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6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瑶阶兄,不管李、白二人是否另有心思,但苏北的这一切却对委员长不利。我们必须要把情况尽快上报!”一阵沉默后,李延年打定了主意。

    “单我们两个上报,恐怕没多大作用。再说,委员长也不怎么待见我这个学生。”李玉堂苦笑了下,又道,“军座真有这个心思,不妨与军团长一起联名。我呢,就把16团、补充团上报的有关护卫军的情况附上就行了。”

    作为黄埔一期学生,李玉堂虽非其中的佼佼者,可才能还算不错。不过,因为相貌有些对不起观众,虽然他的战功不少,可升迁却落后于大多数同届者。抗战爆发后,随着老蒋的扩军,象李延年、关麟征等原本担任师长的黄埔一期中人大多成了军长,而35年就出任第三师师长的李玉堂仍呆在师长的位置上不动。对于这种待遇,要说李玉堂一点想法没有是不可能的。

    李延年也知道李玉堂的情况,便劝说道:“瑶阶兄,情况是你先觉察的,怎么也要有你的名字。再说,要是就此入了校长法眼呢?你听我安排就是。”

    李玉堂也不便拂了李延年的一番好意,也就点头答应下来。

    李宗仁、白崇禧想把护卫军拖下水,至于让中央军承担苏北战局不利的恶名是否另有私心,那就见仁见智了。但若是汤恩伯牵头,李延年、李玉堂联名把有关情况上报老蒋,以桂系和老蒋之间的过往恩怨,老蒋不起疑心才是怪事。不过,由此一来,五战区在苏北这边给护卫军增添的麻烦也算暂时消停下来。

    歼灭了149联队,又解决了同李玉堂第三师间的矛盾,余德海所部的第四集团军面对的就只剩下饭塚国五郎率领的101联队和佐藤所率的101旅团旅团部及直属部队了。

    在第四师占领汴唐至窑湾一线、拿下邳县之后,几乎在第十四师攻占连云港的同时,护卫军第九师也于27日上午在沭阳以西与准备攻击宿迁的饭塚所部发生遭遇战。在师长石毅信的指挥下,第九师两万多官兵歼灭了101联队等部,随后又攻占了沭阳。

    饭塚国五郎在沭阳的部队只有101联队两个大队,加上配属作战的炮兵大队和骑兵中队,总兵力尚不足三千。而护卫军第九师的兵力却有两万多,兵力将近敌人的七倍,火力装备上又占优势,并且双方又是在野外遭遇战,日军没有准备什么防御措施,种种因素作用下,也就决定了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

    先是津田所部在连云港遭到护卫军攻击请求紧急战术指导,随后却又失去联系,接着又是饭塚在沭阳西部遭遇护卫军,同样是先请求战术指导后失去联系,这连番突变彻底把身在涟水的佐藤给打蒙了!佐藤很清楚,津田和饭塚两部肯定是遭遇了不测!

    不管是津田还是饭塚,所率的兵力都比佐藤留在涟水的兵力多,既然这两部遭了护卫军的毒手,佐藤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自己在涟水这边也肯定没有好结果。

    此前的进军已经违背了派遣军司令部和101师团部的命令,佐藤现在更不敢把津田、饭塚两部的真实情况透露出去,便捏造了一个退兵的理由:“有情报表明,支那五战区部队将攻击我军后方运输线。为保障运输畅通,留下一个中队驻守涟水,旅团部及直属部队马上回防阜宁!”

    至于护卫军南下的消息,佐藤决定还是等撤到阜宁,安全有保障后再行上报。

    将近11点的时候,徐海堂率第四师主力自运河东岸经由宿迁、西坝等地赶到了涟水。在解决了留守的一个中队的日军后,徐海堂等人才得知佐藤已经在一个多小时前就撤向阜宁的消息。就在徐海堂心中懊恼的时候,第十四师、第九师以及余德海等人也先后抵达涟水。

    “这个佐藤溜得倒快!”了解了各部的情况后,余德海有些遗憾,随即又命令道,“第九师和集团重炮旅在黄河旧槽以北,自西坝向东展开;第四师和集团防空旅自汴唐向南,沿运河东岸展开;第十四师则配合将要抵达的海军快艇部队,在赣榆至黄河旧槽以北,承担起海防重任。同时,十四师还要配合空军及后勤部队,在东海县以西、青伊湖以北建立前方机场,以便空军进驻。另外,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沭阳。”

    “司令员,佐藤手中也没多少兵力了,我们现在拿下阜宁,既能彻底歼灭101旅团,又能把防线推进到北洋河一线。若是再把西坝南面的淮阴、淮安拿下,那整个防御体系岂不是会更完善一些?”第九师师长石毅信建议道。

    徐海堂、郭宇清等人也觉得有道理,便一齐将目光投向余德海。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我们作战也不能一味贪多求快。”余德海笑了笑,对众人解释道,“现在已经是4月底了,距离雨季已经不远。而洪泽湖和淮河下游,也就是黄河旧槽一带,几乎每年雨季都会形成大小不等的洪涝灾害。我们若是把防线向南推进,不但会给后勤增加压力,还会让部队承受雨季带来的风险,得不偿失啊!”

    第四集团军副司令员顾道川也说道:“除非华中派遣军能忍下101旅团损失这口气,把佐藤所部一股脑撤走,否则,把佐藤这个尾巴留在南面也能更好的牵制敌人的力量。至于防线,我们现在要先稳定新占区域,等雨季过后,我们准备充分了,再向南推进也不迟。先生和周总参谋长都曾说过,治理淮河可比打仗难多了。”

    徐海堂、顾道川、郭宇清等人这才释然。

    ……

    

………………………………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护卫军重兵南下苏北又歼灭了101旅团主力,这一消息不但震惊了101师团的伊东政喜,也震动了华中派遣军的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的杉山元。

    在徐州会战前,山东大部已被护卫军占据,日军在没有消灭护卫军之前,即便攻占了徐州,也无法彻底打通津浦线。但日军大本营经过考虑后,仍决定以南北两大重兵集团攻击徐州,这其中自有用意在。

    只要占领了徐州以南的津浦线,加上河南以东的陇海线路段,再通过鲁西南、豫东地区与华北方面军控制区域实现连接,日军同样可实现南北通畅。而且,利用津浦线南段、陇海线东段,日军可方便的调集兵力、物资,不但可从南面威胁护卫军控制区域,还可向西攻击国民政府的一战区,并沿平汉线南下攻击武汉。此外,通过连云港及陇海线,日军在夺取徐州之后也能加强对苏北、皖北、河南等地的控制,获取有关资源以增强日军实力。

    这一方案既考虑了相关利益,又避免了与护卫军作战,除了没想到护卫军竟如此早的南下苏北外,确实算是比较完善。

    但现在,护卫军出兵苏北,不但歼灭了101旅团在淮河以北的主力,还占据了陇海线八义集以东路段,反而从东、北两个方向上对徐州形成半包围态势,这不但使日军大本营原定的作战意图难以实现,也使徐州的战略地位大为下降。

    护卫军占据的苏北八义集位于徐州东面约四十公里处,鲁南的利国驿则位于徐州北部三十公里左右,这么近的距离,不消说护卫军空军轰炸了,单以火力开路实行地面重兵突击,恐怕连半天不用护卫军就能打到徐州城下。若是想减少损失,护卫军也完全可以推进一半左右的距离后,再动用重炮把徐州给轰平!

    考虑到护卫军的威胁,这占领徐州就变得有些鸡肋了。原定的利用连云港及陇海线辅助徐州会战,并在战后加强对有关区域控制的计划也落到空处,杉山元和畑俊六对徐州会战乃至战后的局势也就必须重新审定。

    当然,若日军在北面能完全控制鲁北、鲁西南,在南面控制江淮和皖北,那还是可以通过徐州实现南北通畅的,前提是要能够顶住护卫军的压力及其可能发动的攻击。

    通过电报往来并权衡利弊,杉山元和畑俊六最终都选择将徐州会战继续下去。护卫军的威胁固然不能忽略,可徐州会战还有消灭五战区部队、清除蒋记国民政府部署在武汉外围的抵抗力量这一主要目的在。加上华北、华中两大重兵集团在鲁西南、豫东及皖北等地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杉山元和畑俊六不能只因护卫军进展苏北就取消原定的会战计划。这仗还得继续打下去。

    为了应对护卫军的威胁,杉山元、畑俊六除了将有关情况上报日军大本营,并请求增兵外,也加强了对护卫军控制区域的防范。华北方面,杉山元从114师团抽调了一个联队加强到黄河北岸;华中方面,畑俊六则将原本在华中担负治安和警备任务的第18师团加强到苏北方向,以防范护卫军继续南下。

    经过一通忙乱后,日军总算将护卫军南下苏北、101旅团主力被歼灭所带来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又继续加紧对五战区部队进行攻击。如此一来,李宗仁、白崇禧所面临的压力可就大了。

    虽然第14师团因距离原因,过黄河南下的时间有些晚,且过河后该师团主力又自菏泽插向了一战区,与程潜所部在豫东交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李宗仁五战区的压力,但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的第2军却以第5、第16、第109三个师团的重兵,自鲁西南向商丘、徐州等地碾压过来。

    若单只华北方面军这一路那倒也罢了,可五战区在江淮方向却面临着华中派遣军第第3、第6、第9、第13共四个师团兵力的攻击,这南面的压力比北面更大!

    “这小鬼子还真瞧得起我们!不算第14师团和被护卫军牵制的第18、第101师团,光全面攻击我战区部队的就有七个师团!”白崇禧面上没了常见的轻松适意,代之的是一片凝重,“德邻兄,现在的局面已不是单凭五战区兵力就能应对得了的,要么中央能抽调重兵加入作战,要么及早拟定撤退方案。”

    “二战区在晋南的作战尚未停歇,一战区又和日军14师团打了起来,武汉周边的防卫也需要兵力,中央是没有多余兵力派给我们了。”李宗仁叹息着摇了摇头,又皱眉问道,“健生,若是把鲁西南运河西岸的孙连仲部撤下来,你说护卫军现在会不会过河西进?”

    “孙连仲部撤下来,日军就肯定要顶上去,至少能牵制其一部兵力。”白崇禧沉吟道,“但护卫军会不会过河西进现在却不少说。毕竟,他们已经派出了七万多重兵南下苏北,若没有充分准备,敌前强渡运河的可能并不大。不过,日军与护卫军之间的恩怨也不小,双方隔河对峙,擦枪走火闹出大乱子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护卫军在苏北和李玉堂的第三师有些摩擦,可该部南下后却把101旅团主力给歼灭了。与此前韩德勤的败退、汤恩伯的收缩相比,护卫军的这一战果也就尤为明显。

    有了这一战果在,李宗仁、白崇禧原本打算指责护卫军坐视日军肆虐的说法也就无从谈起。至于抨击护卫军抢地盘、搞摩擦,虽有文章可做,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再加上韩、汤两部的撤退以及护卫军战绩的影响,就是真闹腾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李、白两人都无法确定护卫军能否过河进击鲁西南,但把孙连仲部撤下来后,日军在运河西岸布防却是可以肯定的。如此一来,哪怕护卫军不过河西进,至少也能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