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又是被谁逼的呢!

第五十八章 你们自己想一想吧
    戚正一脸肃然地看着李起,好半天,戚正才是对李起说道:“李兄,看样子你对我大明朝廷很没有好感啊,那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想着建立抗清根据地,光复我大明江山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一直想要问的,在和李起的接触中,他们三人很明显的可以感受到李起对于大明朝廷的不屑,一直想要问,可是他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这时候,戚正代他们问了,他们也是很好奇李起的回答,都是将目光看向李起。
    看着戚正,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四人,李起不想骗他们,于是李起说道:“在我看来,大明朝廷两百多年过去了,他就像一个果子一样,早已经过了生长和成熟的时期,现在已经烂透了!”
    戚正,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听李起这样说,都是脸上浮现一阵温怒之色,
    作为大明死忠,他们怎么可能会容忍李起这样说大明的不是,想要发火,却又是被李起压手制止。
    “我知道你们听不惯我的话,但也请你们听我把话说完,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这些人,一无生世背景,二无天赋奇技,为什么可以把大明江山搅成这样?”
    戚正,岳来他们四人无言以对。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明朝廷自己不行了。你们都是接触过军伍的人,我问你们,为什么一个人得了战功,明明可以都到十两银子的奖赏,可是到他的手里,却只有二三两银子?”
    “我再问你们,为什么一个士兵,他明明每个月有二两银子和一石粮食的俸禄,但为什么到他的手里,却只有一两不到,粮食也只剩下两三斗,甚至干脆就不发银子和粮食,任由他们活活饿死?”
    “这样的事情,如果只是发生在一城一县之地,那还罢了,可这却是整个大明江山普遍存在的现象,你们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李起的话掷地有声,事实清晰,戚正,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都没有能够回答。
    “因为贪腐,大明的官员几乎无人不贪,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不敢伸手去贪的,他们无所顾忌,因为贪腐在官场上己经糜烂成风,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一丘之貉,没有人会去管他们,因为能够管他们的人,他自己也是一样的货色!”
    “贪腐,无处不在,而这只是大明朝廷许许多多问题的一个而已,还有税收,为什么穷人需要负担整个国家的税收,而富人却是连一个铜板都不需要承担?”
    “还有土地,为什么穷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而富人名下的土地却是跨县过州,以千亩计,万亩计!”
    “这些,都是大明朝廷走到穷途末路的原因,不管你们相不相信,如果这些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即便我们有朝一日赶走了鞑子,大明朝廷也终将逃不过灭亡的下场!”
    说到这里,李起不再多说,转身而去,最后走的时候,李起说道:“今天的话我言尽于此,你们自己在心里好好想想吧,以后我也不会再多说了。”
    言罢,李起便是向着那密云县城走去。
    队伍的人又多了,对粮食物资的需求也是更加大了,李起不得不去县城采买粮食和物资。
    看着李起远去的背影,戚正,岳来,刘凤成,关占山,他们四人都是久久不语,陷入了沉思。
    再说李起,一路走到密云县城,果然不出他之前所料,刚到城门口,便是被几个看守城门的衙役拦住。
    李起知道他们想要搜刮自己身上的银子,于是赶紧说道:“在下李起,和范家堡的范老爷有旧,还请几位差爷通融一下,行个方便。”
    那看门的班头一听李起报上姓名,先是一愣,然后笑道:“原来你就是李起啊,知道知道,刚刚范老爷派人过来打了招呼,你进去吧,城内若是有人为难你,你就报我的名号,我叫王有道。”
    李起一听,自然也是高兴,抱拳谢过后,便是进城去了。
    进去后,李起直奔卖粮食的商铺而去,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粮食更珍贵的了。
    一进商铺,李起便是对的商铺伙计说道:“伙计,我想多买一些粮食,你们这里粮食是什么价?”
    那伙计见李起气质不俗,也是不敢怠慢,热情地说道:“好教这位客官知道,我们商铺的粮食价钱都是公道,小麦五两银子一石,粟米四两银子一石,小米也是四两银子一石。”
    李起听了,不禁是皱了皱眉头,穿越前李起也是逛过各种论坛,看过许多的资料,对明末时期的物价也是有一点了解,
    据李起所知,天启年间到崇祯初年,许多地方的物价,小麦只要一两三四钱银子一石,粟米和小米也只不过只需要一两银子一石而已,没想到现在物价已经是翻了三倍左右,老百姓如何能够承受的住。
    “这么贵?伙计,我要多买一点,可以少一点吗?”
    那伙计听了,便是问道:“敢问客官,你要买多少?”
    李起想了想,说道:“如果价钱可以商量的话,我想买五十石小米。”
    伙计一听李起要买五十石小米,显得很吃惊,不由得便是仔细打量了几眼李起,再见李起背上背了一个大包袱,看那样子分量不轻,看来里面装的都是银子。
    这么大的生意上门,伙计自然也是不敢自作主张,于是赶紧去把能够做主的掌柜叫了过来。
    那掌柜知道了情况,微笑着对李起拱了拱手,说道:“客官,本来按照道理来讲,你要多买,我是应该给你便宜一点的,在价格上我也是应该让一点的,但是如今这年月兵荒马乱的,各项物资的供应都不充分,所以这个实在是抱歉,价钱上真的不能让步,还请客官多多包涵。”
    李起听了,很失望。

第五十九章 反清复明
    但是失望也是没有办法,正如那掌柜所言,现在这时候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有钱能够买到粮食,那已经是不错了,哪里还能在奢求那么多。
    于是李起也就不再纠结,对那掌柜说道:“那好,我要五十石小米,但是还请掌柜安排人手给我送至城外十里余处,行吗?”
    “可以可以,客官放心,鄙人一定派人给客官送到。”
    而后,李起把买粮食的二百两银子付账了,但是李起是用那十三两的黄金付的。
    如今这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大概是一比十,有的地方是一比十二,甚至还有一比十三的,但是不管在哪里,一比十,这基本是最低的了。
    所以这十三两黄金等于一百三十两白银,李起再凑了七十两的银子,算是把账给结清了。
    五十石粮食,这可不是一时半会有的,掌柜还需要到仓库去调,所以一时之间,李起也拿不到货。
    于是李起便先告辞而去,他还要再去买别的物资,比如说衣服和铁料什么的。
    出了粮行,李起便是在大街上走着,寻找那卖衣裳和铁料的地方,突然,就在这时,只听得一阵大吼传来。
    “狗鞑子要我们剃发,我们反他娘的!”
    “反他娘的,我们是大明朝的人,我们凭什么要听他的!”
    “反了!反了!”,,,
    大街上,七八个人突然大声吼叫着,手里也是纷纷抽出了家伙,有菜刀,也有斧头和木棍,他们不停的向来往的路人吼叫着,希望可以煽动路人加入到他们举事的行列。
    那些路人见他们这样,下意识的便是连连后退,躲到一旁,一时之间,竟然无人响应。
    李起见状,这怎么行?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啦,万一这些人举事得不到响应,那岂不就失败了,
    到时候他们一旦被抓,那他们的血岂不是白流了,这样一来,对老百姓反抗的意愿,也是一个大大的打击。
    不行,这种事情只要遇见了,那自己就责无旁贷。
    于是李起赶紧打量四下的情况,见旁边有个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手里拿着一张布帆,
    见此,李起猛的便是上前抢过那布帆,而后大步走到那七八人面前,大力摇动着手里的布帆,大声吼叫道:“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反清复明!,,,”
    那七八人先是一愣,而后很快便是大喜,因为李起的带头响应,这让他们都是精神陡然一震。
    并且李起喊出的那个口号,意思简单明了,又朗朗上口,并且还能勾起老百姓对大明朝的回忆,这样的口号简直是绝了。
    “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反清复明,,,”
    于是他们也是纷纷加入到了大声呼喊的行列。
    慢慢的,老百姓经过刚开始的那阵惊愕之后,也是一一反应过来,这是有人带头要举事了。
    自古以来,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有人敢带头,那么一定会有人敢跟着,这是一定的,无非就是跟着的人多少而已。
    现在见有人带头举事,打出的口号又是反清复明,这一下便是勾起了老百姓对鞑子兵的无尽怨恨,
    于是,大街上的百姓们也是纷纷加入到了举事的行列,加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渐渐的,那呼喊声隔着几条街都能听得到。
    李起一看有上百人加入到了举事的行列中,而后便是对那开始举事的七八人说道:“我们现在赶快去打县衙,把县衙的狗官杀了,把县城占了。”
    那几人听了,为首的汉子张初九便是赞同的点点头,而后带领着众人,向县衙杀去。
    几百人一到县衙,只见这时候县衙已经是大门紧闭,里面还传来了县令的劝说之声。
    “百姓们,我是县尊毕志洋,你们不要被奸人蛊惑,他们这是造反,这是要杀九族的,这是要掉脑袋的,你们赶紧回去吧,朝廷大仁大义,不会追究你们的!”
    古代老百姓对官员的畏惧都是发自于骨子里的,这是几千年上下尊卑塑造的,一时之间,很难改变。
    所以当这时候,老百姓听见那县令的喊话,本能的便是感到一阵畏惧,刚才“反清复明”的叫喊声还震耳欲聋,现在却是减轻了好多,稀稀拉拉的,气势下降了好几个台阶不止。
    张初九显然也是一个楞头青,第一次举事,估计这也是他凭着一时的热血,邀朋唤友,这才是搞出了今天这一出。
    这时候听县令这样说,他也是感到有一点畏惧和慌张,一下竟然是没有采取应对手段。
    李起见此,一下就是把张初九的能力给看明白了,心里不由得有点失望,开始还以为是哪一路英雄豪杰带头举事呢,现在看来,不过是几个少年一时气愤之举。
    见此情况,李起当仁不让的便是站了出来,接过领导大权。
    只听李起对张初九他们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撞门!杀人!”
    说完,李起带头便是向着那县衙大门冲过去,一脚便是狠狠的踹在了上面。
    张初九他们见李起这样,也是纷纷跟了上来,对着大门就是猛烈的撞击。
    热烈的气氛最是容易感染人,也最是容易让人癫疯,开始那还有些畏惧和慌张的百姓,这时候见李起他们在猛烈的撞击县衙大门,也是受到了感染,纷纷跟着一起撞击。
    “轰”“轰”“轰”,,,
    大门被众人撞的轰轰响,最后在众人的合力下,只听得“哗”的一声,大门便是撞开了,里面几个顶门的衙役也是被撞飞在地上。
    李起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