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大明早两年打出这样的胜仗,那么鞑子根本就不可能有入关的机会。
这般的滔天巨功,又怎么可能因为那一点点自污而受影响呢,不过是小节而已。
同样代表弘光皇帝前来迎接李起的是内阁首辅马士英。
此时只见马士英引领着数位朝中大臣,顶着太阳,在南京城外十里长亭等候,前来迎接李起,这待遇也可谓是隆重非凡,给足了李起的面子。
李起似乎也很高兴,只见他轻车简从,不过只带了三十几个人前来而已。
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君见驾
若非身份确认无误,别人还以为这只是哪个富家公子哥的出行队伍,又怎会想到堂堂定王李起,竟然只带了这么点人便来了京城。
要知道他给堵胤锡送行,那还派了两百人呢!
跟随李起一同前来的是顾炎武,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等人。
只见刘桃树他们三十余人亦步亦趋的跟随在李起和顾炎武的身边,时刻保护着李起和顾炎武的安全。
一进入南京城,面对着热情欢呼,兴高采烈的百姓,李起也是分外感到亲切。
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对自己热情,一来是自己斩杀鞑子立下了大功,给他们出了一口气,
二来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自己是崇祯帝的三皇子,他们与其说是在欢迎自己,还不如说是在欢迎崇祯帝!
别看崇祯帝把大明治理的一日不如一日,但是那勤政爱民,艰苦朴素的名声却是没的说,老百姓都认,都说他是一个好皇帝。
李自成打进京城的时候不也是说嘛,皇上是个好皇上,奈何满朝官员腐烂透顶,终致大明民不聊生,大厦将倾。
死对头李自成都这样说,普通百姓对崇祯帝怎么样的看法,可想而知。
现在崇祯帝在京城城破的最后一天,宁死不降,宁死不逃,最后在煤山自缢,这般的刚烈节气,试问百姓何人不为之动容!
所以爱屋及乌之下,百姓此刻对于李起也自然是分外的热情,只把对崇祯帝的敬仰全部都转到了李起身上。
感受着一众百姓的亲切,李起也是动容,不住的对众人拱手回敬,脸上也挂着亲近和蔼的笑容。
李起这般的亲近之态,只把前来迎接的百姓们感动的是不能自己,许多百姓忍不住便是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李起似乎也是情到深处,不能自己,感觉只是拱手和微笑,并不能满足自己的情绪表达,
于是李起亲自走到百姓中间,对他们好言安慰,问了几句家常里短,甚至还和几个老者握了手。
李起这般姿态,只把那几个老者,还有身边的百姓看的是泪流满面,激动不已,
“扑通”一声,他们便是跪倒在地,口称“定王千岁”。
这一下犹如多米若骨牌一般,他们一跪,“哗啦啦”的便是有无数的百姓跟着跪拜,只一瞬间,李起面前便是跪下了一片。
李起见此,只是不住的扶起他们,但扶起了这边,那边又跪下去了。扶起了那边,这边又跪下去了,
如此反复,场面温馨感人。
马士英见李起这么得人心,面上虽然在高兴的笑着,看着,但是眼神里却是充满着深深的担忧,
“定王如此得人心,身份战功又如此了得,一旦寻得良机,举旗造反,试问天下何人可制!”
马士英目光之中闪过一丝狠毒。
“殿下,时候不早了,皇上还在宫里等着呢!”最后见天色己晚,马士英便来催促。
李起也不敢再多耽误,最后同百姓们宽慰了几句,而后跟着马士英便是进宫面圣了。
南京城,皇宫,奉天殿。
此时的弘光皇帝高坐大殿龙椅之上,挺直了腰板,瞪大了双眼,努力作出一幅有气势威严的模样。
这般样子,好似丑媳妇见公婆,他才是那个丑媳妇一样,那是显得颇为有些紧张。
但是李起却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弘光皇帝不由得是有些急了,道:“为何定王贤侄还未来?”
有司礼部官员出班道:“微臣回皇上话,定王殿下此时己入京城,只因京城百姓热情迎接,以致耽误了一些时间,时已至此,想来当是快了。”
弘光皇帝听罢,嘴角强自挤出一丝笑容,道:“定王贤侄深受百姓爱戴,朕心甚慰。”
一众大臣听了,也无人敢回话,帝心难测,这样的事情,一般人哪里又敢多嘴。
不多时,马士英便是前来禀报,说是定王已然入宫,正在有司沐浴更衣,等待召见。
弘光皇帝这才是稍稍舒缓心情,待得有司来人通禀,说是李起已经整装完毕,弘光皇帝一挥手,“宣。”
身边陪侍太监一声大喊,“皇上有旨意,宣定王朱慈炯觐见!”
“皇上有旨,宣定王朱慈炯觐见!”
“皇上有旨,宣定王朱慈炯觐见!”,,,
一声又一声的高喊之声彼息此起,如星火传递,处处透着无上威严。
不多时,一个人便是在一太监的引领下进到了奉天殿,众人看去,只见进殿之人头戴墨紫九旒亲王冕,冕冠前后九旒皆是以赤,白,青,黄,黑,五色宝石交错相间,极尽风范!
身穿宽大深蓝盘龙袍,前后两肩皆是以金丝细织飞舞金龙,蓝金相间,彼此衬托,极尽威严!
手捧洁白蒲纹青玉圭,腰系墨青脆紫白玉带,脚蹬高筒深黑牛皮靴,风范威严之下,又是平添几分文雅质彬,给人威严之余,亦觉如沐春风,此人不是李起又是谁!
一众官员见此,无不是感到眼前一亮,有那许多认识李起的臣子,甚至激动之下,情不自禁的便是落下了泪来。
前翻相见,家国俱在,君臣和睦。今之一见,先帝蒙难,家国破碎,生离死别,犹如隔世,这叫一众臣子如何不感怀良多!
龙椅上高坐的弘光皇帝见殿前一众臣子如此,不由得是心中一阵温怒。
权利是世上最毒的毒药,一旦中毒,便此生无解,一日都离不得。
如今的弘光皇帝已经是中毒了,而且还越来越深,渐渐不可自拔。
在一众大臣的目光中,李起平静自若的走到大殿中央,对殿上的弘光皇帝恭敬跪拜,叩首,道:“臣,定王朱慈炯,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文武大臣见李起这般执礼恭敬,态度谦卑,都是不住的欣慰暗叹,心里只言李起深明大义,长成了,懂事了,我大明有望了。
弘光皇帝见朱慈炯如此,也是顿感一阵爽快,脸上也是真真的露出微笑。
第三百三十三章 别样意味
“先帝三皇子又如何?两撅名王又如何?在朕的面前,还不是匍匐在地,口称万岁!”
“平身,皇侄免礼。”
“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侄,听闻你在思宗皇帝殉难,京都失陷后,便是化名而出,逃脱大难,而后以“李起”之名潜以民间,时遇良机,得逢良将,最终起兵伐清,两撅名王,皇侄如此,朕心甚慰。”
要说皇家的孩子那就没几个是白给的,纵然从小生下来就是当猪养,但是弘光皇帝的聪明还是不错。
刚才的一番话,虽然都是实情,但是这一番说下来,却是给人以别样的感觉,
你定王朱慈炯,在先帝,也就是你的父皇殉难的时候,你不在身边陪着。
京都失陷的时候你没有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却是不顾父母手足,一个人偷偷跑了出来,你好意思吗?
逃出后,你又是不敢举起大旗,反而是化名躲藏在民间,最后得了空子,遇上了一些干将,这才敢起兵反清,
虽然战果看着厉害,不过也只是时势罢了!
一众大臣见弘光皇帝这样说,自然也是很快听出了话里的意味,知道弘光皇帝这是在刻意淡化李起的能力和功绩,而且还试图给李起带上不忠不孝的帽子,
大臣们心里不由得便是对弘光皇帝不能容人的气度,感到失望,对李起也是分外同情。
不过同情归同情,却是没有人站出来给李起说上句话,毕竟这是皇家的事,朱家的事,身为臣子的,尽本职就好,别的不必掺合,也不能掺合,更不敢掺合。
不过事事总有例外,那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倒是一副书生气度,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深度,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见弘光皇帝这样说,不等李起答话,他便是站出来对弘光皇帝道:“皇上,昔日闯贼攻陷京城,百官大乱,万民大乱,定王殿下能够安然逃出,已然是苍天之幸,委实难于多作他求。”
身边的李起见走出这么个人来为自己说话,不由得是多看了几眼,见他文质彬彬,脸庞四方,胡须很是长而有彩,给人感觉很是正派。
李起心里下意识的便是把这人也记下了,心说等下了朝,好好问问这官员是谁,敢这样跟皇帝回话的,不是傻子就是直臣,不论你是哪一个,我这都要请你喝上几杯。
李起感激,但是弘光皇帝却是都要气炸了!
见史可法这样说,弘光皇帝不由得是眼睛喷火一般,都恨不得吃了史可法才好。
不过就算他弘光皇帝气炸了脑袋,这时候也是不能发出来,毕竟身份体面还是要的嘛。
史可法抬眼一见弘光皇帝脸色铁青,吓得浑身一个激灵,感觉似乎自己说错了话,不由得是拱手告罪,而后不等弘光皇帝发话,便是慌乱的退回了本班,
心情忐忑慌乱之下,退回本班的史可法还用衣袖擦拭了几下脑门的汗珠,可见这也是个冲动的人,做事之前也没有细想。
细想之后,又是觉得害怕。
李起见弘光皇帝这样,赶紧道:“皇上对臣过奖了,臣哪里有什么两撅名王的本事,那都是手下人做的,臣不过也就是当个旗帜立在那里,别的,臣却是不懂了。”
说到这里,李起还不忘添油加醋,一顿自污,
“不敢欺瞒皇上,当初闯贼破城的时候,臣也是吓的要死,深怕会陷于乱军之手,于是臣再三央求父皇,要父皇把我送出城去。
只是没想到臣是没事了,但父皇却是,,,却是,,,哎,至今想想,臣真是枉为人子啊!”
说到这里,李起不由得便是一阵的伤感,毕竟说到崇祯帝,李起的身体本尊朱慈炯也是有感情在的。
李起这样说,那也是没办法,一来是为了给刚才的那个大臣解围,
二来也是李起深深的感受到了弘光皇帝的敌意,刚才弘光皇帝的话,那便是在偷偷偷换概念。
对此,李起只得是听之,认之,
你是皇帝,为了天下,为了大局,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真要看不惯你,我自然也就不会认你。既然认了你,就早已经是做好了受气的准备,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弘光皇帝听了李起这话,脸色还是缓和不少,不过就此把史可法恨死了,这却也是改不了的。
“皇侄无须太过自责,思宗皇帝蒙难,这谁都是不想看到的,皇侄还是要节哀顺变,别太过伤心感怀了。”
而后弘光皇帝又是对李起闲话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后便是转入正题。
“皇侄,今翻你立下大功,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朕无不应允。”
李起哪里会贪图什么,但这时候显然也是什么高风亮节的时候。
在封建王朝,在皇上面前,一个臣子思德有亏,行为不端,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