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日军和伪蒙军的异动,老蒋起初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在老蒋看来,日本人在察绥方向的动作更可能是为夺取外蒙,再进而北攻击苏联做准备。毕竟,日俄之间的历史仇恨在那,日本又一直在叫嚣反苏、,加3月底的时候关东军又在苏军手里吃了不大不小一记闷亏,日军和伪蒙军的行动应该是日本在为报复苏蒙做准备。

    此外,绥远的地势和现有兵力也使得攻易守难。绥远套内基平原,又处于人民军南、西两个方向的钳制之下,形势很是不利。阴山、大青山以北的广大区域也是平原、沙漠地带,地域辽阔又处于伪蒙军的攻击范围内,形势同样不利。而在狼山—阴山—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平原地带,虽然北有大山南有大河,可东西狭长,没有足够的兵力是防守不住的。

    老蒋既希望日军入绥后转而向北对付苏联,好减轻南京当局的压力,又认为绥远形势不利,没有全面坚守的可能。因此,他电告阎锡山:“绥远守弃方针,弟意小敌来扰,则迎头歼灭之;若其大敌正式来攻,则扼要据守,并择最重要几个据点固守之,如能固守三个月之时间,则事无不成。故绥远不可全部放弃,亦不宜处处设防。”

    老蒋相信,只要能在重要地点扼守三个月,受到日本威胁的苏蒙军必然会有所动作,届时绥远局势也就自然缓解。

    但当两广事变发生后,老蒋发现不仅桂系中有日本人的影子,就连华北的宋哲元、韩复榘也和桂系暗中有联系,意图共同反蒋。由此,老蒋便改变了此前绥远局势坐以待变的想法,转而认为必须遏制住蒙古德王谋求独立的企图。否则,一旦德王宣立,河北宋哲元、山东韩复榘也都有可能脱离南京当局的控制。加将赶回陕北的山西,届时,不但整个黄河以北的局势会彻底靡乱,就是江淮之间也可能出问题。

    意识到绥远不可轻失,而且还要借此震慑华北其他有离心倾向的地方势力,老蒋便连电太原,催促阎锡山增兵绥远。

    但因老蒋此前由陈诚出任晋陕宁绥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架空阎锡山的举动,阎锡山对老蒋所言是不怎么相信的。再说,中央军在山西多的时候不增援绥远,现在关征麟等部调离去应付两广事变了,老蒋却让晋绥军增兵,这岂不是要借日本人的手来削弱晋绥军么?阎锡山才不想当呢!

    况且,刚退回陕北不久,晋绥军正沿河防卫,根本就抽不出足够的兵力增援绥远。经过与晋绥将领反复商讨,阎锡山仍认为“如此增兵绥远,使山西空虚,非固根本计也。”

    到7月份,伪蒙军对绥远的进犯渐有增大势头,而老蒋许诺的防务拨款却迟迟不见踪影,加晋绥军兵力不足,阎锡山便和傅作义便连电老蒋告急。而这个时候,老蒋正忙于应付两广事变,根本就调不出兵力支援绥远!

    没有兵力支援,可老蒋有电报来催。在电报里,他反复说明要避战必先迎战的道理。称:“对绥部署,弟以为必须速在第一线多置兵力,一以示我决心,一以使其不敢轻犯,万不可作势防御,错视对方犯绥之战略也。”“此时应敌必须深测其惟一心理,即彼不敢牺牲一语是也。如要有牺牲代价,则彼必不为。故我要避免牺牲,当先示其牺牲之决心”。甚至为了坚定阎锡山出兵的决心,老蒋还半劝诱半恐吓地说若阎锡山再不增兵绥远“下月中绥远必非我有,而晋亦不保矣。”其后,老蒋更是明确电告:“对绥增兵实不可犹豫,华北得失与存亡全在此举,务恳增足五师兵力于绥远前方,以挽危局。”

    可任老蒋嘴皮磨破,阎锡山直到9月中旬仍是犹豫不决。日军已接连占领东三省与热河,并部分侵占察哈尔,加5月份又大举增兵东北和平津一带,现在没人敢保证日本不会直接侵占绥远。

    何况,阎锡山以前吃过老蒋不少苦头,生怕这次被老蒋借日本人的手削弱晋绥军。而且,晋绥军既要稳定晋、绥两省,又要沿河布防以免共军再次东进,兵力难免不足。特别张国焘、贺龙两部已经抵达陕北,会合后的力量增加不少,加物资缺乏,说不准会再来一次东征。这让阎锡山不得不加强沿河防范。再说,若是伪蒙军遭受了晋绥军打击,日本人直接出场找阎锡山开片怎么办?到时候恐怕老蒋又躲得远远的了。

    老蒋想先发制人,打掉伪蒙军,去掉日本人伸向绥远的那只手,进而阻止日军可能的行动。而阎锡山则担心打了狼崽子,把老狼给招来,一旦惹恼了日本人,给其大规模军事介入提供了借口,倒霉的可是晋绥。

    直到9月1日,中央军一个炮兵大队抵达绥远、10月中旬在陕西境内剿共的汤恩伯部又过河回到山西,阎锡山才开始着手准备增兵绥远。

    面对绥远的局势变化,刚刚解决陇南不久的人民军也予以高度关注。尽管赵振中知道原本历史绥远抗战的结果,但谁能肯定日本关东军那群渴望建立功勋的疯子们不会捣鼓出什么妖蛾子来?

    为了增强晋绥军的信心,同时也为了震慑日本人,西北广播电台在10月22日播发民众党主席、人民军总司令赵振中的讲话录音:

    “民众党、西北政府和人民军坚决反对南京卖国政府,但哪怕我们将来彼此间打个头破血流,那也是我们中国人内部的事情,是可以关起门来解决的!决不容外人插手!

    眼下绥远局势动荡,敌对势力蠢蠢欲动,在此,我代表西北党政军郑重声明:绥远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民众党、西北政府和人民军决不容敌对势力破坏我国领土完整!我们更不会坐视绥远局势恶化!必要时人民军将动员一切力量对侵略势力予以坚决打击!人民军能消灭苏联人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更无惧于其他任何侵略势力!”

    赵振中的讲话使国人对西北的认识又进了一步,称赞西北此举乃“大义所在”!“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这句伴随着《诗经》流传了两、三千年的中国名言,现在又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果真是他的声音。真是想不到啊。”当从收音机里听到西北重复播出的赵振中讲话时,不少人如此惊叹。靠近西北这边的有正在太原的傅作义、陕南的于学忠,以及山西境内曾与赵振中相识的徐永昌、杨爱源等人;而在青岛,则是隋石卿、刘铨法等人。

    而早就心里有数的阎锡山则心中放下了一块石头。有了赵振中的这番讲话,至少晋绥军不用担心吃大亏了。不过,让阎锡山和傅作义更为高兴的在后头。10月25日,驻绥远吉尔召一带的王靖国部报阎锡山,人民军有36辆配属武器的装甲汽车和四车弹药奉送,并指明是交给绥远抗击日伪军作战用的。

    当阎锡山听说每辆装甲汽车配属3挺重机枪、两门迫击炮,并可搭载20多人时,心中更是感叹。这些装备,别说晋绥军,就是中央军一个师也不见得有这么多。

    “宜生,赵振中这个朋你可没白交啊。”阎锡山笑道,“一听说你要打仗,武器装备可都运来了。手笔还不小啊。”

    “阎公说笑了,我可没那么大的面子。”傅作义连忙说道,“这是那边交过来作战用的,可不是给我的。等作战结束,由阎公分派就是。”

    傅作义的态度让阎锡山很是满意。

    晋绥军这边得了西北口头和实际双重支持,心中有了不少底气。而东北关东军司令部里,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副参谋长今村均却面色凝重地向司令官植田谦吉分析有关西北的情况。

    “从田中隆吉自化德方面发回的情报看,人民军现正自蒙古西部到绥远西部、宁夏北部构筑防线。从地域看,若我军现在进入绥远,确实有引发人民军强烈反应的可能。而且,还将进一步刺激支那境内各方势力缓和其彼此矛盾,共同对抗帝队。这将增加我军困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今村均分析道。

    “那个人民军的战力究竟如何?又是怎么对付苏联人的飞机、坦克的?”植田谦吉问道。

    “在中队中实力不错,但应无法与帝国将士相提并论。”板垣征四郎自信地说道,“该部歼灭苏联军队是在新疆,由于地域等原因,情报人员尚无法获得确切消息。不过,应该是凭借兵力数量优势得手的,毕竟苏联进入新疆的只有几千人。”

    板垣说着,发现有关西北的情报确实有些不充分,心下打定主意要再派精干力量去西北。

    “从人民军占据范围以及此前和其他中队作战情况看,其总兵力应该在35万左右。该部有部分改自客机的轰炸机、运输机,但目前没有战斗机。整体看,若派去绥远的帝国将士不多,则该部会对帝队构成威胁。”今村均又接着说道。

    不管怎样,人民军是实打实地消灭了6千多苏军,打下了70架飞机,干掉了30辆坦克,仅凭这个战果,关东军高层就无法掉以轻心。别忘了,半年的时候,涩各支队3千兵力可是让苏军给打得满地找牙地跑回来了。而能消灭苏军的人民军自然不会是好相与。

    “板垣君、今村君,你们认为若要彻底消灭人民军,我们需要出动多少兵力?”植田谦吉一边心中思量,一边问道。

    板垣和今村均相互看看,稍一斟酌,板垣便说道:“若是象现在这样,人民军分散各处,出动我部两个师团就足以将其各个击破。若是该部集结起来同帝队抗衡,那应该需要3、4个师团。”

    当初长城抗战,30万中队被5万日军打败。在板垣看来,就算人民军战力超过其他中队一倍,集中对抗的话,关东军最多出动4个师团足矣。

    “板垣君,别忘了,即便经过半年的补充,我部也只有6个师团!”植田谦吉提醒道,“我们不但要面对苏联人,还要应付国内那些人。在帝国没有准备充分、我部兵力得到加强并足以应对苏联压力之前,我们是无法向绥远大举出兵的!”

    二?二六兵变被镇压下去才大半年时间,这个时候关东军是不好贸然“独行”的,更不能象当年九?一八那样,让军部来给其擅自行动背。

    “司令官,那我们出动多少兵力合适?”板垣有些不死心。

    “除了此前派去的顾问,一个兵都不出!”植田谦吉决定道,“如果那个‘蒙古军政府’的部队能够在绥远有进展,在其宣布独立后,我部可跟进。但在此之前,一个兵都不派!”

    稍一停顿,植田谦吉看看板垣和今村均脸那掩饰不住的失望,又提点道:“过早与人民军对抗,那只会给苏蒙军队制造机会,这不符合帝国利益!”

    随着植田谦吉定下关东军置身事外的调子,所谓“蒙古军政府”的乌合之众也就注定了覆灭的命运。

    实际,如果单是和德王、李守信、王英等总共不满两万的“部队”对抗,仅凭阎锡山的晋绥军就完全可以包打全场。南京、太原之所以为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应战,以及增兵多少争论不休,不是德王、李守信、王英等部战力有多强,而是担心他们的主关东军。

    不过,德王、李守信、王英等部并不清楚其主子态度的变化,依旧张狂不已。而绥远抗战打的也就是这帮认贼作父的汉奸、蒙奸,并没有日军直接参战。

    11月初,伪蒙军开始由察北向绥远境内百灵庙、商都、南壕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