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7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对苏作战前,人民军只有迪化、关内、榆林三个战区共五个集团军完成了装甲化改编,各以一个编制有三百多辆坦克、装甲车的装甲师代替了原来的步兵师。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人民军在今年夏季又有四个集团军完成了装甲化改编,且这四个集团军的单兵装备也以西北制式的39式半自动步枪为主,并配有部分40式突击步枪。
赵振中所提到的第二、第三两个集团军便是此次四个进行装甲化改编集团军中的两个,另外两个则是榆林战区所辖的第十一、第十二两个集团军。
完成装甲化改编后,每个集团军下辖三个摩托化步兵师,装甲师、炮兵师、防空旅各一个,加上集团军直属的警卫、侦察、通讯、卫生、辎重等力量,共约十二万多兵力。
此前,第二集团军曾奉命去新疆参与对苏作战,但在今年春季,民众党和苏联就领土问题达成协定后,第二集团军便于5月份从新疆调到河西走廊待命,同时在那里接受新式装备并与第三集团军新组建不久的装甲师一并进行适应性训练。
“许明毅、董必成两部,只要在甘南、陇东各留下一个师,加上当地的警备旅,就足可保证陕、甘、川方向我部防线无忧。其他二十多万兵力在空军的配合下,完全可以沿陇海线一直打到郑州!”周明远结合所掌握的敌我情况稍作对比,便做出了结论,并又问道,“关中南部,我们与重庆当局之间暂时将以秦岭为界,可这北边与**之间的界限又怎么确定?他们虽不能和日军主力硬拼,可趁我们进军关中和鬼子大打出手的时候,出兵向南多占几个县还是不成问题的。总不成,我们在打鬼子的时候,还要和他们搞摩擦?”
虽然自老毛在**主事后,民众党与该党关系缓和不少,甚至此前两党在救助灾民等问题上还进行过有限合作,但从**以往的作风来看,还真有趁机打酱油的可能。
“只要日军主力进入关中,以老毛的脾性和**的作战风格,肯定会避免与日军正面硬碰,并及早将能转移的都转移。至少,在确认我人民军大举东进之前,他们是不会南下的!”赵振中笑了笑,又道,“在我军出兵后,凭我们的推进速度,等他们南下时,该占的恐怕早就被我们占了!不过,为了避免日后产生什么纠葛,我们也要给他们留下点甜头。这样吧,关中北向界限,泾河北岸,我军只控制淳化、泾阳、三原三县;渭河北岸,为了确保陇海线今后的安全,我们则要控制自关山向东,经羌白、大荔,直至黄河西岸的朝邑!
出兵时,第二集团军许明毅部主力从渭河南岸东进,第三集团军董必成部主力则先从泾河北岸南下,再沿渭河北岸东进。至于西边夹在泾、渭之间的地带,就由第三集团军负责。有空中配合,加上装甲突进,董必成也多费不了什么功夫!”
………………………………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就在赵振中和周明远敲定调整方案之后的第二天,10月19日,李宗仁部放弃老河口阵地,向西经武当山向竹山转移,进而再经竹溪转向陕南的平利,并从那里退向川东北。
由于在老河口一线的日军第15、第58、第60三个师团已经接到北上与土桥一次所部会合的命令,这一路日军也就并未对进入山区的李宗仁部实施追击。五战区部队的撤退,除了遭受过日军航空兵的袭扰外,可算是一路顺风。
相比之下,几乎同时从南阳向西撤退的汤恩伯部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在该部西进的道路上,不但有日军土桥所部横在卢氏至淅川之间,在身后更有奉令向西去和土桥一次会合的第11军第3、第40两个师团。
前有狼,后有虎,汤恩伯部一行也便份外紧张。好在从时间上来说,汤恩伯部走在了前头,在土桥一次所部合围之前,便撤离了南阳,并经镇平、石佛寺,向湍河上游的赤眉城转进。
按照汤恩伯预定的方案,该部将在赤眉城稍作休整,并在土桥所部发现其行踪前,从淅水江上游过河,然后选择朱阳关、西坪之间敌军力量薄弱的地方强行穿过封锁线,进抵陕南商南山区。
为了躲避白日里日军航空兵的侦察和袭扰,汤恩伯命令部队昼伏夜行。由于时处农历九月中旬,晚上有月光照明。这也让该部夜间行军的速度不比白天慢。甚至在抵达赤眉城之前也躲过了日军空中侦察和地面追击。但在从赤眉城向西北的行进中。汤恩伯部却被日军部署在淅水江东岸西硖口一个中队给发觉了。
日军第3、第40两师团虽然跟在汤部身后,但因山区人烟稀少,加上汤部昼伏夜行且又及时清除行迹,第3、第40两师团的日军只大略知道汤部就在前面,但具体方位、距离就不清楚了,也就谈不上追击汤部。而汤部在西硖口一带现踪,却给这两个师团的小鬼子,还有土桥一次所部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参照方位。
尽管汤恩伯部将西硖口日军中队几乎全歼,但此次战斗却暴露了汤部的所在位置。得知这一消息后,土桥一次大喜过望。一边以豫西南战役指挥官的身份急令正越过石佛寺向内乡行进的第11军第3、第40两师团衔尾追击,一边亲率自老河口北上的第15、第58、第60三个师团,以及本部兵力急速北进,想赶在汤恩伯部之前以重兵封锁住通往陕南的一切通道!
“西硖口一战。虽然打掉了日军一个中队,但我部行踪也再难掩饰!可以肯定,现在不但身后的敌第3、第40两个师团正加紧追来,就是会合了三个师团北上的土桥一次,也一定正向我部前方猛赶,意图围歼我部!”在西硖口西北的丁河一带,汤恩伯面色凝重地对麾下的几位军长说道,“要想依照委座命令及时转进陕南,我部就必须赶在日军合围之前,强行突破其封锁线西进!
现在时间紧迫。已来不及选择敌人的薄弱位置,我决定,就由此经重阳店,向距离最近的西坪突进!13军负责在前方强攻,85军负责断后,陈大庆,你的29军要随时策应前后两方!
另外,集团军直属火炮,以及29军、13军所有的迫击炮全归石觉指挥,务必尽快打开西进的通道!
你们几个回去后。告诉下面的弟兄们,我们身后是淅水江,前面是淇河,要想不被小鬼子包了饺子,那就只有背水一战。杀开一条血路!”
汤恩伯虽在出任一战区副司令官这近一年时间里,沾染了不少陋、恶习气。但与原本历史上豫中会战时相比,却要好很多。虽说是迫于眼前形势,可看他那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也恢复了几分当年南口恶战时的风采。
石觉、陈大庆、李楚瀛等三位军长也知道眼下形势事关生死,当下俱各凛然应命,返回部队准备去了。
“司令,若是不走西坪,而是先北上伏牛山,等日军主力过后,我们再行转进,是不是会更容易些?”三人走后,张雪中忍不住叹道,“背水一战,眼下形势太险了!”
“除非我部就此在伏牛山转战,否则,不会比现在容易的!”汤恩伯苦笑着摇了摇头,又道,“若是所料不差,土桥一次在会合此前于唐河一线攻击我部的第3、第40两师团,加上攻击老河口李宗仁部的三个师团,以及土桥本部兵力,日军在豫西南一带将有七个师团!而以我部现在这个状态,别说七个师团,就是一个师团的日军,只要有了准备,凭险而守就能把我们全部拦下!我部现在的希望就在日军各部反应不及时,以及西坪的敌人不超过一个联队上!”
土桥一次所部出现在卢氏时只有约两个师团的兵力,汤恩伯认为,对于卢氏这一关系到土桥所部的后方重地,日军应该留下不少于两个联队的兵力固守。而土桥一次率部南下,原本是打算攻击汤恩伯、李宗仁两部侧后,由此推断,跟随土桥在淅川一带的不会少于一个师团的兵力。如此算来,土桥一次部署在朱阳关、西坪、荆紫关等地的日军只在两个联队左右。就算西坪是联通豫西、陕南、鄂北的交通要地,日军顶多也就在此布置一个联队!也正是基于此种估量,汤恩伯才决定从西坪强行突破!
听了汤恩伯一番分析,张雪中多少轻松了一些,笑着说道:“若是西坪敌军只有一个联队,那我们说不定还能一口吃下呢!现在就看我们和小鬼子的行动究竟谁更快了!”
汤恩伯等人的运气实在难说好坏。西坪的敌军并非一个联队。而是两个大队。这令石觉在强行突破时少费了不少功夫。但就在汤恩伯部突破西坪,并正向陕南方向转进时,驻防荆紫关的两个大队的日军却又赶了过来,向负责断后的85军李楚瀛部发动了攻击。没等李楚瀛部摆脱这股日军,第32师团的主力却在师团长石井嘉穗的指挥下又从淅川一带增援上来。
尽管汤恩伯部最终摆脱了日军32师团,并于28日进抵陕南商南。但连番遭受敌人攻击,并被迫以断尾求生方式摆脱日军后,负责断后的第85军李楚瀛部,连伤员在内却只剩下不足四成的兵力,损失可谓惨重。甚至就连石觉的第13军。陈大庆的第29军,也基本上都损失近半。作为老蒋嫡系精锐的汤恩伯部,算是彻底被打残了。加上所部官兵鏖战近两月时间,早已疲惫不堪。以如此状态,就是到了陕南,也难以参与随后的作战。
实际上,若非胡宗南派王隆玑率第1军第167师提前进驻陕南并在商南至武关一线布防,汤恩伯部就是进入陕南也避免不了同尾随而来的日军再次激战。汤恩伯带着残兵败将算是逃出了生天,而北部陇海线上的战事却进入了最为激烈的时候。
洛阳失守后,吉木贞一所指挥的三个师团和一个战车集群便在航空兵的配合下,投入到了对函谷关一线的猛烈攻击中。面对日军凭借兵力、火力优势发动的一次次猛烈攻击,负责守卫函谷关一线的第三集团军孙桐萱部和第三十四集团军第90军李文部只能咬牙苦撑。但26日土桥一次所部从卢氏北上,由南侧加入对函谷关一线的攻击。特别是该部日军从弘农涧上游过河并自侧后对守军发动攻击后,孙桐萱、李文两部便再难坚持,只得匆忙退守阌乡,与部署在那里的第16军董钊所部一同固守。
孙、李两部的过早后撤,这令赶到潼关并负责前方战事的第八战区副司令官胡宗南很是不满。好在李文部是其麾下,加上前方战事又紧,而日军兵力、火力又确实占据优势,胡宗南也并未发作,只为能顶多久泛起愁来。
土桥一次在会合来自第11、第13两军的五个师团后,麾下兵力增至七个师团。但因其留下两个师团攻击陕南并维持后方通道,故此加入函谷关一线的只是五个师团。连同吉木贞一所部在内,日军在函谷关至潼关一线投入了八个师团和一个战车集群,以及第1飞行团的过半力量。
敌军如此兵力,凭胡宗南、孙桐萱两部是没有胜算的。不过。关中那些坛坛罐罐的转移却需要时间,胡宗南也只能一边电催朱绍良、熊斌等人加快搬家速度。一边命所部在潼关一线尽量坚持。同时,胡宗南也给老蒋去电,希望能由重庆方面敦促阎锡山加入潼关一线作战,哪怕只是隔河炮击日军侧后也是好的。
潼关一线危急,一直对有关战局保持关注的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