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民军与晋绥军多多少少也算交过手,若阎公不介意,我倒有几个人选供阎公考虑。”

    “能入赵主席法眼的,想必有几分本事,阎某洗耳恭听。”

    “当初晋绥军曾与我军在陕北作战,虽然失败,但其中有一位陈长捷,作战风格却是强悍。他可作为新军指挥员候选之一。此外,傅司令35军麾下几位旅长,象孙兰峰、董其武等人,跟随傅司令多年征战,指挥新军也是没问题的。”赵振中扳着手指继续说道,“还有,今天所见的楚溪春,从言谈举止中也能看出是有些真本事的,也可算一个。其他人我就不太清楚了。”

    阎锡山承认,赵振中所说的这几个人确实都是有些真本事。但若把新军交给孙兰峰、董其武,那等于交给了傅作义。这是阎锡山所不愿见到的。剩下的陈长捷、楚溪春,阎锡山也心有犹豫,这两位可都不是山西人。陈长捷打仗确实硬,但脾气也冲。而楚溪春虽然也是晋绥军的老人,但他刚从南京回山西不久,这心究竟是在山西还是在南京,阎锡山也要好好掂量。

    “赵主席慧眼,这几位都确实有真本事,不过,我还要好好掂量掂量。”阎锡山将新军指挥人选问题轻轻揭过一边,便接着问道,“此前我们基本上确定了晋省抗战的‘纵横’方略,那在具体作战方面赵主席有什么建议?对中共的八路军的使用,赵主席有没有好建议?”

    阎锡山曾说“前期纵、横皆重,退而以横为保,最终以横图纵”,赵振中也对此表示赞同,但那是符合晋绥军的作战策略,并非人民军的作战方针。阎锡山现在就想探清楚赵振中葫芦里装的究竟是什么药,民众党、人民军对晋绥战局又准备如何应对。当然,还有夹杂其中的中共问题。

    “对阎公来说,若晋省局势真有败坏的那天,易纵为横,收缩兵力退守晋南,凭借晋南地利,又依靠晋西南抗战基地,足可坚持到反攻之时。”赵振中解释道,“也就是以晋西南基地为根本,以晋东南上党地区为右翼,而以晋西吕梁山一带为左翼,实行‘两翼前出,中部硬顶’,与日军周旋。这其中,晋西南为根本所在,绝不容失,宜有重兵驻守;上党地区和晋西吕梁山也极为关键,也不能轻失,当派得力将领率部驻防。另外,人民军也将据守晋西北与阎公呼应,并可向阎公提供粮食、衣物、医药等物资支持。”

    晋西南东有太岳山,南有中条山,西有吕梁山,黄河在外侧由南北转为东西向,将晋西南汾河谷地给半包围起来,地势极利于防御作战。

    晋东南,也就是上党地区。其东侧为太行山,南侧为王屋山,西部则为太岳山,北部则为五云山和八赋岭等山地,地势也很有利。只要控制住东部的黄泽关、壶口关、玉峡关,南部的天井关,再切断北部祁县到沁县,平定到昔阳等地的道路,上党地区也将成为一个封闭王国。

    赵振中当初建议阎锡山把抗战基地建设在晋西南,除了时间紧,无法及时建设晋东南各个关口防务外,也是因当地与西北隔绝有关。但作为晋西南基地的右翼,阎锡山却决不能轻易放弃上党地区。

    至于晋西吕梁山一带,不但是晋西南的左翼,更是与晋西北和西北联系的通道,阎锡山要想坚持到最后反攻,同样不容有失。

    按照赵振中所说,即便阎锡山退守晋南一带,也不会承受日军全部压力。从神池到静乐,人民军占据的晋西北9县正好位于由朔州到太原的同蒲铁路西侧。日军没有完全解除侧翼危险前,是绝对无法全力南下对付阎锡山的。这样阎锡山心中轻松了不少。

    事关晋南安危,阎锡山不由关切道:“万一晋省形势崩坏,那贵方将位于日军南下的侧翼,压力可不小啊。有把握守住么?”

    “我们占据晋西北9县后可没闲着,构筑了不少永固工事,能守住的。”赵振中轻笑道。

    实际上,有关工事最早从华美在晋西北保德等地创办工业区的时候就已开始进行。只不过当时用的是采石和采矿等名义,建设的又多为大型物资储备仓库罢了。而那些花岗岩质地的物资仓库在腾空后,完全可用于军事目的。

    况且,人民军进占晋西北后,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又不计成本的大搞防御工程建设,整个晋西北9县虽然不如沂蒙那般,但也被建设成了一个大型要塞群。只要日军不是将侵华兵力全部集中于这里,凭借西北已有的重火力,以及空军力量,应付进攻山西的日军还是没问题的。

    “赵主席建议中,对晋东太行山一带似乎不看好,但这里地势也并不差啊。难道就轻易放弃了?”贾景德心有疑惑。

    “若晋省能守住,那晋东太行山一带自不会放弃。但万一形势败坏,太行山一带东有平汉线,西有同蒲路,中间还有正太路连接,日军可从容调集大军围剿,存身不易。再者,太行山一带,与晋西南,晋西北都相隔太远,物资供应困难,大兵团是难以长期坚守的,能投入的兵力并不多。”

    尽管赵振中所言当中并无半个字涉及到中共,但阎锡山却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晋西南是阎锡山的根本,晋东南和晋西是阎锡山两翼,而晋西北又是人民军地盘,加上晋东太行山一带确实又不利于大军驻屯,阎锡山对如何使用中共八路军已经有了主意。

    “今日检阅,阎公看人民军如何?”赵振中突然问了一个似乎不着边际的问题。

    “雄壮、威武,令人羡慕啊。”阎锡山感叹道。

    “即便是完全相同的训练,晋绥新军也难以达到人民军的标准,阎公可知为何?”赵振中竟似乎有意与阎锡山为难。

    见阎锡山面有难色,一时沉吟不语,赵振中便径直说道:“训练相同,指挥水平上的差异不足以造成人民军和晋绥军如此大的区别。究其根本,是两军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同,或者说,是双方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差别造成了两军的高下。”

    阎锡山心中触动,正色道:“愿闻其详。”

    阎锡山也曾对有关问题研究过,隐隐约约琢磨到了问题的所在,但却未能透彻其中关键。赵振中现在既然有意相告,他也便想弄清楚其中究竟。

    “毋庸讳言,阎公确实对山西倾注了很大心血,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山西更被人誉为‘模范省’。但山西仍有大量底层民众温饱、衣食堪忧。阎公也曾推行‘井田制’、‘土地村公有’,但据说收效甚微。”

    赵振中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军中子弟,大多出身于底层民众,家业难以为继才投身行伍,拿点军饷补贴家用。但这军饷却仍有被各级长官克扣之虞。家中本已窘困,军中却又这般,上了战场还可能丢了性命,家中老小更是无人看顾。凡此种种,与我西北政策相比,阎公以为晋绥军战力又会如何?傅作义部是晋绥军中能打的,这除了与其对部队训练水准和指挥作战能力有关外,也与其关心部署,不克扣军饷有莫大关系。”

    阎锡山默然长叹。他已经意识到了人民军和中共通过解决底层民众的生活需求来赢得民心,进而与整个晋绥系所赖以存在的地主士绅阶层抗衡。阎锡山之所以推动“井田制”、“土地村公有”,就是想挽回底层民众的人心,以免危及整个晋绥系。

    但让阎锡山无奈地是,尽管他多次鼓吹“土地村公有”的好处,可山西那些地主老财们,包括晋绥系中的要员,一听要将其土地“公有”,竟一个个暗中勾联起来软磨硬顶,生生把阎锡山的一番心血给闹了个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在原本历史上,阎锡山在太原会战失败后,也曾公开承认说:“今天军事上的失败,是过去数十年政治腐败的结果。”可见,他对有关问题是有清醒认识的。

    “赵主席莫不是要阎公强制推行‘土地村公有’?这难度可太大了!”贾景德惊问道。

    赵振中似笑非笑地盯着阎锡山,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西北现在地域广阔,不会和阎公争什么地盘,但若有晋省灾民、难民主动到我军控制区域,那我们也不会拒绝。另外,我们不愿和阎公为难,可其他方面就不见得了。有些方面可是既缺人又缺地盘。日军进入山西后,只要阎公无法控制而日军又难以有效控制的区域,那可就成了他们渗透、扎根的好所在。可别等最后赶跑了日军,整个晋省却已经变了颜色,三晋民众和阎公刀枪相向。”

    阎锡山遽然惊道:“你是说中共?!”不等赵振中回答,阎锡山就泄了气:“是了!除了他们,没有别个会如此!”

    皱眉苦思半晌,阎锡山抬头看见赵振中正饶有兴味地盯着自己,不由苦笑道:“振中,你有什么好主意就告诉老汉吧,别让老汉我再费脑筋了。”

    赵振中没想到阎锡山堂堂二战区司令官竟这般“耍赖”模样,一时也苦笑不已。

    “其实在到保德的路上,我就和阎公提示过办法了。”赵振中正色道,“若晋省局势败坏,还望阎公能动员民众进入西北。若将来晋省光复,那西北决不留难想重返家园的民众。当然,阎公也要在此期间推行相应的政治、经济政策,以彻底改善晋省民众的生存环境。”

    别看现在阎锡山推行“土地村公有”阻力重重,但等日军占领山西,那些地主士绅就知道到底哪个好说话了。逃难到西北或晋南的,没了根基,自然要遵从西北或阎锡山的各项制度。而留下不走的,与日军合作者将被纳入待清除的“汉奸”行列;不与日军合作的,又难逃日军杀戮。阎锡山眼下所遇到的阻力也就荡然无存。

    “振中良苦用心竟是在此!”阎锡山感叹完,又问,“这件事,只对老汉和晋省民众有好处,西北却增加不少负担,振中究竟为何要如此?”

………………………………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尽管西北地广人稀,赵振中又声称无意抢山西的地盘,可天上没有平白无故掉馅饼的好事。西北肯如此力助晋绥军,肯定有其意图所在。况且,只有千日做贼的,可没有千日防贼的,若山西这点家底真个被西北给惦记上了,那阎锡山肯定连觉都睡不安稳。他总要弄清楚个中原委心里才塌实。

    赵振中,若是不能澄清阎锡山的疑虑,恐怕西北向晋绥军提供再多的帮助也是白搭。既然如此,那索性便向阎锡山分说个清楚。''

    “日军全面侵华,战火即将蔓延到山西,这是我们西北力助阎公的最大前提,也是根本原因。”赵振中说道,“我军现已立足晋西北,日军若进入山西,那我们与阎公之间可就并非唇亡齿寒,而是身当其冲了。从这方面说,帮助阎公也就是在帮助我们。”

    人民军所占据的晋西北9县,正位于日军由北南下通道的西侧。即便人民军不想打,日军也不会放自侧翼的威胁,更何况,民众党此前已强硬无比地对日“宣战”,南下日军绝对无法容忍这样一个敌对势力在其侧后对赵振中所说的这个理由,阎锡山点头认可。

    “我们西北之所以力助阎公,除了地缘关系上的利害因素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赵振中继续分说道,“一来阎公在晋省兴办实业,增强本省乃至国家实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