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7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四个集团军也没见中央给我们装备补充!那可是全靠我们自己倒腾出来的!而周边部队还时常拿着重庆的命令跑我们这里调用军需物资!我们从西北得到的那点好处几乎都转手被一战区、八战区给吃尽了!”阎锡山喘着粗气忿忿说道,“在这边吃我们的、拿我们的,可等小鬼子真打来了,中央军却拱手把晋东南给丢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我们自己守呢!”

    抗战前期,在老蒋下令组建集团军的时候,晋绥军便获得了第六、第七两个集团军的番号。其后,在39年2月,老蒋为了让二战区在华北抗战中发挥更大作用,又将第八、第十三两个集团军的番号给了阎锡山。从那时起,晋绥军便拥有了四个集团军近三十万兵力。

    不过,因老蒋对阎锡山不放心,在37年的时候派卫立煌率领中央军和部分杂牌军归二战区指挥,协防晋南等地。甚至在卫立煌于39年出任一战区司令官兼河南省主席之后,老蒋仍命其兼任着二战区副司令官一职。

    直到41年晋东南、豫北作战失利,卫立煌被老蒋撤职,原在晋东南的中央军和杂牌军过河南下,阎锡山才算真个摆脱了老蒋的钳制。

    但从晋东南失守,特别是日军和**部队开始交错其间后,阎锡山便对此耿耿于怀,并时常发牢骚说什么“若由我三晋子弟来守,又何至于此?”至于重庆方面现在的这份电报,不过是把他的底火又给点起来罢了。

    “阎公,那我们就真的按兵不动?”朱绶光咂了咂嘴,又提醒道,“这样做可太明显了!”

    阎锡山长出一口闷气,知道现在不是和重庆决裂的时候,便决定道:“那就让王治安带第十三集团军到晋东南去打打游击,他以前就在那里呆过。也熟悉情况。等和日军周旋一段时间后再看情况决定去留。最好能想法把**排挤出去,再趁日军撤退的时候多占点地方。”

    李宗仁在想法硬抗,阎锡山则在想办法拖,而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最先出状况的既不是最先打响的六战区,也不是局势一度岌岌可危的五战区,更不是阎锡山这老油条指挥的二战区,反而是兵力最多且被老蒋、何应钦等人最为看好的一战区!

    蒋鼎文、汤恩伯在去年就任一战区正、副司令官后不久,便被日军打通了平汉线南段,这令两人挨了老蒋好一通臭骂。不过,因蒋鼎文、汤恩伯当时接防不久。兵力等方面也未调整到位,老蒋并未对其过于苛责,仍由两人执掌一战区。但这两位时运不济,从去年至今,河南一连两年遭受大灾,不但民众无粮果腹,就连部队的基层官兵,也因峰克扣粮饷而时常饥肠辘辘。

    在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战乱年代。受饥饿驱使,加一些收编自河南的土匪、山贼带动,一战区的军纪也普遍好不到哪儿去。甚至出现持枪抢劫当地民众的情况。而蒋鼎文好赌成性,汤恩伯又忙着想法搞“创收”好多拉部队,且一战区中又有东北军、西北军、川军、镇嵩军、中央军等诸多派系,待遇也不尽相同,这一战区的战斗力也就谈不有多高。

    实际,与去年日军打通平汉线时相比,一战区的战斗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因军纪废弛、防务松懈而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现在面对日军重兵攻击,以往遮在表面的这层窗户纸便被轻易戳透,露出一战区真实的底子来!

    汤恩伯兼任司令官的第三十一集团军毕竟有出自中央军嫡系的老底子。装备和日常供应情况也比其他部队好得多,在方城、唐河一线阻击日军第3、第40两个师团西进的作战中也打得不错。从9月日到9月17日,第三十一集团军硬是以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顶住了日军空中、地面的轮番攻击,将敌人阻挡在唐河东岸。

    饶是汤恩伯自抗战以来屡次打过恶仗,可面对石觉、陈大庆、李楚瀛三位军长报的伤亡数字。他却仍感到肉疼不已。但就在汤恩伯为自己嫡系部队损失严重而痛惜的时候,陇海线方向却出了大问题!

    在陇海线汜水至偃师一带,部署着第四集团军孙蔚如部、第十五集团军第92军李仙洲部,以及战区直属部队第7军沈久成部,共有九个师约十五万兵力。

    按道理来说,以十五万兵力来应对日军第12军三个师团的进攻,至少应该坚持更长的时间。但因这三部兵力分别来自西北军、中央军旁系、川军,不但指挥不统一,就是在防区划分也是各守一摊。

    出自川军的第7军和其他两军相处还算好些,但来自杨虎城旧部的第四集团军和出自中央军旁系的李仙洲部就明显有些格格不入了。

    在两军结合部,一方是第四集团军第96军李兴中部,另一方则是92军李仙洲部,双方虽一同作战,但因过往恩怨,以及抗战以来所受到的不同待遇,彼此间也就存在不小的隔阂。甚至在此前的作战中,除非必要,两部简直有些各扫门前雪的味道。这就给土桥一次指挥的华北方面军第12军留下了突破的漏洞。

    通过一连十天的攻击,日军已基本摸清了对面三部中**队的部署状况。1日凌晨,在日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的指挥下,三个师团的日军在空中火力和地面炮火的掩护下,向第四集团军第96军李兴中部和第92军李仙洲部之间的结合地带发动了猛烈攻击。

    措不及防之下,92军暂编第5师防区率先被日军战车部队突破!紧接着,邻近的96军防区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支那人除了内斗有些本事,在帝国将士面前,实不堪一击!”接到前方战报后,日军第12军参谋长寺垣忠雄带着轻蔑的语气评论完后,又转而晃动着大拇指对土桥一次笑道,“恭喜阁下,在这多处战场,于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率先取得了决定性突破!只要沿着铁路线打下去,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进入洛阳了!”

    “寺垣君,不可大意!”土桥一次虽为前方的战报感到欣喜,却仍摆了摆手,并握着拳头带着几分狂热说道,“如果没有支那民众党武装存在,你说的是应该是不错的。但有该党武装存在,我们到今天才取得突破已稍显迟缓了。根据冈村司令官的命令,我们必须要在冬季到来前进占西安!眼下的进展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要快!要更快!让帝国的战车和将士们的步伐早日踏入西安这一千年古城!摧毁支那人曾经的历史荣耀,为帝国创造新的武勋!”未完待续。。

    

………………………………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 书海阁 》…~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在此前十天的攻击中,日军通过地面和空中的火力打击,已突破了92军和96军部署于汜水、虎牢关一带的头两道防线,现在这据险而守的最后防线又在两军结合部被敌人再次突破,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虎牢险隘也便落入了日军手中。如此一来,洛河、黑石关以东,再无险要可阻挡日军战车的快速推进!

    日军能如此快速突破,固然有守军在作战配合上出现漏洞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却是土桥一次动用了冈村宁次配属其行动的战车集群。

    受德国盟友装甲部队闪电式突击战效果的影响,以及山下奉文所部在马来亚作战中使用坦克部队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日军大本营也深感有必要将以往分散使用的坦克部队进行集中编组,以发挥坦克部队在作战中的突击力。因此,在6月24日的时候,日军大本营下达了组建机甲军的命令,该军所属部队为第1、第2、第3战车师团,以及战车教导旅团。其中,第1、第2两个战车师团以及战车教导旅团归关东军所辖,而第3战车师团则归派遣军驻蒙军所辖。

    尽管日军在发动西安作战时第3战车师团尚未完成编组工作,但为了加强华北参战部队的突击作战能力,以期能尽快结束作战并让有关部队及时回防华北,冈村宁次还是将从日本国内调到华北方面军的战车第13联队、战车第17联队,以及机动步兵第3联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等共计四个联队的兵力投入到陇海线方向。

    其中,每个战车联队均由一个九五式轻战车中队、三个九七改战车中队、一个九七式战车中队和整备中队组成,共有各类战车七十三辆,其他辅助车辆二十七辆。

    机动步兵第3联队则辖有三个大队,以及一个联队直属炮兵中队和整备中队组成。而每个大队则有三个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整个联队虽只有九百多兵力,却配属战车二十二辆,其他机动车二百八十辆。

    机动炮兵第3联队则由一个机动野炮大队、一个机动榴弹炮大队,以及一个整备中队组成。配有75毫米、100毫米野炮或榴弹炮各十二门。

    综合算来,这四个联队共配备各式战车及机动车辆五百多,虽然其尚未经过整合,缺乏集中作战的经验,但大都是由留守日本国内的部队改编、扩编而成,在联队一级上的作战能力并不差。

    不管是冈村宁次还是土桥一次,都希望这四个联队能发挥机动能力强、火力凶猛的特点,为日军的突击作战赢得关键性胜利!

    为了达成战术上的突然性,对于第3战车师团所部南下的消息,日军一直严密封锁,甚至就连在第12军战前召开的各参战师团长会议上,也没有公开宣布有战车部队集中参战。

    因日军各个师团仍配属有少量战车,石井嘉穗、石田德松、柳川悌等三位师团长也没有在意日军战车集群南下。而重庆当局派在华北的耳目以及一战区前方作战部队,受以往思维定式的影响,也没有提早发觉日军战车集群南下。

    9月17日晚,已提前隐蔽集结在新乡的日军战车部队乘火车经黄河铁桥南下郑州,进而转运到汜水、荥阳作战前线,并在完成部署后于18日凌晨向92军、96军防护力量薄弱的结合部发动了装甲突击。

    在以绝对优势的火力突破守军结合部并进占虎牢关险隘后,日军装甲部队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沿陇海线继续向西急进!

    尽管李兴中和李仙洲都各自试图收拢前方败退部队,并沿途阻击日军过快推进,可小鬼子一拥而上的数百辆战车和装甲车,及其在日军航空兵配合下发挥的出来的猛烈火力,却让92军、96军的行动变得徒劳!

    不管是92军还是96军,以及防区邻近的78军,都缺乏面对敌人装甲集群突击作战的经验,也没有有效的反装甲武器,此前阵地设置上更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准备。面对日军前所未有的装甲突击,虽然一些官兵奋不顾身的抱着**包和集束手榴弹向小鬼子的战车扑去,想与其同归于尽,可在日军火力下,却只能饮恨沙场……

    装甲集群作战与单独或少量战车作战有着明显不同,不仅各战车上的机枪和火炮能构成交叉火力网相互掩护,日军跟随两个战车联队前进的机动步兵第3联队,也发挥其火力和机动优势,给守军造成了大量杀伤。想和小鬼子战车同归于尽的守军官兵,在靠近敌人之前,就基本上遭到日军的机枪火力拦截,伤亡惨重!

    “小鬼子的战车太多,火力太猛,弟兄们根本就无法靠前!命令侯镜如、傅立平、柴济川,让他们三个师交替掩护,尽可能的把弟兄们接应下来,然后向南退入嵩山,凭借地利和小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