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朝在线-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羽这次听取了范增的意建,把刘邦封为汉王,往那鬼去了都会发愁的地方赶。

    为了双保险,项羽听从范增的意建把汉中土地分割为雍(章邯)、塞(司马欣)、翟(董翳)三国,他们处在刘邦和项王之间,有意让他们在意外之时抵挡刘邦。

    上次鸿门宴虽然项羽因为一时仁义放了刘邦,但看他的分封,还是说明他还是对刘邦有了足够的警惕和提防之心。

    英雄大会刘邦虽然因故没能去亲自参加,但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听到了音讯。

    刘邦又不是傻子,自然一看就知项羽的阴谋把戏了。一怒之下便要去找项羽拚命。

    打仗本是武将的特长,刘邦的举动立即得到了樊哙、周勃、灌婴等人响应。关键时候萧何出面了。

    他拦住刘邦,分析了当前局势和自身实力,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王(刘邦)根本就没有跟项羽抗衡的实力,现在跟人家打,无异于鸡蛋碰石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随后张良也出手了,他手一挥,无数金银珠宝便挥到了项伯面前。

    项伯是怎样一个人,前面我们已经见识过了。

    他收到好处,心想:反正这天下是我项氏的天下,哪个多分点哪个少分点,又有什么区别,还不是举手之劳。

    项羽虽然凶暴,但对家族里的长老却是很尊重,面对项伯的求情,他几乎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于是,项羽随后就把巴、蜀之外加封汉中郡给刘邦。

    这样,刘邦的心里虽然还是不太情愿,却也稍稍得到一点平衡,暂时压住了就要爆发出来的火花。

    其次:我们来说说楚怀王,no,现在应该叫他义帝了,他也对分封的事很不满。

    项羽把郴县那荒野凄凉之地给了义帝,本意上是让义帝从此归隐山林,不再过问天下的事。做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帝”。

    义帝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代,怎么甘心一辈子就这样遁隐空林呢?但此时项羽的命令又不能违背,只能在哀声叹气中上路了。

    由于不想早点到那荒野之地去,他游山玩水般拖拖拉拉,走一阵歇一脚,好几个月才走到了长江边。

    “问君能有几多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义帝坐在船上,望着波澜壮阔的江水幽幽吟道。

    正在他借景生情,由感而发时,船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群水贼。'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水贼们二话不说,先砍了义帝的人头,然后再掠抢了他们的金银珠宝,扬长而去。

    乍一看,这明明是打家劫舍的突发事件,但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些端疑来。

    打劫就打劫,在人家没有反抗的情况下,哪里会先杀了人再抢东西的呢?再说当时义帝落迫之极穿着粗糙打扮老土,只有几个誓死相随的便衣从人相随,那些水贼怎么一眼就看出他们是有钱的主呢?

    很简单,这是一起有阴谋有计划假借抢劫的谋杀。

    这一切都是九江王英布所干的。

    后来英布投靠刘邦时,据其招拱,是项羽令他假扮成水贼,在义帝过河时干掉他。他当时刚被项羽新封为王,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只好做出这等不仁不义的大逆之举。

    项羽杀义帝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 当初确定西进入关中的人选时,他和汉王都要去,楚怀王却最终选定了刘邦,让他耿耿于怀。

    二、 进入关中后,汉王自愿退出,咸阳让他,义帝却固执的坚持应该如约而行。谁先入关中谁就先为关中王。摆明和他做对。

    三、给他一条生路,让他去郴县体验原始生态的生活,他却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一幅很不心甘情愿的样子。既然给你生路你不要,那就只有一条和生路相反的路——死路了。(其实是怕夜长梦多)

    后来,项羽指使英布暗杀义帝的事后被世人知道后,项羽的罪名又多了一条。

    再次: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封了张耳为常山王,怎么陈余没有封王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张耳和陈余当年是忘年交,自出道一来一直是形影不离,虽然后来两人因为巨鹿解围的事反目成仇。

    但陈余在巨鹿之战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也有苦劳,他成功牵制了秦军,后又写出绝世佳信劝降章邯。最终使得章邯缴械投降项羽的革命大军。

    现在张耳得到了分封,陈余却没有分封,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原来很简单,英雄大会时他没有去参加。

    项羽分封时,天下英雄为了使自己能封个好地方,能多封点土地,还得甩一些手段才行。

    就象现在我们想弄个一官半职什么的,大多亲自出马,找朋友找关系,然后再送礼送rmb,然后不出意外的话就ok了。

    那时候的分封也一样,张耳的很多朋友就在项羽面前为他说话,给项羽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再加上得到了不少好处费,封张耳为常山王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而陈余为人忠厚,再加上阅历也浅,哪里知道搞官场上这一套,再加上他没有亲自去参英雄大会,自然就被日理万机的项羽“忽略”了。

    事后,虽然后来有人提醒项羽,说封了张耳不封陈余有些不妥,但项羽只直说了句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得了”便算给这样事做了个圆满的解决。

    人家都有封有号,唯他只有三个县,这算哪门子王嘛。陈余怒的有发飙的冲动。

    只是他当时实力太弱,敢怒不敢扯旗反项羽而已。

    暂时不敢反,但并不代表不想反,这里已经留下了一个不安份的因素存大了。

    再再次:燕王韩广。

    韩广被封为辽东王,却怎么也不肯去辽东。他的祖祖辈辈都在燕地,他怎么舍得离开燕地呢。

    项羽在分封时,肯定忘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国土家园有特别的依恋之情。

    不去,那就是违令,这惹恼了项羽同时,也惹恼了臧荼。

    臧荼本为燕大将,但从楚破赵有功,后又追随项羽征战立下功劳,被项羽封为燕王。

    韩广不往辽东,我这个燕王做什么用。

    这时他见项羽似乎也对韩广不满,于是,乘一个夜黑风月的晚上,他率军偷袭了韩广,韩广哪里料到自己人会下自己的毒手,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已成了刀下鬼。

    火并了韩广,项羽居然对臧荼赞赏有加,除了已封的燕王外,还加封为辽东王。

    项羽这种纵容很快就得到了其它诸侯的俲尢。

    后面就引出了,齐国三王火并并且反项羽的事来。因为事关重大,而第一主角刘邦同志又在去汉中的路上满嘴唠骚。

    鉴于人家毕竟是第一主,前面几章的风头都被项羽抢去了,下面还是给他留点篇幅吧。

    刚说到刘邦,这不,你听,他正在吟诗呢!而且他的声音很大,几乎是在用五音不全的嘶哑嗓子在唱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第十三章 :火烧栈道

    十三、隐忍的汉王刘邦

    (1) 暂时的分别只是为了将来更长久的相聚

    刘邦虽然被赶到巴、蜀一代,但项羽心时还是不踏实。

    他把目光停留在刘邦的第一谋臣张良身上。

    刘邦之所以能先他一个月到达关中,就是因为张良为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高级战述。从而以不战屈人之兵迅速攻城拔寨,势如破竹般拿下秦朝老巢咸阳。

    再加上项羽已听闻张良是当年用兵用计如神的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传人,心里更是惶惶不已。

    怎样除掉张良,成了项羽心头一块病。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人。

    那就是韩王。

    张良是韩国的人,只有利用韩王来对他进行施压了。

    因此,当其它诸侯纷纷上任就职去了,唯有韩王是个例外。

    项羽把韩王留在自己的身边,表意上好酒好菜招待,并美其名曰:“促膝而谈,朝夕与共”,实际上是把他当人质“绑架”起来了。

    项羽“绑架”韩王除了因为张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一路西行向关中进军时,韩王并没有象其它诸侯一样追随他入关。(;棉;花;糖;小;说;网; ;W;w;w;.;M;i;a;n;H;u;a;T;a;n;g;.;C;c; ;提;供;T;x;t;免;费;下;载;);

    说白了就是当时韩王头脑不开窃,表面工夫不到位,没有象其它诸侯一样讨得项羽的欢心。

    虽然事后韩王苦苦解释说他手下兵力有限,即使追随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项羽可不管,我要的就是那种气势,我要的就是那种气魄,我要的就是天下诸侯唯我是尊的风光场面。

    你韩王代表一个大集团,哪怕就只剩下你一个光杆司令也要来捧场。

    当然,这个原因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并不是最关键的。项羽“绑架”韩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张良。

    绑架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被绑的人只要还能说话,肯定会对绑架者百般求饶。

    韩王当时也不例外:“只要你能放过我,我什么条件都答应你。”

    恩,项羽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对韩王说,他不想要他的银子和rmb,也不想收回已经封给他的王位。

    “你必须召回张良。”项羽说出了他的条件。

    韩王已经没得选择了,换句话说,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他二话不说,马上给张良写了一封信,当然,信中他不敢明说自己被项王“绑架”了。而是很深情很委婉的说他想把自己的韩国建设的更繁荣强大,要他马上回到自己的祖国来,尽一个臣民应尽的力量和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张良本来一直就希望自己的故国韩国能兴旺发达起来,此时见韩王召唤自己,哪里能不答应。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心中的想法,那就是眼下刘邦被赶往交通闭塞的巴蜀地带,以目前的形势,只能委身于那里韬光养晦,恃机再东山再起。

    而他留在韩国,正好可以知晓外面的消息,这样既可以帮韩王做点事,又可以暗中帮助刘邦,可谓一举两得。

    身在韩营心在汉。张良当时想,他以后的生活可能就要这样过了。

    听说张良要走,刘邦一把眼屎一把泪的直流,那架式比死了老娘还悲伤。

    张良不断劝慰,说今日的分别只是为了来日更好的相聚。

    两人都依依不舍,大有生死情侣被活生生折散之痛彻心扉。

    就这样,张良送了刘邦一程又一程,直到褒中还没有停下来之意。

    这让刘邦很感动,以至于后来他到了汉中,常常这样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张良送我情。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当然,张良这么执着送刘邦,除了难舍心里的依恋之情,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火烧栈道。

    当张良告诉刘邦他的这个计划时,刘邦原本阴沉的脸上这才稍稍舒展开来。随后,他送了一个锦囊给刘邦,叮嘱他只有等到东归那一天才能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