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既然你郭云龙来了,那便从你开始吧。
    堵胤锡心里打定了主意,要先对李起手下大将来一番强硬态度,使其不敢轻视自己,
    然后再一番家国天下的大义感召,希望这样,接管兵马大权也可以顺利一点。
    主意一定,堵胤锡不由得便是脸色变得异常庄严和郑重,那昂首坐于马上的伟岸身姿,使人莫名的便是平添几分敬畏。
    “不知堵大人前来,末将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然而郭云龙一到近前,便是立即恭敬无比的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对堵胤锡见礼。
    郭云龙这番姿态,颇为有点让堵胤锡蓄势待发,却又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味道。
    不过这也好,不管郭云龙的态度是真是假,这至少说明他在表面上还是希望维持和自己的体面的。

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负
    心下有了几分安慰,堵胤锡也是不敢怠慢,立即也是翻身下马,将郭云龙郑重扶起。
    “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郭云龙被扶起后,便是又抱拳道:“得知大人前来,我等皆是想要前来迎接,但无奈鞑奴大军在前,众将不敢轻离,这才是由末将代为迎接,失礼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堵胤锡听了又是一阵惊讶。
    怎么回事,怎么听着不光是你郭云龙态度不错,就连那岳来,戚正,黄廷等人也是这般如此啊!
    不是说你们不愿意朝廷接管你们的兵马吗?
    这怎么看着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啊,难道是传言有误?
    但也不应该啊,史可法史大人那可是堂堂兵部尚书,名声和能力那都是有的,
    如果你们真的有这态度,他怎么可能接管不到兵权吗?
    不过堵胤锡纵然心里是这么想,但是毕竟他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见识不凡,自然不会将心思表露出来。
    只见堵胤锡正色道:“大敌当前,理当如此,本官又岂会怪罪,还请将军速领本官前去军营,本官要知道有关于这次鞑奴进犯的所有信息!”
    “是,末将遵命!”
    郭云龙郑重答应下来,而后又是作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堵胤锡翻身上马,他好在前面引路。
    待得郭云龙将堵胤锡引到李起大军营盘之时,只见万余将士早已经是在大营之中列阵迎接,而带领他们的正是那岳来,黄廷和张初九。
    原来这次前来领军抵抗鞑子的是岳来和黄廷,郭云龙等大将,那戚正则是留在后方,
    一来需要稳定地方,二来也可在谢升的帮助下,组织人马随时增援。
    “末将岳来(黄廷)(张初九),拜见堵大人!”
    一见堵胤锡来到,岳来,黄廷,张初九等人便是齐齐单膝跪地,恭敬迎接。
    堵胤锡见岳来他们一众大将都是如此这般对自己恭敬有礼,心中疑虑再无,振奋下,便是将众人一一扶起。
    而后堵胤锡便是在岳来,黄廷等人的簇拥下,进到了中军大帐。
    一进去,便是到了最为重要和紧张的时刻,因为这时候按照流程,堵胤锡。。该向众人宣读圣旨了。
    尽管之前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对堵胤锡都是百般尊敬,堵胤锡也是深有感触,对他们也是没有了多少疑虑。
    但是那毕竟也只是一个感觉而已,没有落实到实处,怎么着,都不可能给人以踏实的感觉。
    所以这时候堵胤锡也是不免心情忐忑起来,纵然是见惯了大场面,但是毕竟兵权不同儿戏,其重要意义非凡。
    他们肯交出兵权吗?若是他们不肯,我又当如何?
    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只见堵胤锡从袖中拿出圣旨,郑重对众人说道:
    “今日本官前来,为的便是圣上下发旨意,命本官前来接管你们的兵权,还希望各位将军以大局为重,交出兵权,听候本官节制!”
    说着,堵胤锡便是郑重开始宣读圣旨。
    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纷纷跪地叩拜,恭迎圣旨。
    圣旨的意思自然各位都是心里清楚,和前翻史可法宣读的内容一模一样,不过是变了一个接管官员的名称而已。
    但是和前翻史可法宣读完圣旨后的表现不一样,此时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皆是人人脸色郑重无比,
    听罢后,众人便是齐声道:“莫将愿听从堵大人节制,刀山火海,在所不惜!”
    而后岳来便是郑重将李起留下来的“定王之宝”印玺,交到了堵胤锡的手中。
    这枚玉玺是李起的身份象征,见玉玺如见李起本人。
    这般重要的信物都拿出来交给堵胤锡,岳来等一众将领的态度自然也是确凿无疑。
    堵胤锡几乎是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这枚重如千斤的“定王之宝”。
    无比郑重的,堵胤锡便是对众人道:“还请诸位放心,这枚印玺,本官暂且保管,待的他日见到定王殿下,本官必将双手奉上,绝不敢有半分窃据之意。”
    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听了堵胤锡这话,不由得对视一眼,都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只听岳来对堵胤锡说道:“堵大的,殿下在进京之前,特地叮嘱我们,说朝廷派谁来都不用理他,唯有派堵大人您来,方可交出兵权。”
    堵胤锡听了岳来这话,不由得便是心里一震,惊讶道:“将军这话可是当真?殿下真的如此这般看重于我?”
    岳来郑重道:“这是当然,兵权之事又岂是儿戏,这等大事,莫将又怎敢拿来说笑!”
    堵胤锡见岳来说话神情不似作假,心里对李起的敬佩之情更加浓烈了,
    甚至于同时还对李起给他的这番信任,产生了知遇之情!
    “殿下如此信任我堵胤锡,若是有朝一日我辜负了殿下的信任,将他的兵马葬送,试问我堵胤锡有何脸面存于天地间!”
    不由的,堵胤锡便是下定决心,不管李起为什么对自己有这般的信任,他都要将李起的这份信任好好珍惜。
    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见堵胤锡深情意浓,对李起也是感恩备至,不由得也是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管怎样,这个堵胤锡看过去还算是忠义之人,希望他不要辜负了殿下的信任之情。”
    众人都是在心里暗暗想着。
    兵权交接完成后,堵胤锡便是立即询问起有关于这次鞑奴进犯的事情。
    原来这一次多铎带领的是一支五千余真鞑子兵,两万余汉人降军组成的大军。
    从人数上乍一眼看,这自然也不算有很多人,毕竟李起留在山东的人马有三万八千余人。
    而真鞑子兵不过也才来了五千余人,两万汉人降军的战斗力根本和鞑子兵不可同日而语,
    只要痛打一顿鞑子兵,不用全歼,只需重挫一下即可,那么这两万汉人降军不用任何动作,便会做鸟兽散。
    但是说是这样说,实际操作起来却又不是这样的。

第三百六十五章 将计就计
    要知道这时候的李起也不是独身一人啊,他身后还有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山东百姓啊,这些人需要人保护。
    还有山东各个府州也需要派遣人马驻防,要不然的话,一旦出现了变故,那可就是滔天之祸了。
    所以别看李起在山东的兵马有三万八千人之多,但是能够调动的人马也不过一万五千余人。
    本来李起是想要再度扩军的,但是想想却又是算了。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的三万八千余人马,其中至少三万人都是最近半年才应召当兵,跟随李起的,这些人本就是新兵蛋子。
    再让他们去调教新兵,那也不大确实,还不如稳扎稳打,先把这三万多人练出来再说。
    “如今我大营人马有多少?”
    了解了鞑子的兵力后,堵胤锡便是向岳来询问起自己这边有多少人。
    岳来道:“一万两千人,另外这几天的时间,还会有三千人马调过来。”
    岳来说完,又是停了一会,而后接着说道:“若是鞑子要和我们决一死战,那么我们可以调集所有分散在各地的人马,如此,半月内便可有两万五千人听命,一月内便可将所有人马集齐,总数可有三万八千人!”
    岳来说的这番话,那也是将局势估计到了最坏,真要是鞑子兵要大打一场,那么也就顾不上地方了,只能是将人马全部集合,到时候拼个你死我活。
    堵胤锡听了岳来的话,不由得便是在心里盘算了一阵,而后只听堵胤锡说道:
    “不用,局面还没有到那么坏的地步,这鞑子兵不过是装腔作势而已,为的并不是要占据山东,而是逼殿下回来!”
    “逼殿下回来?”
    岳来,黄廷,郭云龙等人都是一头雾水,这鞑子躲殿下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逼殿下回来和他们决战呢?
    要知道殿下可是两撅名王的人啊,现在许多鞑子兵听见了殿下的大名,都是吓得发抖。
    甚至听说在鞑子之中还流传着一句话,叫“撼山易,撼定王难!”
    好嘛,这些个鞑子兵连当年用来形容岳家军的话,现在拿来形容李起,可见李起在鞑子心目中,那是恐怖到了一个何等的境界。
    堵胤锡见众人不解,便向他们解释道:“自古君王最是忌惮功高震主的臣子,定王殿下如此这般战功,又是先帝龙裔,皇上自然是对殿下不放心的。
    若是殿下得知山东有鞑子来袭,一定会向皇上请求离开京城,这样的话,皇上能放心让殿下回来吗?
    一个要走,一个不让走,最后矛盾必定是不可调和,那时,只怕殿下便是要有危险了!”
    众人听了堵胤锡这话,这才是明白过来,只听那郭云龙第一个大声吼道:“他娘的,原来战场不在这里,我说鞑子怎么那么乖呢,竟然是当起了缩头乌龟,原来他们的目的是要害殿下!”
    郭云龙一副怒目圆睁的模样,咬牙切齿,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都是恨不得将鞑子生吞活剥了一般。
    “大人,既然你看出了鞑子的诡计,那你可有办法化解?”
    “是啊大人,你一定有办法救殿下的对不对?”,,,
    恼怒过后,众人不由得便是询问起堵胤锡来,看他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化解。
    堵胤锡沉默一会,而后道:“唯今之计,只有将这鞑子尽快击退,让殿下安心!”
    说完,堵胤锡便是走到了沙盘前,郑重的看着沙盘上的山川地理。
    自古打仗,讲的便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地利还排在“人和”的前面,可见交战之地的地势情况,对一场战争的成败具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看罢后,堵胤锡道:“鞑子扎营之处一马平川,这有利于他们的骑兵冲锋,对于我军来说是不利的,如此,非是智取不可,
    否则,我军要想击退鞑子,可谓是极其困难,伤亡也必定是难于估量。”
    堵胤锡从头到尾讲的都是将鞑子击退,而不是歼灭,或者是打败,由此可见堵胤锡对鞑子这一次动用的兵马,那也是感到巨大压力,认为他们的战斗力是惊人的。
    李起大军要想将其击败,很难,所以堵胤锡的目标不由自主的便是放低了一个档次。
    这也难怪,要知道这鞑子自打崛起后,对战大明官军,那一向就是胜多败少,以至于在明军里面还流传者一句话,叫“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可见明军上至将领,下至士兵,对鞑子忌惮到了什么地步。
    而堵胤锡到目前为止,那跟鞑子打交道的时候可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