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洛有些意动。
这个结果算是比较完美。
既属大明,又能在自己的地盘高度自由。
只是,他又担心长此以往,必定强枝弱杆,引发诸侯争霸,到时神州大地处处是烽火硝烟。
不过话说回来,现下这情况,又有什么区别?
但赵洛不想自己开这个先例。
“不了,目前就维持现状。”
郭嘉也不劝,“那下臣这就回绝那边。”
赵洛补充,“把我的意思明说,不必要闹僵。”
“是!”郭嘉退去。
应天主使黄道周此时正在城墙上“参观”。
黄道周年近六旬。
崇祯时期,因为反对议和被撸。
燕京出事后,南京请他复出。
如今为吏部侍郎兼礼部尚书。
此次出使山西,与他同来的还有太监邱执中。
黄道周爱不释手地摸着四野大炮,“此炮能射几里,重若几何?”
炮兵答,“可射三里,重千五百。”
黄道周心里质疑。
南京城墙上的火炮重四五千斤,才射三里!
想必黑甲军是虚张声势。
当我一介文儒不知兵事。
他生性就爱钻牛角尖,当即问,“能试炮否?”
炮兵摇头,“无事发炮,杖毙。”
黄道周心里冷笑,但不强求。
他又看向炮兵身上的黑甲,“甲重几何?”
炮兵答,“连盔一起三十二斤。”
“嗯,不错!”
黄道周真心夸了句,觉得黑甲确实打造精良。
“十万甲兵都如此装备?”
他听说黑甲军有十四万,但他故意只说十万。
炮兵也没纠缠人数,“都如此。”
黄道周心中又冷笑。
如此精良甲胄有万人之数便了不得了。
但他不拆穿,点了点头,放眼望去,城墙上的黑甲士站列森严,俨然有雄军之气。
而对比南京城墙上的守兵。
他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心酸落寞。
但此时不是他情绪的时候,他收起心情,目光望向城外万颗女真头颅筑垒的京观,“都是东虏?”
炮兵回,“都是。”
黄道周深疑,却当它是真的。
燕京沦陷,崇祯自缢,东虏入主……
这都是他心中的痛。
恨不得挥剑斩酋,血洒千里。
邱执中这时走上城头,脸色不好。
“如何?”黄道周问。
邱执中摇头晃脑,“朽木不可雕也。”
黄道周皱眉,“为何?”
邱执中叹了口气,犹豫着,还是告之,“他们说,应天若有明君,他们自会主动来属,若无,裂土封王也枉然。”
黄道周闻言着实意外。
毕竟明旗是黑甲军自己插上去的。
现在又不听封?
“可是有什么误会?”
邱执中摇头,“都说得明明白白,哪有误会。”
“可……”黄道周搞不懂了。
“麻烦邱公通报一声,我要见一见那郭抚台。”
“你去吧,我是不会去了。”邱执中觉得丢脸。
他们带着宣大总督勉状,奉国将军印,千两黄金,万两白银而来,却热脸贴冷屁股。
拒绝他,就是拒绝皇爷,他可不敢给皇爷丢脸。
而黄道周觉得此时不是要脸面的时候。
山西一省,十万甲士,四百万子民,比脸可重要多了。
然而,黄道周亲自见了郭嘉也没用。
说不通,就是说不通。
只不过,黄道周弄明白了一点,黑甲军似乎不相信朱由菘是明君。
而要证明朱由菘是否明君?
黄道周嘴巴说得天花乱坠,郭嘉也无动于衷。
历朝历代明君是凭嘴巴说出来的吗?
黄道周吃瘪,其实他心中认为唐王都要胜过福王。
国本?
狗屁……
大明危急至此,不该立贤?
从府衙出来,黄道周感觉空虚寂寞冷。
原本以为这一趟会很顺利。
山西会清水洒道,黄土铺地,摆起香案听封……
谁知道,一路进来连迎接的都没有。
到了太原,才给安排上住宿。
皇权至此,大明不复。
邱执中见他垂头丧气的,就知道事没成。
他反倒松了口气,证明不是他办事不利。
“走吧,这地方不欢迎咱。”邱执中道。
黄道周拱手,“邱公公先行。”
邱执中睁大眼,“黄公这是何意?”
“不说服山西,本官回南京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
邱执中没想到他会这样。
次日,黄道周就不见人影。
邱执中左等右等,等了三天自己回去了。
与大清谈判进行中。
战争也没停下来。
多铎在固关多日连续发起猛攻。
固关城下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丧命。
原本度假偷闲的吴三贵也被多尔衮一纸命令调回固关。
他上了大清的船,就没其它路可走。
下午,将轮到关宁军上阵。
吴三桂知道躲不掉了,那就得认认真真地打。
五千装备齐全的关宁军,冒死冲向固关。
固关仍有二万三千步骑。
除开骑兵,这二万余人每天都是轮番作战。
已经完全习惯了战场。
干掉敌人,成为他们活下来的信念。
炮声,枪声,尸体,鲜血这些再也无法左右他们。
只有杀,杀死,杀退敌人。
他们才能活着,至少能多活一阵。
他们熟练的装弹,发炮,开枪,射箭。
都变得冷静沉着,甚至自信。
毕竟,每战下来,清军的死伤是他们数倍甚至十倍。
城墙已经打得只剩下砖头垒石,看着就是一堆废墟,但他们依然能凭着有利地势阻击清军。
清军最怕的就是黑甲军的枪炮。
仿佛成了清军的噩梦。
听到枪炮声,就会生出恐惧,即使没轮到他们出战。
关宁军是头次攻战。
气势战斗意志都强过绿营。
但依旧被枪炮阻挡,很难逼近百步内。
黄道周在关内山头观看整个战斗。
他是诧异震然等诸多情绪掺杂。
首先那炮兵没骗他,黑甲军没虚张声势。
千五百斤的四野炮真能打三里!
士兵真的人人具甲!
而且,还有一种他不认识的火枪。
不需要引信,能百步破甲!
这可是神器。
如果应天五十万官兵也有这样的枪炮,何愁天下不复?
他终于明白,山西官员为什么瞧不上南京。
南京有什么?
一个混乱的朝廷,几支拥兵自重的军队。
皇帝一人吃饱,天下不愁,十足的草包。
朝堂上权益争斗,狗咬狗,吐沫横飞,让人生倦。
这是亡国之象。
黄道周看得出。
之前才会对邱执中说“回去也没用”的话。
第103章 顶极客户
太阳西沉,固关战斗平息。
五千关宁军只活着半数。
黑甲军才损失二三百人。
这样的战斗没有再继续下去的意义。
吴三桂走进多铎大帐行礼,“多贝勒,固关这样打拿不下的。”
“那怎么才能拿下?”多铎恼问。
他每天都是这样折损的,吴三桂死二三千人就叽叽歪歪。
三桂:“末将建议绕道河南从薄弱地方进入山西,然后逼迫黑甲军展开正面战斗。”
多铎也想和黑甲军正面战斗。
但走河南的话,后勤就要远上一倍。
而且,河南还还尚末平定。
如果有一支骑兵对后勤骚扰,那就苦不堪言。
当然,如果有三万旗兵,就不需要考虑后勤,完全可以靠劫掠,或以战养战维持。
试问天下有人能挡得住大清三万旗兵?
说实话,他有些意动。
但行动前,还得经过摄政王同意。
两人粗略就此事谈了一下。
暂时进入休战期。
多尔衮先接见回来复命的孙之獬。
三十万石粮不算多。
平时折合银子才十多万两。
十多万两买一个支持自己上位的胞弟,是十分划算的。
何况又不要他自己掏腰包,一句话的事。
“嗯,孙卿办得不错。”
“此事还是交由你负责,去准备吧。”
“微臣遵命!”孙之獬放心下来。
从多尔衮神色来看,是真满意的。
主子满意,那他的好处自然会来。
只不过,多铎那边他有些不好交待。
但没办法,没有两头讨好的事。
摄政王份量要重得多。
何况,赎回阿济格,这不又捞了份人情。
孙之獬越想越觉得自己决定没错。
大清三十万石粮还是拿得出的。
虽然全国粮食都紧张,但大清有朝鲜,有海路,有江南商人合作,运粮进来比山西要方便多了。
三天时间,孙之獬就把粮食装好车。
十天时间,运到固关。
见到多铎,他还是要尽力讨好。
规规矩矩跪下,“下官拜见多贝勒。”
见事已不可违,多铎也不自拂面子,闭口不谈之前的事,“孙大人为大清来回奔波,辛苦了。”
孙之獬:“为大清效力,下官愿肝脑涂地。”
场面话过后,多铎问,“摄政王可有交待?”
孙之獬将多尔衮手令递呈。
多铎摆手令孙之獬离开,然后折开看。
手令内容是让多铎暂时停止军事行动。
不止他这边。
叶臣和姜瓖那边接到同样的命令。
多尔衮打算先把黑甲军摸清楚。
同时,他还派人渗入山西搞四野炮和燧火枪。
他有种预感,这玩意是阻挡他们大清铁蹄的关键。
双方在固关外面完成交易。
三十万石粮食检查无误后,运往关内。
三天两夜川流不息。
阿济格瘦了一圈,灰头土脸的回燕京。
来的时候,他可没想到会有今天。
黑甲军让他第一次吃了败战。
赵洛拿到三十万石粮食自然是高兴的。
阿济格在他手上除了砍头没一点用。
换一万石粮他都觉得超值。
有粮不慌。
赵洛悠闲地来到满园春。
三个多月没见若歌,心里也有些想……
上了满园春二楼,赵洛很自然地往东头包厢走。
推开门,看到阔气厚重的装潢。
他就知道这里非他莫属。
票客只需要一张床。
而这里有卧室,有书房,有客厅,还有浴室。
有个小阳台,种了了花花绿绿。
进门就到闻到大自然的清新。
绝对是为顶级客户准备的。
客户,只是比喻。
赵洛满意,若歌很懂他的。
“若歌,我来了。”
若歌正在浴缸泡澡,听到赵洛的声音,心脏先跳起来,“相公,妾身在洗澡。”
洗澡!
这不是暗示嘛?
赵洛马上自解衣带,“正好,我也想冲个凉。”
若歌脸红起来,心脏有些怦然。
三个月了,九十个日子独守空房。
……
赵洛好好惩罚了若歌。
宝典加持,若歌满足。
“相公不一样了。”
“哦!”赵洛眼珠动了动,感觉似乎被她发现了。
若歌早有心里准备,不打算纠缠,“相公有别的女人,若歌可没有别的想法。”
说着眼泪已是流出。
赵洛帮她擦了一下,“好好的,哭什么。”
她抱紧赵洛,“若歌很怕……”
赵洛拍着她背,“放心,我对你还是一样的。”
“相公三月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