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华夏雄师-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粘杆处,现在的满清政府可是没有特务机构的。既然没有特务机构,又要如何去对付陈新元?派人暗杀?恐怕根本没有机会,因为陈新元身边有苏三娘、罗大纲、洪宣娇和罗诗虞四大高手,现在他身边又多了一名武功高强的高手了!
  前一段时间,一艘轮船在香港码头上停靠下来,一位渔女打扮的少女来到香港,这位漂亮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成为陈新元的小侍女,看起来这位小姑娘人畜无害的样子,其实却是一位武功不输给苏三娘的高手,她就是周秀英。
  贪生怕死的陈新元自从来到香港之后,就提心吊胆担心满清政府派遣杀手来杀他,所以四大高手一直不离身,现在又多了一个周秀英,在试过她的武功之后,陈新元立马把周秀英留在身边当一名侍女,还给她配了两把左轮手枪和一柄削铁如泥的大刀。
  历史知识只有初中水平的陈新元,根本就不知道周秀英其实是真实历史上著名的小刀会首领,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居然让她屈尊当了一名小侍女,简直是暴殄天物啊。以周秀英的本事,怎么说培养一下,当一名女特务头子都够资格了。
  左宗棠先来到广州,曾国藩和李鸿章已经到了广州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在广州通过耆英的关系,联系上香港鑫源堂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清廷从鑫源堂购买了一批军火。
  广州洲头咀码头,江面上一艘轮船吐着黑烟,正从珠江下游逆流而上。
  轮船在码头上停靠下来,这是一艘悬挂着大英帝国米字旗的轮船,轮船还有一面旗帜,是鑫源堂公司的旗帜。
  “英夷人的船真的很神奇,居然不用风帆,也不用桨,就能在江面上自己跑动。”看到这艘轮船,前来接货的李鸿章感叹了一句说道。
  这艘轮船,可是螺旋桨动力的新式轮船,而不是原来的明轮船,根本就看不到船舷有巨大的车轮转动,只能看到船尾翻出的白色浪花,轮船就在江面上跑动起来。
  “这就是西洋人的科技啊!”左宗棠感叹了一句。
  广东清政府明知道鑫源堂已经被道光皇帝打上反贼的标签了,但是广东绿营还是不敢动鑫源堂船只一根毫毛,毕竟鑫源堂公司不仅有大英帝国香港总督戴维斯的股份,里面还有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的股份!若是动一下,岂不是打了女王的脸?那么大英帝国的军舰就会载着龙虾兵赶来,满清政府可不敢再挑起一次鸦片战争。
  轮船在码头上停靠下来,一名满脸大胡子的洋人从船上走了下来。
  “您好!我就是鑫源堂公司总经理恩格斯。”这名大胡子走到曾国藩面前自我介绍。
  “恩先生?”曾国藩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香港文汇报那种反贼文章的写手之一,恩先生就站在自己面前!
  左宗棠再次纠正了曾国藩:“他不叫恩先生,叫恩格斯先生!”
  倘若是陈新元在场,听到曾国藩叫恩先生,肯定会给抛给曾国藩一道题目:马化腾、马云、马克思,姓马的都多么牛逼啊,可是这句话哪里有问题?
  双方拉呱了一阵,恩格斯说道:“我们的货物已经运来了,按照最优惠的价格,一杆滑膛枪二十两白银,一杆线膛枪三十两白银。”
  “线膛枪?那是什么东西?”李鸿章问道。
  恩格斯转过头,对杰登说道:“杰登上尉,你给这些清国官员示范一下线膛枪的威力。”
  杰登打开一口上面写有“线膛枪”几个字的箱子,取出一支刻了膛线的褐贝斯步枪,他熟练的装填好子弹,随后让李鸿章去准备一面靶子。
  “我走到三百米外,三百米,也就是相当于你们的二百步。”杰登说道。随后他走到三百米之外,端起步枪,瞄准靶子,扣动扳机。
  “砰”一声枪响,靶子中心出现一个弹孔。
  杰登熟练的从子弹袋中取出一枚底部扩张弹,这种次口径的子弹装填十分容易,杰登把子弹塞入枪口,只是用通条一捅,子弹就到底了。接着杰登再次端起步枪,瞄准前面300米外的靶子,因为这种子弹已经是采取了雷汞底火,不需要引药了,又能省略一道装填步骤,所以装填速度非常快,一名熟练的火枪手,一分钟可以发射六发子弹!
  “砰”又是一声枪响,对面的靶子晃动一下。
  接着杰登在六秒钟之内装填完子弹,再次端起步枪射击!
  技术极其熟练的杰登在一分钟之内一口气打出了八发子弹!这样的装填速度和如此大的威力,使得李鸿章和曾国藩等人眼睛都看直了。
  “好犀利的洋枪啊!若是骑马射箭的骑射手,遭遇这种洋枪,可有机会靠近?”曾国藩倒抽一口冷气,感叹了一声。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真实历史上,僧格林沁就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愚蠢的问题。
  “滑膛枪十九万支,线膛枪一万支,六磅炮二十四门,十二磅炮十二门,十二磅榴弹炮四门。”恩格斯递上了清单。
  “为何线膛枪如此之少?”李鸿章问了句。
第118章 西洋大轮船
  恩格斯按照陈新元所教的忽悠道:“因为线膛枪极其难以生产,我们英吉利自己产量都非常少,英吉利是以红衣兵为主,装备线膛枪的轻步兵不到百分之一。我们英吉利二十万陆军,也只有不到两千的线膛枪手。”
  “原来如此。”李鸿章打消了顾虑,略微点了下头。对于有一万杆线膛枪,他感觉还是挺满意的,有这一万杆新式洋枪,不管多大的造反,清廷都能轻轻松松的镇压下去。你武功再高的一群人,从两百步外奔跑过来,在此期间,三百名洋枪兵足够射出一千多发子弹,有谁可以冲得上来?而且那么厉害的洋枪,就算造反的刁民手中有再多弓箭也是白搭,还没进入弓箭射程内,就被打成筛子了。
  恩格斯送完了货物,又同李鸿章签了合同,拿到了银子之后,便准备登船返回香港。
  左宗棠也提出,表示自己要去香港看看。
  “这位先生也要去香港?”恩格斯吃惊的问道。
  左宗棠回答道:“我在湖南老家,想要混口饭吃都困难,也许去了香港,说不定能够谋个好职业也难说。”
  “既然如此,那欢迎您!我们鑫源堂公司和德国莱茵公司欢迎人才。以先生的才能,去华夏学院混个老师也很容易。”恩格斯笑道。
  登上了西洋轮船,只听到一声汽笛长鸣,轮船缓缓离开码头,船尾翻起一道白色的浪花,向下游的珠江口驶去。乘坐在这艘西洋轮船上面,左宗棠对上面的一切都很感兴趣。这是一艘五层楼高的客货轮船,底舱是散席,主甲板下面那一层是四等舱,主甲板上面是三等舱和餐厅,上了楼上是一等舱和二等舱,最顶层是驾驶台。
  这艘轮船的船名就叫鑫源号,排水量大约1500吨级,每一层甲板,头尾都是客舱,中间是轮机舱和卫生间,船上还有俱乐部、图书室等设施。
  轮船安装了两台往复式蒸汽机,由八台立式锅炉来提供蒸汽,总功率1200马力。在船头和船尾的下面都有货舱,可以装载300吨货物。
  从四等舱到一等舱,均有床位,四等舱是十二人的房间,里面放着六张双层铺;三等舱是八人间,里面有四张双层铺;二等舱是四人间,内有两张双层铺,沙发,独立卫生间;左宗棠被安排道一间一等舱内,这是一间是二人间,内有两张单人铺,沙发,独立卫生间,还有独立的海景阳台。
  “从广州到香港,那么近的路程,这船居然都有床位?岂不是浪费?”左宗棠问道。
  恩格斯笑道:“这艘船是正处于试航期的,将来要执行的是香港到上海的航线,从香港到上海,要走三天三夜,这艘船的吨位还是小了点。我们还准备造一艘五千吨级的邮轮,那样的船上就是应有尽有了,有商场、舞厅、咖啡厅,和一座小城市一样。将来的船还会越造越大,几万吨级的船都不是梦想。”
  船上的人不少,这艘船停泊在广州洲头咀码头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拿着船票登船。左宗棠估算了一下,至少有五六百人上了船,几乎所有的舱室都满了。
  中午的时候,左宗棠在船上的餐厅里用了午餐,船上的餐厅提供各种快餐和炒菜,一份快餐二十个铜板,炒菜价格不等,左宗棠点了一份红烧肉,一份炒青菜,一份排骨汤,外加一份米饭,只花了六十块铜板。
  “买单了。”左宗棠道。
  “一共是六十块铜板。”船上的服务员来收了钱。
  左宗棠看到船上有人吃饭摸出纸币,于是好奇的问道:“你们还能收纸钞的?”
  服务员回答道:“当然了,香港汇丰银行发行的纸钞可是和银子一样啊!可以随时兑换黄金白银的!”
  左宗棠饶有兴趣的以身上携带的银子换了几张钞票,他接过钞票,仔细打量钞票,发现这些钞票做工十分精美,钞票上面印着一个带着王冠的女人头像,之前看过香港文汇报的左宗棠知道,那就是维多利亚女王。钞票上面写着:香港汇丰银行。
  钞票有一百港币,五十港币,十港币的几种纸币,还有五块钱硬币,两块钱硬币,一块钱硬币,五角硬币,两角硬币和一角硬币几种规格。
  五块钱硬币是银币,可以兑换一块钱西班牙银元。而一百块钱港币的钞票,可以兑换到一块五英镑的金币。金币银币,那是货真价实的黄金白银,以区区一张薄薄的纸张,就能换到真金白银,这也太令人惊奇了。
  仅仅是在轮船上的所闻所见,就令左宗棠更加好奇,他很想见一见那个在香港的陈新元。因为不仅这艘轮船是陈新元的,就连汇丰银行,也是陈新元的。
  据说,汇丰银行还打算在广州、上海等地开办分行,在银行存钱有利息的,到时候很多满清的官员会把钱存入汇丰银行。倘若陈新元要造反,那么那些把钱存入汇丰银行的满清官员,岂不是都要被没收了?
  船上的阅览室内,报纸架上放着一期期的香港文汇报,左宗棠抽出一份报纸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可真不少,有香港鑫源堂招工广告,汇丰银行即将在广州开办分行的广告,有南洋淘金广告,还有广州和上海各种洋行招聘信息,有介绍各种洋货的文章。而报纸上面还刊登了各种新闻。
  有一篇新闻引起了左宗棠的主意:三元里抗英英雄的悲惨命运。
  左宗棠不可思议的指着文章问恩格斯:“这样的文章,宣扬反对你们英吉利的,居然在香港还能发行?”
  恩格斯笑道:“那有什么?那毕竟是你们民族的英雄,我们英吉利也是宣扬英雄的。可是你们的英雄,受到朝廷什么样的待遇?”
  左宗棠仔细看了上面的文章,只见上面写着:三元里抗英的英雄何玉成,组织老百姓击败了英国人,祁贡等广东地方大吏前后几次保奏何玉成“打仗出力,而且办团辛勤”,但清政府却谕令将何玉成“交将军伊里布妥为管束,如始终如一,再行会同督抚保奏”,表现对他们这些反侵略武装的不信任。如今,旗人却要圈地,圈地都圈到抗英英雄身上来了,满清政府不花一文钱,就抢走了这些老百姓的土地,还因为战争赔款增加老百姓的赋税,往日的抗英英雄,如今连生活都成问题。
  抗英英雄韦绍光在三元里抗英斗争后,并没有得到官府的任何奖赏,仍在村里从事耕种兼看山管墓,如今他被苛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