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历史聊天群-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十岁的宋钰瑛,在宋应星的允许下,前往京城参加华夏帝国的科考。
当然是秘密前往,隐瞒了身世背景。
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是对全天下人开放的,即使是在南明朝廷统治下的人依然可以参加。
年初时,吴三桂的兵马已经攻下了武昌府,在接到大明王对于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的命令后,主动安排人前往南明朝廷宣传,并安排要前往京城的人前往科考。
对于宋应星,这个历史名人,大明王王宇自然会多加关照,在之前就亲笔信,希望招揽。
可惜,当时被宋应星婉拒了。
“父亲,你看这报纸,上面有报道,钰瑛她竟然了探花……这,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子探花吧?”
宋士慧拿着“华夏报”,手在颤抖,难以置信。
当初,对于让宋钰瑛前往华夏帝国的京城参加科考,作为父亲,宋士慧是反对的。
不过,因为宋应星很是疼爱这个孙女,他也没办法,只好同意。
宋钰瑛从宋应星那里学到了许多,学识自然是出色。
更重要的是,因为宋应星的思想在当时比较前卫,大部分思想属于唯物主义,对许多封建思想是持批判的态度。
只是,宋应星为人谦和,别人不认可他的思想,他也不会固执的去硬碰!
选择隐居,就是最好的体现。
一家人受宋应星思想的熏陶,所以行事风格,在那个时代看待,就很是独特。
作为一个女子,被子允许去参加华夏帝国的科考,就说明他们思想的进步。
“钰瑛聪明好学,可惜是女儿身,在明朝是不可能太抛头露面的,更何况参加科考,考取功名。”
以宋钰瑛的才学,宋应星认为自己这个孙女很出色,不输那些进士。
他惊讶的是,华夏帝国允许女子参加科考,而且还给了自己孙女一个探花。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可见,华夏帝国在这一点上就不同于明朝。
宋应星已经看过华夏报,感叹道:“华夏帝国非同寻常,大明王的心和想法更是预料之外。”
说着,停顿了一下,看着房间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两个孙子,又说道:“钰瑛信有说到,这次参加华夏帝国科举的女子一共人。这华夏报上,写明的科举及第三甲,就有五人。
其,一甲一人,就是钰瑛。二甲两人,三甲两人。
位女子参加科考,就有五位女子及第成为三甲进士,前所未有之事!
我现在倒是对华夏帝国,对大明王更好奇了。可惜,这次没有殿试,钰瑛也没见过大明王。”
从言语间,可以看出,宋应星对华夏帝国这次科考允许女子参加,并且还允许女子进入三甲,他是赞赏和认可的。
宋士慧,宋士意两兄弟面面相觑。他们没有参加过大明的任何考试,是受其父宋应星的影响。
宋应星以及宋应升两兄弟,虽然参加过明朝的科举,但是没有举。到现在还是举人,不过举人本来就可以做官,更何况两兄弟才华横溢,又身在乱世,所以还是被朝廷任命为官。
只是,明朝已经腐朽,两人没有施展才华的好机会。
宋士意手拿着一封信,是宋应升派人急忙送来的。
信,他们已经看过。
“父亲,叔的信写得很明白,南明朝廷在吴三桂的雄兵下,已经难以支撑。皇上被围困在杭州,许多人已经投降……”宋士意担心道:“恐怕,南明朝廷覆灭在即!”
一旁的宋士慧,愤然道:“奸臣当道,亡国迟早之事!
要我看,也许是好事。华夏帝国,也许比大明要好。最少,总比大明被那大清灭了要好吧!”
对此,宋应星也有自己的看法,对儿孙说道:
“若是清军入关取代大明,天下会有不少人会抵抗到底。但是,华夏帝国突然崛起,而且强势而来,天下之人,恐怕没人会殊死抵抗。
大明覆灭之必然,无人可挽救!”
不过,要看大明要覆灭了,宋应星心里有些失落,道:“如今,大势在华夏帝国,无论是南明朝廷还是张献忠,都已经无法与之对抗。
大明王的各种政令,很得民心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
宋士慧,宋士意两兄弟,微微一惊,听他们父亲话里的意思:未来天下,就是华夏帝国的了!
“青,平,你们父亲年纪也不小了,再参加科考,不合适。”
宋应星看着宋平,宋青两个孙子{名字纯属虚构},说道:“但是,你们还年轻,若是有意科举出仕,就从现在开始,好好准备。”
“是,爷爷。”
宋青,宋平恭敬道。
然而,宋士慧和宋士意两兄弟,听得抽搐了一下。
我们年纪大了?
还不到四十啊,这个年纪参加科考的人多得是啊!
两人郁闷,不服气。
就在此时,宋应星又说了一句:“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没有限制只有举人才能到京城参加科考。
但是,以后应该会遵循前朝的制度。所以,你们要想将来出仕,就需要先从乡试考起,秀才,举人……”
宋士慧和宋士意都是一呆,心道:他们两快到四十的年龄,从新考秀才,确实年纪大了……
不过,他们听出来,宋应星没有再出仕的意思,而且也没对孙子们做出强制要求。
看孙子们,各自的意愿。
这种开明的思想,在这个时代,真是难得啊!
…………
第123章:翰林院(一)
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结果,三甲榜单已经张贴出来,同时在最新一期的“华夏报”也有报道。
此次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三甲,一共一百十人,其一甲三人,二甲五十人,三甲一百零一人。
特别的是,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探花是女子,名为宋钰瑛。
除此之外,二甲有两位女子,是任彩依和冯萱萱。三甲也有两位女子,分别是徐秀和谭敏。
也就是说,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一共位女子参加科考,就有五人名列三甲!
而这次科举一共百多人参加科考,三甲一共才一百十人,比列不大不小。
女子,破天荒的可以参加科举,而且还有五人及第,更令人震惊的是探花还是一位女子。
这一点,成为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许多人震惊,有不少人心对此很是质疑,尤其是那些十分瞧不起女子的人,他们觉得太荒唐,荒缪!
各种说法的都有,尤其是那些落榜的人,难免会有抱怨和怨恨的。
不过,也许是畏惧新王朝和天下还战乱,很少人会明目张胆的跳出来搞事情。
……
京城,前明朝驸马冯炳府,近几日都是张灯结彩,一片喜庆。
因为,冯府一次出了三个进士。
大堂内,冯炳,朱氏{前公主},和他们的儿女:冯德功,冯德名,冯萱萱,相聚在一堂。
冯炳和朱氏两人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
他们都没想到,自己两个儿子这次科举都名列三甲之。很意外的是,偷偷跑去参加科考的女儿也举了。
要说之前还对女儿冯萱萱偷偷跑去科考的事情还有责怪,现在已经化为喜悦。
冯府,一次除了三个进士,可是出尽了风头。
为此,有人更加怀疑:大明王肯定和明朝朱家有渊源,所以才照顾朱家之人,才故意任用朱家的人!
当然,也有流言飞语,说这次科举有失公允之类的。
可是,这些冯府都不太在意。
冯府三人举,冯德功,冯萱萱名列第二甲,冯德名名列第三甲。
冯萱萱比她二哥的名次还要高不少,让其父母刮目相看,同时也让冯萱萱为此自豪不已。
“父亲,母亲,我们马上要前往翰林院,可不能迟到,把我们找来这里,有什么事?”
冯萱萱心里很亢奋,心已经飞到了翰林院。
作为一个女子,第一次参加科考,还名列第二甲,还能进入翰林院……一般人都会兴奋不已,何况是她呢!
“萱萱,记住,你现在已经是有功名在身,同时作为女子,不能再像以前任意妄为,要严守礼法,懂得知达礼,要有矜持!”
作为母亲,又是前朝公主,朱氏看起来言行举止很是端庄,尽管疼爱女儿,也为她举而惊喜,但也担心女儿的性格,去了翰林院会不会出事。
所以,这几日不停的嘱咐冯萱萱。免得她惹事,连累一家人。
冯萱萱点了点头,但脸上却嬉笑着,一看就是没太把她母亲的话重视起来。
冯炳看向冯萱萱,原本带着笑容的脸,变得异常严肃起来,道:“严肃,我和你们母亲所说的都是十分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关乎冯家的未来。”
说着,抬手指了指冯萱萱:“尤其是你,把平时嬉皮笑脸都收起来。翰林院是什么地方,一步犯错就可能身败名裂,很可能诛连家人!
因此,你们到了翰林院,言行举止,千万,千万,要小心谨慎,多看,少说,小心祸从口出……”
冯炳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些话,这些天他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
今日,也是名列三甲之人,正式进入翰林院的重要日子。
此次,科举后名列三甲的进士进入翰林院与以前的朝代都不通。
就以明朝为列,首先,三甲过后还有一个殿试,最终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
可是,这次没有殿试,直接通过试卷来定的。
另外,名列三甲之人,在进入翰林院前,是要通过一个朝试的,也就是还要参加一次考试,通过者才能进入翰林院,会被赐予“庶吉士”。
在明朝,不是所有名列三甲之人都能进入翰林院的。
进入翰林院,就意味着仕途更加好,能更快获得不错的官职。
而没有进入翰林院的人,自然待遇很差。有的人虽然名列三甲,但是没有进入翰林院,等了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被任命的人也有。
可见,在明朝,能进入翰林院,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这次,在华夏帝国,名列三甲的一百十人,全部都可以进入翰林院,没有什么朝试!
尽管如此,这次名列三甲之人进入翰林院,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这不,大明王王宇,部尚:吏部尚张良,户部尚诸葛亮,吏部尚陈确,刑部尚于学珍,兵部尚温钟瑞,工部尚曾辉等人,还有汤若望等大臣,都来到了翰林院。
刑部尚于学珍站在工部尚曾辉身旁,小声说道:“不经过朝试,所有名列三甲之人全部进入翰林院,真的合适吗?”
想起曾经进入翰林院的心酸历程,刑部尚于学珍感慨良多。
然而这位华夏帝国的真正掌控者大明王王宇,行事太过异常,这次科举已经被他搞得面目全非。
许多官员心里是有不同意见的,只是大明王王宇一再坚持,加上吏部尚张良和户部尚诸葛亮等人的支持,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对于,张良和诸葛亮的名字,已经在华夏帝国官场,尤其是在京城官场,已经习以为常。
除了知道内勤的,其他人根本不会想到张良和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人,跨越历史,跨越世界来到华夏帝国这个世界的。
“拭目以待吧。”
工部尚曾辉苦笑,对此他还能说什么。
既然成为了华夏帝国和大明王王宇的朝臣,自然不能违背大明王王宇的意思。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