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东林党人的极力反对下,万历皇帝也是没办法,换太子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成。
    但是现在时移事异,皇位到了弘光帝手里,那朝中的东林党人自然也是担心弘光帝会把“争国本”的事情翻出来,为弘光帝的父亲老福王出气,
    真要这样,到时候他们这些东林党人就要大难临头了。
    正是有了这一层关系在,所以一旦李起真的自立,当了皇帝,本就具有天然合法性的李起一定会得到朝中东林党人的支持,他们一定会改换门庭。
    此消彼长之下,弘光朝廷的灭亡也就是旦夕之间了。

第两百二十八章 谁能想到呢
    马士英作为当朝首辅,一切权利和威严都是来自于弘光帝,那自然弘光帝的意志就是马士英的意志,马士英当然是要站在弘光帝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若是鞑子可以为弘光帝解决掉定王,那么朝廷出兵对李自成用兵,那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李自成本就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对他迟早是要用兵的。
    虽然这时候朝中也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堵胤锡倡导的连李张,抗鞑奴,但是因为堵胤锡毕竟不是大官,又得不到弘光帝的信任和支持,所以这种声音不是主流,
    而且现在堵胤锡已经是被罢官,那就更加是不可能实现了。
    之前弘光朝廷商定了“连虏平寇”这个决议,并且还付诸实行,这个主张本就是马士英赞成的主张,现在范文程提出来了这个交换,这本来就符合弘光朝廷的主张,何乐而不为!
    “呵呵呵,,,”
    马士英呵呵笑了笑,“范先生真不愧是深得清廷三代主上信任,才能卓绝,真是令本官羡慕啊!”
    “哈哈哈,,,”
    范文程见马士英这样说,知道马士英是答应相助,不由得是心中十分高兴,一边笑着,一边将礼单将之送到了马士英手里。
    “大人,此次若是议成,我大清必不忘大人情义,日后还有厚报!”
    马士英一看礼单,见里面皆是珍贵的古董字画,还有金银珠宝,美玉宝翠,心中大喜,没有丝毫推却,马士英便是笑纳了。
    而后,范文程告辞而去。
    有道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马士英拿了人家那么多的财物,自然也是要给人办事的嘛,要不然,以后谁还敢给他送礼,
    于是范文程走后,马士英便是立即进了皇宫,面见弘光帝,当面向弘光帝述说个中厉害。
    弘光帝本来就对李起的出现十分震惊,生怕李起会威胁到他的皇位,现在有了可以解决李起的机会,还不用自己来担骂名,这好事他还巴不得呢,哪里还会拒绝!
    两人一拍即合,便是定下了策略,对李起请求他出兵牵制鞑子大军的建议不予理睬,反而是派大军去攻打陕西的李自成!
    时刻关注朝廷决议的堵胤锡见到弘光帝如此这般决断,当场便是气的一口老血喷出一丈多远,“皇上啊,你怎如此糊涂啊!”
    一声呼喊过后,堵胤锡晕厥过去。
    就在堵胤锡晕厥之时,李起已经是带着人马到了京城之下。
    这时候的李起可就不是出发时候的六万人马了,一路浩浩荡荡的每天都是有数不尽的人来加入,等到李起到了城下的时候,那已经是十五万人!
    这般场面,看到李起也是暗暗咋舌,心说怪不得李自成张献忠随便一拉就是几万几十万人,这年头真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这其实也不奇怪,,连李自成张献忠都能随便拉起来几十万人马,李起这头上顶着个“定王”的头衔,还能差到哪里去。
    一到京城城下,李起没有攻城,而是立即命令人马围着京城挖壕沟,再用挖出来的泥土堆土墙,这一挖一堆,只把那好端端的京城城下是搞成了一个大工地,横七竖八的壕沟看的就跟八卦图一般。
    李起之所以让人挖壕沟,堆土墙,为的当然是以最大的力量来削弱鞑子骑兵的冲锋能力。
    虽然现在的李起实力还不够,没法占下京城,这回打京城也只是向天下人表明一个态度,虚晃一枪就走,
    但是这说到底毕竟也是打仗,打仗就会有死伤,李起哪里舍得自己人就那样死在鞑子的屠刀之下,所以这些壕沟和土墙都是必须要有的。
    在李起浩浩荡荡的杀向京城的时候,多尔衮不是没有想过派人出去和李起一战,但是这每每一听说李起人马十几万,这般的气势凶凶,就是让多尔衮难以下定决心一战。
    多尔衮这也是没办法,毕竟这时候整个京城的鞑子兵也不到七千人,其中除去守卫皇宫和京城九门的人,那可以调用的人最多只有两千人!
    没错,你没有听错,这时候多尔衮可以调动的人只有两千人,堂堂大清摄政王,兵威赫赫的大清朝廷,这时候可用之兵只有两千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知道这次多铎和阿济格两人带去的人马可说是鞑子朝倾其所有了,多铎和阿济格的行动也可说是鞑子朝的一次豪赌。
    世人只看到了多铎和阿济格两路大军的兵威赫赫,又哪里想得到鞑子朝竟然在京城的兵力如此空虚,这事情谁能想得到呢,
    这要是想得到,随便派一支偏师绕道打京城,那天下局势也足以翻天覆地了。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鞑子朝独有,在历史上的康熙朝时期,那时候康熙和吴三桂打的最火热的时候,
    康熙可以说是把整个家底都投入到了战争当中去,就连守卫皇宫和京城九门的人都给调过去了,以至于兵力最困难的时候,京城的鞑子人马竟然只有千余人!
    堂堂一个王朝,守卫偌大个京城的兵力竟然只有千余人,这时候要是老天开眼,在京城脚下出个陈胜吴广那样的人,那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京城拿下,鞑子朝也就关门大吉了!
    哎,可惜啊,那时候的老天爷喝了酒,在睡觉,你能怎么办呢!
    城头上,多尔衮在一众清廷文武大臣的簇拥下,便是神情不安的打量着城外的李起大军。
    多尔衮越看越是心惊,道:“本王据闻这伪定王在武清起事之初,手下不过千人,短短十几天时间就达到十几万人,后来出发的时候他又精减了人马,只剩下五六万人而已,
    但是现在,这人马又是不下十五六万人,这么多的人,难道都是撒豆成兵变出来的吗?”
    这一点也是许多鞑子贵族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他们想不明白汉人怎么这么多,杀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杀进了关,以为杀的汉人没多少了,

第两百二十九章 给鞑子找点不自在
    哪成想这不入关不要紧,一入关,自己就跟滴水入海一般,那是一头载进了人堆里,到哪都是乌央乌央的人,别说杀了,连划拉都划拉不过来。
    听着多尔衮的话,一旁的洪承畴也是脸色难看,他也是没有想到这京畿之地突然蹦出个定王来,早知道这样,打死他也不敢鼓动多尔衮派那么多的人马出去对付李自成和弘光朝廷。
    搞得现在清廷调度人马捉襟见肘,本想调动皇宫和京城九门的人马,但是因为害怕有人会响应李起,在城中举事,所以这些人马是想调也不敢调。
    见多尔衮心事重重,洪承畴担忧过后也是安慰道:“摄政王大人也不必太过担心,这伪定王虽然是人多势众,但毕竟也是草草成军,战力差强人意。
    再加之我们据守京城,京城城高墙厚,我军又是以逸待劳,想要守住京城也是不难,到时等到豫亲王和英亲王领军回返,便可将伪定王全歼于城下!”
    身后的一众文武听了,也是赶紧顺着话风讨好应承。
    “不错,这伪定王不过是逞一时志气,等我们大军回来了,杀他个片甲不留!”
    “对对对,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杀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在一众文武的叽叽喳喳声中,黑夜渐渐的来临,晚上一般是不会攻城的,因为这样对谁都不好,都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这时候多尔衮也是放心了,带着人回去了。
    不过在回去的时候,多尔衮还是不忘派出探马去传递消息,催促阿济格和多铎早点回来。
    城外,李起这时候正在岳来戚正几人的陪同下,视察了一圈夜间的防卫。
    要说打仗这种事情不单单是一方人紧张,其实另一方人也同样紧张,
    特别是这时候的李起,人马一下子又多了这么多,草草估算有十五万人,你叫李起怎能不紧张,若是鞑子来个夜袭,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而且不单单是担心鞑子夜袭,这粮食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这一路来投靠跟从的,他们许多人就是走投无路,就这样两手空空的来投靠了,以其说他们是来投靠李起,跟李起打仗的,还不如说他们是来混饭吃的。
    对于这些人,李起毕竟也是心肠软,既然来了,那就跟着吧,这世道谁都是走一天算一天,哪里又想的了那么多。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至于现在每一天即便不打仗,那消耗的粮草最少也是一千石,就这样的粮草消耗,还有许多的人吃不饱,不过是一碗稀粥糊弄着。
    虽然一路上李起也是收缴了许多的城池府库粮草,同时还接受了许多乡绅大户的捐助,但是老话说的好,家底再大,那也架不住人多啊,这么多的人,天大的家底也有吃空的一天。
    根据李起的估计,自己的粮草还能支撑一个月左右,现在看多尔衮的架势,看来多尔衮是要做缩头乌龟了,
    这样的话,凭着李起缴获满达海和沙多余的大炮,还有一些城池零零碎碎的加一块不过十三门大炮,这点火力要想打下京城,那就不大现实了。
    至于说拿人命去填,李起那是想都没想过的,这样的战争,李起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去打的。
    若是打不下京城,那也就意味着李起必须要在多铎和阿济格他们来到的前十天,就必须要走人,要不然,那就极有可能被他们给追上,那样的话,后果也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在粮食消耗巨大,京城攻打希望不大,追兵战力凶悍的情况下,为了万无一失,李起打算再在京城脚下逗留了三四天,到时候直接走人,
    反正已经到了京城脚下,围了鞑子几天,这传出去也算是打了仗,这就可以了,不过是虚晃一枪,不这样虚晃,还要怎样。
    李起的这个想法也是和岳来戚正黄廷他们商量过了,他们也都是赞同,毕竟这时候时不在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毕竟是到了京城脚下,怎么得,那也得给鞑子找点不自在,
    于是在巡查完了后,李起便是对岳来说道:“大哥,你明天让人把这周围的树木茅草什么的全找来,我们给鞑子来个火攻,吓吓他们。”
    “是,殿下。”岳来郑重抱拳应下。
    李起见岳来这样,不由得说道:“大哥,你不用这样,这张口殿下闭口殿下的,我们之间这兄弟情份都生分了。”
    岳来听了,只是道:“殿下,你我虽然是患难之交,但是殿下这身份尊贵,决不可逾越,否则,岂不是要被人说我不懂礼数。”
    “哎!”
    李起无奈叹息一声,知道这古人上下尊卑的观念实在是太强烈,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了的,于是李起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得是由他了。
    第二天,吃罢早饭,岳来立即是命人前去砍伐树木,收集茅草等易燃物。
    这样的行动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