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献忠极其恼怒,嘴里叫骂道:“老子打仗打的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二十多万大军出发,到现在七八万人回来,而那狗皇帝却连一根毫毛都被伤到,这要传出去,叫我张献忠脸面往哪里放。”
    张献忠愤愤不已,这也不奇怪,这场仗不光李起觉得打的憋屈,张献忠也觉得憋屈。
    张献忠曾经一度将李起围困,眼见不用几天时间,就可以将李起一举擒杀,
    但哪知道这只是给李起造成了暂时的损失和困局罢了,不过数日之后,局势便又再度逆转。
    开始还是他张献忠围困李起,后来就直接变成了李起在追击他,这叫张献忠如何不恼怒。
    好歹也是打了几十年的仗,在李起这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面前,却是有脾气没处发,有力没处使,有本事没处用,搞得张献忠那是憋屈的不行。

第六百三十九章 无根漂萍
    张献忠气急败坏,一旁的李定国也是又羞又怒,显然这一次李定国对自己的表现也感到非常不满意。
    张献忠如此,其他人自然不敢说话,一个个的滴达个脑袋装哑巴。
    张献忠这边气氛压抑,李边这边则是热情欢腾,人人皆是兴高采烈。
    原因无他,只因为此时李起和秦良玉秦老将军,还有顾炎武黄廷他们终于是见面了,会师了。
    这一会师具有决定性意义,意味着此番对战张献忠也已经从开始那防守自保阶段,转为了攻击歼灭阶段。
    “末将秦良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良玉现在已是七十高龄,戎马一生,战绩彪炳,但是见到李起,依然是恭敬无比的叩头跪拜,神情之庄重,态度之谦卑,令人无可挑剔。
    身后顾炎武黄廷等人也是齐齐纳头便拜,口称万岁。
    李起不敢怠慢,立即将秦良玉和顾炎武黄廷等人扶起。
    “秦老将军切莫如此,切莫如此,此次若非老将军攻打成都,围魏救赵,只怕朕一个不好便要栽在那张献忠李定国之手。
    说来老将军此次乃是朕的救命恩人,立有救驾之功啊。”
    “不敢,不敢,为皇上分忧解难乃是末将本分,末将不敢居功,漫说皇上要末将攻打成都,便是要末将闯那龙潭虎穴,阴曹地府,末将也绝不敢皱半分眉头。”
    秦良玉虽然是一介女流,年纪也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说话依然中气十足,
    再加上她一身的盔甲庄严肃穆,随她一举一动而凛冽作响,气势真真是令人骇然,寻常人都不敢看她。
    然而李起在她面前却坦然自若,谈笑风生,这也更加让秦良玉在心中对李起感到敬畏,心说天子就是天子,皇上就是皇上,如此这般英明神武,大明中兴在望。
    心里这样想着,秦良玉便是将一个小木盒子恭敬的送到李起面前。
    “皇上,此乃皇上信物,末将现完璧归赵,还请皇上过目。”
    前番李起命顾炎武黄廷二人前去寻找秦良玉,让他调兵攻打成都。
    为免秦良玉不相信他们的身份,于是李起便是交给了他们一个一个小木盒子作为信物。
    里面装的赫然便是大明皇帝专有的玉玺。
    玉玺在人们印象中应该一个王朝只有一枚,所以称之为传国玉玺。
    但其实大明并不是只有一枚,而是有二十四枚,每一种场合就用不一样的印玺,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皇帝信宝”这枚玉玺便是用来调动大军。“皇帝之宝“则是用来颁布诏书,传达旨意等。
    而李起作为信物让黄廷带去的便是其中一枚称作“天子之宝”的玉玺,这枚玉玺则是用来祭祀山川鬼神。
    尽管大明的玉玺有二十四枚,但依然改不了玉玺那尊贵无比的地位。
    所以当秦良玉见到玉玺时,整个人都是浑身颤抖,好半天的都回不过神来。
    他没有想到新皇竟然有如此魄力,仅仅只带着五万人马便敢御驾亲征,
    而且还敢以此对战张献忠数十万大军,临威不惧,这得需要多大的气魄。
    生为臣子,得遇如此君王,还复何求?
    李起微微一笑,接过玉玺,交由身边的魏万章好生保管。
    而后李起对众人一阵勉励,关怀,最后便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战斗当中。
    只听李起对秦良玉问道:“老将军,此番朕虽被张贼围困,但是前后数场大战下来,以及这一路的追击,朕也已灭了他一半的兵马。
    如今他二十多万人只余八九万人回到成都,实力大损,士气大跌。
    朕以前念这张贼盘据四川,兵力雄厚,只想将他暂且困住,待我大明恢复些许实力,再来收拾他不迟。
    然而此时既然局势于我大大有利,故朕决定趁此次机会一举铲除张贼,平定四川,还四川朗朗乾坤,不知老将军可有良策教朕?”
    “不敢不敢,末将不敢。”
    秦良玉谦虚几句,而后便是将心中计较和盘托出。
    “皇上,末将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将军快快说来。”
    “末将以为张贼看似强大,实则虚弱无比。
    其一,此贼并非四川土著,在此地根基不稳,人心不服,即便在此称帝,建立朝廷,也不过是那镜中花,水中月,无根飘萍。
    其二,张贼麾下人马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大多也是孤苦无依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
    如今皇上君临天下,恩泽四海,减免天下农税三年,徭役三年,这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人心必动,动,则必向朝廷。
    其三,此次皇上御驾亲征,天威浩荡,鬼神莫当,以皇上一人之威名,便足以顶那百万雄兵。
    皇上只需待遇时机,便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张贼,平定四川大局。
    如此,末将献策命千余士兵向张贼人马喊话,将皇上仁政及大赦天下的旨意宣扬,让那些心志不坚,尚存一丝良善者弃暗投明。
    如此这般喊话三天,末将担保张贼手下兵力要去一半。
    而后,皇上可依当时形势再行决定是先行攻打城内的艾能奇,还是攻打贼兵大营的张献忠。
    不论是何选择,皇上皆可事半功倍,一举拿下。”
    秦良玉说话的时候字字铿锵有力,气势非凡,哪里像一个七十多岁老人。
    李起心下佩服,对秦良玉描绘的战争前景也是极其认同。
    毕竟李起也知道跟随张献忠造反的那些人,他们也只是一群活不下去的可怜人,
    只要能够给他们一点希望,他们又怎么可能会为了张献忠去拼命。
    别看张献忠发展的这么快,但有道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这兵马转瞬之间能有百万,那便能转瞬之间消失百万,这就是所谓的根基。
    只要根基深厚,做什么事情都一步一个脚印,又怎么会存在大起大落的事情呢。
    “好,老将军此言甚和朕意,如此,朕便依老将军所言,先对张贼人马喊话三天,动其军心。”

第六百四十章 时机未到
    采纳了秦良玉的建议后,李起说干就干,丝毫没有耽误,
    立即下令在自己的大军,以及秦良玉的人马之中,挑选出了两千名嗓门大的士兵,让他们啊去喊话。
    其中一千人向成都城内喊话,另一千人则是对着张献忠的贼兵大营喊话。
    “皇上有旨,新皇登基,普天同庆,免除天下农税三年,徭役三年。并大赦天下,凡向朝廷认罪者,皆可对其一切罪行既往不咎,许其重新做人。”,,,
    一时间,这两千个嗓门大的士兵,把这一段话翻来覆去的不停的喊,只让天地间都是充斥着他们的声音。
    每一个大西军士兵这时候也都是听得真真切切,心里不由得也是活泛起来。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被张献忠裹挟进来的,许多人甚至家里人还被张献忠的大军给残害了。
    所以他们对张献忠是没有多大认同感的,甚至还是有仇恨在的,只是因为形势逼迫,这才是不得不效命张献忠。
    这时候听闻李起免除了天下农税三年,徭役三年,而且又大赦天下,不追究他们的一切罪过。
    这便是给他们一个重新投胎做人的机会,如此这般巨大的诱惑,让他们如何不动心。
    于是许多人心里就已经开始在慢慢盘算,寻找机会是不是可以偷偷溜走。
    大西军士兵的这种情绪上的变化自然也是瞒不住人,很快,张献忠也是感受到了。
    张献忠急不可待,立即便是点兵聚将,在大帐之中召集了李定国,刘文秀,孙可望等人,对他们说道:
    “李定国,朕命你领一万大军出营叫阵,一旦官军应战,你便立即发动攻击,誓要将其拿下,没有朕的命令,绝不可后退半分。”
    李定国见张献忠如此这般,似乎是因怒而兴兵,这乃兵家大忌,所以李定国不由急切道:
    “父皇,此时出兵,只怕时机尚未成熟,还请父皇。”
    “你不用说了,”张献忠摆手打断了李定国的话,“朕自有分寸,你遵命即可。”
    李定国无奈抱拳领命,而后便是下去调遣大军。
    李定国走后,张献忠又对刘文秀,孙可望两人说道:“你二人也下去准备,等定国与官军交战之时,你二人便随时听朕命令,到时定要将其痛打一顿,以泄朕心头之恨。”
    “是,父皇。”
    两人齐齐抱拳,而后也是下去整顿人马了。
    很快,李定国便是带着一万人出来了,到官军大营门前来叫阵。
    李起得知消息,立即前来查看情况,见来人便是李定国,麾下人马也不过万余人,
    李起考虑了一会,便是决定出兵迎战。
    一来可以为刘桃树报一箭之仇,二来也可以优势兵力打败李定国,为己方助长声威气势,好使大西军加速瓦解。
    李起刚要下令,却是不想被秦良玉阻止,
    “皇上,此时还未到开战良机,还请皇上稍待。”
    李起颇为有些意外,“敢问老将军此话如何说?”
    “皇上请看,张贼出万余人马叫阵,目的很明显便是要引我军与其开战,然而万余人又能有何本事?
    即不可能将我们派出去的人马一口吃下,更不可能决定这场战争的成败,那他张献忠目的为何?”
    李起听到这里,才是感慨自己稍欠考虑。
    确实,刚才一见到李定国,李起似乎有些失去了理智,现在想想,可能李起是因为刘桃树受伤,使自己情绪上多少有些控制不住。
    “老将军所言甚是,是朕忽略了这一点,还请老将军教朕。”
    秦良玉对李起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虚心改正感到非常的欣慰,
    而后秦良玉道:“张贼命人叫阵,便是要引我军出战迎敌,而其必有后招,许是命人攻击我军两翼,期望造成我军大乱,一口吞下。
    又或许是与城内艾能奇所部取得联系,届时对我军来个前后包抄。
    无论这两种可能是哪一种,我军即以人马出战迎敌,注意力便大部放在张贼这万余人马身上。
    一旦突遇变故,战阵变化也不及时,受其所制,遭其所累,必将招致死伤惨重之大败。
    故,末将以为我军大可对这万余人置之不理,还如此前一般继续喊话,三日后,待张贼兵马去了一半,届时我军便以泰山压之势出击,必收奇效。”
    李起思量一会,感觉秦良玉说的也是有理,不过李起还是问道:
    “只是如果我军龟缩不出,如此一来便坠了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