和这个又不一样了!”
杨锋和姚朗听了都是一愣,姚朗好奇的说道:“华三哥,那天津卫的耍光棍儿到底是怎么个耍法呢?”
华三挠挠头皮:“大凡天津卫入行入道有帮有派的混混儿都得先开逛然后才能出头露面,而耍光棍儿的却不用开逛就可以直接出头。”
姚朗不明白华三说的开逛是什么意思,道:“这开逛不开逛又是怎么一回事啊?”
华三想了想,觉得自己实在也是说不清楚,向了夏哙:“夏老弟,这开逛我确实也搞不懂,要不你和四爷说说?”
夏哙也是想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四爷,说起这开逛,其实就是天津卫那些靠耍胳膊根儿吃饭的人都要到这三不管南市大街来认门子、拜老头子。比方说有一个人觉得自己人五人六可以入道了,就要选定一个日子,到南市大街来开逛。可这开逛自有开逛的规矩,开逛的人要身穿黑布长褂,敞着怀,里面穿白布褂,脚上穿绣花鞋;穿戴齐整之后,这个人就只管在南市大街上走。不过这走也有许多规矩,不许东瞧西望,不许和任何人说话,只许逛,而且要挺胸直背,要有十足的精气神,走路的步子也要有板有眼,总之要让人看着像是一个无赖。这样,走过来,走过去,走了一阵时间,有道上的人看这个人有点意思了,就向老头子们报告去了,说是街上有一个人在开逛,还有几分神采,可以往门里领。这时老头子就出来了,出来了也不理他,只在这个人的身上挑错,挑出错来,冲着这个开逛的人就是一口唾沫,然后再过去把他好一顿臭骂,譬如走路的姿势不对了呀,看人的眼神儿不对了呀,没有找不出毛病来的。这时候,这个开逛的人要洗耳恭听,还要把一双绣花鞋脱下来,拿在手里,直到老头子走开了,自己才能穿上,回身就走。等再修练几个月,再来“开逛”,那个骂你的老头子,就收下你了。进了山门,拜了老头子,从此就算是门里的人了,就能开始跟着老头子惹惹了。等打过几场群架有了功劳,有些老头子们不出面的事,就由这些人出面了。久而久之,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人物,等他再有了自己的势力,这时候,那个人就能独霸一方了。所以,在天津卫这块地皮上的青皮混混们盘道时总要先问一句:你是什么时候开逛的呀?这早一天开逛,早一天进山门,资历就老一天,身份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姚朗虽然去过不少地方,可是对天津这一带的规矩并不十分清楚,听夏哙这么一说忍不住点点头:“原来天津卫的混混儿还有这么多说道!”
夏哙有点得意:“那可不!就拿刚才咱们说的天津卫耍光棍儿的事情来说吧,我虽然不敢说清楚,但是有件事儿我要说出来四爷你也就明白啦!前几年有个赌棍,是属于那种老在赌博场里混生活的人,他输到后来一文不名,偏巧这位又是一位不肯认输的大爷,到最后就在赌博场耍光棍儿啦!他那种耍光棍儿的做法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手指剁下一小节来做赌注,押在赌局上。四爷您是不知道,这天津卫剁手指头的方法那是有讲究的,不能多剁,剁多了,人家说你是输急了眼,想吓唬人,人家不和你玩。剁少了,人家说你没有那份能耐,硬充好汉,也会有人出来把你乱棍打走。要剁得极有板眼,不多不少,就只能是食指的一小节,而且剁下来之后,要面不更色地摆好,这摆法也有讲究,要血口冲着自己,指尖冲着赌东,表示只要是你赢了,就只管拿走。这时赌东也要面不更色,一点也不能被他吓住,他仍然开他的赌。如果赌东赢了,这个剁手指的人,一声不吭地要给人家滚蛋。如果是剁手指的人赢了,人家也不赔你手指,这时候就会有人走过来,把这个剁手指的人请到后面去,先给上药,然后摆上酒席,说:好样的,不就是输了几个钱吗?想要回去那是不可能了,从今之后,就按月领一份例银吧!瞧,人家这才叫耍光棍儿呢!”
华三有些鄙夷的看了看正眉飞色舞说着的夏哙:“我说夏老弟,不是我华三看扁了天津卫上的这些人物,天津卫的混混儿十有**都是出来跟着惹惹惹的,有几个是真有本事的!”
姚朗没听明白,于是他问了一句:“我说华三哥,什么叫惹惹惹呀?”
华三哼了一声:“四爷,这个惹惹惹是天津卫的土语,有点类似于起哄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起哄。四爷,您别看我自己就是天津人,可是我绝不护短,天津卫这块地方不出忠义之人,除了青帮、洪门,别的,都可以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跟着惹惹惹。惹惹,就是跟着前边的人一起干,既不是不卖力气,也不是真卖力气,这就是惹惹。只是,惹惹不同于负责,惹惹允许成功,惹惹也允许失败,惹惹成了,就算是把事情办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