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该怎么办,李起也是颇为为难。
打,还是不打呢。
之前自己定下了三年的期限,为的就是可以在压制李自成张献忠的时候,自己可以有时间发展生产,提升实力。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边李自成是压制住了,那边张献忠却是要起变化了。
一旦这家伙打出四川,那自己的计划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而且若是坐视不理,新朝在天下人的眼中,也将名望大损,届时,对自己推行征收商税的政策,必将遇到重大抵触,便是爆发大乱,也是不无可能。
经过许久的思量,李起最后下定决心,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去走一趟,会会张献忠,也会会李定国。
决心一下,李起立即是命人传旨,将那堵胤锡召回京城,主持京城事宜。
对于堵胤锡的能力,还有堵胤锡的忠诚,李起是绝对放心的,这可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人,
而且自己和他,那也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将大事托付给他,李起绝对放心。
这边传旨堵胤锡进京,那边李起也不耽误,立即是命人准备粮草辎重,以备大军出发。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那便是要做好这一次死难者家属的安抚事宜。
这不是一件小事,做的不好,影响将是深远而重大的。
当然,做的好了,自然影响同样深远而重大。
李起必须要保证当他们家属得知消息的时候,那阵亡抚恤金要到位,否则,岂不是要让他们心寒。
不但抚恤金要及时发放,分文不少,还要对阵亡家属在情感上给以关怀,
否则,也是要叫人心寒。
出于本能,也出于对大局的考量,当场,在李起将召堵胤锡进京的旨意写完后,便是立即着人找来了工部尚书范长珍。
这范长珍乃是崇祯帝时期工部尚书范景文之子,深受乃父之风影响,为人铁骨铮铮。
李起之所以启用范长珍为工部尚书,除了欣赏范长珍的为人品性,还有能力外,更多的,便是对他父亲范景文的嘉奖。
这范景文和许多明末大名鼎鼎的人物一样,皆是万历年间的进士。
说来也奇怪,这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但是在他的治下,朝政稳定,国事有序,别管出了多少事,总是伤不到大明根本。
不但如此,在万历年间,那还是一个文臣武将辈出的年代,你所熟知的那些明末时期厉害的官员里面,二十个,最少十九个是万历年间的进士。
不得不说,从国事上,还有这名臣武将辈出的现象,也可以反应出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他对整个大明的把握,那已经是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
这样的人,竟然还有许多人认为明亡,始亡于万历,理由竟然就是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
无语啊,人家几十年不上朝,大明在他手里亡了吗,人家不是好好的当了四十八年皇上吗。
而且即便是大明亡了,那也是人家死后几十年的事,关人家万历皇帝屁事。
言归正传,却说这范景文在万历年间高中进士后,便是踏入仕途,能力也是非凡,官运也不错,最后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阁老重臣。
不过最让李起钦佩的是他范景文,乃是在李自成兵破京城后,为数不多的为大明殉节的官员,这在一片投降的大明官员里面,真真是显得光辉夺目。
在李自成兵破京城之时,范景文急忙来到皇宫,打听崇祯帝去向,有人告诉他崇祯帝安然逃出皇宫了。
范景文这才是放心,而后他的仆人劝他换衣裳,也跑吧。
范景文却是拒绝了,范景文道:“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
说完,范景文便是去了皇宫不远处的一座古寺,投井自尽。
宁愿死,范景文也不投降,宁愿死,范景文也不逃跑,他的精神让李起很是感动。
当李起登基后,李起便是直接将范景文的儿子范长珍任命为工部尚书,算是对范景文的一种追思和勉励。
范长珍对李起的任命,自然是大为感动,心里也知道李起对他之所以这样,那也是冲着他父亲的面子。
正是因为这样,一来范长珍更加不敢辜负李起的信任,以免让他父亲的英名受损。
二来他也更加希望可以证明自己,让自己可以更加堂堂正正的坐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
得到李起的传召,范长珍不敢怠慢,立即是身着朝服,前来面见李起。
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
“臣范长珍,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长珍对李起极其的恭敬,丝毫不敢在李起面前失礼半分,更不敢乱了身份体统。
李起对他的态度自然也是极其的满意。
开玩笑,这高高在上的感觉,试问又有几人不喜欢。
不过李起自然也是不敢在这感觉之中迷失自己,该有的冷静,他还是要保持的,该有的判断,他也还是要有的。
这一点,李起无时无刻不再提醒自己。
“爱卿平身吧。”
李起挥手示意范长珍坐下,“爱卿不必拘谨,坐吧。”
“是,皇上,多谢皇上赐坐。”
范长珍虽然答应,但是哪里敢整个坐在椅子上,那样的坐法,不论是在君王面前,还是在长辈面前,都是一种极其失礼的举动。
所以范长珍也只是坐了椅子的一个边角而已,态度之恭敬,真真是没的说。
不得不说,古人处处讲“礼法”,这一点不是后世之人可以想象的。
时间不多,李起也是不敢耽误,“爱卿,朕传你来乃是想要你全权负责一个工程,为朕建造一个建筑,
朕将这个建筑命名为“大明烈士陵。”,用以安葬为我大明死难的文臣武将,还有那普通士兵。”
“大明烈士陵。”
范长珍一听,不由得是一阵惊愕,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烈士”这个词,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准确的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好似这个词本该就有一般,只是以前不知道如何准确的表达出来而已。
范长珍对这词汇有了理解,更加对李起的意思感到惊骇,只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自古以来,用“陵”这样的词汇来命名墓地,那只有皇帝的墓地才可以,别人的,想都不要想。
这是一个大忌,谁都不敢去逾越,一逾越,那就跟公开造反是一个意思。
正是因为如此,才是让范长珍感到意外,感到不可思议。
“皇上,微臣知道皇上仁义博爱,体恤将士,为他们造一座墓地,这也是无可厚非,只是这墓地以“陵”来命名,这似乎于礼法不合啊。”
范长珍小心的看着李起,一边说,一边随时注意李起的情绪,只要李起一不高兴,他便会立即住口。
“呵呵呵,,,”
李起满不在乎的呵呵笑了笑,“爱卿,你的意思朕知道,朕也只知这“陵”的含义,但就是因为如此,朕才是要将他命名为“大明烈士陵”。
李起说完,便是站了起来,向着书房外面去。
范长珍自然也是赶紧站起来,落后李起半个身位,亦步亦趋的跟在李起的身后。
到了外面,李起从上至下俯视着皇宫大内,这巍峨雄壮,雕梁画栋的皇宫很是给人震撼感觉。
李起指着面前的宫殿,道;“爱卿,我大明幅员万里,子民亿兆,但是这个帝国的统治,却是全赖这占地面积与帝国相比,小到完全可以忽略的皇宫来支撑。
子民亿兆,统治他们的却是朕一人,朕一人,驭天下。
如此,何故。”
范长珍不明白李起的话,但也似乎已经感觉到李起话里的意思,朦朦胧胧的,似乎体会到了,又似乎没有,隔的很远。
“因为人心。”
李起没有让范长珍想太久,便是对他说出了答案。
“因为人心所向,当天下人认可了皇宫,认可了朕这个皇上,朕从这里说出去的话才是至高无上的圣旨。
若是天下人不认可,朕便是占据皇宫又如何,还不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吗。”
李起一边走着,一边漫步在这悠长而又恢弘的皇宫御道上。
“然而人心易得,也易去,若是朕不珍惜,便是再多的人心,也不够朕来挥霍。
所以朕要爱惜人心,更要珍惜他们。”
说到这里,李起转头看着范长珍,接着说道:“只有朕可以给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活命的世道,天下人心才可以归附,而这太平世道如何来,还不是要靠那无数的将士吗。
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天下如何安定,外敌如何安分,百姓又何来太平世道。”
“一直以来,我大明文贵武贱,以至于百姓流转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话,试问一个帝国存在这样的氛围,如何能不衰弱。”
李起的话说到这里,范长珍如何还能不明白李起的意思。
李起就是要以天子的威权,来大幅度的抬高武将和士兵的地位,让他们从此不再被人看不起,以天子的身份,为他们正名。
而安葬他们的墓地以“陵”来命名,便是傻子也知道个中含义,试问一个可以躺在“陵”里面安息的人,谁敢小瞧。
安葬于“陵”,那可是只有皇上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皇上将百万将士看的如此之重,我大明文贵武贱之局面必将彻底改写,不假数年,我大明必将重现洪武永乐之赫赫盛世。”
范长珍无比感慨,情不自禁的便是再一次对李起恭敬下拜,叩头俯首,态度恭敬到无以复加。
这一刻的范长珍知道大明一直以来文贵武贱的局面,从这一刻开始,将要彻底改变了,大明又将焕发生机了。
李起对范长珍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那也是欣慰,让他起身。
“你能够明白朕的意思,朕很欣慰,一个帝国可以不好战,但绝对不能没有战的能力,否则,便是帝国倾覆之时,也是百姓万劫不复之时。
朕只有将武将士兵的地位抬至与文人一样,甚至于更高,彼此配合,而又能彼此制衡,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有太平世道。
而那时,天下人心才能在我,才能向我,个中深意,朕希望爱卿可以明白。”
“微臣明白,微臣必将竭尽所能,为皇上建造“大明烈士陵”,为我大明千秋万代,便是微臣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很好,爱卿,这件事情便拜托你了,你记住,陵园规模越大越好,气势越雄伟越好,不要担心没银子,朕便是扫国库,也将为你提供一切所需银两。”
第六百零七章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说到这里,李起不忘对他鼓励道:“陵园一旦建成,必将名声大噪,经久不衰,成为我大明最负圣盛名之地。
爱卿你作为陵园的建造人,亦必将随之青史留名,成为后世建造者最崇拜的师爷。”
巨大的荣誉感,对于一个出身良好,物资条件不缺的人来说,比之金银富贵更加能够让他们心驰神往,更加能够让他们为之奋斗一生。
所以这时候李起也是用着青史留名的诱饵,来激励范长珍,让他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建设当中去。
李起这话也不是虚言,要知道这“”大明烈士陵”一旦建成,不光是大明,即便是华夏整个封建王朝有历史记载以来,那都是第一座啊。
而且所有为大明战死的人,亦或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这些人不论身份高低,都可以安葬在这里,享受这独一无二的尊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