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轰”“轰”,,,
    大门被众人撞的轰轰响,最后在众人的合力下,只听得“哗”的一声,大门便是撞开了,里面几个顶门的衙役也是被撞飞在地上。
    李起第一个冲了进去,然后抢过衙役掉落在地上的一把腰刀,对着旁边一个衙役就是一刀砍了过去。
    “咻”的一声,一股温热的血箭彪溅在李起脸上,让李起显得是那样的狰狞恐怖。
    群体(事件),最怕的就是见血,一旦见血,那么情绪将会瞬间爆棚,开始还有些畏畏缩缩不知所措的百姓,这时候瞬间便是陷入癫狂状态。

第六十章 占领县城
    “杀啊!杀啊!”,,,
    李起大声吼叫着,瞬间便是将众人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时候张初九,还有那些老百姓也是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个的都是对那些衙役捕快挥拳相向。
    平时那些衙役捕快仗着手里的那点权利,作威作福,鞑子来了,投靠了鞑子,那气焰更加是嚣张,老百姓早就是看不顺眼了,怎奈小老百姓一个,无权无势,只能是忍气吞声。
    现在到了这时候,老百姓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都是一个个的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一股脑的发泄出来。
    “啊,别打了,别打了,,,”
    “不关我的事,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衙役捕快们一个个的被老百姓一阵痛打,被打的是哭爹喊娘,求饶不止。
    但是这时候的老百姓也是红了眼,哪里会放过,都是拳拳到肉,很快,他们便是被打的一命呜呼了。
    那县尊毕志洋见老百姓都跟疯了一样,慌不迭的便是朝后堂跑去。
    “狗官哪里走!”
    李起一声大喝,脚步如飞,便是一个健步追了上去。
    那毕志洋不过是个文官老爷,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哪里跑得过李起,不过一个眨眼的功夫,李起便是将他一把揪住。
    “跟我来!”
    李起揪着毕志洋,恶狠狠的说了一句,而后便是将他带出了县衙,来到了大街上。
    “大家都来看看,这就是卖了祖宗,给满清鞑子当汉奸的狗官,你们说,这狗官该不该杀?”
    李起将毕志洋按得跪在地上,对街上的老百姓大声问道。
    “该杀,该杀,杀了他!”
    “杀了这狗官,杀了他!”,,,
    这时候的老百姓个个跟发了疯一样,人也是越聚越多,听了李起的话,都是大声吼叫着,说要杀了毕志洋。
    李起见大家情绪都调动的差不多了,也是不耽误,操起手里的刀,对着毕志洋的脖子就是狠狠的砍了下去!
    “啊!”的一声惨叫,毕志洋便是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过这刀实在是不够锋利,没有一刀砍断他的脖子,所以他一时之间倒也没有断气,还在那里“咿咿呀呀”的哀嚎着。
    李起见状,又是对着他一刀又一刀的砍,直到把他的脑袋给砍下来,这才是作罢。
    见毕志洋死了,刚才还群情激奋的百姓,这时候反倒是安静了下来,仿佛是一只在大海里漂泊的小船,一下失去了方向一般。
    不过他们都是下意识的看向李起,将希望寄托在李起身上。
    李起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既然事情已经是走到了这一步,那也没什么说的了,自古艰难唯一死,老子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是老子不敢干的!
    于是李起将毕志洋的脑袋提在手里,大声对百姓们说道:“走,我们去把城门占了,谁敢阻拦,就是我们的敌人,不用问,直接打死。”
    “好!”
    张初九头一个带头响应,浑然忘了今天他才是举事的大头目,而那李起,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从哪里冒出来的。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李起能带着他们反抗鞑子就行了,他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本来就心中有数,哪里还会计较那么多。
    再说了,李起的表现也是足够证明他的领导力,在李起面前,张初九本能的便是选择服从,仿佛这是理所应当的一般。
    李起带着老百姓到了城门口,这时候的城门哪里还有人,那些看守城门的衙役比猴都精,早就是跑的无影无踪了。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初九。”
    “现在你带几十人把这城门关了,谁都不准进出,敢强行进出的,直接打死。”
    “是。”
    张初九大声应下,胸膛挺得老高,一幅光荣无比的模样。
    而后李起对着人群一划拉,便是划拉出几十人,将他们交给张初九暂时统领。
    安排了这里,李起又是带着老百姓去另一处城门,也是如此办理,不多时,李起便是将四座城门占据。
    占领了城门,李起便是取得了对这密云县城的控制权,而后李起也是不敢耽误,叫来一个还算机灵的,和张初九是一伙举事的汉子,问了姓名,李起知道这人叫张来宝。
    “张来宝,你现在去城外十几里处的那个山坳里,找到一个叫岳来的,还有一个叫戚正的,就说李起在县城举事了,让他们赶紧来。”
    说着,李起便是将自己身上的衣裳一脱,作为信物,交到了张来宝的手里。
    本来李起是打算抽空亲自去跑一趟的,免得岳来,戚正他们不信,不来。
    但是这时候自己实在是分身乏术,这要是自己一离开,又出什么变故,那可就白忙活了。
    张来宝得了李起的任务,很高兴,大声答应了一声,便是跑着去了。
    时近黄昏的时候,岳来和戚正他们带着人来了,不过他们在没有确定事情真假之前,倒是没有靠的城池太近,只是大声的喊着,要李起出来答话。
    李起得知他们来了,大喜,赶紧是来到了城门口,开了城门后,便是跑到了岳来,戚正他们面前。
    “大哥,二哥,三哥,戚兄,你们可算来了,话不多说,你们赶紧跟我进城,现在这密云县已经是被我控制住了,在这里,我们跟那鞑子先干一仗再说。”
    岳来,戚正,刘凤成,关占山他们见李起竟然是孤身一人,单枪匹马的就把这密云给占领了,都是不可思议,
    不是说来采买粮食物资吗?怎么就一下把县城给占了,不由得,他们都是一双眼睛看着李起,感到惊奇不已。
    “呵呵呵,,,”
    见他们这样,李起呵呵笑了笑,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你们先跟我进城,等把一切安排妥当,我再详细告诉你们。”
    李起这样说,他们也就不再多问,反正李起是他们绝对信得过的,虽然可能在理念上有些不同,但是李起值不值得相信,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他们都是跟着李起进了城。

第六十一章 军事编制
    岳来,戚正,刘凤成,关占山他们一来,李起瞬间便是从容了好多,立即便是给他们安排任务了。
    李起让岳来和刘凤成两人负责管理四面城门,那些现在在城门口守卫的百姓,全部划给岳来节制。
    关占山则是被李起派去看守县城各个府库,以确保这些府库的安全,这里面可有不少的金银和粮食,兵器什么的,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至于戚正,这时候则是被李起委派,在县衙门口负责招募百姓积极参军。
    在这一点上,李起还是决定采取自愿的态度,毕竟自己在这密云也是一无根基,二无人脉,若是采取抓壮丁的强制办法,只怕平白无故要闹出事端来,到时候,只怕鞑子兵还没来,自己就先站不住脚了。
    再说了,这次在密云举事,这本来就是催促之间的率性而为,李起自然也没打算干出多大的动静来,都是尽力而为。
    所以若是老百姓不愿意参军来支持自己,那自己也就干脆趁着鞑子兵还没来,先跑了再说。
    这些安排了后,李起便是马不停蹄的去那各个府库统计各项物资,这一点,李起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不然,这仗没法打。
    但是等李起到了府库,却是目瞪口呆,当场傻眼,本来还以为这府库里面有多不胜数的钱粮和兵器,哪知道一进去,里面都可以跑马了!
    便说这存放金银的库房,里面竟然只有那一个角落的木架子上放了两三百两银子,还有几袋子铜钱,他娘的,堂堂一个密云县城,就这么点钱,要不是李起亲眼所见,李起还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呢!
    “三哥,这库房有人抢过吗?”
    面对着这样的场景,李起不由得对负责看守库房的关占山问道。
    关占山摇摇头,说道:“没有,我来的时候这库房大门还是好好的,没有打开过,应该没有被抢。”
    “把以前的管事带来。”
    不多时,那以前管事的人被关占山给提了过来。
    “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小的只是混口饭吃,求大王饶过小的一回啊,小的上有八十,”
    “行了行了,你别说这些废话,只要你老实回答,我自然不会杀你,我问你,这库房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这么点?”
    “回大王话,这库房本来是有不少金银的,但是那鞑子来了后,便是被他们搜刮一空,那是连一个铜板都没留下啊,就现在这几百两银子,那还是这几天刚刚收上来的呢。”
    “那粮食呢?兵器呢?也都被鞑子运走了?”
    “都运走了,鞑子凶的不得了,那是一点都不剩啊!”
    李起听了,那也是想明白了,这时候的鞑子才刚刚占领京师,对以后能不能坐天下,那还是不敢确定,
    所以他们每到一地,必定是先将那里的钱粮物资搜刮一空,以后一旦局势有变,他们也好直接走人。
    李起失望不已,没想到鞑子那贪婪的本性竟然是间接帮了他们一个大忙,搞的自己得了县城,却是两手空空!
    而后李起又是去那存放粮食的库房,还有存放兵器物资的库房看了,果然如那管事说的一样,全是空空如也。
    不过李起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击倒,要知道李起现在是在干什么,那是在举事啊,这事情可是没有一点道理讲的,一切都是以自己的思想为准,谁能管得着。
    到了深夜,县城的局势也是得到了控制,于是李起便是开始对目前掌控的青壮人手开始暂时的整编。
    据初步的统计,包括原本跟着李起的那些张家村百姓在内,这时候所有的青壮加起来有差不多一千五百人左右,这里面,有差不多六百多人,是戚正刚刚招募到的。
    对这一千五百青壮的整编,李起和岳来,戚正,刘凤成,关占山开了一个碰头会,李起提出建议,以十个人为一个班,设班长一人。三个班为一个排,设排长一人。三个排为一个连,设连长一人。三个连为一个营,设营长一人。三个营长为一个团,设团长一人。
    三个团为一个旅,设旅长一人。三个旅为一个师,设师长一人。三个师为一个军,设军长一人。以三三为进制,简单明了。
    这样算的话,一个班十人,一个排三十人,一个连九十人,一个营两百七十人,一个团八百一十人。
    一个旅两千四百三十人,一个师七千三百人,一个军两万两千人左右。
    李起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编制,那自然也是因为李起生在新中国,长在新中国,对新中国的军事编制自然比这时候明朝的军事编制要熟悉的多,什么事情,人都是喜欢选择自己更加熟悉的,这是人的本能,李起当然要将新中国的军事编制拿来用了。
    现在这还只是第一步,时间不充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