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草根霸图-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详了半天,诸葛瑾也不看了,反正等做出来就知道了。
  但他想了一下又道:“主公,发给他们,他们手上也没有蚕丝和棉花,对他们也是无用啊。”
  “库里棉花还有许多,发给他们让他们纺好纱交回来不就行了?”刘永随意道。
  “主公不可。”诸葛瑾立刻反驳道。
  “为何?”诸葛瑾很少反驳他的意见,这次竟然反驳,刘咏也奇怪。
  诸葛瑾说道:“主公有仁者之心,不愿见到百姓受苦,这很让人尊敬。但是主公也别忘了,人性有贪欲,而且欲壑难平,若是给百姓养成了不劳而获的恶习之后,他们怕是会造反,再次成为贼盗。”


第100章 玉不琢不成器

  刘咏听诸葛瑾说到这这里,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还真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老祖宗的圣言啊。
  “那以子瑜认为,当如何做?”刘咏干脆不想了,诸葛瑾既然能说出弊端,应当依据相处了解决办法。
  诸葛瑾道:“这车还是要发,但不是一开始就发。
  主公可以先把人组织到一个地方,让他们纺纱,按照他们纺出的纱的质量,给出不同的价格,好的给高价,差的还要处以罚金。
  等他们有了一些钱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买纺车,和棉花,带回去纺纱,直接把纱交回来换钱就可以了。如此一来,他们也会觉得这是他们用血汗挣来的,不但能让他们愿意劳作,而且还能让他们牢记这是主公您给他们的活路。”
  “恩,不错,子瑜此法甚好,就如此办。”刘咏大手一挥,马上赞同。
  送走了诸葛瑾三人,刘咏总算是安静下来。
  至于步骘和严畯,就让诸葛瑾去安排吧,他也懒得费心,反正没人反的了天。
  如今这些人,基本都是刘咏一个个从各处寻来的,而且这些人都不是三心二意之人,也不必太担心。
  七月二十五,是个大日子,这是刘咏说的日子。
  太守府门口聚集起密密麻麻的人群。
  虽然有预料,但诸葛瑾还是被门口的人吓住了,这人也太多了,少说也有三千。
  刘咏自然不需要出面,自有下面的人搞定一切。
  不久,诸葛瑾就来禀报。
  外面的人挑选了其中一部分,去纱厂干活,当然,上次跪拜的人全部选出来了。又选了数十名进了军中,其余人也只能遣散。
  不过,自从江夏治安稳定下来,慢慢的繁华起来,这些人也不愁找不到活路。
  刘咏之是倒纱厂去看了看,纺纱人人都会,对新纺车上手也很快,而且新纺车纺出的纱粗细匀称,不容易断,效率也高出许多,很多人一用就喜欢上了。
  看着忙碌的百姓,刘咏放下心来。
  七月就要过去了,这个月也出了一些大事。
  首先就是张绣和贾诩背叛刘表投靠了曹操。当然,张绣是暗中派人跟刘咏打过招呼的,同时也在南阳留下了无数探子。
  张绣的投靠,让曹操避免了两线作战,自然是什么分欢迎。给予二人很高的地位和官职。曹操为了拉拢张绣,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结为亲家,并封他为扬武将军。
  贾诩也不错,曹操对他,比张绣还要上心,直接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随着两人进入曹操内部,刘咏的探子也进入曹操势力范围各地,不断的为他传来各种消息,这些人中,就有当初在宴会上的那些刀斧手在内。
  也不怕他们不尽心,这些人的家属可都被安排前往了江夏,都由庞统一手控制。虽然刘咏不屑这么做,但在这个时代,一切不得不妨,最终他还是听从了庞统的建议。
  还有件和刘咏有关的事就是庐江太守李术叛乱。
  孙策刚死,孙权继位,江东大族多有不服,纷纷叛逃,李术是第一个直接反叛的人。这也是孙权派周瑜主动向刘咏示好的原因。
  刘咏倒是不在意,只要你们慢慢打,自然就没时间关心他的动静了。李术叛乱,刘咏当然高兴的很。
  转眼就到了月底,出征的日子即将来临。
  粮草官从军司马,刘咏早就给了马良,马谡也跟着做了参军,娄圭为军师,先锋的争夺自然就成了最厉害的话题。
  其中,又以甘宁、赵云、黄忠、廖化、关平五人为主要竞争者。
  这几人都是刘咏手上的强将,也是相对较早跟着刘咏的人,自然都有这资格人人都憋着一口气,希望能立下大功。
  诸葛瑾等人都不断劝刘咏制止,但刘咏只是跑出一句话就不再理会。
  “争一下无妨,不争才是大问题。”
  现在,眼看着几人明争暗斗越来越厉害,几乎都要动手时,刘咏才开口道:“出征人选某已定下,你们不必再争。
  能争,说明你们都有建功之心,但争只为做事,不能有意气之争,不得有权力之争,不得借机生事,你们可明白?”
  众人一听,马上心下骇然,后背冷汗淋漓。还好没有过头,若是真出点事,相信就算刘咏看重他们,该杀还是要杀,这是大势,是军规。
  刘咏知道自己这些军队还没有真正打过仗,这个过程必须经历一次,不然必然会出乱子,不如借机一次立下规矩,英雌他一直只是关注着事态发展,但没有说话,就是等着这一刻。
  诸葛瑾和娄圭等人这才放下心来,一直还以为这个主公是个对军事完全不懂得庸才,没想到有这一出,但这样一来,他们才觉得刘咏更加可怕。
  不是不懂,而是深谙其道。
  他们总是拿刘咏的年龄来衡量,显然,他们现在明白了,他们都错了。
  总能自最关键的时刻平息事端的,一次可能是偶然,但次数多了可就不是偶然了。
  这次事件更让所有人对刘咏更加敬畏,真正明白他们的主公不是不懂军,而是一直关注着,等着收拾他们呢。
  “黄忠、赵云、廖化、关平,率军出发,甘宁守城!”
  命令公布出来,又是让其他人掉了眼珠,甘宁竟然被留下。
  对此,刘咏又是淡淡一句:“甘宁破江夏已有大功,此次出征,就不去了。”
  这句话大家都明白了,很多人忘了一句忌讳,但当权人没忘,这就是:功高盖主!
  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必然不会将功劳全部放在一个人头上,那样对谁都不好,最安全的办法和最和谐的办法就是平衡。
  刘咏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这也是刘咏想要的结果。
  自己这些手下还需要好好打磨,不管他们历史上如何厉害,但现在他们都只是刚刚开始。
  “玉不琢不成器,这些人尚需打磨,你等也是,若不能放下个人私怨、尽释前嫌,以后这必然是我等覆灭之祸。袁绍必然毁于此!”
  这是刘咏对庞统、娄圭、诸葛瑾等谋士文臣的告诫。
  这些他们自然懂,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们中有些是刘咏亲自招来的,有些是相互举荐的,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团体,刘咏很早就看到了,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如今,这机会正是时候。
  这次事件,敲打了全军,没有处罚,但比处罚更重。


第101章 勇夺长沙

  前锋刘咏并没有指定,但经过此事,都知道刘咏自有打算,也不再多问。
  八月初一,大军出征。
  校场上,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威武不凡。
  步、弓、骑三军整齐列队,场面的确震撼。
  刘咏一直都知道自己又多少人马,但那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数字,今天这里列队的有四万人马,骑兵到现在也只有三千,主要还是步兵和弓弩兵。
  但三千铁骑的实力可是三军中最强的。
  新建立的东、南、西、北四营,也只是城中的大军,都是被所有人知道的,但他们最大的作用仅仅是为城外的精锐训练挑选合适人。选真正的精锐其实都在城外。
  今天的才是真正要上战场的人马。
  祭拜天地后,出征只剩最后一项,祭旗!
  祭旗一般都用敌人的血,但没有敌人就用猪牛羊三牲。
  娄圭上前道:“主公,吉时已到!”
  “恩,祭旗!”
  刘咏大手一挥,马上就有人带着一个人出来,正是那日黄祖派去的使者。
  等使者看清眼前的阵势时,腿都软了,上下牙齿直打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咏看都不看他一眼。
  刀斧手将其拉到大旗处,手起刀落,人头落地,鲜血染红大旗,让大军气势更为鼎盛。
  “杀!”刘咏大喝一声。
  “杀!”
  “杀!”
  全军气势如虹,就算如赵云、娄圭等见识过军队之人也是震撼莫名,就是当初的白马义从也就如此而已。
  “出征!”一声令下。
  骑兵在前,弓弩居于中间,步兵在后,一切秩序分毫不乱,街道上,百姓欢呼声不断响起。
  出城三十里后里后,刘咏找众人议事,然而,等众人到齐后,刘咏只是发布命令。
  “赵云,领骑兵三千,步兵五千,弓手两千,伊籍为参军兼领从军司马,直取贵阳!半月内破城。”
  赵云与伊籍虽然疑问重重,但也不多问直接带并就走,能取一城一之功自然不小。
  “黄忠,领步军五千,弓手五千,马谡为为参军兼领从军司马十日内拿下长沙!”
  黄忠与马谡大喜,马上领命而去。
  剩下的关平和廖化急了,就剩一城,两个人谁去?
  刘咏见二人样子,笑道:“零陵不必其他二城,要你二人同去。”
  “关平为主将,廖化为先锋,领步军七千,弓手三千,前去破城,子伯先生为参军。”
  刘咏怕二人贪功,又特意叮嘱:“此城不必其他二城,不宜急攻。”
  三人都是跟刘咏最早的人,自然听从,领命而去。
  其人走后,就剩下刘咏和祢衡二人了,两人相视一笑,带着剩余的一万人马行军,但走的方向确是长沙。
  攻城的人马都加速离去,刘咏都是不急了,一路上走马观花,如同游玩。
  祢衡早已和刘咏商讨过,明白其中道理,也安心陪着刘咏喝酒,赏景。
  张羡父子身在长沙,早就听闻刘表要拍大军前来攻打,但被文聘攻打数年都没有都攻下,自然不不放在心上。
  如今文聘撤了,又来一个刘咏。虽说刘咏的酒他喝着不错,但也没听说过打过几仗,唯一听说的就是刘咏曾今剿灭了张武的反叛,但在他眼里,张武就差得远了根本不放在眼里。
  至于蔡瑁之败,由于消息传递闭塞,蔡家为了维护名声,早就封了口,知道的的确不多。
  而且据探子回报,来的仅仅是一万人,自然不在话下。
  黄忠自从投入刘咏麾下,基本没出过什么大力,这次终于得了机会,自然想好好表现。而起刘咏看重,若是打了刘咏的脸,自然他也没脸混来了。
  虽然刘咏给了他十天时间,但他更急。命令军士急行一天一夜,终于在距离长沙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马谡并非草包,安营布置都是他的拿手,黄忠自然一切依他意见,在此处歇息一夜。
  次日,五更造饭,六更起程,仅仅两个时辰就到了长沙城下。
  待张羡得到回报,已经被围住了四面,这才面如土色。
  等他登上城楼看时,城下军旗齐整,五丝毫散乱之意,如此军容,他混迹一生也从未见过,他马上明白,自己恐怕难逃一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