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雄师-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铭传坐在拥挤的船舱内,他本来是一名团练士兵,后来他的团练被李鸿章收编了,于是刘铭传加入了淮军。在一次战役中,刘铭传被太平军俘虏,没过多久,他就被送上了这艘轮船。
恒源号这一班船,运送的都是湘军和淮军的俘虏。这些湘军和淮军的士兵被太平军俘虏之后,送到天京,之后由鑫源堂的船送出长江口,送到台北之后,换乘远洋轮船。
刘铭传被送到台北之后,所有的湘军和淮军俘虏被剪掉辫子,检查了身体,身强力壮的一批人都被勒令穿上一件有四位数号码的衣服,随后登上了开往美国的恒源号客货轮。
恒源号客货轮,一共有六层楼高,主甲板上面一层客舱,可以搭载乘客160人,最上层是驾驶台、船长室和船员住舱;主甲板下面,头尾各有一个大货舱,中部是轮机舱。此时刘铭传和他的同伴们都被关押在货舱内,有一副楼梯可以通往货舱外面,但是此时,货舱的盖板关闭,舱内点着一盏10千瓦的弧光灯,把货舱内照得就像白昼一样。
没办法,真正能够投入市场的电灯还未问世,只能使用弧光灯提供大型场合的照明。
事实上鑫源堂公司正在进行电灯实验,使用的材料不是真实历史上一开始使用的碳化竹丝电灯,而是直接使用钨丝电灯。考虑到真空灯泡的不可靠性,因为真空灯泡内外气压差太大,容易破碎,所以陈新元考虑的是在电灯泡内冲入氮气,那样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幅度延长,可达几千个小时。
而此时亨利·戈贝尔制造出的碳化竹丝真空灯泡电灯,使用寿命只有400个小时。
至于说什么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其实不是,真正电灯的发明者是亨利·戈贝尔,他在1854年的时候发明了电灯。后来亨利·戈贝尔同爱迪生公司打起官司,他打赢了官司,获得电灯专利。但是亨利·戈贝尔去世后,他的遗孀贫困潦倒,把电灯专利卖给爱迪生。
这个年代,交流电还未发明,无论照明、电报还是电动机,使用的都是直流电,轮船上的发动机也是直流发电机,蒸汽机的一部分功率带动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提供给轮船内的照明和一些电机使用,譬如说锚机、舵机、陀螺仪等机械设备。
轮船的尾部有舵机舱,舵机舱内有电动机、液压机组等设备。驾驶台上的船员只要轻轻转动船舵,舵机舱内的电动机就会驱动,带动液压机组,推动船舵转动。
不过轮船的结构,和刘铭传毫无关系,他和普通的湘军、淮军俘虏一样,被丢在下面的货舱内。上面的客舱内乘坐的都是花了钱购买船票的旅客,还有一名比较高级的俘虏,湘军将领江忠源,就受到特殊的照顾,乘坐一等舱,拥有自己的舱室。
江忠源也是在合肥之战中被俘的,湘军被太平军击败,原本江忠源投水自尽,却被人救了。之后他们被太平军俘虏。
现在的太平军也改变了原来抓住清军将领和官员就杀的办法,而是把俘虏拿出来卖钱,反正鑫源堂公司是两边的俘虏都买,从太平军手里购买清军俘虏,又从清军手里购买太平军俘虏,俘虏可以换到鑫源堂公司的洋枪洋炮,而且鑫源堂公司也很讲信誉,保证那些被他们买走的俘虏不会再出现在国内的战场上。
又能消灭敌人,又能换回洋枪洋炮,自然无论湘军、淮军还是太平军,都尽可能的活捉对手,把对手卖掉换成洋枪洋炮。
江忠源被俘之后,一直想要自杀,但是兰芳军战士告诉他,已经向大清朝廷上报了江忠源殉国的消息,要他活下去,自然会把他送到两万里外的北美大陆,以后永远不用回去了,就当成这个人在国内已经死了。
毕竟人都有求生的欲望,江忠源放弃了自杀,被送上了这艘轮船。当然了,江忠源这种将领,是不会当成华工卖给美国铁路公司的,而是会被送到美国的华人会馆中教书。
江忠源上船的时候,也是看到一批批原湘军和淮军的战士被人押入货舱,他痛心疾首,可是他没有任何办法,太平军发出的消息,是江忠源已经被斩首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也上报了,江忠源已经壮烈殉国,他也没有回头路了,只能乘坐轮船去美国。
恒源号客货轮在大洋上航行了十五天,抵达了夏威夷,在夏威夷加了煤和淡水,补充了食物,还有一批去夏威夷的乘客下了船,另外一批从夏威夷去美国的乘客上了船,恒源号又继续向美国方向开去。
刘铭传等人坐在闷热的船舱内,每天吃喝拉撒都在拥挤的舱内。平日里舱盖板是关闭的,只有送饭的时候,还有提着马桶出去的时候,船舱盖才会打开。
因为表现出色,刘铭传成为一名倒马桶的人,这样他每天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上到上面甲板透气,其实是上甲板去倒马桶,清洗马桶。虽然味道不好受,但是每天能上甲板走一走,也舒服多了。
第245章 再访欧洲
一艘庞大的铁甲战列舰停泊在台北,这艘战列舰排水量高达惊人的12070吨级!装备有四门305毫米巨炮,十门152毫米副炮,无论主炮副炮,都是先进的后装炮,另有十门十管30毫米机关炮,虽然这艘战列舰中部有两根高耸的烟囱,但是仍然保留了两根高大的桅杆,在远航的时候,可以使用风帆和蒸汽双重动力,以减少燃煤的消耗,增加航速。
只可惜这艘万吨级巨无霸,并非是兰芳海军的战列舰,而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这艘战列舰船名“坚定”号,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
称霸了大洋三个世纪之久的风帆战舰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铁甲舰时代。美国和法国拼命的造舰,美国人建造了一批2000…8000吨级的铁甲舰,法国人也造出了一批3000…9000吨级的铁甲舰,德国人也在拼命造舰,一艘艘7000…8000吨级的铁甲舰陆陆续续下水。
可是老牌海洋大国,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在世界列强疯狂建造新式铁甲舰的时代,大英帝国并没有落在他国后面,而是以更加疯狂的速度建造铁甲舰。
早在八年前,英国人就率先造出了9250吨级的铁甲舰,之后英国人更加疯狂的下水铁甲舰,铁甲舰越造越大,新式的铁甲战列舰也出现了,英国人建造的巨舰吨位很快就突破了万吨级大关,接着一艘艘万吨巨舰纷纷下水。
由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吃了俄国人鱼雷艇的亏,因此,一种新概念的战舰也在英国人的计划中。
鱼雷的技术在发展,精度越来越高,射程越来越远,鱼雷的航速也越来越快,列强各国都把大批杆雷艇改成鱼雷艇。鱼雷艇的大量问世,严重威胁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海上霸权地位。
为了应对鱼雷艇的威胁,英国人提出了一种专门对付鱼雷艇的小型军舰,名叫鱼雷艇驱逐舰。
那些排水量只有200…500吨级的小型军舰,使用76毫米小炮,40毫米机关炮等武器,专门用来对付鱼雷艇,而且鱼雷艇驱逐舰上,还装备有鱼雷管,本身就是一种放大的鱼雷艇。再后来,可能觉得鱼雷艇驱逐舰名称太别扭,于是干脆改名成驱逐舰。
这次跟着坚定号一起来到台北访问的,还有一艘3860吨级的艾伯特王子号巡洋舰、一艘9693吨级的苏尔坦号战列舰,一艘4139吨级的酒神祭司号巡洋舰、一艘2814吨级的雄辩女神号巡洋舰,六艘240吨级的驱逐舰。以两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来到东方的时候,陈新元也是被英国海军的强大所震惊了,就英国人这一支来访舰队的战斗力,估计兰芳海军所有的军舰加起来,都很难打得过他们。更何况,这支出访舰队,只是大英帝国海军的一支小部队,英国皇家海军还有好几支这样规模的舰队。
陈新元在台北的皇宫接见了前来兰芳访问的英国舰队司令巴尔克,他握住巴尔克的手,感叹的说道:“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确实是强大!强大得不可战胜!这个世界的海洋都是英国的。”
英国舰队对兰芳进行友好访问,一方面是访问,祝贺陈新元登基当了皇帝,而且采取了和英国人一样的君主立宪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敲打陈新元,让他知道,他在东亚的海军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在大英帝国皇家海军面前,兰芳海军简直是不值一提!陈新元当然明白英国人来访的道理,于是在恭维的同时,也表示出了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尊敬。
陈新元是开启了金手指,使得东方的实力和武器都比原本历史上强大了许多,但是金手指开启的同时,英国人也变得更加强大!
英国舰队来访,陈新元也刚好准备乘坐英国军舰前往英国。
“请问尊敬的巴尔克将军,苏伊士运河进展如何了?”陈新元问了句。
“那是法国人在开凿,我们还是绕道好望角。不过兰芳皇帝陛下您若是不愿意走好望角,我们可以把您送到埃及,在那里转乘火车,即可抵达地中海,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铁路线已经开通了。”巴尔克说道。
“那我还是转乘火车吧,可以节省许多时间。”陈新元说道。
准备出访欧洲,陈新元让人去做安排。
这次出行,陈新元将会带上周秀英和叶赫那拉两名妃子,皇后赵紫楠和其他妃子都留在国内,由赵紫楠负责朝政。不过现在的兰芳已经采取了君主立宪制,就算没有皇帝都能运转起来。
1858年5月5日,陈新元乘坐英国人的坚定号战列舰,踏上了出访欧洲之旅。这次他出行,和十二年前的欧洲之旅已经不一样了,当年他是以科学家的名义,带着夫人出访欧洲,这次是以国家领袖的名义,带着几百名随从人员浩浩荡荡出发。
坚定号战列舰虽大,但是低级舰员的生活却十分艰苦,水兵们拥挤在铺着三层吊铺的房间内,舱室内充斥着汗臭味、脚臭味和各种怪味,冬天还好,夏天舱室内热得像蒸笼一样。而轮机兵就更苦了,夏天的时候,轮机舱内的温度高达50多度,轮机兵们打着赤膊,只穿着一条大裤衩,挥汗如雨的在轮机舱内工作。
而设在舰桥内的高级舰员生活区,和水兵生活区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舰长有独立的套间,有卧室、卫生间、会客厅,舰长室外面还有一间高级舰员餐厅和会议室;高级舰员是两人一间带有卫生间的套间;中级舰员四人一间,房间内有洗脸池,但是卫生间是公用的。这艘战列舰因为具有旗舰功能,因此设有一间司令室,陈新元就住在司令室内。而跟随他一起出访欧洲的卫兵住在英国人的水兵舱内,官员住在中级舰员室内,还有一部分其他的代表团成员乘坐另外几艘军舰。
当看到身穿一身白色宽袍大袖,头戴方巾的陈新元登上了坚定号战列舰,巴尔克笑着道:“兰芳皇帝陛下看起来很精神啊!这身衣服,确实挺好看的。”
“这是华夏儒装,我要出访欧洲,到了外面,自然不能穿朝服了,还是穿着便装舒服一些。”陈新元回答道。
庞大的舰队从台北启航,途径香港的时候,在香港停靠了一日,陈新元又回到他发迹的地方去看看。看到香港,他心中感慨万分,十四年前来到香港的时候,是孤身一人,是逃往来到香港的,进来的第一天就被投进了监狱。如今他也是一国之主了,自己一手创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这个帝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