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华夏雄师-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新元和马克思曾经合著了一本阶级斗争的书,在国内也有流传,就从这本阶级斗争的书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合法商人、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小地主、普通地主,都是同盟军团结的对象,但是买办商人、官僚资产阶级、土豪劣绅、恶霸地主,都是属于同盟军要坚决镇压的目标!
  既然如此,黄庆春也只能是当一名朝廷的忠良了,绝对黄家满门都为朝廷尽忠。
  一家男丁战死在沙场上,总比被同盟军抓住,经过公审,被扔了一身的砖头和臭鸡蛋之后再被拉出去一刀斩了要好得多了。听说云霄被攻破的时候,云霄城外一名黄家家族的大地主,被愤怒的老百姓冲到家里,把他从家里揪了出来,愤怒的老百姓这个打一拳,那个踢一脚,女人用指甲掐,用牙齿咬,不一会儿功夫,那个大地主就被老百姓撕成碎片!
  云霄黄家大地主家里,地契全部被烧掉了,家里的小妾丫鬟都被农民分了,所有的田地都分给了农民。
  黄庆春可不想落到这样一个下场,听说那个族人,还不是一名作恶多端的大恶霸,只不过是放了点高利贷,再利用纠纷矛盾强占了别的小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罢了,就这样一点小错,居然被老百姓撕成碎片!
  放高利贷,强占他人土地,这按照大清律法,算什么事?都是很正常的。
  黄庆春仰天大叫:“苍天啊!你为什么不长眼睛啊!我们黄家世世代代为了朝廷,驻守漳州,剿灭海寇,镇压刁民,如今我们的族人却惨死在刁民手中!”
  漳州是府城,在当年来讲算是一座大城了,比厦门是大了很多,虽然不如泉州,却是八闽之一的一座大府城。可是漳州城内的守军却不多,除了黄庆春从汾水关带回来的一万多残兵败将之外,还有漳州黄家组建的五千多团练。
  原本黄庆春从汾水关败退的时候,身边是有三万多人,可是在半途中,很多绿营清兵不是逃跑了,就是投降了,最终回到漳州只剩下一万多人。
  守军不过一万五千人,进攻的兵力至少有十万人!
  同盟军十万人,是黄庆春根据郑宏的号称得出来的结论,他认为,号称三十万,扣除了辅兵民壮之类的外,战兵怎么说也有十万左右。
  “挖开九龙江的江堤!”黄庆春咆哮着,下了这个丧心病狂的命令。
  “大人,万万不可啊!一旦九龙江的河堤被挖开了,城外几万亩良田都要被淹没,城外的老百姓会死伤惨重啊!”一名家丁苦苦哀求道。
  黄庆春猛一拍桌子:“挖开!给老子淹!老子要水淹七军!”
  一队准备挖开九龙江河堤的清军从漳州城内冲出,赶往九龙江边。前一阵时间,曾经来过台风,九龙江水位大涨,已经高过了江堤里面的农田。只要挖开大堤,咆哮的九龙江江水就会把附近的农田村庄全部淹没!
  可是没想到的是,早就有五千多头上包裹着红头巾,身上穿着各种老百姓衣服的精壮汉子在江堤附近埋伏,看到清军冲了出来,这些精壮汉子立即呐喊着冲上去,同出城挖掘江堤的清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出城的清军不过区区一千余人,根本打不过这五千多名起义军。
  黄庆春下令,城内继续出兵,必须压住江堤上的守军,挖开九龙江大堤!
  当城内一群身穿号衣,头戴红缨斗笠的清兵出了城的时候,城外,一队同样头戴红缨斗笠,身穿号衣的起义军战士也涌了过来,两群穿一样衣服的人在江堤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肉搏战。
第167章 黄家满门忠烈(中)
  扒开江堤的计划泡汤了,更多的同盟军赶到了漳州城外,清军已经无法出城。万般无奈的黄庆春只好放弃了这个疯狂的计划,下令死守漳州。
  “公爷,听说会匪不嗜杀,会匪的幕后掌柜陈新元甚至有些妇人之仁,他们连旗人俘虏都不忍心杀害。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岂不是有破敌之计?”站在边上的族弟黄庆福想出了一条恶毒的计策。
  “弟弟有何妙计?”黄庆春大喜道。
  “既然敌人有妇人之仁,那就好办了!我们可以押着城内百姓上城头,看贼人敢不敢开炮轰击城墙!会匪只不过是洋枪洋炮厉害,只要他们不敢开炮,我们不是可以守住漳州了?漳州城内粮食充足,吃上一年都不成问题!就算是粮食吃完了,我们可以吃百姓的肉。当年新会守住李定国,还不是这样守的?”黄庆福献出了他的毒计。
  “妙计啊!”黄庆春大喜过望。他心里暗暗道:反正会匪是不会放过自己黄家满门的,既然黄家已经决定满门都当忠烈了,那不妨就拿城内老百姓当人质好了!反正城破,一家男丁一个都活不了,若是以这种办法守城,说不定还真的守住了。
  从厦门逃回来的总兵孙鼎鼇苦苦相劝:“公爷,我们不能用这个计啊!虽然会匪不嗜杀,可是对犯下滔天大罪的人是不会手软的!若是用了此计,一旦城破,城内的绿营兄弟恐怕一个都活不了。”
  “哼!难道孙军门想要从逆?”黄庆春冷哼一声。他心里清楚,若是不用此计,漳州城破之日,他孙鼎鼇能活命,城内的绿营兵都能活命,唯独他黄家会被杀很多人,活下来的也是生不如死。
  所以黄庆春必须拉上全城的绿营清军和全城百姓给自己的家族陪葬!只有这样做,才有机会让攻城的同盟军知难而退。
  孙鼎鼇无奈的退了下去,心里暗暗道:造孽啊造孽!城中百姓皆我大清子民,百姓何辜?这黄家,世世代代下来,欺男霸女,强占良田,伤天害理的坏事干了不少,对手摆明了是不会放过他们了,他们竟然想要拉着全城军民为他们一家殉葬!简直是丧尽天良!
  黄庆春的命令发布下去后,城内的清军和练勇挨家挨户的搜索,把所有的百姓全部从家中驱逐出去,赶上城头。
  抵达漳州城下的同盟军已经布置好了攻城的炮兵阵地,一门门重炮架了起来,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城头,只要一声令下,就能炮轰漳州城。
  不求炮弹能直接炸开城墙,只要炸毁了女墙垛口,让城头的清军站不住脚,就能让爆破组带着炸药包上去,炸毁城墙。
  就在郑宏正准备下令开炮轰城的时候,福建漳州小刀会的首领林俊尚却上前苦苦劝阻道:“大人!大人!千万不能开炮啊!您看城头!”
  郑宏拿起望远镜,往城头上望去,却见城墙上面站着一排妇孺老弱,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四五岁的小孩子,还有怀抱婴儿的妇人,这些百姓在身穿团练衣服的练勇驱逐下,站在城头上,站成一排,绝望的看着城下的同盟军炮兵阵地。
  “该死的黄家!自知已经快走到绝路了,居然想出如此恶毒之计!”郑宏愤怒的骂道。
  说实话,郑宏并非是善良之辈,能在南洋杀出一片天地来的黑社会首领人物,本身就不是什么善类,也是心狠手辣之辈。但他绝对不敢下令对老百姓开炮,一旦向老百姓开炮了,恐怕陈新元撤了自己的职都算轻的。
  郑宏下令道:“让人去向城内喊话,向绿营官兵喊话,让他们不要给黄家殉葬了!若是识时务的,就停止劫持百姓为人质的愚蠢举动!”
  几十名嗓门比较大的华夏军战士走到距离城墙150米外的城下,对着城头大声喊话:“城内的绿营清军官兵听好了,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杀中国人!只要你们没有犯下罪行,我们是不会杀害任何一名俘虏的!所以我们奉劝你们,不要为一个即将灭亡的黄家殉葬!只要你们放弃愚蠢的举动,我们不会伤害你们任何一个人。让若执迷不悟,继续以百姓为人质,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么我们破城之后,自然是要追究凶手责任!杀人者死,你们押着百姓为人质,百姓因为你们而死,你们就是杀人犯!”
  同盟军的俘虏政策,绿营清兵和练勇都知道。听了城下同盟军的喊话,守城的清军思想早就动摇了,说实话,他们也不想干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些清兵,尤其是团练,都是当地人,很多被押上城头的百姓,多多少少和他们有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在炮火之下,谁都不愿意。
  可是那些黄家的家丁却站在后面,拿着刀子威迫他们,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把百姓押上城头当人质。
  是夜,孙鼎鼇巡视自己的大营。当他走到一处充当营房的民宅门口时,听到里面传出了绿营兵的哭声,于是孙鼎鼇打了个手势,让戈什哈停下脚步,十几个人站在门外,听里面绿营兵的对话声。
  “这是什么世道啊!老子豁出命去给朝廷当兵,可是老子的老父老母,老子的老婆孩子,却被姓黄的给押上城头当人质了!”一名绿营兵哭着说道。
  “同盟军说优待俘虏,可是姓黄的这家伙,非要绝了我们的后路啊!想要让我们都给他们一家陪葬!这个兵,老子不当也罢了!”另外一名满脸胡子的老兵怒道。
  “别说了,老子还有一位好兄弟,那才叫冤!在汾水关之战中力竭被俘,被会匪抓去剪了辫子。可是他想尽办法逃回了漳州,居然被黄庆春下令斩了,当成斩首的会匪请功了!”另外一名清兵哭着说道。
  “会匪不杀我们,姓黄的却杀我们!这姓黄的,还有没有把我们当成人看?”
  “就是!他们什么时候把我们当成人看了?”
  “干他老母的!姓黄的欺负人太可恶了!老子的表弟一家,本来家里还有几十亩地,租给佃户,家里生活还算过得去,被他黄家选中当了甲首,结果甲中交不够税收,只能让我表弟家里去垫,我表弟家里哪里垫得起,欠了黄家高利贷,最后呢?几十亩良田都没了!姨母都悬梁自尽了!表妹也被卖了!”另外一名清兵哭着说道。
  “与其给黄家陪葬,不如反了!”刚刚那名满脸胡子的老兵怒吼道,“听一些广东逃回来的人说起过,同盟军对俘虏不错,若是能选中还吃兵粮,可是每日有荤腥!军饷也比这里高多了!即便不能选中当兵,回家也有地种!再不济,还能去广东打工,收入比自己家里有地的都高!”
  “对!为何不造反?”
  孙鼎鼇从外面走了进来,里面的一群清兵见到自己的长官进来,纷纷停止喧哗,吓得不敢再说话。
  “继续说啊!为什么都不说话了?”孙鼎鼇冷哼一声道。
  那些清兵纷纷跪在地上:“大人恕罪啊!小人们实在不愿意一家大小都给人陪葬。所以一时逞口舌之威,还望大人恕罪。”
  孙鼎鼇冷哼道:“何罪之有?各位何罪之有?你们说的没有错!我们又没有犯下罪行,为何要给罪恶滔天的黄家一家去陪葬?他们一族,两百多年下来,干了多少坏事?欠下多少血债?难道这些罪恶都要我们来偿还?”
  “大人!”一名戈什哈连忙上前,想要劝阻自己大人这番反动的话。
  孙鼎鼇向戈什哈摆了摆手:“你们愿意为黄家殉葬吗?”
  “当然不愿意!”十几名戈什哈回道,“可是大人,您也要反了?”
  “老子反了,怕什么?老子的家人都在福建,这福建很快就是同盟会的天下了!北面那个朝廷还能来跳过长毛,来到同盟会地盘上诛老子九族不成?”
  “只要大人愿意反了,小人们一定跟随!”十几名戈什哈纷纷跪在地上。
  戈什哈其实就是亲兵的意思,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