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历史聊天群-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高祖……那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了,怎么可能还活着!
    汉武帝刘彻说什么也不信!
    简直是荒缪!
    还好,霍去病在决定说历史聊天群这事前,有所准备,汉武帝刘彻的反应还在他的预料之。
    “陛下,请听臣详说。”
    霍去病耐着性子,一脸的真诚。
    呼……
    汉武帝刘彻静了静,看霍去病的样子不像是在胡说,而且要是真胡说一通,令他不相信,那霍去病干嘛还把那些东西献出来呢?
    心想:还是继续听他怎么说吧。
    于是点头道:“好吧……你继续说。”
    顿了顿,霍去病继续说道:“陛下,此事一开始臣也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难以置信。不过,在亲身经历过后,又令臣不得不信。
    而且,前不久臣还去了燧皇所属的世界,与历史聊天群群里的大部分人见上了面。
    当然,其自然有秦始皇,汉高祖,除此之外,还有张仪,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
    “等等!”
    汉武帝刘彻突然打断他的话,问道:“你说,你去过其他世界,而且还见过秦始皇和汉高祖?……难道他们还活着?……还有,燧皇是传说的帝景帝,以及陛下和臣,都是未来的事情……”
    说完,霍去病看着汉武帝,也不知道对方明不明白。
    好一会儿后,汉武帝刘彻才说道:“你的意思是说,那什么历史聊天群的人,都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人,他们所处不同的历史时间段?”
    不会是陛下,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但没等霍去病高兴,汉武帝刘彻眉头皱得更紧了,说:“如此来,那历史聊天群之人,岂不是会知道未来的历史会发生什么?
    比如秦始皇知道未来的事情,那还会有大汉存在吗?
    另外,他们若是改变历史,会不会影响朕,到时候朕会消失不见吗?”
    他是越想越觉得可怕!
    “原来陛下是担心此事啊?”
    霍去病笑着说道:“不会的,臣本来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本应在今年就离开人世的。但是,进入历史聊天群后获得了万寿果,吃下之后臣就开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听历史聊天群的群主说过,似乎群里所有人各自所属的世界都是独立存在的,相互间没有影响。
    因此,也不会让大汉和陛下消失不见的。”
    汉武帝刘彻陷入沉思,回过神,问道:“去病,你已经知道未来的历史所发生的事情?……还有万寿果是何物,为何能改变你的命运?”
    霍去病知道未来的历史,这让汉武帝刘彻心里忌惮。
    而万寿果,听名字就吸引人!
    霍去病也不知道汉武帝刘彻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回答道:“臣的确知道未来的历史,是臣向历史聊天群群主兑换的……万寿果,是历史聊天群商城的东西,分为三年万寿果和五年万寿果,服用的话,分别能延长三年和五年的寿命,不过需要积分进行兑换……除此之外,历史聊天群还有些神奇的东西,比如:传送符,指定传送符,皮肤服装卡,丑拒令牌,邀请卡之类的……”
    此时,汉武帝刘彻已经愣住了,被万寿果震惊到了。
    能延寿的神物啊!
    谁不想长寿啊!
    突然间,汉武帝刘彻激动的抓住霍去病,急切的问道:“去病,你还有万寿果吗?”
    霍去病吓了一跳,很快镇定下来,回道:“没有了,就得到一个。不过,以后还有机会获得。而且,若是有足够的积分,臣可以邀请陛下进入历史聊天群,到时候陛下就能亲自去兑换万寿果了。”
    “你说什么?”
    “朕也可以进入那历史聊天群,可以获得万寿果?”
    汉武帝刘彻很是激动。
    “是的,陛下。”
    霍去病说道:“不过,臣现在的影响力值只有一千多万,需要一亿影响力值,才能邀请陛下加入。因此,要获得一亿影响力值,必须要陛下的帮助才行。”
    看样子,汉武帝刘彻是信了历史聊天群的存在,或者说他即使不完全信,也希望历史聊天群存在,并且希望能够加入其。
    半响后,汉武帝刘彻平静下来,语气亲和的对霍去病说道:“去病,朕相信你,一直都是。现在,你跟朕详细说说那历史聊天群的事情。”
    “诺!”
    霍去病应道。
    从此之后,汉武帝刘彻和霍去病会如何做呢?
    ……

第135章:大捷
    霍去病对汉武帝刘彻坦言历史聊天群之事,他们将来会如何谋划……这些王宇都无从得知。
    华夏帝国。
    此时,因为北面战事突然紧张起来,为了保证战事顺利,大明王王宇正奔波于:燧皇世界,原界,华夏帝国世界之间。
    把从燧皇那里换来的一万多石粮草先搬到原界{原始世界},再将从原界收集的粮草,搬到华夏帝国,最后在由运粮兵马,把这些粮草运送到北面的战场。
    北面的战场,面对的自然是清军。此次,多尔衮和豪格两个率数十万大军南下,欲破关。
    镇北大将军王永吉负责应对,以守为攻,粮草是基本保障。
    把粮草搬回华夏帝国后,大明王王宇又召集军机处的人议事。
    所谓的“军机处”,就是有原来的五军都督府改变而来。
    现在军机处的人员有:张良{吏部尚兼参谋},诸葛亮{户部尚兼参谋},温钟瑞{兵部尚},曾辉{工部尚},任斌{兵部左侍郎},魏东{禁卫军统领},杜勇{禁卫军副统领}等人。
    还有没在场的将军们:镇东大将军吴三桂,镇北大将军王永吉,镇西大将军孙尚香等人。
    军机处也是设在皇宫内的一个大殿内,大明王王宇坐在上方,环视前方的众人,说道:“本王这些天,筹备到了两万石粮草,至于怎么得来的,你们不必过问,问了本王也不会说。”
    说完,他看了看诸葛亮。在场的,只有同为历史聊天群群成员的诸葛亮明白。
    魏东,张良还好说,其他人都不能说。
    温钟瑞,任斌,曾辉,杜勇四人也识相的没有多问。
    “大明王,现在多了两万石粮草,加上原来准备的粮草,最少能支持北面将士们两个月的粮草所需。”
    兵部尚温钟瑞心里合计了一下,然后行礼说道。
    战争,也离不开工部的辅助,因此工部尚曾辉进入了军机处。
    “两个月……”
    大明王王宇点头道:“希望,南面和西面的战事早点结束,就算结束一方也好。”
    三面作战,时间越长,消耗越大!
    更何况是在这兵荒马乱,又是小冰河时期最严重的时候!
    诸葛亮站出来,行礼道:“大明王,根据情报,此次多尔衮和豪格,各自号称二十万兵马南下。虽然其有不实,但估计也有二十多万,估计是倾巢而出。
    看来,他们也得到了南面和西面的战事消息,想趁着我军还未与南明朝廷和张献忠分出胜负,没有多于兵力支援北面战场时,一鼓作气,破关南下!”
    诸葛亮刚说完,张良就接着道:“是啊,王永吉将军虽然有万余兵马,面对二三十万敌军,即使是固守,也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了。”
    说到这里,张良看了看魏东和杜勇,道:“或许,可以让部分禁卫军前往支援。”
    有人不同意,兵部左侍郎任斌出列,行礼道:“大明王,臣觉得张尚大人所言不妥。
    禁卫军如今也只有三万余人,其三成都是新兵。他们负责守卫京城都算勉强,要是分出部分前往北面战场,那谁来守卫京城?
    万一,清军出奇兵直入京城呢?”
    然而,张良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反驳道:“任大人,你也许只是看到禁卫军的人数不足,而没亲自见过禁卫军的实力,以及禁卫军使用的新火器吧?……即使是那三成的新兵,现在也有不俗的战力。
    更何况,这也是对禁卫军的检验。作为士兵,不上战场,永远无法真正成长起来!”
    兵部左侍郎任斌依然坚持道:“非常时期,不可轻易冒险。臣,认为只要王永吉将军坚守住,南面的战事相信很快会有结果,到时候便可以分出一部分兵马前往北面战场。”
    此时,作为禁卫军统领的魏东出来表态道:“大明王,禁卫军所有将士随时可以赶赴战场。禁卫军一出,必然痛击敌人!”
    如今的禁卫军,选的人是精锐,训练一刻没有松懈,而且有最先进的火器:燧发qiāng,火炮,简易的地雷,手雷等等,还有新的战术。
    因此,禁卫军不怕出战,反而希望出战,以建立战功。
    兵部尚温钟瑞深思后,赞同任斌的看法,说道:“大明王,虽然禁卫军战力强,但他们主要的职责是守卫京师,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调动。”
    大明王王宇在京城,华夏帝国的核心也在京城,要是京城有个万一,就全完了。
    安全起见,兵部尚温钟瑞选择保守的看法,道:“可以再等等,等南面吴三桂将军的消息。短时间内,相信王永吉将军能抵挡住南下的清军。”
    这些道理张良自然知道,他之所以建议让一部分禁卫军前往北面战场支援,是因为知道王宇还有更大的依仗。
    那种依仗,完全不必担心京城会出事。
    诸葛亮自然理解张良的建议,同样也理解温钟瑞和任斌的顾虑。
    这种事情,又没办法与温钟瑞和任斌解释。
    气氛一下变得静默起来。
    就在这时,传来急报。
    南面吴三桂传来的急报。
    大捷!
    南明朝廷的皇帝投降,南明覆灭!
    “好!”
    大明王王宇激动得站立起来,然后说道:“传本王命令,令吴三桂善待南明朝廷皇室以及其朝臣,严守军纪,安定民心!”
    “还有,杜勇听令!”
    杜勇出列,行礼道:“臣,在!”
    大明王王宇命令道:“本王令你领一万禁卫军,前往北面战场支援!”
    “臣,领命!”
    杜勇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本来是朱元璋用“指定传送符”派到这里来辅助王宇的,以后还要回去,所以认为自己尽力做好王宇吩咐的事情就好。
    所以,接到这样的命令,心里并不感到激动和兴奋。
    至于魏东,他作为禁卫军统领,又是大明王王宇的亲信,自然要留在京城守卫。
    南明朝廷投降,南明覆灭,现在派部分禁卫军去支援王永吉,也没什么不妥。
    要是京城有事,吴三桂便可以率大军救援。
    而且,南明朝廷投降的消息很快会传到清军那里,肯定会打击其士气,对北面镇守的王永吉有利。
    很快,南明朝廷投降的事情会传遍京城,下一期的华夏周报也会特别报道。
    ……
    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在杭州的吴三桂正在接见郑芝龙,郑成功等原来南明朝廷的有名将军。
    尤其是郑成功,吴三桂会特别注意。
    跟着王宇久了,自然在王宇那里知道些未来发生的事情。
    郑成功,就是一个未来的大人物。
    之前大明王王宇就亲笔信想招揽郑家,可是没成功。
    现在南明朝廷投降,郑家顺势想靠拢华夏帝国,希望能被看重。
    ……

第136章:安排与信任
    华夏帝国,折江,杭洲府。
    如今吴三桂率领的兵马已经占领折江全境,目前他暂时停留在杭洲府,并没有挥兵南下福健。
    因为,他在等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