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雄师-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预定的目标投掷了模型弹。战斗机也携带了一枚模型炸弹,向地面投掷炸弹,准确击中了目标。
“水平轰炸的效果还不是很好,高度超过五百米,命中率很低;俯冲轰炸精度就高得多了。”李林塔尔说道。
接下来,试飞员们就开始拼命的练习俯冲轰炸,戈尔茨虽然驾驶的是战斗机,但是可以携带一枚200公斤炸弹的战斗机,也能执行俯冲轰炸的任务。
这天,地勤人员把福克…4战斗机拉上了短跑道的起点,随后两名地勤人员推动机翼,把折叠起来的机翼往前推动,推平之后,地勤人员扳动机翼根部一个开关,把机翼锁死。另外一边,几名地勤人员拉着一辆小车过来,小车上放着一枚200公斤炸弹。地勤人员们把这枚炸弹挂在挂架上。
这枚炸弹可不是模型弹,而是一枚实弹,炸弹重200公斤,炸弹内装药量为98公斤苦味酸烈性炸药,只要运用得好,其威力超过了240毫米迫击炮炮弹的威力。
两名地勤人员钻入飞机底下,把两块木块顶在起落架的机轮上,然后离开。边上还有人给飞机接上加油管,加满燃油。
戈尔茨登上了他的战斗机,一名地勤人员走到前面,戈尔茨向那名地勤人员翘起大拇指,地勤人员会意的点了下头,随后用力一扳螺旋桨,飞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螺旋桨高速转动起来。戈尔茨压紧了刹车,把发动机油门杆推到底。
“螺旋桨转速两千,可以起飞了。”戈尔茨看了一眼发动机转速表,向地勤人员示意。
一名地勤人员摇动小旗,指挥台发出了信号,随后两名地勤人员钻入飞机下面,拿走了木块。
戈尔茨松开了机轮上的刹车,已经积蓄了巨大能量的飞机一下冲出去,在短短的80米内就加速到最小起飞速度,飞机的起落架轮子离开了地面,机头微微抬起。戈尔茨一拉操纵杆,机头冲向天空,飞机拔地而起。
福克…4战斗机向100公里外的预定目标飞去,这架飞机的最大航程为300公里,若是布置在航空母舰上,作战半径大约为100公里左右,这样的作战半径若是放在后世,简直连腿短的机场守卫者都排不上号,因为对手导弹的射程都不止100公里了。可是在这个时代,能有100公里的作战半径就已经够用了,毕竟100公里的攻击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战列舰的主炮射程。
其实像亨克尔…2攻击机和斯图卡…1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也非常短,分别为120公里和140公里。
戈尔茨驾驶着飞机,经过了二十分钟的飞行,飞机抵达了目标上空。这时候他的飞行高度是6800米。
地面上,一个白色的圆圈,中间有个白色十字标志,十分明显,这就是戈尔茨准备攻击的目标,目标是一座顶部厚度达到半米的钢筋水泥堡垒,他的任务就是摧毁这座坚固的堡垒。
戈尔茨推动操纵杆,飞机开始俯冲了,瞄准具上的十字星,对准了地面的白色十字,飞机从6800米的高空俯冲下来。在俯冲的同时,戈尔茨加大了油门,飞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在发动机推力和地球引力的双重作用下,飞机很快就加速到了600公里的时速!这样的速度接近了飞机机体的承受能力,机翼和机身剧烈抖动,感觉快要散架了一样。
但是随着速度的增加,过了机身结构共振的频率之后,飞机又变得稳定了一些。
时速表上的速度还在往上跳,最后速度达到了惊人的800公里的时速,随着飞机的俯冲,地面的人们听到刺耳的尖啸声,令人心惊胆战。
高度表迅速往下掉,距离地面还有500米的时候,戈尔茨按下了投弹按钮,机腹下的200公斤炸弹离开挂架,往地面圆圈中间落下。戈尔茨同时也拉起操纵杆,拥有极快速度的战斗机立即拉起,在发动机和惯性的双重推力之下,飞机猛然窜入高空,随着惯性作用的逐渐消失,飞机的速度缓缓降了下来,但是高度一直在上升。
炸弹以接近音速的速度落下,从投下炸弹开始,到炸弹砸在地面,用时两秒左右。
安装了延时引信的炸弹撞上地面之后,引信发生作用,点燃了炸弹内的引线,因为预留了三秒的爆炸时间,尚未爆炸的炸弹钻开了钢筋水泥的顶部,一直钻入堡垒内部,随后只听到“轰”一声巨响,98公斤的苦味酸炸药发生了剧烈爆炸。
戈尔茨听到声音,转头往地面望去,只见地面的堡垒顶部开了一个天窗,熊熊烈火从天窗内冒出,看起来就像是火山喷发一样。
“滴滴滴”目标附近的电台发出了无线电,通知指挥部:“目标已经摧毁。”
“战斗机的俯冲轰炸实验取得成功,可以进行轰炸机的俯冲轰炸实验了。至于鱼雷机的实弹实验,没办法在我们德国进行,也不敢在我们德国的外海进行,很容易泄密。”李林塔尔说道。
他说的这番话的意思,就算是在进行了轰炸机的俯冲轰炸实验之后,接下来,这一批试飞员和飞机都将要送到兰芳去,在兰芳再进行实验,因为兰芳拥有广阔的海疆,在远离陆地的大海上实验,机密就不容易泄露。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投弹实验也取得了成果,飞机从5000米的高空俯冲下来,投下一枚500公斤炸弹,穿透力和福克…4战斗机投下的200公斤炸弹相差无几,虽然500公斤炸弹重得多了,但俯冲轰炸机的速度比战斗机慢得多,俯冲高度也低得多。不过500公斤炸弹装药量更大,一枚炸弹下去,巨大的地堡立即粉身碎骨。
第430章 舰载机(四)
1875年7月20日,经过了四年试飞的舰载机试飞员们终于登上了开往兰芳的勃兰登堡号战列舰,共计21名试飞员和86名技术人员,共同登上了这艘战列舰,同行的还有兴登堡号战列舰,兴登堡号战列舰上装着拆卸开的三架福克…4舰载战斗机、三架斯图卡…1舰载轰炸机和三架亨克尔…2舰载鱼雷机。这些飞机都被拆解开来了,装入大箱子内,放在战列舰的甲板上,以铁索固定。
除此之外,还有三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同行,给两艘战列舰担任护航的任务。另外还有两艘运煤船、一艘补给舰和一艘破冰船,担任给舰队提供保障的辅助舰船。
汽笛一声长鸣,悬挂着德意志第二帝国旗帜的舰队缓缓离开汉堡港,向北冰洋航线驶去。
之所以这支舰队走的是北冰洋航线,是因为担心遭到英国舰队的拦截。而北冰洋航行,是陈新元开辟出的一条新航线,但只有夏末到秋初这个季节能够通航,其他季节北冰洋航线都是冰封,无法通航。即便如此,为了保证舰队的通航,还派遣了一艘破冰船。
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德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经济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强国,其经济超过了法国和美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一个新兴的强国,这时候的英国和沙俄,都已经感觉到了德国的威胁,在暗中做手脚了。而向来同法国不合的俄国,暗中同法国结盟。
若是还像以前那样走正常的航线,进入地中海走苏伊士运河,或是走非洲沿岸,绕道好望角,都有可能遭到英国舰队的为难,所以选择走北冰洋航线。
要从北冰洋航线通过,破冰船就极为重要。尽管是夏季,可是在当年的地球气候还没后来那么热,比较寒冷,夏天的北冰洋南部,二十一世纪是夏季航线的通道,在这个年代很有可能结冰,这就需要破冰船了。
雪域号破冰船,长74米,宽16米,这是一艘长宽比很小的船,看起来特别短,非常肥胖,这艘船排水量为3126吨级,安装四台对于德国人来讲十分奢侈的燃油蒸汽轮机。
破冰船船头的钢板异常厚实,最大功率高达50000马力的动力系统,能够驱动破冰船直接撞开厚度0。5米以下的冰层;破冰船的头部和尾部都有水舱,遇上厚度超过0。5米冰层的时候,破冰船会往尾部水舱内灌水,使得尾部落下,头部高高抬起,破冰船的头部冲上冰层,然后排空尾部水舱内的水,使得船头落下,凭借着沉重的钢铁压碎冰块。若是遇上超过一米厚的冰层的时候,船头抬起之后,尾部水舱内的水灌入头部水舱,使得头部的重力加上水的重量一起,压碎冰块。
而且这艘破冰船还有左右水舱,当遇上更厚冰层的时候,破冰船会开足马力,全速撞击冰层,这时候有可能破冰船会陷入冰层内无法动弹,这时候左右水舱就起作用了,破冰船会轮流往左右水舱内灌水,以船身的摇晃破开两侧冰块,使得破冰船脱离冰面,再全速倒车退出。
若是遇上更厚的冰层的话,还有战列舰的主炮,战列舰将会以主炮轰击厚冰面,把冰面炸薄炸裂,再让破冰船开上去。
戈尔茨站在勃兰登堡号的甲板上,刚刚离开汉堡港的时候,他还是穿着一件衬衣,下面穿着一条单裤。随着舰队越往东北方向航行,天气就越来越冷,他先是在衬衣外面加上一件外套,过了几天,又在衬衣里面加上了一件秋衣,然后又加上毛衣,下面加上秋裤;再过几天,又加上了毛裤,外套外面加上了大衣,带上了棉帽,这样才感觉不冷。
七月底,是北半球最热的季节,可是在这条航线上,却异常寒冷。戈尔茨站在甲板上,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棉衣的领子立了起来,头上带着厚厚的棉帽,他手扶着栏杆,远眺北面的北冰洋海面,只见距离自己航道不远处的北面,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冰雪,那是北冰洋海面结冰了,冰层上面又覆盖了厚厚的积雪,不时可以在冰面上看到白色的熊在走动,还有海豹、海狮之类的动物在活动。
太阳永远是挂在接近地平线上的天边,一天二十四小时,太阳都不会落入海平面下,这是因为夏季的北冰洋地区的极昼现象。虽然太阳二十四小时挂在天边,但是因为斜射的缘故,太阳光照射在身上,一点都不感觉热,连暖暖的感觉都没有,一阵风吹来,寒风扑面,尽管穿着厚厚的棉衣,可是含有湿气的冷空气吹在身上,多少衣服都感觉挡不住。
军舰的舱室内自然是温暖如春,里面开了暖气。蒸汽锅炉在提供给蒸汽轮机驱动军舰前进的同时,也送出了暖气,使得舰内的各个舱室都感觉十分暖和。
寒冷的气候,对于当年军舰的轮机兵来讲,是最舒服的季节,若是在夏季航行,轮机舱内的温度可以高达50度以上!而在寒冷的北极地区航行,轮机舱内的温度也就是30度左右。外面是寒冷的北风,轮机舱内的士兵们打着赤膊,在轮机舱内工作。
随着纬度的逐渐增高,舰队抵达了北冰洋航线的最高点,这时候,破冰船就派上用场了。
雪域号破冰船冲入冰层,因为冰层还不是很厚,破冰船不断的撞开冰层,给后面的舰队开辟出一条航道。
这也就是破冰船为何又短又宽的缘故了,破冰船需要给战舰和其他船只开辟一条能够通过的航道,若是破冰船太窄了,那么开辟出的航道,其他船只就无法通过。
冰层逐渐加厚,破冰船已经无法再往前切开冰块,于是启动了水舱,凭借重力来碾碎冰块,一次前进,能破开船身长度三分之一的冰层,这样的航行速度自然很慢,经过了十天的航线,舰队终于通过了冰封海域,重新进入到没有冰封的航道上。
北面是冰封的海面,南面其实也是冰封的海面,因为北面纬度高,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