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争锋乱世-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分天下诸葛亮,”

    杨子没有继续说下去,王旭已经知道是谁了。

    这尊大神竟然出世了,还是汉室宗亲,怕是要搞事情了。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

    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

    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

    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

    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

    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

    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

    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

    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

    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

    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刘基无论是内政,谋略还是神话,都能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抗衡。

    王旭还在疑惑这么多牛逼的人物出世了,他怎么没出世,没想到是被汉末的本土气运拦下了。

    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就被传为是他所写。

    说起明间传说,也不知道那两个人出世没有。

    那就是大预言家,袁天罡与李淳风。

    一副推背图将后世几千年的发展都写在了里面。

    推背图,传闻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两位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

    由于李淳风推算的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所以推背图因此得名。


………………………………

第五百一十章 可知高昂?

    “皇叔,朕谢谢你,谢谢你出山,拯救这腐烂不堪的大汉江山。”刘协此时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此时正痛哭流涕的跌坐在地。

    而他的前方,是一个儒雅的中年文士,此人正是刘伯温。

    “皇叔,是朕没用啊!导致我大汉一千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刘伯温的眼神有些痛苦,刘伯温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子刘协最亲的皇叔,也是汉灵帝刘宏的亲弟弟。

    当年刘宏设计陷害他,坐上皇位,其实刘宏根本就不知道刘伯温无意于皇位。

    所以刘伯温甘愿中招,也因此而心灰意冷,投身宗人府,寻找能够辅佐天子的能臣。

    如今大汉已经腐败不堪,导致摇摇欲坠,在刘伯温看来,已经无力回天了。

    因为刘伯温看到了不就的将来。

    但是身为汉家子弟,当今天子的皇叔,刘伯温不信命,他要逆天,拯救这大汉的天下。

    如今曹操带着大军进攻袁术,这正是汉室的机会。

    “陛下,如今不是伤心的时候,振作起来,我汉室的天下不是你的错,这个烂摊子交到你的手里,苦了你了!”刘伯温的眼神出现一抹温情。

    这个世界上,他就只剩刘协一个亲人了。

    “陛下,臣这些年招揽了不少能人异士,如今只要陛下脱离这个牢笼,便能图谋大业。”

    刘协都已经放弃大业了,但是刘伯温的到来给了他希望,但是残酷的现实依旧很残酷。

    “皇叔啊!如今天下之大,何处能够让朕容身啊!”刘协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是一个有理想的皇帝,但是大汉十三州,早已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

    “陛下,随臣前往大汉第十四州。”刘伯温沉声道。

    “第十四州?是哪里?”刘协疑惑道,他可不记得有什么大汉第十四州。

    “夷州!”

    “夷州!那个蛮夷之地?”刘协惊呼道。

    刘伯温点了点头道:“次州已有八十万人民,正是伺机而动的好地方,待天下有变,必能剑指中原。”

    刘协顿时一颗心沉了下去,八十万人民,有什么用?要是曹操打下了袁术,他还是任曹操宰割。

    “陛下放心,未来十年,大汉不会统一,也不能统一,天下虽大,却容不下数位君王,因此曹操还打不下扬州。”

    “而夷州微臣已经笼络了数十位忠心大汉的能臣,只要发展数年,必能剑指中原。”

    “皇叔笼络了哪些人啊!”刘协有些丧气的说道。

    “陛下可还记得高昂?”

    “高昂?当年朕的教习高昂?”刘协大喜道。

    刘协还以为高昂突然消失去了哪里,没想到被刘伯温招揽了。

    “当年先帝见大汉已如枯木,因此让高昂消失在了世人眼中。”刘伯温沉声道。

    高昂(491年—538年,字敖曹,东魏渤海蓨县,即今河北景县人)来,估计很多人都是一脸懵然,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陌生了!

    不过,我们如果知道时人及后人赞誉他为“项羽再世”、“南北朝第一猛将”,我们肯定就不会对他等闲视之了。

    虽然我们都承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对于像高昂这种权倾一时的权贵来说,性命的价值,自然不可以用权势、财物来衡量。

    然而,在他生前、临终前,阵亡后,他的主人高欢、他自己及其他权贵,却多次给他的性命,贴上了价格标签。

    他们各自所定的价格,竟然也千奇百怪。

    北魏末年的高昂,桀骜不驯,投靠多主高昂出身官宦家庭,他的父亲高翼,曾任东冀州刺史。

    因而,高昂年幼时,就气概豪迈,卓荦不群,有成年人的品性,不似其他顽童懵懂无知;成年后,他豪爽洒脱,胆略出众。

    高翼让儿子们去上学,并要求老师严格约束他们,生性顽劣、不断惹是生非的高昂,自然屡屡被严师捶挞。

    高昂不以为意,还大言不惭对同伴们说:“好男儿当志在四方,横行天下,博取功名富贵;怎么可以整天端坐读书,满足于当一个酸腐的老博士呢?”

    因此,高昂和哥哥高乾不仅不静坐读书,还整日忙于四处劫掠,结识豪杰。

    北魏末年,北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镇镇兵和农民起义。其中,尤以葛荣部势力最强大。

    建义元年(528年),高乾、高昂兄弟也聚众起义,成为葛荣部下,接受葛荣授予的官爵,屡次击败北魏军。

    后来,高乾因与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是故交,兄弟二人转而投降了朝廷,与起义军为敌。高昂因军功,被任命为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都伯。

    当时负责镇压农民起义的契胡族首领尔朱荣,对高氏兄弟并无好感。他认为,高氏兄弟先叛后降,不应任职。于是将他们免职,遣归故乡。

    高乾、高昂暗地里积聚力量,以图东山再起。尔朱荣闻讯后,密令地方官诱捕高昂,囚禁于晋阳(今山西太原)。

    在北魏统治者和尔朱荣等军阀的联合残酷镇压下,葛荣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率军进入北魏京师洛阳,专擅朝政。

    不久,尔朱荣被不甘做傀儡的孝庄帝诱杀。高昂也被释放。

    在各地手握重兵的尔朱家族的成员们,得知尔朱荣被杀后,纷纷起兵,围攻洛阳。孝庄帝兵力匮乏,又无良将,被迫亲至前线,指挥抵御。

    高昂感孝庄帝拯救之恩,亲自披甲执戈,率军厮杀,所向披靡。后来,高乾、高昂奉孝庄帝命,回乡里招聚豪杰,来援助孝庄帝。

    普泰元年(531年),洛阳城被尔朱氏攻破,孝庄帝遇害。高昂与父、兄在信都(今河北邢台)起兵,声讨尔朱氏。

    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兵五千,偷袭信都。高昂忙乱之际,连铠甲都来不及披挂,便率十余骑仓促迎战。

    即便如此,尔朱羽生数千人马,竟抵挡不住高昂的凌厉反击,而四散奔逃。高昂的武力值,堪称爆表。

    “皇叔,当年你和我父皇曾言,高昂不是安分的主,为何?”

    刘伯温沉声道:“高昂确实不安分,但是总有能让他安分的东西。先帝有恩,加上许以高位,恩威并施。”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刘协要三结义

    “更何况,我们有制约高昂的手段,并且此人已经来了!”

    随着刘伯温的话语,一个身影缓缓的出现在刘协的眼帘。

    同时,刘协身后出现一人,凝重的看着那人,正是王越。

    “老师稍安勿躁,这是自己人。”刘协急忙说道。

    “王师,许久未见了!”刘伯温有些感慨道。

    王越微微躬身,王旭十分好官,当年正是刘伯温推荐他入朝,成为当今帝师,王越十分感激。

    “姜松!不的无礼!”刘伯温低喝道。

    “臣姜松叩见陛下!”那人单膝而跪,朝着刘协一跪到底。

    “姜松?姜松!你是松哥!”刘协猛然上前,一动不动的盯着姜松,浑身开始颤抖起来。

    “正是微臣!”

    刘协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姜松,这个儿时的大哥哥。

    以前他和刘辩贪玩,总是姜松背锅,受灵帝的责罚。

    “没想到今生还能再相见,足矣!”刘协的眼神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