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一座玉门关-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石材更多的是外表的装饰。
  内里全部都是采用混凝土结构的。
  其实霍刚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建筑,自然是因为首先在这西域,中式园林风格不太适合,因为树木太少,其次,纯木质结构在古代这个消防能力低下的状态当中,一旦如果着火的话……那么结果不用想都知道。
  一烧一大片,那真的不是说着玩的,如果有人放火的话,估计少半个城市都不是不可能。
  而欧陆风格的建筑就比较简单了,这种风格的建筑着火很容易救援,而且也不太容易产生那种一次性烧毁半个城市的大火。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建筑采用的玻璃比较小,目前来说他们没有办法生产太大的玻璃,不是说生产不出来,而是没有必要,成本太高,这些商铺自然不能使用这样玻璃。
  至于说后面到底有没有人愿意使用这样的大型玻璃,那就是后面的事情了,到时候都是定制处理,只要出钱,霍刚工业城里面的这些工厂,愿意卖任何东西。
  所以,现在整个玉门关可以说是最漂亮的就是这些主要街道,除此之外,其他没有建筑的区域都已经用泥墙围绕了起来,也看不出来里面光秃秃的土地。
  街道的硬化工作都已经完成,每天都有人员负责打扫整个街道,可以说,整个城市一下子就变得无比的干净。最让王罗佩服的就是首领设计的下水道系统以及城外处理那些粪便的化粪池。
  据说处理之后的肥料可以直接在土地里面使用,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这一点他们倒是都知道,但是那化粪池的处理工作和设计原理,王罗可是研究了许久。
  他对这方面并不是太专业,但是王罗现在对于建筑方面的研究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领先所有人的。
  尤其是明年要开始动工建造的大会堂,那将是他们未来两三内最主要的建筑,将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完工,甚至完工的速度要比城墙更快。
  因为有一些材料,等城墙建筑完毕之后,反而不太方便运送到城市里面来了。
  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件事,围绕玉门关的南城门,也就是纪念碑对正的朱雀门,以及作为整个玉门关中轴线的朱雀大街,还有大会堂,加上首领的居住的别墅都是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的。
  而这样的中轴线有两条,分别是南北的朱雀门和玄武湖,以及东西的青龙门和白虎门。
  北城墙将不设城门,因为北城墙之外就是还在不断向更北方向扩大的湖泊,整个湖泊的面积已经很大了,因为没有北门,所以干脆就将这个湖泊命名为了玄武湖。
  当然,王罗是知道的,明面上北侧城墙是没有城门的,但是北侧城墙准确的来说,也是有秘密通道的,不过这个通道外人是不知道的。
  “那就麻烦王大家最近在玉门关这里多多留意了。”
  “放心吧,我们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该遮掩的也都遮掩好了。”王罗笑了笑说道。
  “对了,我们的城墙大概需要多久可以建设完毕?”赵二有些好奇的问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就可以完成了。”王罗想了想,赵二是玉门关城的城主,这样的消息自然是可以知道的。
  “明年?!”赵二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不是才刚刚将地基打好吗?这整个城墙的主体建筑还没盖呢,明年就可以建设完毕?
  “真的假的,王大家,我们这城墙可比那长安城的城墙都要雄伟,你今年不过刚刚将地基打完,明年就可以彻底完工?”赵二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你应该清楚我们的混凝土施工速度有多快,其实限制我们施工进度的不过就是水泥的产量以及钢筋的产量,但是钢筋的产量现在早已经上来了,经过一个冬天的生产,存储的数量明年一年施工绝对可以跟上。”
  “你是不知道工业城那帮家伙,最近都疯了。”王罗微微摇了摇头,工业城的扩充速度太快了,快到杨武,哦,也就是杨老五,他改名了,因为据说这家伙这当官了,杨老五的名字不太好,所以他就给自己改了一个谐音,叫杨武。
  杨武已经不只是一次找过他了,要求他们明年就修通工业城到煤矿的道路,否则的话,煤炭的挖掘运输速度已经快跟不上他们烧制东西的速度了。
  毕竟现在他们烧制所有东西都需要煤炭。
  要知道,现在煤矿那里,至少有三四万以上的煤炭工人每天都在挖煤,幸亏那里是露天煤矿,不然的话,还真没有如此之大的开采量。
  “即便如此,你们这也是太快了把?一年就能建好?”赵二有些惊愕。
  “我们采用全新的建筑方式。”王罗想了想,倒是也没有隐瞒,因为明年开始工作,肯定是需要赵二这个城主配合的。
  “这也是首领提出来的,首先就是城墙的外侧,建设大约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然后在城墙的内部建设大约3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至于中间的部分则是混合少量的水泥,河沙,碎石进行混合,在粗钢筋固定成不同方块的情况下,直接填充。”王罗快速开口道。
  “这……直接填充?这能结实吗?”赵二有些懵逼,这样的话,这城墙能变得结实吗?
  “呵呵,先不说五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几乎就没有任何人可以破坏,就说中间的这些部分,别看它们虽然只是少量的水泥,河沙以及碎石混合,虽然它不如混凝土结实,但是它在彻底干燥以及夯实之后,实际上,就中间这部分的城墙也比之前这玉门关的老城墙要结实的多。”
  王罗微微摇了摇头,其实他们是做过测试的。
  中间的填充部分看起来似乎不结实,但是这个是相对的,你要看跟谁比,跟钢筋混凝土比那肯定是不如那个结实,但是你要跟普通的青砖累积的城墙比,那可结实不少。
  所以整体程度而言,绝对没有问题。
  其实中间的填充部分,有点像是后世房屋装修铺瓷砖下面的那一层东西,只不过里面添加了碎石而已,等它彻底干燥之后,其实结实程度并不算太差。
  当然,之所以这样填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原本玉门关的废弃城墙可以直接填充进去了。
  说实话,对这个时代而言,不要说中间填充的是这些东西,就算是中间填充物是泥土,整个城墙的结实程度都毋庸置疑,那混凝土的厚度就不是这个冷兵器时代可以对付的。
  等将来超越了冷兵器时代,那城墙这些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327章 抵达
  说道城墙就不得不说一下玉门关的选址,古人对于这些关城的选址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其实只要了解过一些地理构造的人就会知道,戈壁滩原本大部分都是类似于石头一样的地形,然后逐步的风化最后变成了戈壁滩。
  戈壁滩上的土层并不算是太厚,当然整个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土层都不算是很厚,而玉门关这里,实际上城墙准备挖三米深的地基,但是很多地方根本都没有挖到三米就已经挖到了岩石。
  整个关城的下面基本都是岩层,所以城墙的地基问题到时不用担心了。
  在玉门关这里越来越接近完善,而玉门关正式对外开放的消息也已经在周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种轰动不仅仅是在大唐,还包括周围的焉耆,高昌等国,但是之所以在这些国家造成轰动的更多原因是这里有许多来自于大食的商人。
  也就是萨珊王朝的商人,要知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这些来自于大食等西方的商人比大唐的商人数量更多,同样更多的财富也都是由他们运送而来的。
  而这样的消息不仅仅让整个玉门关的所有人都激动起来,连整个大唐敦煌郡,锁阳城,瓜州城,玉门关等这些靠近大汉的城市也都开始变得激动了起来。
  尤其是敦煌城,敦煌城有陇西李氏敦煌房等门阀世家,同样其他的商人数量也不少,如果是以前,虽然敦煌也很繁荣,但是万万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因为整个敦煌所有的客栈都已经住满。
  所有人都在等玉门关正式对外开放的日子,虽然说玉门关一直都没有说过不允许外人前来,但是以前能够前往玉门关的只有陇西李氏的商队,其他门阀世家的商队数量都很少。
  李毅其实是知道玉门关的情况的,不过自从李世民出事之后,陇西李氏的商队也暂停了前往玉门关的贸易,之前的货物一直都在存储,所以说暂时停止贸易到时没什么。
  他们也不太知道玉门关现在是什么样子,而既然对方已经传递了信息,说是等大唐的使节团抵达这里之后,玉门关将会正式开放,所以他们也就干脆等待那个时间点了。
  魏征看着敦煌郡的景色,精神多少有一些恍惚,其他的魏征不知道,但是一路上,整个官道的繁荣魏征都看到了,以前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现在官道两侧居然有很多房子都盖了起来。
  魏征已经差人去问过了,这些地方并不是其他人盖得,而是一些流民,没有土地的人在这里依靠官道勉强生存了下来,他们为来往的客商刚只能提供一些热水之类的,慢慢赚到一点钱之后,可以买到粮食给这些官道上的来往商人提供一些食物,热水。
  就像是魏征问的那户人家,他们家里也是遭了灾,后来一路逃难,他们本来也是机缘巧合,为了安全在官道旁边搭了个棚子,正好白天过来几个商队,问他们讨了水喝,加上他们家男人有点打猎的技巧,有两只野兔也被那个商队用粮食给换走了。
  于是他们就在那里生存了下来,刚开始依靠着打来的猎物以及给这些商队提供茶水,食物等等,半年的时间,他们请人在官道旁边盖了一处院子,现在甚至已经连住宿的都可以给商队提供了。
  后来又有几户人家似乎是看到了这一点,就在他们旁边也盖了房子,慢慢的,现在他们那个地方已经有十几户人家了,他们哪里也已经变成了往来商队所必经,必休息的地方。
  包括魏征他们休息的时候都在那里选择休息的,要知道,以往那里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烟。
  而像是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虽然其他人或许不像是这一户人家是流民,但是他们路上甚至遇到过一个小村庄整体都搬迁到这官道的两侧,就给这些官道的商队提供食物等等,整个村庄都过的越来越好。
  按照他们的说法,以前他们的时候都是很穷的。
  这一路上接近三千里的道路,这一条官道养活的何止几个村庄?连在官道上中间的不少城市都开始变得繁荣起来,魏征特意问过路过一些县城的县官,从这些县官的嘴里,魏征知道,随着商队比以前增加了数倍,他们整个县内可以说所有百姓收入一下子增高了许多。
  甚至一些富户为了更好的做生意,主动修整了一些道路。
  等魏征会和了高士廉赶到这敦煌郡的时候,魏征整个人内心可以说遭受了很大的冲击,凉州是什么地方?虽然以往有丝绸之路,但是根据凉州各级官员的汇报,凉州并不算是富庶之地,这西域都是苦寒之地,各处百姓经常有旱灾,蝗灾,饥荒更是几乎年年都会遇到。
  魏征虽然是谏臣,但是他也是办事的,他知道凉州瓜州每年都是需要关内支援一些粮食,只不过是支援的粮食数量并不多。
  但是现在呢?这一路上,就这一条官道,影响的百姓至少几十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