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老板,钱之类就不用说了。其实小弟既然来了上海,肯定是有事情要叨扰杜老板一番的。”
“哦,请说,有什么可以让兄弟效劳的么?”
杜月笙这才点头。
他早就看出来,现在上海形势不平静,这个范哈儿仍旧冒险要来上海,应该是有什么要事得办。在看到范哈儿带着那两百担烟土拜会自己的时候,更是确定,范哈儿这次来见自己,绝不是单纯的回报或者拜访,应该还有其他事情。心中担心是什么不好明说的事情,内心还真有那么点不安。
在上海滩,真正能帮得上他这个袍哥大佬的,也就只有自己这个青帮大佬了。
既然范哈现在明确说了出来,那就好办。
他最不怕的,就是敞开天窗说亮化,现在范哈儿一明确表态有要求,他脸上的神色,反倒好看了许多。
对范哈儿也格外客气起来,拿过旁边一盒刚开封的进口雪茄,笑着递了过去。
“尝尝!”
范哈接过杜月笙递来的雪茄,熟练的拿过真正的“洋火”,点燃以后慢慢的烤了一圈,等一根火柴燃尽,才拿过轻轻的闻了一下味道,感觉香味很不错,顿时大为兴奋,拾起金色的雪茄剪,狠狠的一刀剪开烟头,再划着一根火柴,将雪茄点上。
猛吸一口,几乎能从那燃烧的烟头上,听到烟草化为烟雾时的“嘶嘶”燃烧声。
“真是好烟啊!”范哈大赞了一句。
他前世就抽烟,对于那些高等的雪茄,更是向往已久。可惜,那时候他的经济状况虽然不错,却还没到可以随意买雪茄抽的程度,所以空学了一手抽上等雪茄的方法,却没有多少机会用到。这次杜月笙的雪茄,却是让范哈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同时也是第一次,品尝到这后世起码几十美元一支的上等雪茄。
“杜老板是上海滩真正的大人物,呵呵,光是这雪茄就能看出来。小弟这次来,确实有需要杜老板帮忙的地方,而且,也有一笔大生意,想要和杜老板一起坐坐。”
杜月笙听了以后的面上笑容闪现,但看看范哈儿那抽雪茄的动作,却是大为惊讶,竟然没有追问范哈儿生意的情况,反而是问了一句:
“范兄弟,你这一手抽雪茄的动作,可是和送我雪茄的美国朋友,几乎一模一样啊。这,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这个?”范哈儿一扬夹在手指中的雪茄,笑了一句:“小弟我就是喜欢雪茄的味道,听人说这法子抽起雪茄来,味道会特别好,就慢慢学了点吧。”
其实那里是慢慢学来,前世的范哈拿雪茄不容易,可是花了几年时间,才慢慢有了现在的状态。特别是一种感觉和意境,完全不是随便想学,就能学会的,只有真正爱雪茄,懂得把品味雪茄当成一种享受的人,才有可能掌握。
杜月笙的品性,看重名声,看重实利,到并不看重烟酒这些虚的,范哈儿抽弄雪茄烟的表现,仅仅是偶尔引起杜大老板的兴趣罢了,问清不是学自自己认识的那几位美国商人,就还是立刻马上把注意力转到了刚才的话题上:
“范兄弟刚才好像说,你有笔生意要和杜某做?”
“恩,是的。”范哈儿点点头。
心中不由暗赞,这杜月笙就是杜月笙。自己故意把请求帮忙和做生意放在一起说,为的是把两者混合在一起,少欠杜月笙一个人情,刚才被他那么一打岔,自己前面说要寻求帮忙的事情,就不好意思再和生意一起说了。只能先谈双方必须要做的生意,再以兄弟道谊,另外要求帮忙了。
“杜老板,我干脆叫你声杜老哥得了。现在国家不靖,川局不稳,小弟所在川军,军械粮秣颇为缺乏,近乎难以维继。杜老板是上海滩有名的大商,不知道有没有办法,弄来一批德械、美械的武器,还有药品、卡车之类的后勤保障物资?”
杜月笙才听到一半,脸上就有了笑容。
“范老弟这是哪里话,我们本来就兄弟相称,你能认我这个哥哥,那是我做哥哥的荣幸。至于军火、药品,那更是没有问题。我在上次送你一营英式军械的时候,就说过,只要这方面有需要,兄弟随时愿意帮忙,一定给你市面上最低的价格。”
这军火买卖,本来是见不得光的事情。毕竟名义上,南京国民政府才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所有的军火武器买卖,也理应由国民负责。但实际上现在国民政府仅仅是名义统治着全中国,甚至有些地方,连名义上也不承认国民政府的统治,这些割据的地方,最多只在国民政府那儿报备一下,拿到批文,就能自由的购买。有些势力,甚至连报备一声都懒得做,直接从境外购买。而南京国民政府,对于这样的情况根本无能为力,有时候自己军火不足的时候,同样也得求靠那些军火大商帮忙调济。
杜月笙和南京的关系还算不错,至少随着蒋光头重新上台,他的很多行业,已经有意放弃,转而开始和政府合作了。可这个时候上海的局势还没真正稳定下来,蒋某人的位置也还未稳固,他想合作的期望当然也还没实现的可能,所以军火生意自然不会放弃。何况对他来说,这也仍旧是一个很看重,很赚钱的买卖。除非蒋某人下令禁止,否则他绝对不会主动放弃这项生意。
现在别说军火生意其中的巨额利润了,就算凭着他和范哈儿之前的交情,仅仅为了江湖道义,他这个时候,也决不会推脱。
只是他随即想起范哈儿刚才话中提到的一点,却是又顿了顿,插问了一句:
“刚才范老弟说要德、美两国的军火?”
“是的。”范哈肯定的点头。
杜月笙这才稍微皱了下眉。
“这样……兄弟之前常做英式军械生意,德式军械除了步枪,其他大多刚在中国重新崛起,兄弟虽经手过几回,手上现货却是没有,至于美式的军械,交易更是不多,还需直接联系美国的军火商订购。范兄弟,你为什么不干脆选英**火呢,现在国民革命军的整编师武器装备,也有很多都是采用英械啊?”
………………………………
第二十九节 初步敲定
(今日第三更,强烈求票啊!!)
范哈其实对这个时期的军火武器,并不怎么懂。
他这个傻大兵,原来能把自己的手上的步枪玩转就不错了,哪里可能去学习研究二战前的武器。他之所以想选择德、美两国的武器,一个受后世论坛影响,一直觉得德**火好,还有一个,就是将来十五年,这两国的武器,会成为中**队装备的主流。
说不出明面上的理由,只能在口头上坚持:
“这个……川军多用仿制的老式德械步枪,所以小弟觉得还是选择德国的可靠一点。而且我听说,美**火商在上海颇多,他们的武器价格好像比德国和英国的要便宜,质量上却并不比英德的差,所以就想购买一批。”
其实一战后,国内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他们部队的装备都五花八门,真正的万国品牌。
里面排第一的,还是是德制和英制武器,从机枪大炮到飞机装甲车,除了部分国产的,都有直接从英德或者辗转通过英德进口的。尤其随着这些年德**力的恢复,德械军火再次成为国内武器主流,包括国民政府从1931年开始的军队整编计划,基本采用德械,市场份额很高。至于英国武器,虽然好评不如德械,但英国长期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很多军阀还是愿意向她购买。
只有美国的军火,比例一直远远不如英德两国,甚至都不如法国和捷克等国。
“德械步枪没问题。”杜月笙爽快的答应。
“其他武器第一选择也还是选择德械,第二选择则可以考虑美械。”范哈儿现在第一选择坚持用德国的军火。
除了刘湘要求最好是德制大炮外,他本人也觉德**火质量不错。随着未来几年,第三帝**事力量的快展,加上蒋某人推行亲德政策,将来德制武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应该会越来越大。现在就采用德**火,很可以为将来引进德**火生产线,进行提前的技术积累,以及培养使用经验。
至于第二选择用美**火,那毫无疑问,主要看中的是二战正式开始后,肯定可以从美国得到大量的军事援助。现在提前采用美械,可以让将来得到新武器更熟悉,也更容易上手挥出战斗力。
另外一个不能说出来的原因,就是范哈儿希望通过和美**火商的几次买卖,从而购买一批美国的厂矿设备和制造机械。只是这方面可能会和杜月笙有利益冲突,范哈儿当然不能明的说出来。
杜月笙对于范哈这样的坚持,很是有几分不能理解。
那些真正购买军火的专家,肯定先是看重武器性能,其次才是制造国实力。除非涉及政治利益,否则大宗武器的买卖,肯定不会看国别来考虑进行。
“那范老弟你要的数量如何,如果太少的话,急着从那些军火商那儿取货,却是不会有多大的折扣。”
“哈哈哈,杜老板放心,小弟这次需要的军械不但数量巨大,而且时间要求也不是很急,就算现在从美国起运,也完全没有问题。”
范哈儿对于杜月笙的话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刘湘给了他半年的时间,他自己更是不急,现在部队的纪律操练都还没结束,武器装备之类,起码也可以等上半年。整整几百万银元的大买卖,范哈儿不相信在杜月笙的运作下,德美两国的军火商会不给他最大的优惠。何况他现在手头虽然有几百万银元,但他还想用它们做起始资金,先在上海滩炒炒房产,大赚一笔再说,所以就算马上有武器现货,他也准备等上几个月再付款。
“这样就好,那么杜某先和人联系联系,不知道范老弟具体要那些武器?”杜月笙终于肯定了点了下头,算是准备接受这笔生意。
范哈儿早有准备,马山掏出一个单子,递给了杜月笙。
清单很是详细,全是武器数量和类别要求,大致计为:七九步枪(即口径为7。9mm的步枪)八千枝,每枪配弹一万粒;七九马枪两千枝,子弹同上;七六三驳壳枪三千枝,每枪配弹两千粒;手枪两百枝,七九重机一百挺,七九轻机枪三百挺,各配相应数量通用弹药;八二迫击炮(即口径82mm的迫击炮)五十门,八二步兵炮二十门,七五山炮三十门,七五野炮三十门,八八高平两用火炮五十门,十五生榴弹炮二十门,通配弹药。
其他辅助装备,卡车一百辆,钢盔一万五千顶,工兵铲三千副,电台、通讯器材、电缆、水壶等其他设备若干。
这么多东西,毫无疑问是一笔巨额订单。
但杜月笙才看了一半,就皱起眉头。
“范老弟,你要的东西可不少啊!前面的枪弹部分,基本和国民政府的一个整编师相近,但后面怎么会要这么多大炮?”
范哈儿正准备说话,那杜月笙却在稍顿了顿后,又继续摇头:
“先不说这么多重武器,会不会引来国民政府阻拦,单是这最后一项十五生榴弹炮,据兄弟所知,恐怕是难以轻易买到的。之前国民政府想通过英国购买,却是屡次被拒。你就算买到了,我看英国人也不会允许它们运进长江。”
所谓十五生榴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